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1日

吕俊:城镇化是未来五年的大主题

上海从容投资董事长 吕俊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对2010年整个的宏观经济包括政策机会都做出了提示。其中,哪些是要点,哪些是风险点?这些都要好好地推敲。

  回顾一下去年的宏观经济政策,有很多政策先后出台,十大产业振兴政策、货币政策,等等。但到了年底,我们印象最深的似乎是家电下乡、汽车购置税减免这样的政策。这样的政策无论是经济效果还是市场影响都非常明显。这说明了不是所有的经济政策都会有机会,但其中一部分经济政策确实是有机会的。

  这确实是个课题,什么样经济政策更有机会,更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为什么有些政策中央只花了很低的代价,就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产生了拉动经济的效果?在市场上有强烈的反应?而有些政策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答案很明显,就是有影响的经济政策一定是契合经济不平衡的现状,弥补这种不平衡的政策。这样的政策往往会以非常低的代价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家电下乡、汽车购置税减免,在国家刺激经济的总盘子中占比是非常小的,但是带来的效益却非常巨大。为什么?因为中国是消费国家,中国人是想消费的民族,而过去,国民收入的分配更多的倾斜到政府、企业的层面,居民的层面分享的比较少,压抑了消费需求。而去年,政府拿了一点钱出来补贴消费者的话,就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因为,这个政策是弥补过去收入分配不平衡的状况的。

  那么,2010年有什么政策会有巨大的效果呢。我们认为是,关于城镇化的政策。放宽农村居民进入城市,这个政策不仅是2010年,甚至是未来好几年的影响最深远的政策。这个政策可能拉动经济的方方面面。

  举个简单的例子,用电方面,农村人均用电量是赶不上城市的,这相当程度上是因为,可供城市居民消费的服务业远比农村发达得多,而当农村居民"城镇化"后,新的用电需求就会勃勃而生,这是非常大的新增需求。

  城镇化是非常大的课题,会对方方面面都产生推动力,甚至不仅是消费的层面,很多层面都会受到影响。不仅仅是农村居民,城市的居民、经营者都面临很大的变革需求,影响是非常深远。包括资本市场、金融体系都有很大的新需求。

  要实现城镇化,让农民变成市民,政府必须为他们提供增量公共产品,但是政府的公共产品是需要花钱才能拿得出来的,这个巨大的资金需求怎么解决?解决的主要方向在哪里?

  现在,地方政府组成的融资平台,据说,已经有5万亿的负债了,甚至有的村一级的政府都有融资平台,但真正懂得经营的城市可能并不多。对于很多二线城市,现在是不是到了可以考虑更深层次的来思考资本市场的作用?

  过去,这样的融资操作主要是到海外市场去执行,比如上海在上个世纪90年代。但现在国内的市场规模更大,涉及的人数更多,需要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更迫切,这方面的需求指望新流入的人口税收可能并不现实。(刚进入城镇的人口能够负担的税收是比较低的,可是经过一段时间,他们可能会成为城市的很重要的税源)。而提高现有居民税收,则会明显抑制消费。

  再采取过去向银行融资的办法可行么?一个城市可以用来抵押的资产是有限的。能够融入的资金也是如此。或许,怎样拓展思路,去把资本市场用好,把城市的现金流规划好后,才能够把这个事做起来,最后通过在城镇化进程中,来助推,这样才可以达到促进内需的方式。这是个长期的事情,也孕育很多的机会。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