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6日

个人投资者必须学会扬长避短

作为个人投资者,我们即没有基金券商们豪华的研究团队,也打听不到公司的内幕消息,甚至还缺乏对金融学上各类专业名词和术语的理解,以及相关数据资料的来源的缺乏。在这样的市场中,我们有希望吗?我们能成功吗?答案是肯定的,但前提是:我们必须懂得扬长避短。

 

基金们的优势确实在于豪华的团队和资源。但是这种优势的背后则有更大的弱势:其一在于其庞大的研究团队必须分摊在几百个公司上,具体的某一个公司并无什么专注优势;其二也是问题最大的,就是其业绩考评机制的短期化逼迫的所有的人都身不由己,将精力的8成以上转为研究“下个季度,下几个月,最长也不过是下1年”这种周期上的谁能涨的更多这种问题。这导致2个明显的结果:

第一,企业基本面上任何短期的变动因素都会被市场填补的非常迅速

第二,企业长期竞争优势和成长空间在很多时候都会被市场忽略而退居次要

 

这在市场上的表现就是:市场经常因为一些短期消息(业绩大幅增长、亏损;公司并购消息;政策鼓励或者收紧消息;货币政策消息等等)而大幅波动。因为这些机会的背后,拼的恰恰是研究的宽度、内部消息。这也是《漫步华尔街》作者中对于纯粹的“基本面投资者”非常不看好的原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个人投资者,去和基金们拼对短期基本面的反映能力,去拼行业拐点乃至于版块的轮动,明智吗?

 

但是,相反对于具有长期竞争优势和长期成长前景的优质企业而言,“被忽略”恰恰是最大的利好。市场被短期消息牵引的波动,其中正好为基于长期持有优质企业的投资者提供了长期的机会。

 

再一个,对企业研究和理解的能力,实在是不能与“学位”划等号的。哪怕是一个金融投资领域的博士,如果没有长期的实业履历,要想对企业有深刻的认知和理解,我认为都是相当困难的。书本上的那套东西与企业的实际运营是有巨大差别的,别指望读个MBA或者博士就可以占领制高点--当然这些是有帮助的,但不是决定性的。我参加过与著名基金券商研究员一起的现场调研,有些研究员提出的问题实在是非常外行的,而一些个人投资者由于高度专注于自己的能力圈,反而提出的问题相当的深刻和尖锐。

 

而谈到对金融乃至投资学上无数的专业概念,其实你完全可以无视其中的绝大多数。这不是自负,投资大师们早已教导过,与真正的价值投资有关的因素,就高度聚集在“内在价值”“安全边际”等几个有限的领域上,把他们拆分出来也不过就是延伸的十几个要素而已,比如商业特性、财务指标特性、市场预期、估值溢价特性、经营重点影响要素、企业家评估等等。

 

但是,另一方面,对于这些并不那么宽大的“要素”,要想真正研究透和理解清楚,则又非常的不容易。比如不同的企业类别,在财务指标上选取重点的观察指标就会有区别,对于什么样的企业处于什么发展阶段,什么样的企业形态必然容易孕育高价值,这些东西都是非长期学习积累而不可得的---“成为一个价值投资者并不比成为一个鸟类学家来的容易”,芒格的这句话可不是让我们去把金融投资里的各种晦涩的词都背熟,而是指的那种对内在价值的感悟,不下苦功没有较长期的积累是很难有成效的。

 

我曾感叹过:很窄的才是门,很宽的往往是强。我总是看到一堆人在砌墙,而很少看到有人走进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说过了基金机构们的相对优劣势,我们再来看看个人投资者与公司高管或者行业的业内人士等的比较。

所谓的“业内人士”,我基本上都不太感冒。从我有限的职业经历来看,不管是哪个行业,真正深刻理解行业的都是极其少数的稀有动物。绝大多数的从业人员,也许是比我们多懂一些专业名词,多知道一些业务细节,但说到对行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判断力上,说真的其中的90%以上的人都不具备什么深刻的理解,干个10年8年还是昏昏沉沉的大有人在。

 

再比如公司高管。如果要比对未来几个季度的业绩预测或者什么事件的进展等等,那么毫无疑问最有利的人就是公司高管。但我们做投资,玩的不是这个。我们投资一个公司,不是基于某个短期的利好事件,不是基于对其当期或者下2年业绩爆发的精确预测,不是基于公司在忽悠着什么壮阔的前景。我们的立足点在于:他所处的行业是否是一个发展前景广阔,环境相对单纯而受宏观影响较小,且容易产生差异化优势的地方?以及这个公司之所以能够在未来5年,10年后得以胜出和壮大的条件是什么?这些条件有多牢靠?这些是公司高管能忽悠出来的吗?是必须要靠近内幕才能够理解的吗?

 

从财务报表方面来说也是如此,少数不良的公司的高官们,可以费尽心机的做几个财务数据的会计调节,可以尽量控制一些事件的发生时机,可以人为的制造一些兴衰的烟雾弹,但是所有的这一切都是短效而表面化的。一个行业的发展态势,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的本质,是很难被“表演,装饰”出来的。这也是很多“财务报告跟踪者”容易翻船的原因,将企业活生生的经营环境和经营要素评估,与调节余地较大且只反映当期情况的财务数据脱节,能有好结果吗?

 

所以,认清市场不同参与方的相对优劣势,有助于个人投资者从一开始就走向正确的方向。也只有在正确方向上的不断努力,才具备长期投资绩效成功的可能性。最重要的不是对经营细节的监督,别说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也不可能做到。重要的是,找一个有很好发展前景的行业,在其中找一个竞争优势明显、有比较明确的历史证据(未必一定是财务数据)证明的好公司,评估这个公司的掌门人和管理层是富有理想和道德的企业家,确认这个公司不存在明显的体制弊端,这些下来8成以上的问题其实就解决了----与其永远防着一个人,不如只与值得信赖的人做朋友,就这么简单!

 

在之后,再配以一个合理的投资组合,如果你投资的4-5个企业都是这样的标准,那么你还担心什么?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