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我們學習天文攝影的過程,大概是個著這樣的步驟:
1.固定攝影:用最簡單、最少量的器材,把星星與風景放在底片上。在這個階段,相機的操作是學習重點。
2.星座攝影:用小赤道儀取代相機三腳,開始拍一些星座、銀河的照片。這個階段�,赤道儀的操作與對星空的深入認識是學習的重點。
3.星雲星團的攝影:最後這個階段,攝星者要面對的是各種複雜的器材,包括了望遠鏡、赤道儀、導星鏡、相機、底片...等,以及許多的技巧,如平衡,對焦、取景、導星、甚至暗房技術等。
在這套過程中,追蹤技巧的提升是一條明顯的脈絡。從一開始星流跡的拍攝,演進到短時間曝光的固定攝影,再藉赤道儀而能做長時間的曝光,直到最後用導星的方法把追蹤精度推上最高峰。導星這項技術,做為追蹤攝影的最終解答,足以讓所有的攝星者在本身技術達到一個水平時,重頭檢視它。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幫助大家把對導星的認知,從實際操作的層次提升到理論的層次。其次是多少提供一些導星的經驗,和讀者們交流。
PART I 追蹤的相關知識
導星精度的計算
導星的目的在於設法修正各種追蹤誤差。在談產生誤差的原因及修正方式前,我們要先問,多大的追蹤誤差是可以接受的?當誤差大到多少時要加以修正?
原則上,我們要求追蹤誤差不可以大到損及一張照片的解析力。而解析力要如何衡量?這得請各位參考我在天文通訊265期「談星野攝影底片http://www.asiaa.sinica.edu.tw/%7Ewhwang/articles/articles.html」一文中,關於最小星像直徑的部份。有了最小星像直徑,我們便可以為追蹤誤差容許量給出一個大小。通常,我們要求星點因追蹤不準確而在底片上發生的位移,要少於最小星像直徑的一半。例如,要是算出某系統在某種大氣條件下,最小星像直徑為60μm (1μm=l0-6m),則導星時對星點的定位精確度要在30μm以內。很多時候,我們會看到導星精度是被設定在20μm,如Vixen的GA-4導星目鏡即是如此的設計。這是個很一般性的要求,有時嚴格了些,有時又嫌不足,攝星者應多加留意。另一方面,星點在底片上的位移量當然是從其在天空中的角位移求得。若角位移是θ角秒,則出現在底片上的位移量d將是(參考圖一):
d≒5×l0-6
×f×θ (1)
圖一
其中,f是光學系統的(合成)焦距,算出的d會與f有同樣的單位。後文中,有時我會以角秒來表示追蹤誤差,讀者可利用公式(1) 自行換算出相對的底片上的誤差。同時,若讀者能熟悉角度單位的換算與三角學,對本文中各項計算的了解會很有幫助。(註一)
赤道儀周期誤差
在了解拍攝時對追蹤精度的要求後,便可以開始看看哪些因素會導致追蹤不準確,同時估計一下其所造成的誤差大小。
追蹤誤差的來源之一是赤道儀的傳動結構,即齒輪、蝸桿等。例如,齒輪非正圓、齒輪軸偏心、齒距不均等都會造成誤差。當然,馬達轉速不準也會造成誤差,只是這只在一些低價位赤道儀上發生。再考慮到大氣折射效應後,馬達是不是非常準就變得沒那麼重要了(見後文)。
齒輪誤差在赤道儀運轉時會周期性地重覆出現,例如,赤經齒盤一個恆星日轉一圈,則由赤經齒盤產生的誤差便每隔一個恆星日出現一次。而對於144齒(例如)的赤經齒盤,帶動它的蝸桿便會是約10分鐘轉一圈,則此蝸桿的誤差便以10分鐘為周期重覆出現。當然,在蝸桿之上還會有更多級的減速齒輪,這些齒輪的
