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4日

中石油暴跌真相:瑞银设局敛财

瑞银敛财中石油

  21世纪经济报道深圳报道 本报记者 朱益民

  被国际大行广誉为亚洲最赚钱公司的中国石油(31.47,-0.49,-1.53%,股票吧)(601857.SH)A股回归,终以“让人不愉快”的方式落定!

  市场公开数据显示,在2007年11月5日——12月20日的34个交易日内,中国石油股价累计下跌37.24%,共计1767 亿资金深套其中。

  一位证监会发审委委员表示,中国石油把所有投资人套牢如此惨重,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应该对此反思,反思一下发行稳定市价责任是如何履行的。

  与持有中国石油国内投资者惨淡度日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瑞银集团(UBS AG)却利用中国石油A股发行赚得盆满钵满。

  不仅其旗下的瑞银证券作为联合主承销商,能从高达5.56亿元的发行费用中分得不小的一杯羹,而且UBS AG 100%控股的资产管理公司、金融服务公司等10多家机构,早在中国石油A股招股说明书正式公布前就已联合潜伏中国石油股份(0857。HK)中,于A股上市发行前后依次采用收集、拉升、减持、沽空手法,通过影响中国石油H股正股及相关权证价格大获其利。

  有业内人士指出, UBS AG控制的机构不应该在瑞银证券担任主承销商期间介入中国石油H股,因为这些机构和瑞银证券是一致行动人,存在内幕交易嫌疑,而这些机构在香港市场中国石油股份(0857.HK)的操作手法已涉嫌市场操纵。

  中国石油于12月24日迎来其上市后最大力度的反弹——股价劲升4.65%,收报31.96元, 但这不能给中国石油A股二级市场深度套牢的投资者带来丝毫安慰。

  掘金魅影

  中国石油回归A股不仅是投资银行发行承销的盛事,而且给中国石油H股带来巨大的投资机遇。

  然而令人感到震惊的是,在国际资本大鳄纵横博弈中国石油股份的阵营中,却能发现瑞银集团频繁游走其间。

  香港交易所公开发布的上市公司股东权益披露信息显示,9月26日,UBS AG 账户首次买中国石油股份(0857。HK)11.09亿股,占已发行股本的比例为5.26%。

  瑞银集团进出中国石油股份之所以引人注目,完全因为由瑞银集团实际控制的瑞银证券在这段时间担任中国石油A股发行的联合主承销商,瑞银证券具有接触中国石油A股发行内幕的天然便利条件。瑞银集团藉此敏感之际在香港市场持续大幅增持中国石油H股的动机与这一行为的合法性发人深思。

  上海某证券公司保荐代表人告诉记者,按照中国证监会规定,主承销商母公司及其母公司控股的附属公司属于利益关联方,这些机构在上市公司股票发行前6个月内,有规避内幕交易嫌疑的义务。

  香港博大证券经纪业务一位高级客户经理表示,“虽然UBS AG名义上有很多中国石油H股股份,但这并不一定真的属于瑞银集团的。因为瑞银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有大量的经纪业务客户,瑞银集团不能以瑞银证券担任中国石油A股主承销商的理由劝阻客户买入。”

  该客户经理的弦外之音是,谁要说瑞银集团利用关联公司接近中国石油A股发行内幕便利在香港市场上牟利,必须对UBS AG账户上的股票性质进行进一步甄别。 

  然而,香港交易所披露的中国石油股份(0857.HK)的股东权益资料显示,在UBS AG名义下的股票虽然部分属于瑞银美国证券、瑞银澳大利亚证券经纪业务席位持有,但这两个席位最有可能是客户委托买入的股票数量仅占瑞银集团名义持有总数的0.62%,超过99%的中国石油H股为瑞银集团100%控制的资产或财富管理公司、金融服务顾问公司以及以其它组织形式存在的投资机构持有。

  这些机构分布于英国、美国、奥地利、瑞士、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成为瑞银集团从全球市场各个角落向中国石油股份发起进攻的核心精锐,而在这些核心精锐中,尤以瑞银全球资产管理新加坡公司、瑞银全球资产管理香港公司实力雄厚,分别持有11686000股和11708000股,而瑞银全球资产管理新加坡公司又是中国证监会审批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QFII),拥有2亿美元的投资额度。

  至此,由UBS AG控股的各类机构从世界各地同时进驻中国石油股份。而此时,中国石油甚至连A股公开发行招股意向书都还没有公布。

  香港交易所对UBS AG持有中国石油H股权益披露的理由是,UBS AG持股比例首次达到5%以上,上述股权取得方式包括买卖、馈赠及分步骤获取。换言之,9月26日披露的股权信息未必就是全部在这一天买入的,有可能买入的时间会更早。

  深圳某证券公司投资银行业务负责人指出,中国石油A股上市前,UBS AG旗下的各类机构与联合主承销商瑞银证券存在着关联关系,尤其是各类资产管理公司、金融服务或顾问公司,由于全部是UBS AG100%控股,加之业务性质不属于经纪业务,与瑞银证券同属利益一致行动人。

一位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委员就“上市公司股票发行时主承销商独立性问题”向记者表示,发审委的审查重点是上市公司发行项目的财务规范,至于主承销商的独立性审核基本上实行“好人举手”制度,只要求主承销商声明保证自己及有关利益关联方没有利用内幕信息不当牟利即可。只有对涉及资产重组类型的项目,才会在二级市场上关注相关品种股价是否已因内幕消息外泄发生异动,并关注利益关联方是否从中牟利。

  “UBS AG控制的机构在中国石油A股发行上市前介入中石油港股显然是不合适的,除了证券公司账户买入中国石油港股可以用客户指令解释清楚,资产管理公司、金融服务公司则很难摆脱利用内幕信息牟利的嫌疑,因为这些机构属于事实上的一致行动人,再好的防火墙都无法有效防止相关内幕信息的外泄。”该发审委委员进一步补充道。

  前述保荐代表人告诉记者,中国石油A股发行对其H股来说相当于二次增发融资,只不过是在两个不同市场上运作而已。国内证券公司做上市公司增发融资主承销商期间,公司内部的自营部门或者资产管理部门是绝对不允许在二级市场上买卖相应公司股票的。如果在此期间,主承销商的大股东或大股东控股的附属公司在二级市场上进行同等证券的买卖交易,其所得收入要被罚没,归相关上市公司所有。

