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作为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设立的资本来源有2部分:
1. 股权投资者(股东)对企业的投入即权益资本
2. 另一部分是来自债权人的债务资本
债务资本主要是:向银行或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的长短期借款和发行的公司债券。企业通过债务方式获得的资本与通过股东投入及留存的方式获得的资本虽然来源有别,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的作用是相同的。比如都可用于购买材料设备或是支付工资费用。
因此公司所产生的现金流在扣除对库存、厂房设备等资产所需的投入及缴纳税金后,其余额应属于股东和债权人,应提供给公司资本的所有供应者。这部分剩余现金流就是自由现金流。应该看到的是,利息费用是属于债权人的自由现金流,尽管它作为费用从收入中扣除。
因此仅在计算股权自由现金流时要扣除利息费用,而在计算公司自由现金流时则不能扣除。由此可见,采用科普兰Tom Copeland所述的定义比其他学者要科学严谨一些。
自由现金流 = 股权自由现金流 + 债权自由现金流
正如本文所采用的自由现金流的计算方法所述,自由现金流的数值可通过对会计科目的调整而得。
自由现金流 =(税后净营业利润 + 折旧及摊销)—(资本支出 + 营运资本增加)
企业持续发展靠的是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在其持续的、主要的或核心的业务中产生的营业利润(Operating Income)才是保证企业不断发展的源泉。而因非经营性项目(Nonoperating Items)所产生的非经常性收益 不能 反映企业持久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此外,由于营业利润是企业的核心收益,具有持续性,投资者可以据此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及判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非经常性收益与企业正常经营无关,具有一次性的特点,缺乏稳定性,投资者无法通过它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税后净营业利润:扣除实付所得税税金之后的营业利润,也就是扣税之后的息税前利润(Earning Before Interest and Tax, EBIT)。另外,考虑到中国上市公司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往往通过非正常营业活动,尤其是增加投资收益来操纵利润,使得利润的含金大打折扣,因此,作为列入投资收益的利息收入和股利收入也最好是不在自由现金流的计算范围之内。
而且,当计算自由现金流采用上市公司合并会计报表数据时,母子公司之间的投资活动作为内部会计事项而相互抵销。由此可见,采用科普兰所述的定义比其他学者要实用一些。当然,营业利润与利得的区分在很大程度上依企业业务性质而定。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对外投资形成的债券利息收入和股利收入就属于利得。而对于一个金融保险类公司而言,情况就恰恰相反了。
非现金支出包括: 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等的摊销。企业用现金购买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价值在使用中逐步减少,减少的价值额度称为折旧费。利润是根据收入减去全部费用来计算的。折旧不是本期的现金支出,却是本期的费用。因此,折旧是现金的另一种来源。只不过折旧还同时使固定资产的价值减少。摊销指的是无形资产、待摊费用等的摊销。它们跟折旧一样不是当期的现金支出,却从当期的收入中作为费用扣除,同样也应加回去。
由于固定资产的价值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减少,要维持公司正常运转就必须进行物业厂房设备等资产方面的再投入。资本支出:不仅指购置固定资产,还包括无形资产及其他营业性资产的支出。更进一步,企业要快速成长,就更要求不断更新设备、技术和工艺,也就是要投入更多更好的物质资源。因此,股东通常不能将公司产生的现金流全部提取,而必须将其中一部分或全部用于再投资,来获取各种生产资源以维持公司正常运转或扩大经营规模高速成长。
企业营业收入的增加往往伴随着库存、应收款项的增加。而且,因为库存、应收款项的增加而占用的资金不能用作他途,所以它的变化会影响公司的现金流。营运资本的变化反映了库存、应收应付项目的增减。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日常经营所需范围之外的现金(包括企业的库存现金、各种形式的银行存款等)或有价证券的增加所导致的营运资本的增加是不在追加营运资本之列的。