誤差便會以更短的周期重覆出現。
周期誤差的存在使得我們在追蹤時,會看到星點做東西向、周期性的來回擺動,在各種不同長短的周期誤差中,最值得注意的是蝸桿造成的周期誤差(原因很多,請讀者自行思考),其周期視赤經齒盤的齒數不同而互異,一般在5到10分鐘。許多廠商宣稱它們的赤道儀周期誤差是正負多少角秒,指的正是這一項。
當然,許多更短周期的誤差都被包含進去了。而更長周期的誤差雖然誤差量可能更大,卻不在廠商的測試範圍內,讀者要特別注意。
在判斷是否需藉導星來修正各種誤差時,尤其對於使用200mm到400mm的焦距來拍攝的話,周期誤差是重要的考慮因素。例如,對於一台周期誤差5"的赤道儀(中上等級了),當使用400mm以下的鏡頭時,從公式(1)可算出,周期誤差造成的位移量將在20μm以下,可不予理會(其它的誤差仍要小心)。
極軸誤差
追蹤誤差除了來自赤道儀的傳動結構外,極軸不準也是原因之一。在照片上,極軸誤差將以兩種型態出現。當極軸不準且沒有導星時,在赤緯方向會出現誤差,使星點在南北方向上拖線。而若是極軸不準卻有導星時,照片上的星點會繞著導引星做同心圓狀的旋轉,稱作假極現象。
先看第一種現象,如圖二,我們可以看到因極軸不準而發生的誤差基本上是在赤緯方向
上(小幅不準的話)。反過來說,若導星時發現導引星一直往南或北飄,那應馬上想到或許極
軸出了問題。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藉觀察導引星在南北方向的偏移,來對赤道儀的極軸做
極精細的修正,有心的攝星者應自行學習這技巧(這方法稱做漂移法)。
要估算因極軸不準而產生的星點偏移可利用下式(註二):
T (2)
其中,d是底片上可容忍的星點位移,f是光學
系統焦距,d與f採用同樣的單位。δ是極軸誤差量,以度為單位,最後算出的T是允許的曝光時間,單位是分鐘。
例如,對於市面上內藏極望的赤道儀來說,極軸校對精度在10角分以內不成問題,很多都宣稱可在2角分以內。以10角分(0.17度)為例,追蹤容許誤差定為20μm,使用85mm的鏡頭,由公式(2)可算出,容許的曝光時間是20分左右。而若極軸精度為2角分(0.03度),焦距1000mm,則允許的曝光時間是不到8分鐘。
文字方塊: 圖二:極軸不準而未導星時的追蹤誤差。本例中,攝星者會發現被攝天體漸漸往北偏移。
以此,利用公式(2),我們便可針對自已赤道儀的極望精度及所用的光學系統,算出可用
的最長曝光時間。如果此一時間上限達不到我們想用的曝光時間,沒辦法,只好導星了。更
進一步,雖然導星可消除上述的赤緯偏移,假極現象卻不可能藉導星來修正,而且不論如
何,想修正假極現象一定是不切實際的。
假極現象就如圖三,雖然導星可以讓我們一直跟著欲攝天體,但赤導儀的時角變化與天體實際的時角變化並不一致,在圖中就是θ'≠θ0的意思。如此便造成了畫面的旋轉,而且這
樣的旋轉是以你所選取的導引星為中心。
與前面一樣,假極現象也會給出一個曝光時間的上限,計算式如下:
=T (3)
其中 . (3)
其中,T、d、f、δ的意義及單位與公式(2)中所用的相同。Dec為拍攝天體的赤緯,以度為單位,不計正負號。D為導引星到畫面中心(通常就是我們要拍的天體)的角距離。A為底片長邊長度,所用單位與f或d相同。算出的Ω的意義是,畫面旋轉的平均角速度,單位是(rad/min)。