  “UBS的做法或许符合香港市场监管法律的要求,但是瑞银证券作为中国石油A股的主承销商,不能用所谓的国际惯例来替代国内监管制度的要求。这对国内证券公司来说是不公平的。”该保荐代表人如此评述。

  据了解,UBS AG的内部防火墙制度执行记录并不是一点历史污点都没有。2005年7月13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在对瑞银美国证券公司(UBS Securities LLC)1999年7月1日——2001年6月30日期间的研究、投资银行及经纪业务零售业务合规检查发现,有证据表明瑞银美国证券公司已从事了与独立研究分析利益相冲突的活动,最终被处罚210万美元。

  联手作局 

  荷兰银行亚洲主管黄集蔚于11月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曾坚定断言,“中石油H股股价在巴菲特减持期间一路上涨,在很大程度上跟一些与国内关系密切的资金为中石油A股回归造势有关。20港元的目标价位已经实现,买入资金使命已经完成,中石油未来的上涨动力应该有限。”

  自11月2日之后中国石油(31.45,-0.51,-1.60%,)股价节节下跌的走势证明,黄集蔚所言绝非空穴来风,更令人对UBS AG 控制的机构及其他国际大行买入中国石油H股的动机产生怀疑。 

  9月26日——10月12日间,瑞银新加坡资产管理公司持有中国石油股份的数量从11686000 股增至12926000股;瑞银香港资产管理公司持股数量从11708000股上升至13802000股;同一时段内,中国石油股份股价从13.80港元迅速飙升至20港元,累计升幅达到32%。

  11月20日, UBS AG控股的机构们继续增持中国石油H股,大举买入3.28亿股H股,持股比例从4.81%增至6.24%。与此同时,瑞银将中国石油股份的评级从中性上调至买入。其投资评级上调的理由是:在A股首次公开募股及巴菲特退出后,股东结构发生变化;母公司可能注入对政治因素敏感的石油资产,例如,位于苏丹的大约500万桶可采石油储量,目标价位由12港元升至17.6港元。

  <香港证券及期货监察委员会持牌人或注册人操守准则>(下称准则)规定,分析员就某上市公司的投资研究发出30日内及就某上市公司研究后的3个交易日内,分析员或其有关联者不应交易和买卖涉及其评论的上市公司的任何证券。

  此外,准则还规定,在公开发售中担任经理人、保荐人或包销商的商号,不应在以下任何期间内的任何时间,发出涵盖某上市公司的任何投资研究:(1)如该宗发售属首次招股,则有关期间为紧接该等证券定价后的40天;(2)如属第二次公开发售,则有关期间为紧接该等证券定价后的10天。

  中国石油发行A股,对其H股来说相当于在另外一个市场的第二次发售,中国石油A股发行数量和价格确定时间为10月29日,离瑞银发布买入投资评级报告这天尚不足10个交易日。

  耐人寻味的是,在瑞银发布买入投资评级报告后不久,UBS AG账户自11月29日大举减持,持股比例从11月20日的6.42%降至5.87%,12月17日,UBS AG的持股比例继续降至5.16%。

  而就在UBS AG 账户股票持续减持期间,瑞银研究报告继续唱多中石油H股。

  12月4日,瑞银建议趁国际油价调整时买入中国石油(0857.HK)。

  但令人遗憾的是,瑞银对中国石油股份调级变动并没能改变UBS AG控制机构的抛售决心,中国石油股份的股价一路走低 。

  跨域监管难题

  招商证券一位投行人士说:“UBS 明显利用两个市场监管框架的差异进行套利交易,随着国内市场的开放,国际大行在国外可资利用的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操作手段将会在国内上演,也许中国石油A股回归就是国际大行今后在国内运作策略的一次境外路演!”

  “尽管红筹回归和先A后H股发行模式的普及,使得中国内地股市和香港市场的对接、互动日益紧密,但是,目前两个市场的互动存在监管衔接的难题。”香港某中资机构投资银行执行董事对目前跨市场融资监管存在的漏洞表示担忧。

  该执行董事指出,虽然香港对内幕交易监管、控制十分严格,但是只要相关金融产品不在香港市场上交易,则给予相关利益方很多豁免特权,或许这是瑞银证券担任主承销商期间UBS AG账户持有中国石油H股频繁异动没有引起香港监管当局关注的根本原因。 

  从另一个角度看,尽管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在中国石油发审过会期间,对相应主承销商的独立、公正性也非常关注,但是担任主承销商国际大行具有覆盖全球市场的资源优势(4460.900,-1.31,-0.03%),尤其是可以借助香港开放市场和交易制度的灵活性为自己牟利,如果监管层对某些环节进行调查,也会因两个市场监管信息的共享缺乏互动而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http://finance.cctv.com/20071225/102422.shtml

2007年12月5日

从《赢在中国》看马云

http://manage.org.cn 2007-11-30 14:37:44 作者:马文胜 来源:全球品牌网

  《赢在中国》栏目,无疑是CCTV-2经济频道06、07年度策划最成功的栏目,“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激励创业、引导创业、点评创业、支助创业,迎着绽放的向日葵花,伴着悲壮雄浑的《在路上》主题音乐,其一次次把观众的眼球聚焦到创业的舞台上来,成就了一个个充满激情和才华的创业英雄,但绚烂的光环和鲜花过后,要问在这场创业人的饕餮盛宴中,谁是最大的赢家?是获得1000万创业投资金的宋文明,还是武儒兼俱的李书文,是睿智犀利的制片人王莉芬,还是巍巍央视?我们的回答不是别人,而是——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

  首先,我们来看看马云在这个舞台上的收益:

  1、马云作为后信息时代互联网行业草根创业的领袖级人物,担任《赢在中国》两赛季首席评委,活跃在中国第一大媒体CCTV经济频道上,以独特的视角,幽默的语言,专业的分析,精辟的论述,牵动着万千观众眼球的旋转,马云在《赢在中国》的出色表现,可以说是其继阿里巴巴、“西湖论剑”、“B2B模式”、收购雅虎等一个个炽热的名词后,又一次在高空闪爆的礼花,也可以说是马云策划史上的又一次大手笔,这让马云和其麾下的国际化企业始终保持着火热的温度,马云和他创造的品牌将因此再度高速大范围传播和增值。

