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娟
“公募为谁”——本报以此篇作为“公募基金批判系列”报道的结语。希望这样一种金融产品,能够真正成为普通居民实现财富梦想的工具,担当起人们家庭理财、子女教育甚至是养老的重任。尽管,相对于当前基金爆炒的局面,这一想法似乎有些不现实。
在这里,我们无意去指责那些刚刚富裕起来、对财富充满渴望的普通投资者。毕竟,在金融这个极度专业的行业里,信息的不对称,更加要求那些掌握了话语权的专业人士本着良知,提供正确的产品形象来引导投资者。
我们在总共十期的系列报道中,对基金行业的从业人员生态、股东结构、产品设计、渠道、排名、投资以及投资者教育等问题进行了反思。出于媒体的批判意识,文章似乎篇篇逆耳。
但我们相信,浮躁总会褪去。 ——编者按
为什么选择基金?
在北京建设银行(5.77,0.08,1.41%)某支行网点,一位中年投资者回答得很干脆:赚钱!但不是和银行存款利息或债券收益比,而是盯住A股股票涨幅。
有调查显示,在国内投资者眼中,基金并不是在充当理财专家口中 “资产配置的工具”或美国市场上实现“退休养老”的手段。即便是基金经理自己也忍不住“随行就市”,追逐大盘频频波段操作。
在国内,在持有人和管理者眼中,共同基金都有些“变了味”。
“穷人”的基金
从2007年开始,基金投资开始快速深入普通百姓家庭,基金投资者数量迅速扩张,基金开始和存款、保险并列成为普通老百姓理财的三大工具。
中登公司统计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7月末,两市合计基金账户数达到2983万户,新增开户数依然在以6位数增长。其中,个人投资者占据绝大多数的比例。
证券业协会的一份调查显示,个人投资者平均每户持有基金份额不足3万份,属于典型的中小个人投资者。
工银瑞信基金一位基金经理曾经有过一个让他印象十分深刻的经历:2007年,他随公司去东北销售新基金,一位白发老妇人带着3万块钱来认购他的基金,并说,这是她一辈子卖鸡蛋攒下的钱,因为是大银行的基金,所以她很放心。
2008年市场大跌,这位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也难免净值下跌,他一想起这位老人的话,内心充满歉意:很多持有人真的并不富裕,但基金赔的却是他们的钱。
市场上一直有 “富人追求平稳收益而买私募基金,穷人追逐暴利而买公募基金”的说法。
共同基金的本质就是服务于普通老百姓的投资理财,而在共同基金有85年历史的美国市场上,根据美国基金协会的调查,约84%的基金投资者声明其投资目标是为将来退休而进行储蓄,对投资大众来说,最普遍的理财方式就是购买共同基金。
但在国内,2008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年鉴进行的一次中国基金持有人调查结果显示,从投资者投资基金的目的看,排在首位的是 “买基金回报高”,排在第二位的是 “自己不会炒股”,二者合计占被调查投资者的81.3%,说明投资者购买基金主要受到短期高回报的影响,尚未将基金作为一种长期投资工具来看待;而从风险承受能力测试情况看,90%左右的基金持有人在投资基金之前没有进行风险承受能力方面的测试,这说明无论是基金的销售方还是购买方对于风险承受能力并不重视。
守不住的业绩
在美国,共同基金的年化收益在15%左右,这与中国基金动辄翻番的业绩相比,确实表现要逊色很多,但美国基金持有人自上个世纪80年代牛市以来的平均持有周期是3-4年左右,他们通常不会随短期市场波动而频繁进出。
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统计显示,国内基金个人投资者持有基金的周期则在13个月,这位人士称,今年这个数据要更短。
而从国内基金最近几年的业绩表现看,基民的短期波段做法似乎“很有道理”。
2007年股票型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达到126.84%,2008年这一数字变为负的50.63%。截至今年8月底,这一数据则是37.62%,而如果投资者在2007年末买入基金持有至今,很可能依然没能解套。
今年的情况也尤为明显。8月份,A股市场在2008年市场系统性下跌后迎接了本年度第一轮大幅度的中期调整,伴随着股指的下跌,多数主动管理型的基金再一次在市场的挑战中战败。
从7月31日-8月31日,沪指调整幅度达到21.8%,除了跟踪指数的指数基金外,根据公开净值数据统计,这一个月考虑到分红情况,有近10只股票型基金净值缩水超过20%,与大盘跌幅相近,其中景顺长城旗下基金波动最为明显,有3只股票型基金净值缩水都在20%附近。
基金公司则公开宣传:“长期投资,波段操作”,“长期投资不等于长期持有。”一些银行客户经理现在也常提醒客户卖掉手中赚钱的基金,再选择其他基金,当然,这也是为了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增加。
一些专业的基金分析人士甚至对此前基金公司一直大力宣传的长期投资提出质疑,银河证券基金研究总监王群行一直在呼吁:在中国的市场现状下,不能进行僵化的长期投资,基金投资就是要灵活,在合适的时间里投资合适的基金,就是长期投资。
“中国市场波动这么大,半年就可以有近翻倍的涨幅,一个月就有可能缩水20%,这种高波动的市场很容易让投资者有炒基金的想法,想赶紧赎回基金,锁定收益。”晨星(中国)分析师王蕊指出。
为基金短炒买单
“由于不具备专业投资知识,普通投资者应该选择基金间接分享中国资本市场成长的红利”,这是中国市场中多数基金公司宣传的口号。但现实是,多次市场调整中,买私募的富有者先知先觉,往往提前获利出场,而短炒的公募基金则不断深陷其中。真正损失的是那些渴望分红的老百姓。
“投资者的不成熟、过于关注短期业绩、频繁的申赎影响了基金经理的操作。”这些正是许多基金公司想要抱怨而又欲言又止的话。
但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认为,在国内,投资者的认识有成熟的过程,难免受到市场财富效应的吸引,但基金公司和销售渠道有投资者教育的义务,而他们又因为销售任务带有宣传偏向,基金公司投资者教育不到位的一个表现就是——卖产品时夸大收益。
北京一家基金公司投资总监今年常抱怨,“现在基金投资行为灵活度也很大,仓位动辄5成动辄9成,现在大家都这么喜欢通过仓位来获得相对收益,而把仓位摆在了重要位置,因为要比排名、拼仓位,所以基金经理都在做趋势,使得市场更像一个赌场。”
既然基金管理人都在追求市场波段收益,基金持有人也会问:我们又为何不可做波段?
基金经理的操作使得基金业绩忽高忽低,而基民也误以为“炒基”可以暴富。
“其实基民高换手的确不是很好的策略,甚至常常容易做错。”王蕊分析,投资基金也和投资股票一样要考虑择时又要考虑选“基”,还有更多的手续费,这对基民来说真不是一件容易事。
而基民更是基金经理短炒的真正买单人。无论是2008年的系统性大跌,还是刚刚发生的8月份的大幅度调整,基金公司往往成为市场上最后的 “炮灰”,上海一位基金经理称,“其实本次下跌,多数基金没有及时逃走而只能选择就地卧倒。”很无奈,基民的资产又一次缩水。
2008年,我们听到很多基金经理在公开场合诚恳地向投资者道歉,但比起投资者钱袋中真金白银的付诸东流,道歉依然苍白。
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fund/20090904/23526710477.shtml
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fund/gongmujijin10/index.shtml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