例如,若極軸誤差為2分,拍攝赤緯60度的天體,導引星離拍攝目標2度,容許20μm的誤差,光學系統焦距一公尺,使用135底片(長邊長度36mm),則可算出Ω=3.2×10-6 rad/min,曝光時間上限約為兩小時。而若改用離目標5度的導引星,則曝光時間上限將只有70分左右(很危險了!)。若讀者願意多算幾次,
會發現假極現象的誤差通常比赤緯偏移誤差小很多。
赤緯偏移的誤差可用導星來修正,假極現象卻幾乎修正不掉。要徹底避兔這些誤差,根本的辦法是把極軸對得很準,這包括了平時對赤遣儀的維修、保護以及熟知對極軸的技巧。而由公式(3)可看出,選擇靠近被攝物的導引星也有助於減緩假極現象的影響。之後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控制曝光時間,不要超過公式(2)、
(3)所給出的上限。(註三)
文字方塊: 圖三
大氣折射效應
一個不常被重視的追蹤誤差來源是大氣折射效應。大氣對星光的折射將使星點看起來比實際的位置(沒有大氣時看到的位置)要高出一些,這個星點上浮的角度,在低仰角時比較大,高仰角時比較小。對台灣這樣一個低緯度地區,這基本上將在赤經方向造成追蹤誤差,如圖四。
要計算大氣折射造成的星點上浮量,可利用下面的近似式:
s=58×cot(h) (4)
其中,s是星點上浮的角度,單位是角秒,h是星的仰角。舉個例子,要拍某個剛東升不
久的天體,曝光開時其仰角為45度,估計曝光結束後該天體將有55度的仰角(在台
灣,對赤道上的天體來說,這約相當於一小時的曝光)。從公式(4),在仰角45度與55
度時的星點上浮量各約為58"與40",也就是說將有約18"的追蹤誤差。從公式(1),18"
的追蹤誤差即使對焦距300mm的鏡頭都嫌太多。這時,必須縮短曝光時間或用導星來修正此一誤差。
欲以導星來修正大氣折射誤差的話,選取的導引星要和被攝目標盡量接近,這個要求和修正極軸誤差的要求是一致的!另一方面,要是讀者願意針對各種拍攝狀況去計算各種追蹤誤差,會發現,經常,大氣折射誤差會比周期誤差、極軸誤差都要大。這告訴我們,即使有零誤差的赤道儀與完美的極軸校對,也不可能
有零誤差的追蹤。(註四)
器材形變
另一個少被注意到的追蹤誤差來自器材受重力影響而產生的變形。例如,主鏡與導星鏡約兩端因重力而向下彎(中間有鏡筒環支撐)、鏡片些微的移位或晃動、導星鏡雲台因導星鏡的重量而變形、雲合板變形....等等。問題的關鍵在,這種變形的變形量、彎曲的方向會隨望遠鏡的指向而改變,儀器每一部份的變形也
都不會一致。這就導致在曝光的過程中,隨著望遠鏡指向的慢慢改變,導星鏡與文字方塊: 圖四
主鏡的相對指向發生變化,造成導星失敗。
這種現象主要影響著大口徑、長焦距的系統,因為不論較重的重量或是較長的鏡筒,這種受重力而產生的變形都會比較嚴重。對業餘攝星者來說,使用主、副鏡移動式對焦設計的鏡筒(像在美國流行的施密特蓋賽格林式)時,這問題是一定逃不掉的。
這種因器材變形、鏡片移位造成的誤差是不可能從導星鏡中查覺的,唯一合理的解決方式是,選取在主鏡像場邊緣、攝影用不到的地方的星像來導星。如此,因導星用的星像與攝影用的星像屬同一個像場,二者完全同步,即使有變形或鏡片移位的現象發生,也可在導星時被查覺而獲得修正。這種導星方式稱off-axis guiding,如果你願意的話,可以叫它"偏軸導星"。其操作上的一些問題將在本文的後半段提到。
PART II 導星的進行