  2、马云的持续活跃和火爆,再度聚揽了狂飙的人气,他在“舞台”上表现出的“诚信”(行业竞争道德观)、“守法”(警告参赛者不要逃税)和“不在乎点击率,只看能否给客户带来价值”的商业观,再度树立了马云和阿里巴巴的商业信用,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预期,为阿里巴巴B2B业务在香港上市创造了巨大的虚拟增值空间,增强了观众对阿里巴巴的信任和预期,使马云和他创造的品牌成为观众心目中一支“绩优蓝筹股”,因此通过虚拟市场募集到的资金是实实在在的巨额收益。

  3、马云因担任评委出版了《马云点评创业》一书,良好天然的题材,和参赛选手的思想碰撞,加上自身对创业感悟的多年积累,很短时间就成就了一部热销著作,这样的结果可能连马云自己都没有想到;还有阿里巴巴和雅虎中国作为赛事的官网支持,报名、视频搜索、新闻、评论、博客等链接给这个互联网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点击率和业务量。以上两方面给马云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收益是不言而喻的。

  马云取得的这些收益是首屈一指的,是同台其他企业家和创业才俊无法比拟的,他的做法总结成为一句话就是:巧妙地利用《赢在中国》这个舞台,成功地实现了其品牌的推广和扩张,是善用虚拟经济推动实体经济,用眼球制造神话的典范。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虚拟经济运行的一般过程,即:发掘一个题材(担任评委)——制造良好的预期(出色点评)——吸引巨大的人气(收视率)——实现价值(企业营利)——兑现预期(可靠的商业服务),然后回到下个循环。

  为什么虚拟经济能产生如此巨大的价值呢?我们先看看虚拟经济的本质和特点。一、虚拟经济不但销售产品,而且销售产品的预期,如有价证券、期货、期房等市场;二、虚拟经济的发生靠受众热度的追捧,是一种吸引眼球的“人气经济”;三、支撑虚拟经济发展的是受众的信念和题材的信用;四、虚拟经济的主体常常是被受众观赏和评论的焦点。

  股票市场是虚拟经济典型的代表,上市公司选定行业版块或概念,通过广告或新闻发布向社会承诺一个美好的前景预期,形成受众投资的焦点,通过溢价发行募集巨资,公司收益后兑现股息和红利,进行下轮循环。期货、房地产、收藏、保险等行业也都是虚拟经济行业;在后信息时代,由此继而衍生出新的经济现象和事件,如超级女生、芙蓉姐姐、天仙妹妹、华南虎事件(暂不论事件的真假)、李宇春用过的卫生间等等,其策划者也许是搭乘虚拟经济这班车的高手,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利用事件吸引人气,树立和推广自身的品牌形象。

  如此看来,马云只做了一件事:利用虚拟经济舞台为自己做品牌推广。

  清楚了虚拟经济的运作方式,那么在品牌推广方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选好题材,聚集人气。好的题材是虚拟经济生长的土壤。好的题材应该具有新颖性、高关注性、热点性,并要巧妙地和品牌相链接。如目前奥运股、旅游股和概念股的流行,西安某饭店曾经策划36万元一桌的“满汉全席”事件,胡戈策划了《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事件,华南虎事件说不准就是策划高手的精心选题。好的题材能聚揽巨大的人气,能牵动受众的眼球,能让闪光灯在你身上频频聚焦。就象街头卖狗皮膏药者卖药之前先表演的那些“绝活”,因为他知道只有先把人吸引过来才有机会推销自己手中的东西。

  但是,选题材不能哗众取宠,不能不择手段,有时暂时的负效应是操作的一种必要,但一味地以“怪”、“俗”、“媚”取悦人的那种“裸奔式”的题材并不可取,所以不知道“芙蓉姐姐”的招摇还能坚持到何时?

  2、以人气为契机,为品牌树立良好的预期。有了人气就有了表演的舞台,受众对你预期的好坏就看你表演的本事了。近年来,石化、电力、航空航天、通讯、军工等一些国家投资的重点项目及企业为什么一上市股价就一路飙升,因为他们背靠的是国家经济复兴的这个强大的信用,17大的召开给股民增添了强大的信心,每年GDP近10%的增长速度更给了大家塌实的心理预期。王石登山运动的报道都会让万科的股价上升;蒙牛拓开市场后,几年来连续给教师、山区的小学生捐赠牛奶;胡戈出名后,继而花巨资制作了新的网络“搞”类影片;房地产公司开盘前以增值为卖点的广告宣传等,都是让受众对品牌产生良好的预期。而不好的表现也会使受众的心理预期下降,如前段黄光裕受官司缠身严重,试想谁还会预期国美美好的未来?谁还敢买国美的股票?

  3、品牌推广要由虚到实,很好地兑现信用。要用真正的实力来兑现,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兑现,不能一切都玩虚的,这很关键。如果说预期靠的是软实力,那么兑现靠的就是硬实力。对于企业,受众买的是产品,买的更是信用,买的更是品牌,你的产品收入可能50%以上都来自于品牌的价值,这部分价值是无形的,是提前给受众(全球品牌网)的承诺。而产品的使用价值才是预期的真正兑现,这时到了该产品说话的时候了。如果先前“吹”地很好,事实却一点不象说的那样,离预先的期望差得很远,谁下次还会再买你的产品?“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说得有道理;有的房地产公司之前承诺绿地面积会达到多少以上,当住进去后窗前全变成了一幢幢高楼,信誉岂能不倒?98年央视黄金广告段位标王得主秦池,“三株”曾经的辉煌,还有前一段炒得火热的“藏秘排油茶”等,只有漫天的广告预期,只管疯狂地做“秀”,不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挖掘,不管产品质量的兑现,到头来只剩下品牌永远消失的回忆。

  当然,虚拟经济必然产生泡沫,泡沫似乎成了其一大特征,经济泡沫决定了不可避免的投机行为,一定范围内的泡沫是合理的,但过多的泡沫将会导致全盘倾覆,当年海南房地产业以及东南亚经济危机正说明了这一切。

  创牌子一辈子,砸牌子一下子,一朝砸了牌子,最终会砸了自己的饭碗。下次靠什么招募人气?品牌怎么持续推广?下一轮资金怎么募集?企业怎么生存和发展?

