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格鲁夫
继续进行脑力激荡。
成功的经理人看世界的眼光清楚而准确,可以洞穿事物的假象。他们不会吹嘘自己不败的职场生涯,也不大谈诚信谦卑之类的陈词滥调,尽管诚信谦卑也很重要,但他们从不摆出只要做到这几点仿佛就能成功的样子。在他们眼中的商业世界不可能是一个理想世界,而是遍布陷阱和荆棘。他们深知要取得成功,既要准确判断,又要努力工作,还要有一点运气,而且也知道在商业世界只要差之毫厘,可能就会谬以千里。这几乎就是菲尔・罗森维的经理人标准。因此,能够进入罗森维视野的经理人很少,曾任英特尔公司董事长的安迪・格鲁夫(Andy Grove)就是其中“很少”之一。罗森维认为,像格鲁夫这样优秀的经理人所以成为样本,并非是因为他们的成就,而是他们的决策方式和管理之道、如何在做出风险抉择时睁大眼睛以及如何追求卓越的执行。罗森维说,这类方式值得全天下的经理人学习。
格鲁夫先生曾在1996年出版了一本书:《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 。这本书后来出现查理・芒格先生荐书清单里。这是一本思想性很高的书,可以作为经理人或投资者理解战略变化点——也就是关乎公司生死存亡的高风险时刻——的读物。格鲁夫在这本书中通过亲身的经历,用事实加上逻辑严密的说理,详细阐述了作为企业的管理层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时,应当如何去发现战略转折点,如何处理好战略转折点,为企业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格鲁夫对业界的动态、技术的变革以及深思熟虑之后冒险的必要性都有深刻的理解。
格鲁夫不相信那些号称能够确保成功的“雄伟”蓝图,他认为甘冒风险的精神不可或缺——缺乏勇气是不行的,但是这种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是因恐惧而生的。有意思的是,商业畅销书一般都闭口不谈“恐惧”,而这本书谈论的却恰恰就是“恐惧”。质量管理学家爱德华・戴明曾大力提倡要在公司内部消灭恐惧。格鲁夫则认为,这种意见有些“头脑简单,实难苟同”。经理人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营造一种激情四射的氛围,使得员工能够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尽最大努力赢得市场。在营造和保持这种激情的过程中,恐惧起了主要作用——对竞争的恐惧、对破产的恐惧、害怕做错事、害怕变得一无所有的感觉是一种强大的动力。恐惧无法让人心安,头脑简单的盲目自信则是建立在假象的基础上,不太可能带来好的结果。
格鲁夫是罗森维非常尊敬的人,但尊敬格鲁夫的肯定并不只是他一个人。罗森维曾提到耶鲁管理学院的教授杰弗里・加藤,将格鲁夫尊称为“后辈CEO的超级楷模”。其原因是格鲁夫随机应变、绝地逢生的能力。加藤认为,格鲁夫的天才体现在即使在全球化作用下商业环境动荡起伏之时仍然能够保持战略和执行的一致性。他总是在精打细算之后作出战略决策,从不忽视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在执行方面,格鲁夫给了手下经理一定的自主空间,但是“严格要求他们每走一步都要衡量业绩”。当然,公司业绩是相对的,单单把一件事做好是不够的,要比对手做得更好,这意味着要冒一定的风险。他还要求经理们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哈佛商学院的理查德・泰德洛更是称格鲁夫为“21世纪商人的楷模”,原因不是格鲁夫像刺猬一样不屈不挠地执行长期成功的蓝图,而是他深知竞争环境中的风吹草动,能适应来自技术、竞争、规则和消费等各方面的变动。泰德洛说,格鲁夫自觉地进化,从而避免了因自然选择被淘汰的命运。格鲁夫不断让自己适应新的现状,身后留下一串废弃的假设。
罗森维指出,过去二十多年来,英特尔一直是硅谷里最稳扎稳打的公司。但是英特尔是否认为胜券在握呢?根本没有。到现在,它仍然在找寻新的利润增长点。英特尔在它的发展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早期进入新市场的举动不成功,进军数字电视市场没结果,未能及时对芯片市场从对速度的追求向微处理器和其他技术整合的转变做出反应。采取什么措施来改善表现?2006年新任CEO的保罗・奥特里尼宣布,英特尔将从传统核心微处理器转战芯片和软件,将两者结合起来形成面向各个领域的平台,从笔记本电脑到起居室到无线应用。这是一次大胆的转向,几乎与格鲁夫的路线决裂。但是格鲁夫表示了自己的支持和肯定,称英特尔的新方向是“本公司勇于冒险、注重纪律、业绩导向价值股的最好体现之一”。
不过,英特尔是否从此胜券在握了?很难说。它新采用的策略风险重重。但英特尔需要在彻底改造自己和接受增长率降低、利润空间缩小两者之间做出选择。罗森维说,聪明的公司会在权衡各种选择之后竭尽所能提升自己成功的几率,但即便如此它们依旧前途未卜,而明智的安迪・格鲁夫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呵呵,英特尔如果尚且如此,我们的公司又能怎么样呢?——看起来还是不能解决问题。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