在了解我們為何要導星、導星是要修正哪些東西之後,我想來談談實際導星
的一些方法與技巧。
導星的儀器
前面已經談過,off-axis guiding所用的導引星與攝影取用的屬同一個像場,是
最理想的導星方式。但是,在實際操作時,用導星鏡卻遠比用off-axis guiding方便。
off-axis guiding用的儀器稱off-axis guider或easy guider,其外觀如圖五,是放塊小菱鏡在相機
前方,把像場邊緣的星像導開,再用目鏡加以擴大供導星之用。如此,或許讀者就想問:「要是像場
邊緣也就是目標天體附近沒有亮星怎麼辦?」答案是-沒救!使用off-axis guider時,可選取導引星
的範圍相當小,我們總是不能保證在這個小範圍內會有夠亮的星可用,這是它的致命缺點。此外,也
不是每支鏡筒都能找到適用的off-axis guider。
相對的,使用導星鏡來導星就輕鬆多了。藉著導星鏡雲台,導星鏡的指向與主鏡差個四、五度並不足為奇。在這好幾十平方度(文字方塊: 圖五)的天空裡,要找到夠亮的導引星並不是難事。因此,對大部份的攝星者來說,只要狀況許可,一定寧願用導星鏡而不輕易嘗試off-axis guiding。
在此,有兩件事要提醒導星鏡的使用者。一是,連結導星鏡與主鏡或赤道儀的結構一定要極強壯。尤其對於主鏡焦距在1000mm以上的使用者,器材變形的問題已經有點明顯了,雲台板與導星鏡雲台一定要用最好的,甚至導星鏡的目鏡座都不可以馬虎。
另一件事是,雖然導星鏡的影像品質不直接影響拍出的照片,但一台好的導星鏡總是能讓人輕鬆地導星。例如,口徑大一點的導星鏡使你能選用更暗的導引星,找導引星時導星鏡才不致於偏離主鏡太遠。而解析力高的導星鏡經得起高倍擴大,有助於提升導星精度。因此,花大錢在導星鏡上固無必要,視其為附屬品
而隨便將就也是不好的。
赤道儀的特異功能
近幾年推出的赤道儀常具備一些電子輔助功能,其中與追蹤有關的有PPEC、赤緯游隙修正與大氣折射修正等。 PPEC的全名是periodic perturbation error correction,主要用於修正蝸桿的周期誤差。它的操作模式是,例如該赤道儀的蝸桿周期是10分鐘,那麼在拍攝的頭十分鐘裹,攝星者必須親自導星,修正追蹤誤差,而同時,赤道儀會記憶起這十分鐘�攝星者的修正動作,之後由赤道儀接管導星的進行,不斷重覆剛才攝星者下
的指令。
讀者馬上會看出問題在哪。追蹤誤差並不只來自蝸桿的周期誤差,更長周期的誤差、極軸誤差、大氣折射與器材變形造成的誤差等,都不是隨時間均勻發生的,至少長時間而言不是,這些誤差都不可能透過PPEC獲得修正。而且事實上,這些寫進赤道儀�的PPEC程式仍不夠成熟,還不到能充份信賴的地步。所謂游隙,指的是齒輪與齒輪的咬合間隙。當我們操作赤緯馬遠做極低速的運轉時,常會感到馬達好像沒有在動,其實這是齒輪正在跨過游隙。這會延遲赤道儀的反應時間,造成導星時極大的不便。一些新的赤道儀有克服游隙的功能。
大致上,在平衡良好的狀態下,只有當赤緯馬達準備反向運轉時才會遇到游隙。因此,這些赤道儀的方法是,當你下達給赤緯馬達的指令和前一個指令方向相反時,它會先用高速運轉一段短時間,好加速越過游隙,之後再切回低轉速。攝星者可事前視游隙的嚴重程度,對這段加速運轉的時間長短加以調整。