  4、品牌推广要长期坚持,要不断地强化受众的心理预期,使品牌不断增值。要把握好既起的人气,趁势出击,让受众的目光持续聚焦,不能使台下冷场。五粮液、茅台的品牌价值和股价为什么持续上涨,历史传承上百年,持续的品牌推广和维护是他们的秘诀;年近70高龄的红星作家琼瑶,在过去的30年中一次又一次掀起中国影视的热潮,她的杰出表现让几代青年都无法忘记,这张牌子永不衰老;而好多曾经一夜成名的明星,只是昙花一现,未能永久的大红大紫,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或不能把品牌推广坚持下去。因此品牌推广绝对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事情。

  现在我们再来回顾马云的品牌推广,他选择了《赢在中国》的官网支持和评委这样的题材,利用央视这个绝对的高端媒体,掌握了高端话语权,以其在镜头中的精彩表现,获得了巨大的人气指数,其言论凸现出非凡的企业观和价值观,赢得了受众的喝彩,其开创的事业正实现着他的神圣理念:为更多的企业降低成本,走向成功;为中国上百万民众创造就业机会,幸福生活;以万众豪气把一个商业万吨巨轮抬上西玛拉牙山巅……

  看来,有这样精于企业品牌运作的出色舵手,想让“阿里”从国际品牌视野中消失,实在很难。

  欢迎与作者马文胜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13389230198,电子邮件:mawensheng610404@163.com



http://manage.org.cn/observe/200711/53936.html

阿里巴巴光环的背后

http://manage.org.cn 2007-12-5 14:39:39 作者:樊兰 来源:互联网周刊

  百度上市的那天,百度公司周围的酒吧里全都挤满了狂欢的百度员工,而在阿里巴巴上市的那天,尽管媒体一片喧嚣声,但阿里巴巴公司内部竟是出人意料的平静。

  这是一个已有八年历史的互联网企业。在以火箭速度冲击资本市场的IT行业中,它的上市显得姗姗来迟。正像阿里巴巴支付宝总裁陆兆禧告诉《互联网周刊》的,阿里巴巴B2B上市是迟早的事情,大家很早就知道了,心里面都有预期,现在只是一个结果。

  马云早就说过:“我们不缺钱,上市一定不为钱。”这次上市就更像一个谋划已久的事件,阿里巴巴的商业野心让人难以捉摸。

  人们没有把B2B子公司的上市当作一个孤立的事件,而会关注拥有B2B、淘宝、支付宝、中国雅虎、阿里软件、阿里妈妈这六艘战舰的超级航母会驶向何方?阿里巴巴正在绘制一个怎样的商业版图?而什么样的支点在支撑着阿里巴巴的未来?

  11月的杭州,依然秋高气爽。

  阿里巴巴(1688.HK)集团有着非常古怪的格局,各个子公司星罗棋布地散落在以华星路为中轴的几栋楼里,我们的采访就是在这些楼之间穿行。

  阿里巴巴B2B子公司,这个拥有5000名员工的上市公司却在一座名为“创业大厦”的大楼里。大楼门口,刚参加完培训的阿里巴巴(www.alibaba.com.cn)新员工正叽叽喳喳地合影,在阳光下定格了一张张青春洋溢的面孔。

  一个月前的上市似乎没有在这个公司里留下任何痕迹,走廊里的员工行色匆匆。

  马云不止一次地说,上市只是新的开始。阿里巴巴国际网站总经理戴珊告诉《互联网周刊》:“上市后感觉压力更大了。以前我们就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面做,上市后会上升到一个更大的平台。”

  电子商务生态链

  今年9月15日的网商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及CEO马云语出惊人:“未来我们将投资100亿打造电子商务生态链!”显然,一个半月后B2B上市的意义也落在了“100亿”和“电子商务生态链”这两个关键词上。B2B上市决不是单个子公司的事情,而是马云整个电子商务生态链战略的一个步骤,上市带来的一系列资本运作将会用于完善和拓展这个链条。

  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是电子商务生态链最重要的三个环节。阿里巴巴、淘宝(www.taobao.com.cn)和支付宝分别解决了前两个,物流成为缺失的一环。“黄金周节假日,我们的买家还想买东西,卖家还想发货,但找不到物流,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支付宝总裁陆兆禧说。目前,在淘宝上是由中外运(www,sinoair.com.cn)、中铁(www.cre.cn)、中邮(www.postfund.com.cn)等物流公司按照淘宝的要求提供物流服务,陆兆禧透露,“下一步我们需要专门的团队去解决这个问题。”由此看来,阿里巴巴自己介入物流业务已成定局,但是否会通过收购实现,陆兆禧说:“社会上已经有很多物流公司都存在了,我们会投入资源跟他们合作,收购可能不大会,但要看情况。”

  除了需要完成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这三大流的汇集,马云说,我们下一步的整体发展战略是从“MeetatAlibaba”走向“WorkatAlibaba”。而这一转变的标志就是2007年1月8日阿里软件的成立,把企业的营销等外部需求引向企业内部管理的需求。

  对于中小企业来讲,阿里软件的诱惑力在于它的SaaS(软件即服务)模式带来的灵活付费。阿里软件总裁王涛把这种模式形象地比作“自来水”,他告诉《互联网周刊》,“我们提供的软件服务就是给你一个账号使用,打开就有,企业不需要安装软件或者购买其他的硬件产品。”比如,阿里软件的淘宝网店版可以提供产品、库存、客户的管理,批量的宝贝修改、上架和下架管理,聊天记录保存,客户数据保留等服务,而一个账号收费只需一天一元钱。

  易观国际(www.analysys.com.cn)的数据显示,在中国SaaS市场2007年第3季度中,基于SaaS模式的管理软件企业用户数量达到266.8万,诞生仅10个月的阿里软件以63.7%的绝对优势稳居行业第一。“对中小企业来讲,有个80分的东西,又价廉物美,就先用起来了。”王涛期待着,阿里软件在3年之内发展200万付费用户,成为全球最大的在线软件运营服务商。

  今年8月,在马云最初创业的湖畔花园的一幢二层小楼里,一个网站悄然上线了。这是阿里巴巴集团最新孵化的一个业务,它进入的是目前百度和谷歌厮战正酣的领域—中小企业的广告市场。这是在“WorkatAlibaba”战略中落下的最新一枚棋子—中小企业在淘宝、阿里巴巴上做生意,用阿里软件进行企业管理,而当企业需要更大的推广的时候,到阿里妈妈(www.alimama.com.cn)上来。

