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晓红 申兴
8月26日,保险巨头中国人寿(28.43,0.93,3.38%)透露其下半年的投资策略——权益投资将顺应市场上涨走势,逐步提高配置比例,加强波段操作,有效控制投资成本。
另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也表示,近期保险资金波段操作频繁,他也用10%的资金加入了这一队列。
业内人士分析,资金量占比仅2%的保险资金正是通过对基金的“反绑”,放大了其对市场的影响力,赢得话语权。
加大波段操作
8月27日,沪综指下跌21.19点,报收2946点,后市面临方向性选择,不少机构亦开始犹豫起来,而此刻的险资正在增加投资筹码。
“目前,我们加大了一些封闭式基金的配置。”当天,一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告诉本报。他透露,该公司对指数型基金较感兴趣,会拿出10%左右的资金进行“游击战”式的投资,快进快出。
其实,险资增持封闭式基金并非无踪可循,近日公布的5只封基数据就显示,机构持有比例达49.44%。其中,保险公司持有封闭式基金的市值占比由2008年底的18.59%大幅增加至2009年6月底的24%,增幅达5.4个百分点。
上述保险高管领导的险资队伍代表保险公司中的保守派与稳健派,即便如此,他仍不否认有激进的一面,何况是那些“敢作敢为”的险资大鳄?
当前市场震荡格局下,险资的大体策略是3000点以下加仓,反之赎回。
据悉,3000点以下中国人寿便开始分批申购股票型基金,申购总规模约200亿元,在10日上证综指继续暴跌至2800点附近的当天,中国人寿便申购了约30亿元的股票型基金,有消息称国寿申购了南方一家基金公司约几十亿的指数基金。国寿资产管理公司内部人士证实,“公司对于后市比较乐观,应该还会继续加仓。”
但就在半个月前的某天下午收盘后,一些机构同时收到某券商发出的一份机构交易行为资讯显示,当日保险赎回规模较大,中国平安(51.10,1.91,3.88%)赎回80亿元,中国人寿也赎回一定额度。
广州一家基金公司副总证实了这一说法,称指数基金和股票型基金是当时保险机构加仓的主要目标,但在3000点以上的位置,平安保险进行了一些赎回,超过100亿;而最近的2800点位,包括国寿、平安在内的机构又进行了幅度更大的加仓。
正如8月25日,大盘再度下跌至2800点左右,平安当日整体申购规模约有几十亿元。深圳一家股票型基金的基金经理证实,最近几天国寿和平安都在申购,总份额不断增加。
而国寿和平安由于具有行业风向标的地位,不少中小保险机构也常常关注动向,唯其马首是瞻。
市场震荡的格局下,险资明显加大了波段操作。据wind数据统计,自7月29日大跌至8月19日,A股市场累计跌幅近15%,同期207只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平均跌幅达到13.64%。基金公司人士称,随着股市和基金净值的缩水,偏股型基金的赎回正在扩大,而充当赎回主力的正是保险公司和财务公司。
8月26日,中国人寿透露其下半年的投资策略之一——权益投资将顺应市场上涨走势,逐步提高配置比例,加强波段操作,有效控制投资成本。
“绑架”基金?
险资加大波段操作,业界人士甚至质疑8月份的这轮大跌与保险资金有关。但相对资金量占比15%的基金来说,占比约为2%的险资如何才能翻云覆雨呢?