前述兩功能看起來已快要成為新赤道儀的標準配備,相較之下,大氣折射效應修正的功能就不會太常見了。因為大氣誤差的修正需要知道目前望遠鏡的指向,包括赤經、赤緯及仰角,所以此一功能通常只在能做天體自動導入的赤道儀上看到。而若要用PPEC功能自動追蹤一段不算短的時間(太長了還是不行),至少大氣折射修正的功能是一定要同時間做的。 對於一些中、舊型赤道儀的使用者來說,要具備PPEC、游隙修正等功能也不
是難事。目前日本市場上有不少外加的控制系統可以支援這些較老的赤道儀,很值得考慮。
CCD自動導星
和前述那些赤道儀上的輔助功能比起來,CCD自動導星是更值得一提的。傳統的導星工作是由人眼視觀察追蹤誤差,再透過控制器修正,現在這工作已可由CCD與微電腦取代。像SBIG的ST-4便是目前業餘市場上最普遍的自動導星CCD,甚至不少專業天文台都在用它。
用CCD導星最大的好處是,攝星者省去了得一直盯著目鏡的重擔。另一個很重要的優點是,CCD感度高,可用的導引星會比用人眼時暗了好幾個星等。對導星鏡的使用者來說,可做到讓導星鏡與主鏡盡量平行,避免大氣折射與極軸不準所可能造成的誤差。在拍彗星時,用CCD追蹤在導星鏡中人眼幾乎看不到的彗核也是可能的事。同時,對off-axis guider的使用者而言,找不到夠亮的導引星的問題也可說解決了一大半。
CCD導星的缺點不外是嫌它太笨了,在強風之下或是大氣擾動嚴重時,CCD並不會判斷這到底是不是真的追蹤出了問題,而對赤道儀亂下指令,結果當然會很有趣。由於目前國內用CCD自動導星的人不多,操作經驗累積得不夠快,想用CCD代替人眼導星的同好太概還得再努力一段時間。
彗星的追蹤
想追蹤移動的彗星是不容易的,主因是大部份的彗星都太暗了,難以在導星鏡中看到。稍亮的彗星或許可以看到,但整個彗髮呈擴散狀,要是中心沒有一個明亮的核心,要導它也著實不容易。例外中的例外星1996年春天驚鴻一瞥的百武彗星,在小口徑導星鏡中,即使三、四百倍的倍率都還能看到明亮的核心,這時當然可以輕鬆地導它。
體認到大部份的彗星是不可能用導星鏡追蹤後,讓我介紹一種可以不看彗星,而讓赤道儀追著它跑的方法。這方法的第一步是,要先算出彗星移動的速度與方向(這計算不是很容易,你的數學得夠好才行)。例如,某彗星朝北偏東30度移動,速度是每分鐘15角秒。拍攝時,我們便可找某顆恆星做導引星,放入導
星鏡中。曝光開始後不斯操作赤道儀,讓該導引星在導星目鏡中,看起來緩緩地向南偏西30度飄移,速度是每分鐘15角秒。其中,導星目鏡中的方向及角距離等,對GA-4的使用者來說是很容易得知的。GA-4中大大小小的度線與同心圓,就是為此而設計。此法的細節請參考我所著「移動天體的導星攝影http://www.asiaa.sinica.edu.tw/%7Ewhwang/articles/articles.html」一文。
如前所述,這方法主要的難點在於事前的計算,反而在操作上對熟練的使用者而言不會太難。另一種方法是用CCD來追蹤彗藝星,想起來這當然是簡單多了,但這種經驗在台灣實在太稀有了,我也不保證真的就一點問題也沒有。
一些經驗談
介紹完一些大方法後,我想談一些自己導星的小經驗給大家參考:
平衡:操作赤道儀時,平衡的問題是一再被強調的。消極地說,平衡不好會增加馬達負擔、加速齒輪磨損、縮短赤道儀壽命。積極地說,好的平衡可讓赤道儀發揮出最高精度的追蹤。有幾次,我發現我的NJP狀況很糟,檢查之下竟只是因為小小的不平衡,調回來後又準得嚇人。赤道儀共有三個方向要做平衡,一個在赤經,兩在赤緯。最精細的平衡工作要藉助微動鈕,用手來回轉它的同時,感覺看看是否兩個方向所需的力道一致。另