  阿里妈妈采用的是类似“淘宝”那样的C2C式的广告交易方式,“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广告市场。中小网站的流量占整个互联网七八成,但他们的广告价值只占中国互联网广告的20%,这中间的落差非常大,我们希望把这些流量聚合在我们的平台,通过一定的分类、质量评级等手段,满足不同广告主的需要。”阿里妈妈负责人表示,目前阿里妈妈还远远没有达到他们理想中的模式,就像商场正在招商一样。

  但没人敢忽视阿里巴巴集团旗下业务聚集的强大用户基础,上线仅百天,阿里妈妈网站就已汇集了超过14.9万家中小网站和超过13.5万的个人博客站点,超过38万个广告位,注册会员超过100万,覆盖中小网站总流量每天超过10亿浏览量。有人分析说,竞争激烈的GoogleAdSense和百度联盟,一下子因为阿里妈妈的加入,变成了三国的游戏。

  但阿里巴巴的野心并没有止于“WorkatAlibaba”,马云说阿里巴巴未来的目标是“LiveatAlibaba”。他宣称这是三年之后要考虑的问题,但其实马云在一年前已经开始悄悄布局,2006年10月以3500万元战略投资了由阿里巴巴旧部李治国创办的本地生活消费网站口碑网。

  李治国拒绝向《互联网周刊》公开股权比例,但他透露,作为阿里巴巴的第一笔战略投资对象,口碑网除了单独作为一个品牌发展外,最近也一直在跟阿里巴巴集团进行一些业务整合:口碑网的会员与淘宝已经实现互通,与阿里巴巴会员的互通也即将实现,而雅虎的本地搜索便是由口碑网来提供的。

  不管是阿里巴巴、淘宝、雅虎(www.yahoo.cn)还是支付宝的用户,都需要衣食住行,口碑网在阿里巴巴集团里的定位正是把这些服务嫁接到整个阿里巴巴、淘宝和雅虎的社区里。李治国说:“阿里巴巴不光强调它的交易平台,他的社区的流量也非常大,说明商人也有交流的需求,我们的战略就是让这些商人在工作的同时,生活的也更好。”

  这是一个流着与阿里巴巴相似血液的企业,李治国毫不掩饰地说,“我们的价值观就是阿里巴巴的‘六脉神剑’,我们的考核方式跟阿里巴巴也一样,价值观考核和业绩考核各占一半。”口碑网现在办公的华星科技大厦也是当年阿里巴巴曾经待过地方,口碑网内部甚至延续了花名的传统,李治国的名片上印着“姜子芽”,而“小龙虾”之类的名字在这个公司里比比皆是。不管外界关于收购的传言是否属实,也许三年以后,当阿里巴巴真正实施“LiveatAlibaba”战略的时候,这样一个与阿里巴巴高度同质的企业融入阿里巴巴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产业整合者和规则制订者

  马云在提出电子商务生态链的时候,在前面加了六个字:开放、协同、共荣,这六个字一下子将阿里巴巴置于如同Google在搜索领域里那样的产业领导者和整合者的地位。

  戴珊很快注意到这个变化:“在做2008年产品规划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问,这个产品和平台是不是开放的,我们有没有开放的端口,让其他的人能通过我们的平台获得更好的收益,帮我们把这个事业越做越大。而不是单单阿里巴巴一家孤军奋战。”

  阿里软件正是这样的一个开放生态链的突破口。阿里软件成立之初的思路是所有应用由自己来开发,但后来发现,中小企业的需求是一个长尾,各行各业的应用非常个性化,光靠阿里巴巴自己做,根本没有那么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于是阿里软件决定建立一个在线软件服务平台,让很多软件厂商和第三方的软件提供商,在阿里软件的平台上为中小企业提供越来越丰富的服务。王涛说:“WorkatAlibaba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开放,让软件开发商和服务供应商都到我们的平台。最多一两个稍微广泛点的应用我们会自己做,自己做更多是做一个例子,相当于一个楼里的样板房,向我们的合作伙伴证明中小企业有这方面的需求,让他们进来和我们一起开发更多的东西。”

  一直垂涎于中小企业市场的跨国巨头自然心动。今年4月,阿里巴巴与微软签署了战略合作,一起进行电子商务、企业管理、办公自动化和企业通讯等在线服务的研发和部署。11月1日,阿里巴巴又与思科在软件服务平台方面展开合作,由思科为阿里巴巴客户提供依托于软件在线服务平台的Webex视频服务。

  戴珊举了更多可以开放的例子:“我们总部在杭州,到了二三线城市其实我们的服务能力是跟不上的,比如客户有扫描图片这样的需求,我们就在考虑是不是可以把当地这样的企业引到我们的平台上;比如客户有商旅的需求,我们就考虑有没有跟携程合作的机会;比如跟银行合作,帮助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满足融资需求,怎样把我们平台上的客户的需求一起去打通,一起分享财富。”

  开放会对阿里巴巴的地位形成冲击吗?王涛显然并不担心,“开放,我们希望是有序的开放,而不是无序的开放,开放需要规则,规则制定好了后,有了嫁接的平台,很多中小企业就到这个上面来做。”成为游戏规则的制订者,这才是开放的用意。

  国际化

  “阿里巴巴已经是一个非常全球化的公司了。”阿里巴巴企业间电子商务市场及业务发展部副总裁孙汉杰这样对《互联网周刊》说。面对阿里巴巴上市意在国际化的言论,卫哲纠正说,“上市后不是启动,而是加快国际化策略。”

  从2007年开始,海外市场就成为阿里巴巴布局的重点。阿里巴巴目前已经在17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办公室,海外部门的员工数成长为3位数以上,在中国香港的销售和服务中心由香港捷利中心的24层扩展到25层楼。阿里巴巴在过去已经在海外积累了一万多家收费用户,集中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印度等地。

  孙汉杰透露,2008年开拓海外市场更是重点的重点。阿里巴巴希望不仅是中国商人,全球的商人都能通过阿里巴巴的平台交流和沟通;不单单是把中国的货品拿出去,也要把国外的货品拿进来。

  在9月的网商大会上,卫哲公布了阿里巴巴由中国香港而中国台湾进而日本的国际化路线图。马云在上市前一天还带着两个副总裁秘密赴台湾,开拓台湾市场。作为阿里巴巴八大基础投资者之一,郭台铭名下的鸿海集团以后的采购将会通过阿里巴巴的平台来进行。卫哲在杭州出席网商大会时强调:“日本是中国第二大外贸国,但来自日本的客户较少,调研后得悉日本买家喜欢使用日文(界面),所以未来会推出日文版本,同时在日本成立客户服务中心及平台。阿里巴巴也正在与软银公司总裁孙正义进行谈判,计划明年成立一家日本合资公司,共同拓展日本市场。11月,阿里巴巴还派出第一个调研组赴印度进行市场调研,即将启动印度战略。