业内人士分析,一个可能的路径是,险资借投资基金,以小博大。如险资在高仓位投资基金时集中大量赎回,基金被迫抛售,造成大盘快速下跌;而下跌至底部时,险资又大幅集中申购基金,导致基金仓位“吃紧”,基金做多,从而引领大盘反弹。
如此,险资的规模被放大了,某种程度上,“绑架”了基金的险资掌握了话语权。
囿于投资占比的限制,截至今年6月份,保险资金仅剩下0.2%的股票投资空间,而证券基金方面还有8.2%的投资额度,若以截至6月底的市值计算,则基金方面,险资仍有2788亿的资金量可以投向股市。
原则上,保监会规定,险资入市占比为总资产投资的25%,其中股票10%,证券基金15%。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保监会最新统计显示,7月份,保险投资资产环比飙升1204亿,排除股票投资、债市投资以及市值浮盈等因素,业界估算,当月险资可能约有700亿至900亿的资金投向了基金;而8月份的大跌无疑会令其基金净值缩水,客观上,险资需要做一些仓位调整,减少成本。
而对于险资的波段操作,基金甚为不满。一位资深基金研究员称,基金经理最为反感险资的所谓波段操作了,快速的进出会导致其无法建仓,或者即使建仓了,也会陷入被动,面临是否调仓的尴尬。
面对保险资金的波段操作,基金只有通过抛售保险股来“反攻”,目前尚无据可查。但去年的此时,却发生过一场“江湖”之争,据传其导火索正是基金对中国平安不计成本的抛售,直至大跌,中国人寿受其牵连亦股价大跌,令当时的保险板块名列跌幅榜首。
随后,“奋起反击”的险资便不计代价地抛售打压基金重仓股。或许,从此险资与基金之间,便落下了一层“隔阂”。
一位基金研究人士说,险资的基金策略乏善可陈,特别是频繁波段操作缺乏机构投资者的大家风范。但赎回多少不一定能打压市场,险资毕竟各自为阵,规模相差很大。
而在险资眼中,受累于排名与收益要求,基金公司的投资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明,一位监管者表示,险资的投资能力强于基金,不如更为主动。
也有的险资反对波段操作,一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说,并非所有人都能踩准时点,应慎行。
险资策略解码
深圳一家股票基金是保险资金申购的常客,该基金经理表示,险资虽然进出随意,但总体上2006年一直未赎回,2008年一会儿申购一会儿赎回,而2009年则主要赎回的是2008年投入运作的账户。一般来说险资倾向于赎回浮盈比较多的账户,而用新账户进行申购。
该基金经理介绍,有的保险公司还会在中报或者一季度报告的前夕,通过赎回基金来兑现盈利,让公司业绩显得更好。
在其看来,平安比较明显,其为了今年的中报数据,就赎回了部分基金。相对国寿,平安的波段操作更多一些,比如说3400点前后,国寿基本没有操作,而平安则进行了较大力度的减持。但最近跌至2800点时,平安又在进行申购,“光我所在的基金就申购了大概1个亿。”他说。
一位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人士坦陈,平安的波段操作相对比国寿要多,他们胜在机制灵活,但国寿现有资产管理团队已有260人,是行业内人数最多的,决策比较审慎。
对于基金池的入选标准,有保险公司人士指出,会参考几个方面,比如基金的业绩持续能力,公司整体实力以及基金最近一个时期配置是否和自己投资判断一致;有时候保险公司为了短期的需要,会有一些波段操作,如为了参与某只股票的定向增发或者新股申购,有可能短期赎回后再次申购。
一位基金研究人员称,61家基金公司中,险资最为感兴趣的公司不过20家左右。
但面对险资的青睐,那些基金经理也有甜蜜的烦恼。“虽然扩大了基金规模,但是到账的资金太大,来不及建仓,基金的收益和排名都被拖累了。”一位基金经理说。
他解释,尤其是规模在20亿以下的基金会比较明显,但如果规模超过50亿的股票基金就没有问题,现在保险基金比较青睐的指数基金和ETF等基金进出也方便,不会带来什么冲击。
目前业内通常的偏股基金申购费率为,100万元以下的费用为1.5%;申购规模大于1000万元的,每笔收固定费用1000元,折算费率的话,不足万分之一。换言之,对于经常大手笔申购的大型机构来说,基金申购的费用只有普通投资者的1/150。
为此,一些业内人士建议,有关方面应对这种情况予以关注。基金业内对于短期持有、波段操作的大额申购应一致实行“惩罚性”费率。
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fund/20090828/23186680182.shtml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