一方面,儀器架設的方式也會影響平衡狀態,最理想的架設法是讓所有的儀器(包括重錘)都排列在一直線上。對德式赤道儀來說,就是希望讓主鏡筒、導星鏡的重心都在沿重錘桿的方向上。實際情形常不允許如此,但總是要盡量把握這原則 (註五)。
游隙問題:前面提過一些新的赤道儀有游隙修正的功能,對於舊赤道儀的使用者,這�有一些我個人的看法。
首先,平衡仍是第一個要做好的工作。在平衡良好的狀態下,赤緯誤差一定是只會往同一個方向,如此,赤緯一直只往一個方修正,自然不必傷游隙的腦筋。其次,赤緯轉速一定要調到極慢,建議不要超過0.3倍速,否則轉太快的結果常常是修正過度,要再掉頭回來常然會碰到游隙問題。而每次按快門前,先看看導星鏡,能事先觀察出赤緯偏移的方向是最好的。同時也順便測量一下跨過游隙所需的時間,導星時心裡有個譜,比較不會修正過頭。
我曾在雜誌上看到一種克服游隙的方法,是讓赤緯稍有點不平衡,如此,齒輪會一直抵在某方向上而沒有游隙的問題。這方法我沒用過,但我相信這絕對是下下策。當問題已嚴重到需要用這方法時,應被檢討的不是赤道儀就是攝星者本身。
極軸的校對:好的極軸校對對於追蹤精度絕對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只因為有導星而草率地對極軸是錯誤的觀念。目前市面上高級的赤道儀,最高的極軸精確度是2角分,這對大部份的使用者來說是夠了,使用者只需小心地對極軸、平時做好對水準儀、極軸望遠鏡的保護即可。如果需要更高精度的極軸校對(通常是在以長焦距做極長時間的曝光時),則可用漂移法做極細微的極軸修正。 風的問題:做長焦距的攝影時,強風是個很大的問題。經常,風一吹,星點就飄超過了好幾個誤差容許量。這時,最好的做法就是不要用那麼長的焦距拍,
換用短焦的主鏡、甚至相機鏡頭。否則就算追蹤成功,拍出的星點也不會結實,一點意思也沒有。另一方面,台灣幾個高山的點,天生就會刮大風,當然是少去為妙。像是合歡山區的武嶺、玉山國家公園內的塔塔加遊客中心即屬此類。 如果非要在強風之下導星,我的建議是不要去修正被風吹出來的誤差,等風
暫時停下來後再做修正的工作。同時,把導星鏡中星點因風吹而移動的狀況(包括移動量、移動的方向、時間長短等)記錄下來,對事後檢討追蹤成敗會有很大的幫助。
拖線的原因:在山上拍照時,我常聽到有人大喊:「糟糕!星點跑出GA-4最內圈了,這張失敗了!」然後匆忙關掉快門,重拍一張。這真和我當初還是菜鳥時很像。其實,導引星偶而偏出你的誤差容許範圍是不影響拍出的照片的,即使一不小心讓它跑得老遠也一樣,趕快把它拉回來便是,這張照片八成還是會成功
的。
接下來讓我把拖線分成幾種可能的狀況,討論一下原因:
a. 長而均勻的拖線 這鐵定和攝星者的導星技術無關,一定是因為儀器的某部份發生緩慢而持續的鬆動、變形,或是來自極軸誤差、大氣折射誤差。若拖線有小中斷,那錯不了,鐵定是儀器有嚴重的鬆動。儀器的部份,請換用強壯的雲台、雲台板,並檢查主、斜鏡、對焦座、接環、及導星鏡各部份是否有鬆動,長焦距的系統請換用夠好的off-axis guider。導星時,請一定要找拍攝物附近的星來當導引星,並小心眼鏡不要撞到目鏡。
b. 橢圓形的星點 很可能是和上面一樣的狀況,只是不太嚴重而已。另一個可能的是風,或者使用的導星精確度不夠高,不妨再計算一次。如果這種小施線在整個畫面中不均勻,有些地方有、有些地方沒有,或者畫面不同部位的拖線方向不一樣,那最可能的原因是底片在拍攝過程中慢慢浮起。對大焦比的系統來