  国际化当然要涉及到更为复杂的支付问题,支付宝也已然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今年8月,支付宝与中国建设银行(www.ccb.cn)和中国银行(www.boc.cn)合作,中国用户省去了自己兑换外币的麻烦,可以直接用人民币在国外网站购物。亚洲最大的化妆品连锁店莎莎下属的莎莎网、香港护肤品、化妆品网上折扣店草莓网(www.strawberrynet.com.cn)以及日本负责海外邮购网站jshoppers.com成为支付宝首批合作的境外网站。陆兆禧对《互联网周刊》说,支付宝跟海外的合作刚刚开始,明年我们会花更多的力量开拓这个市场,让中国的支付走出去。目的地主要是中国香港、东南亚、中国台湾、新加坡、欧美等发达地区,就是那些中国人乐于去购物但来去成本比较高的地区。

  海外市场的拓展也给支付宝带来了丰厚的收益,陆兆禧说,“我们会向商家收取一定的费用,就像信用卡购物一样。”他预计到今年底,签约的境外购物网站数量将超过100家,经营范围涵盖化妆品、服装、箱包、珠宝以及原装数码产品等行业,月交易额将突破亿元。

当IPO、国际化、收购、生态链这些令人振奋的词语包围着阿里巴巴时,人们发现不知不觉中,这个喜欢强调自己草根身份的公司已经成为一家七千多人的大公司了。阿里巴巴能够避免大公司病吗?在大公司的面孔下,它能否保持它的创业激情?而上市正是第一道考验。

  跟着公司打拼了七八年之后,将近1000名员工将成为拥有超过100万港元身家的富翁。如何迎接这样一群人?阿里巴巴人力资源资深副总裁邓康明说,“在即将IPO的时候,这个问题已经当作一个项目在研究,上市对很多人在物质上精神上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B2B公司人员的组合上,50%是工作一年以内的新人,哪怕工作了五年八年的人也不过30岁多一点。马云在管理会上也强调优胜劣汰,“想松口气,贪图安逸的,我也理解你们,但是你们要离开,”邓康明认为,这种压力和自我要求也会驱动他们还要往上走。也不排除少数人会出去自己创业,但不是规模性的。

  戴珊说,“如何找到员工成就感的驱动点。这是对管理的挑战。我们也会跟员工分层级沟通,三年以上的,五年以上,一线员工,都得沟通,也会考虑到没有股票的人的心态和有股票的,会出现哪些状况,不断发现问题去解决。”

  外来者们

  尽管阿里巴巴非常相信自我培养,愿意从土生土长的“老人”中提拔管理层,但随着业务的扩张,对高级人才的需求迫使阿里巴巴不断从外界吸纳人才。2004年从微软来到阿里巴巴的邓康明是阿里巴巴最早的一批从外面找来的高层,他笑称自己现在已经是介于“新人”和“老人”之间的“中人”。到了2005年、2006年则出现了跨国公司高管大规模进入阿里巴巴的现象,知名的有百事可乐(www.pepsi.com.cn)中国财务负责人吴伟伦、百安居(www.bnq.com.cn)(中国区)总裁卫哲、长江商学院企业战略管理教授曾鸣,美国沃尔玛百货集团全球资深副总裁兼全球采办总裁崔仁辅等人。

  吸引如此多的跨国人才加盟,自然是源于阿里巴巴的魅力。邓康明开玩笑说,呆在杭州,就跟呆在微软总部所在的西雅图一样。“在阿里巴巴这个平台上你被赋予的空间远远大于一个跨国公司的中国机构。在跨国公司的亚太区或中国区,你不能参加到比较重大的决策中;在阿里巴巴,则对原创性的要求就更高一些。”但新的问题是,这些高管以前在跨国公司训练的强大经验,怎么保证能原创出适合这个土壤的东西?这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于是,阿里巴巴尽量选择与自己相似的人,他们用一个特殊的词汇—“药性”来形容他们看中的特质,看员工在价值观上是否与阿里巴巴的“六脉神剑”相符。邓康明说,“这么多年我看过很多很高级的人,有的做到跨国公司的总经理。但如果软性部分让我们担心的话,即使硬件再强,我们还是会放弃。”

  不管这些高管如何具有“药性”,刚进入到阿里巴巴,仍然有文化震惊(CultureShock)的感觉。比如,一些高管在跨国公司已经习惯了拥有专车和司机、旅行时坐头等舱或商务舱,而阿里巴巴这样一个还在打拼阶段的创业公司是不主张这样的行为的;再比如,在阿里巴巴吃饭都是AA制,即使跟马云吃饭也是如此,而在跨国公司都是职位最高的人付钱,他们认为如果让下属付钱会滋生腐败。

  每一个进入阿里巴巴的职员,从底层到高管,都必须经过“百年阿里”这一关,用三天到一个礼拜的培训,学习阿里巴巴的价值观。针对高管,还有“中央党校”制度,马云经常会把这些高层召集在一个茶馆里,轻松地聊天,说一说不满和痛苦。孙汉杰是台湾人,今年7月刚到阿里巴巴就任B2B市场及业务发展部副总裁,之前曾在北京电通、Agenda北京担任要职。四个月里他就经历两次马云亲自主持的这样的沟通,他很诧异,“我想象中很多大公司的老板在文章、大的活动中才看得到,讲一些云里雾里的话,但来了阿里巴巴发现,马云总是在落实,真的在这么做。”

  十字路口

  孙汉杰刚来阿里巴巴时,经常有最基层的员工直接跑到他的办公室,向他讲自己在市场部遇到的各种问题。最开始他还有点不适应,“在其他公司,秘书早就把他们给挡掉了。”但马上他就发现这正是阿里巴巴非同寻常的地方,这个不断走向规模化和规范化的公司却没有大公司的官僚气息,“阿里巴巴员工的想法是为了达到我的目标,完成我的工作,不管你是什么位置的人,都敢冲进去来理论。而大公司的官僚一形成,你就不敢说话了。”

  邓康明说,在阿里巴巴,你可以跟马云拍桌子,他也可以骂你,但这是一种跟老婆孩子吵架的感觉。我们会继续延续这种家庭的氛围,但是在决策的过程上会更加体系化标准化,靠一个委员会来做这些重要的决定,过去完全是马云的直觉和他对行业的认识。

  现在阿里巴巴正处在这个转变的十字路口,但庆幸的是,阿里巴巴清楚地知道由哪些人来完成这个转变。

阿里巴巴的基因和文化传承将成为决定其未来的重要支点。

  本刊记者 孙梅

  11月6日,对于有着天堂美誉的杭州来说,也才刚刚进入初秋的季节。屠铮觉得今年西湖的秋天格外美丽,自己在这个秋天对于收获有了更深的体验。

  晚饭的时候,屠铮一家话题显然比平时多了起来,谈到了屠铮所在的阿里巴巴上市,父母高兴的跟她说:“以前都是想着让你带着我们在国内旅游,要不明年什么时候你也带我们到国外玩玩?”

