评论1:吉利能否解决沃尔沃的问题
沃尔沃走到再次被甩卖的地步,问题出在商业模式上:定位于高端市场并以“安全性”作为和宝马、奔驰等对手差异竞争的手段。为了维持 “最安全”汽车的形象,不惜花费巨资用于技术开发。据说在福特购并其之前,每年高达10亿美元之多。这一数字,对于奔驰宝马等年销量过百万的汽车豪门来说,也许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每年销量之有他们一半不到的沃尔沃来说,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那么沃尔沃的巨大研发成本真的换来了最安全的汽车吗?也不尽然。IIHS(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是美国车辆碰撞安全测试方面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也是美国甚至全世界进行安全碰撞测试的权威。在它今年发布的“2009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碰撞测试结果排名”中,共有73款车获得了安全推荐,其中,沃尔沃只占据了3个席位:
在沃尔沃的老家欧洲,最具权威的安全测试机构E-NCAP的测试结果,沃尔沃的安全性能还算不错,但绝对谈不上领先其他主流品牌,充其量也就是一个中等水平。
以下是沃尔沃和其他一些国内常见车型的主要项目得分比较(空格为未进行该项测试):
个中原因很简单,尽管沃尔沃在安全性方面很努力,也尽最大努力投入资源。但是相对于年研发投入数十亿美元的竞争对手,只要砸几个百分点用于安全性技术,完全可以达到和沃尔沃媲美的程度。
规模太小,不成比例的技术投入,没有换来的相对技术优势,是沃尔沃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的根本原因。
问题是,吉利可以解决沃尔沃的问题吗?
沃尔沃和吉利合作的一个优势就是可以借助吉利的资源开拓中国市场。作为竞争对手,沃尔沃在中国市场远远落后其竞争对手宝马和奔驰。
中国市场对于沃尔沃来说,也许是一个不错的诱惑,问题是作为从经济性轿车起家的吉利,有多少的渠道资源可以为沃尔沃所用,有多少的吉利的经销商有能力和资金去卖最贵要100多万元一辆的沃尔沃轿车?
更何况中间还夹着个长安福特。在母公司福特集团的撮合之下,沃尔沃和长安福特在重庆合作生产S40。如果沃尔沃被吉利收购,那么如何摆平和长安福特的关系?
其二,沃尔沃从福特分离之后,需要独立投入技术研发,那么每年10亿美元的技术投入从何而来?吉利能否帮助沃尔沃在维持开发强度的情况下减少技术研发的成本。
让成本更低的中国工程师帮助做一些基础性开发是一种思路,问题是,两者的技术路线、技术水平差异太大,如何衔接?
联合开发或者吉利引进沃尔沃的技术,从而摊销研发成本,听起来不错。但是还是那个问题,这需要时间。
低成本制造也许是一个在商业上比较可行的道路。利用吉利在低成本制造上的优势帮助沃尔沃削减成本。正如吉利在锰铜上所做的。但是问题是,瑞典无论是官方还是工会都已经明确反对搬迁工厂,而吉利也已经承诺不会这样做。即便瑞典方面最后让步,“吉利制造”和“中国制造“是否会削弱沃尔沃的品牌?是否还能够保证沃尔沃的品质?