作为一种正常经营活动,企业都要持有一些现金或有价证券(仅指现金等价物)为日常经营所需。然而,有些公司将现金或有价证券作为储藏多余资金的一种方式。这些超常持有的现金或有价证券(Surplus Cash and Securities)通常与公司的经营没有直接的联系,有别于为日常所需而持有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至于自由现金流也可经对经营活动现金净流与资本支出调整而得的缘由,这可从现金流表的编制上找原因。编制现金流表时,经营活动现金净流的列报方法有两种:
1. 直接法
通过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主要类别来反映来自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
2. 间接法
以本期净收益为起算点,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非常项目收支以及应收应付等项目的增减变动,据此计算经营活动现金净流。
采用间接法,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时,需要调整的项目有四大类:
(1)实际没有支付现金的费用,如折旧及摊销;
(2)实际没有收到现金的收益;
(3)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损益,如处置地产、厂房设备的损失等;
(4)经营性资产和负债的变化。
注:(2)和(4)均反映在营运资本的增减变动上。
具体项目调整如下: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 = 净收益 +折旧及摊销 — 非常项目引起的收入(减:损失)+ 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额 + 递延所得税 — 经营性资产的增加 + 经营性负债的减少
= 持续经营活动净收益 + 递延款项 —[ 非常项目导致的收入(减:损失)— 会计变更的累积影响额 ] × 所得税率 + 折旧、摊销及减损准备 — 营运资本增加
= 税后净营业利润 + [ 利息收入 — 利息支出 + 股利收入 + 非常项目导致的收入(减:损失) — 会计变更的累积影响额 ] ×所得税率 + 折旧、摊销及减损准备-营运资本增加
即,
自由现金流 =(税后净营业利润 + 折旧及摊销)—(营运资本增加 + 资本支出)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 — 资本支出 — [ 利息收入 — 利息费用 + 股利收入 + 非常项目导致的收入(减:损失)— 会计变更的累积影响额 ] × 所得税率
因此,自由现金流可以近似地认为是经营活动现金净流与资本支出之差。如果再考虑到要加上随意支出,汉克尔的计算自由现金流的方法较为合适。
须说明的,美国在现金流表的编制上关于收到的股利和利息以及支付的利息处理上与中国存在一些差异。见表:
事
项 | 现金流活动分类
| |
美国
| 中国 | |
收到的股利
| 经营活动 | 投资活动
|
支付的股利 | 筹资活动 | 筹资活动
|
收到的利息
| 经营活动 | 投资活动
|
支付的利息 | 经营活动 | 筹资活动
|
美国
利润表中列出的净收益:不仅包括本年盈利,还包括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年度的累积影响额。
中国
净利润则仅包括本期盈利,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年度的累积影响额通过调整未分配利润加以反映。
同时也应该看到,自由现金流是企业通过持续经营活动创造出来的财富。通过向股东增发新股、向银行等债权人发新债所获得的资金是 不增加 自由现金流的。只有投入正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才能增加自由现金流的数值。同样,向股东派发股利或采取股票回购的形式以及偿还债务本金利息也是不直接影响自由现金流数值变化的,这些举措只是从另一个方面反映自由现金流的使用情况。类似地,诸如固定资产变卖处置等其他因非经营性项目所引起的现金流的增减也是不在自由现金流的计算范围之列的,因为这些现金流的产生不是来自持续经营活动。
从资金来源恒等于资金使用上看,有:
税后净营业利润 + 折旧、摊销及减损准备 + 通过举债方式收到的净现金 + 通过发行股票方式收到的净现金+ 非营业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 支付的股息 + 支付的利息费用 + 资本支出 + 营运资本增加 + 超常持有的现金或有价证券的增加
则有,
自由现金流 =(税后净营业利润 + 折旧、摊销及减损准备)—(营运资本增加 + 资本支出)
即,
= 支付的股息 + 支付的利息费用 + 超常持有的现金或有价证券的增加 — 通过举债方式收到的净现金 — 通过发行股票方式收到的净现金 — 非营业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64b5010100rzrn.html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