  第二天,是屠铮外甥的生日,屠铮打算赠送几股阿里巴巴的股票给他,并在一张生日贺卡上这样写道:“以后你就是阿里巴巴的股东了,希望阿里巴巴将来象微软和Google一样,说不定这些股票将来能成为你的第一桶金呢。”上小学的外甥似懂非懂的接过了卡片。

  5年前,屠铮来到阿里巴巴。那个时候,邻居问父母,她在什么公司工作时,听到阿里巴巴的名字,邻居摇摇头说没听过,父母介绍说是网络公司,于是就有了几个月后邻居抱着家里的笔记本来找她维修的一幕。屠铮回忆说:“那个时候跟别人提起公司来,甚至还有人以为阿里巴巴是个网吧。现在,上市后,公司的知名度高了,隔壁邻居再碰到她的父母时说,你女儿不错,在一个大公司上班。”

  当朋友们都羡慕她成为小富婆要她尽快套现自己的期权时,她却说:“与其买一个别的公司的不能掌握的股票,与其讨论公司的股票多少钱一股,还不如今天兢兢业业工作。只有努力工作,公司的股价才会上升。”

  随着阿里巴巴的上市,象屠铮一样的阿里人成了很多人羡慕的对象。甚至还有人不无担心的说,杭州的房价又要涨了,一下子冒出这么多富翁。

  11月6日,是阿里巴巴上市的日子。作为内地最大的B2B电子商务企业,阿里巴巴正式在香港挂牌,市值超过200亿美元,一跃成为市值最大的中国互联网公司。

  这一天改写了中国互联网的IPO记录,也改变了象屠铮一样的阿里人的生活。然而,这一时刻的到来却是阿里巴巴“八年抗战”的结果。

  过冬

  如果你问在阿里巴巴工作超过4年半以上的人,这里给他们留下最深印象的一件事是什么,90%以上的人会跟你提到非典。

  2003年,对于成立了近四年的阿里巴巴来说,刚刚看到了一点希望。在这之前,2000年,他们遭遇了网络经济的泡沫,在创立之初就赶上了互联网从狂热的盛夏到冬日的严寒;接下来的一年,阿里巴巴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做“最后一个站着的人”;直到2002年,阿里巴巴在整个互联网都不赚钱的前提下,才完成了赚一块钱的目标。正当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看到了希望刚要准备轰轰烈烈大干一番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又将他刚刚提出的一天100万元的目标推向了远处。

  阿里巴巴因为有一个疑似非典的员工,全公司的人都被隔离。政府决定这个消息之前,阿里巴巴已经自发地先实行了应急机制,所有人主动疏散回到各自家中。所有人在半天之内把办公室的东西搬光了,所有的服务热线转到家里。以至于最后杭州除了阿里巴巴里的人知道这个消息,其他的人都不知道,因为客户打电话还是有人接,阿里巴巴每天信息都在更新,一切都在正常进行。唯一不平常的是以前客户打电话都是很甜蜜的小姑娘的声音说:“您好,阿里巴巴。”那两天打电话偶尔会听到很苍老的声音说:“您好,阿里巴巴。”因为阿里巴巴的客服热线转到家里,当客服人员忙不过来的时候,可能会是他爸爸接的电话。“我们的同事很紧张,跟他家里的人说电话不要随便接。如果接了第一句话一定要说“您好,阿里巴巴”。”

  “那个时候没有人监督,大家都很自觉。早上8点多到了上班时间,大家就都上线,开始工作了。那个时候,每天会收到很多同事的问候邮件,还有马总的邮件,大家互相鼓励。闲暇的时间,我们会在网上聊天,晚上的时候我们经常飚歌,还有很多人把自己做的菜秀在空间里。在一个本应该充满了恐慌的日子里,我们却感觉特别的快乐和温暖。”这是屠铮的记忆。

  “我是最后撤离的,就在那天,有一个慈溪的客户跟青岛的客户签了一个300万元的单子,这是我记得的最高兴的一个单子,这样的事情很鼓舞人。对我们来说,隔离并没有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困扰,大家非常的团结,500多个人的团队,大家很多人都不认识,很多人都说非典让人感到现在的人情很冷,很淡薄,但是在这里完全没有感到。这让我非常的感动,我每每出去讲课的时候都会跟大家讲这段经历。”谈起这段往事,孔非依然沉浸在那种感动中。

  阿里巴巴将灾难变成了机遇。那个时候,对于一个处于发展阶段或者成熟阶段的公司而言,还有抵御这种危机事件的实力,而对于很多的中小企业或者初创企业,隔离足以让他们恐慌,甚至可能就是灭顶之灾。在这样的氛围下,在隔离期间,阿里巴巴的各方面的指标非但没有下降,反而有了很大的提升。由于隔离将传统的销售渠道封闭了,反而让一些人的目光转移到了互联网上,开始尝试电子商务。而且新的个人交易平台淘宝的上线也给了他们很大的鼓舞。

  显然,阿里巴巴的领导团队平时在公司内部一直被给予高度关注的企业文化的培养,在背后起了作用。

  在公司成立之初,”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敬业”这些字眼一直被通过各种途径渗透到每一个员工的大脑里,而且也一直都被各个级别的人身体例行。当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他们还依然能把这些当成习惯。事后当很多客户知道了这段往事的时候,对于这个公司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信任。而阿里的员工自身也被这个集体和自己感动。这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看到了这些字眼不只是一个口号,这些在其他公司也会经常被提及的字眼在他们身上发生了不一样的效果。