說,這不見得會造成失焦,反而可能造成拖線。解決的方法請參考我在天文通訊第263期中「我的攝星鏡與星野攝影」一文。
c. 星點乍看之下不錯、但旁邊有個小突起 這才是導星技術不佳的標準狀況。原因是你讓導引星偏離了一段太長的時間,或在赤緯方向出現了太多次修正過頭的現象,這些都是唯有小心謹慎才能克服的(註六)。
結語
拍了那麼多年的照片,我發現導星是星野攝影中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尤其它很不容易偵錯,常常搞了老半天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這時,更充份的知識比盲目地導星、累積不知對不對的經驗還重要。這也是促使我寫這篇文章的主因,希望後起之秀們不必再踏著那條因照片拖線而沮喪的老路。
註釋:
註一:若未特別聲明,本文中出現的各種反三角函數的函數值皆取為角度而非弧度,請特別注意。
註二:關於極軸誤差的計算其實是很複雜的,我曾一度嘗試做最精確的計算,結果是知難而退。公式(2)是一個經過許多簡化後的結果,後來我發現它與「誠文堂新光社」的「天体寫真」一書中45頁的式子不謀而合。更精確的計算式在近幾年曰文版的天文年鑑中有附,讀者可以自行參考。公式(3)是我自已導出的式子,並不太令我滿意,只是我也沒看到其它更好的式子可以用。
註三:想向讀者們強調的是,本文中所列出的各種計算式,並不是供大家在荒郊野外做攝影時使用。攝星者只需在閒來無事時,針對自已的系統及各種拍攝狀況按計算機,對這些問題多少有點感覺即可。雖然這些都是很重要的課題,但若讓過於嚴肅的態度影響了我們攝星的 樂趣則是大可不必。
註四:所以,要是你聽到有誰宣稱他的赤道儀多準,對極軸的技術有多好,拍照時可以不必導星,大可一笑置之。大氣折射誤差會讓他嘗到苦果。
註五:這個問題我在天文通訊263期「我的攝星鏡與星野攝影」一文中也提過,讀者可以參考一下。
註六:話又說回來,人在精神狀況不佳時,再怎麼小心都會犯錯。因此,上山前
充份的休息絕對是必要的。有很多人明知道要上山,前一晚還在熬夜,這種不把
拍星星當一回事的態度是拍不出好照片的。
註七:本文原出處為ALOHA天文小站 http://www.asiaa.sinica.edu.tw/%7Ewhwang/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是王為豪(whwang@asiaa.sinica.edu.tw),本文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只要將此版權聲明原封不動地放在文章中,並以此為唯一的版權聲明,任何人可自由地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與散佈全部或部份的本文,包括販售圖利,以及將本文重新排版成各種檔案格式,而不需經任何人同意。請你注意的是,不論你如何散佈或修改本文,除了這段版權聲明,你不能對你的散佈品作任何其它的限制,
也就是你不能限制他人散佈你的散佈品,否則作者將對你採取法律行動。如果你對擴充或修改本文有任何建議,請與作者聯絡,作者將樂於把你的大名放在本文的擴充版本裡。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