作为吉利第一个收购的外国汽车品牌,吉利的低成本制造的优势并没有在锰铜上得到体现。2007年3月,吉利集团出资3315万英镑成为锰铜控股第一大股东,双方成立了合资公司上海英伦帝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但是根据吉利汽车发布的2009年半年报,上半年,该合资公司净亏损1170万元。受英国市场销售放缓影响,上半年锰铜控股仅售出汽车1035辆。
作为全球低成本制造的佼佼者,吉利也许能够帮助沃尔沃发展出新的商业模式,从而走出困境。问题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http://www.ebusinessreview.cn/c/articlesingle-layoutId-55-id-3308.html
评论2:吉利能从沃尔沃得到想要的东西吗
2008年吉利汽车销量达到22.18万辆,在全球汽车销量急剧下滑的背景下,吉利的增长令人瞩目。但是这一数字距离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2010年100万辆的豪言壮志相去甚远。
及至今天,吉利仍受品牌和技术拖累之苦。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战略转型,延聘赵福全等一大批海内外技术精英,规划了全新的三大品牌,停止生产4万元以下的车型。
吉利购买英国锰铜(伦敦黑租车的制造商)51%的股份和收购了全球第二大独立的自动变速器公司DSI,莫不出于提升技术和品牌的考虑。
问题是品牌的内涵真得那么容易注入吗?通用汽车购买了韩国大宇,但是全球的消费者会把经济实用和通用联系在一起吗?吉利购买了锰铜,英伦的贵族气息有注入吉利吗?作为高端车型的沃尔沃和低成本制造的吉利之间的品牌内涵差距太大,吉利想要导入后者的品牌内涵,恐怕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做到的。
尽管并不是全球最安全的品牌汽车,但是长久的营销和口碑流传,沃尔沃“安全”的品牌内涵还是具有很大的号召力。相信吉利购买沃尔沃,最终还是会大大提升吉利的品牌内涵,尤其是“安全性”这一点。
但是“安全性”这一点对于吉利所面向的消费者来说,并不是购买的最主要决策因素。零点公司的一份调研统计显示,在所有的购买决策影响因素中,价格仍旧是第一位的,其次是品牌,然后才是性能。不过在性能的各个因素中,安全性排在第一。
吉利最大的收益可能是在技术上。毕竟对于一家造车只有十几年历史的汽车企业,沃尔沃近百年的技术积累还是非常有诱惑力的,更何况沃尔沃跻身在代表汽车最高技术的高端车市场。
吉利最终能够从沃尔沃获得多少技术是最值得关切地问题。沃尔沃的技术虽好,但是在福特购买沃尔沃之后,沃尔沃相当一部分技术是和福特通用的,自1999年收购沃尔沃以来,这家底特律的汽车制造商就将沃尔沃的底盘平台加入到了福特的一些平台中。
沃尔沃也是水平一流的高强度钢汽车零部件制造商,这种高强度钢比其它钢材的重量更轻。福特将这些技术转让给吉利将面临着失去竞争优势的风险。
吉利必须要取得这些技术,因为这些技术是沃尔沃最有价值的资产,而且没有这些技术,沃尔沃本身也将陷入更大的困境。关键是福特愿意吗?最近已经有消息传出,双方的谈判卡在了知识产权上。
即便是福特愿意转让这些技术。沃尔沃的技术最终有多少能够转让到中国?上汽虽然控制了双龙,也是转让技术到国内的目标却受到了双龙工会的全力阻击,殷鉴不远。更何况北欧国家工会主义传统悠久。
吉利一定要搞清楚沃尔沃最终会拥有哪些技术,哪些技术可以转移到国内,才能避免上汽的覆辙。
http://www.ebusinessreview.cn/c/articlesingle-layoutId-55-id-3309.html
评论3:生死时速
吉利收购沃尔沃,可以说是以小搏大,其结果就是吉利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让沃尔沃扭亏为盈,否则沃尔沃的“无底洞”将把吉利吞噬。
以2008年为例,沃尔沃销售额147亿美元,亏损16.9亿美元,而吉利控股当年销售额42.9亿元,税前盈利9.2亿元。吉利的盈利远不能和沃尔沃的亏损相比。更何况花旗投资研究说,沃尔沃还欠着福特汽车35亿美元未偿贷款,为保证其正常运营,今后五年内沃尔沃还需要大笔资金注入
吉利虽经过了十年发展与资本积累,家底还谈不上殷实。尽管收购的背后有高盛的影子,还有国内银行的大力支持,但是吉利接手之后,如果沃尔沃不可能尽快止损的话,几个吉利也填不满这个窟窿。
如果能够让福特和瑞典政府承担大部分的债务,甚至提供后续资金,也许腾挪的空间就大了。
