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0日

2010-03-03 | 解读巴菲特2010年至股东信

   每个读过巴菲特致股东信的投资人自有不同感受。一人眼中一个世界。即使是一模一样的字句,理解起来千差万别,甚至有的部分被略过了,但有的部分却被精确地记录。巴菲特买入过中国石油,也卖出过中国石油。自他卖出的那一天起,请不要再相信任何关于他万年持股的神话——不管是他自己说的,还是媒体报道的。不读书,最多是小聪明,无智慧可言。尽信书,不如无书,也无智慧可言。

      巴菲特在最新的2009年度股东会上说了些什么呢?一人眼中一个世界,我挑了一些对我比较有用的话:“ 查理和我避开我们不能评估其未来的业务,无论他们的产品可能多么激动人心。过去,即使是普通人也能预测到汽车(1910)、飞机(1930)和电视机(1950)这些行业的蓬勃发展。不过,未来则会包含会扼杀所有进军这些行业的公司的竞争动力,即使幸存者也常常是鲜血淋漓地离开。由于成群竞争者争夺主导权,查理和我能够明确预见某个行业未来会强劲增长并不意味我们能够判断其利润率和资本回报会是多少。” ...... 在整个2009年甚至是未来的很多年,“低碳”就是1910年的汽车,互联网就是1930年的飞机,还有“云计算、3G或者NG”等等。毫无疑问这些新技术有着光明的未来,不过仅仅知道这个离取得投资利润还有十万八千里。新技术,往往被更新的技术迅速替代,只有技术的演进在某一个阶段暂时稳定的时候,拥有壁垒的公司才能开始盈利。而所谓的壁垒常常只存在于公司董事长的口中。证券市场的经验告诉我们,从来没有哪个二级市场的投资大家是依靠投资新概念股立足的。那些机会属于风险投资和PE资金。虽然损失很可能巨大,但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的巨大价差可以弥补众多失误项目的损失,这就是风险投资的原理。二级市场投资者仿效风险投资的做法蕴含极大风险。
    巴菲特还说:“20089月,当金融体系陷入瘫痪之时,伯克希尔为该体系提供流动性和资本,而不是求助者。”这是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其实指明了回报的来源——帮助倍受尊敬的公司走出困境,从而获得回报......现在市场上有这样的公司吗?那些认真做事,却被几乎杀了跌停的公司,是确实存在的。呵呵。
    巴菲特怎么看待经济的前景呢?他买入了铁路股,持有大量电力股,“两者都是向消费者、社区以及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基本服务,两者都需要进行大量投资,都必须进行前瞻性规划,最后两者都需要明智的监管者提供收益的稳定性......" 尽管有一些解释,我们还是免不了猜测一下他真实的想法是.....防御!? 持有这些总比持有现金好。
    此外,巴菲特说过“如果你要成为一个百万富翁,你可以先成为亿万富翁,用你的钱买入航空股,然后你就会成为百万富翁”,似乎他痛恨航空股。可是,他持有NETJET,一个负债像火箭一样上升的航空股。“简言之,我们自给自足,在航空业奋力前行。”这是他在给股东信中的原话。
    ......
    原版的致股东信比媒体巴菲特“发言”更接近事实。这,就是本人的读后感。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