但是无论如何,“消化”沃尔沃将是一场和时间的赛跑。
http://www.ebusinessreview.cn/c/articlesingle-layoutId-55-id-3310.html
评论4:算一笔政治经济学的账
中国的民营企业是在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双重挤压下艰难成长起来的,尤其是汽车这样政策性极强的行业。这一点,当年曾经为一张造车的准生证而四处奔走求告的李书福,深有体会。
环境下造就了民营企业形成了独特的生存艺术——首先是政治逻辑,其次才是商业逻辑。为什么要买沃尔沃,买了之后如何消化,吉利算得恐怕不只是经济帐,还有政治经济学的帐。
政治经济学的第一个要义就是跟着政策走,尤其是中央政府的政策。记得某位著名的企业家曾经感慨在中国,只有跟着政府走才能赚钱。这个逻辑放在汽车领域更加成立。
金融危机之后,利用外汇储备支持国内企业海外并购已经成为政府操作思路。最近一年多来,国字头企业一系列的巨额海外收购,都是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得以进行的。对于吉利来说,收购沃尔沃,就是跟着政府指示的方向前进,不仅意味着前所未有的资金支持,还有各种便利政策,这是长久以来吉利一直渴望却无法得到的。
对于吉利来说,收购沃尔沃,也许还是一个是很好的自保之道。
尽管目前的汽车业主要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之间兼并整合,但是在当下国进民退的大背景下,并不能够排除民营的汽车企业不情愿下被国有的汽车企业兼并。日照钢铁这样的优质民营企业被山钢集团这样的国有企业兼并,对于所有的汽车业中的民营企业来说都是一个近在身边的“噩梦”。因此对吉利来说,收购沃尔沃,也许还是一个是很好的自保之道。
政治经济学的第二个要义是跟着GDP走。地方政府需要创造GDP,需要创造就业和税收,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引进项目至关重要。
吉利能够走到今天,与其说是李书福努力,不如说是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的结果。地方政府提供的土地和资金,是吉利能够以最初区区数亿元撬动今天一百多亿元产业资本的结果。
而要取得地方政府的支持,项目的想象空间非常重要。而沃尔沃,则是一个比吉利本身更有想象空间的项目,可想而知,有意争取项目落地的地方政府将会为这个项目打得头破血流,而吉利则是筹码在手,等待地方政府开出最优惠的价格。
尽管目前沃尔沃的谈判距离签署协议尚远,但是吉利已经待价而沽。至少目前 已经有 北京和东莞已经进入备选名单。之前有报道称,吉利收购沃尔沃项目国内基地或将落户东莞,并已得到当地政府初步认可和支持。报道称,通过土地质押和地方政府贷款,吉利预期可获得80亿元资金。
但是吉利的选址不能不考虑重庆方面的意见,毕竟沃尔沃和长安集团已经合作在先。如果将国产沃尔沃转移至其他城市生产,重庆方面的反弹是可想而知的。
风光一时的仰融,暗中运作将宝马和罗孚项目转移至宁波生产,最后却落得个出走美国的下场。这个不能不令吉利深思。
吉利遇到的第三个政治经济学的问题将是瑞典方面的态度。毕竟沃尔沃在瑞典也是数一数二的企业,创造了大量的GDP、税收和就业。尽管瑞典官方声明这仅仅是一次商业行为,不会加以干涉。但是对于福利主义历史传统和工会力量强大的国家来说,沃尔沃工会的声音不能忽视。至少他们已经表达的忧虑,甚至有一些抗议的声音。
我们的企业家和高管,在本土的运营中,从来不会把工会当成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恶果之一就是走出国门之后,根本不懂得如何和工会互动、沟通、博弈甚至斗争。
上汽在双龙项目上最终的失败就是因为工会的不配合。吉利是否有足够的资源能够安抚沃尔沃工会?即便是有,吉利是否有国际化的管理人才?上汽在双龙项目上用过韩国本土的管理团队,也用国外来的和尚——原通用中国的董事长墨斐,最后也派出了本土的管理人才,可惜最后还是无法搞定工会。
吉利呢?吉利会怎么准备?
http://www.ebusinessreview.cn/c/articlesingle-layoutId-55-id-3311.html
http://www.ebusinessreview.cn/c/topicsingle-layoutId-66-id-1.html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