  在这个角度上,阿里巴巴的那套价值观体系得到凸显,从而也让这些精神随着这段记忆更深刻的嵌入了阿里巴巴人的脑海里,成为了他们的DNA。

  所以,了解阿里巴巴历史的人,对它能够成为市值最大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便不会感到意外。光环背后,除了八年面对寒冬的坚持,还有屠铮深信中国可以在电子商务上面做出自己的模式,想在电子商务上面做全中国伟大的公司的一种信念,而能够让这种信念一直撑到阳光来临的秘密,就是这些DNA。

  基因制胜

  如果说,阿里巴巴的成功是源于他们那种基因,那么看一看是什么让这个团队从18个人变成了现在的6000人,是什么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阿里巴巴,或许是从侧面探究这些基因的一种方式。

  财富似乎一直都不是阿里巴巴能够吸引人的地方。马云创业初期,正是互联网最热的时候,雅虎、TOM、新浪等公司利用手中大把的钱高薪网罗拔尖人才。但阿里巴巴并没有像这些网站一样,相反,几乎所有进入阿里巴巴的员工与管理者,他们的收入都会比原公司收入减少一大半,从8000元、9000元降到3000元是常事。

  尽管如此,阿里巴巴依然吸引了很多优秀人才。雅虎搜索引擎发明人和马云本来就是相识的朋友,但他到了阿里巴巴不仅工资降了一半,还失去了每年7位数的雅虎股权收入;公司现任CFO台湾人蔡崇信是耶鲁大学经济与法学博士,是全球著名的风险投资公司InvestAB的亚洲代表,当年在一次业务访问后,放着瑞典AB公司的副总裁不做,决定加盟阿里巴巴,并成了阿里巴巴的CFO。在GE工作达15年,并先后在财富500强企业BTRPlc及IvensysPlc担任中国区总裁的官关明生也有着同样的经历。本可以退休回家什么都不做就拿着高额退休金的他,却来到了这个一名不文的小公司担任起了COO。当时,一个高盛的投资人来跟他说条件时,他甚至说不用说条件了,不管怎么样我都签字。马云说关明生是带钱来打工的,当时阿里巴巴很穷,来回与在国外的家人团聚的机票都是他自己付。然后跟着阿里人一起坐地铁,住一晚上一百块钱的招商宾馆。这些在阿里都传为美谈。

  即使到现在,阿里巴巴的薪水在互联网公司里依然属于国内同行业中下水平的工资,然而,这些人却有着职场人士对职责少见的忠诚、幸福感和向心力。

  “阿里巴巴奋斗了8年,当初的18个罗汉一个都没有离开,而且很多老的员工一直在坚持,在很多人眼里并不只是为了一种财富,很多人都是为了这种梦想才坚持下来,这个梦想就是:“持续发展102年,要做世界十大网站之一,只要是商人都用阿里巴巴。”曾经做过阿里巴巴人力资源的孔非这样解释说:“现在,想找一家伟大的公司其实并不容易。”

  正像中欧国际工商学院(www.ceibs.ellu.cn)教授杨国安总结的那样:“阿里巴巴的独特价值主张是共同创业的梦想,一起改变历史的梦想,一起创造财富的梦想,一起分享财富的梦想。这就要求阿里巴巴在招聘的实践中,寻找很多相同价值观的人。这也是阿里巴巴为什么员工流动率很低的原因。

  阿里巴巴吸引人的地方,除了上面所说的要做中国电子商务老大的梦想,还有一个,那就是它给予员工非常多的锻炼的机会,去尝试不同类型的工作,这往往是个体的成长更为看重的一个方面。

  如果不是5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孔非可能还在画着漫画,教着学生,过着悠闲的生活。那时的她,已经做了8年的老师,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来到了阿里巴巴。在这里,她一路从一个普通的客服,到成为一个走出去培训客户的培训讲师,再到阿里巴巴的公关经理,现在她已经成为支付宝的市场公关宣传活动负责人。支付宝是阿里巴巴旗下被寄予厚望、下一个最有可能上市的公司。

  孔非对《互联网周刊》说:“我很感激这个公司,我在阿里巴巴的每个岗位都是从头开始,公司给了我很多机会,让我去发现了自己很多的潜力,每个上司也给了我非常大的信任。公司能够上市并且市值超过200亿美元,正是因为公司给了员工很多的机会,才能使员工迸发出更多创新的激情。这5年走下来,对我是个非常大的锻炼。”

  象孔非这样的经历在阿里巴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在阿里工作了几年的老员工,很多人都会有一年换一个工作岗位的经历。

  这些并不是基于领导或者个人的意愿,而是阿里巴巴有一套岗位轮换的机制。只要你在团队里做到足够的优秀,能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就有很多的尝试新工作的机会。这种机制,给了阿里巴巴的员工很大的锻炼、创新和提升自身能力的空间。在谈到对未来职业的构想时,很多的阿里员工都对《互联网周刊》记者表示,希望以后能够有机会多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得到全面的锻炼。也因此,每一个在阿里巴巴工作的人都乐于接受变化。

  阿里巴巴的为员工提供的广阔的职业锻炼发展空间,同样的吸引了很多外国人士的加盟。丹尼斯是一位来自美国的帅气小伙子,来阿里巴巴之前它在波音公司工作,在非典的时候他来到了阿里巴巴,被这里吸引,一呆就是四年。按他的话:“阿里巴巴很有意思,在这里改变东西非常快,今天你可以在这个部门工作,明天你也可以在其他的部门工作,在这里,你可以戴不同的帽子(尝试不同的工作)。”

  丹尼斯告诉本刊记者,他喜欢这里还有一个原因:“这里的文化也很有意思,都是年轻人,很开放,员工跟老板之间很平等,你可以跟你的老板讨价还价。这里没有沟通的障碍,也不会有很官僚的状况,在这里工作非常开心。”

  以前的同事都说屠铮是跳槽王,工作干不到一年觉得不合适就换,可是她在阿里巴巴一呆就是5年,用她的话来说:“我喜欢这里的简单,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在一个非常良性的环境里,不会有勾心斗角,这才是自己想要的氛围。”也正是因为有了从心里对于公司的归属感,屠铮对于公司的活动都抱有很高的热情。当领导让她做公司的年会的总导演时,她也把这个有6000多人观看的“春晚”办的有声有色。

  丹尼斯和屠铮喜欢阿里巴巴的原因,也成了众多阿里员工留恋这里的一个因素。融洽的团队关系,和谐的沟通环境、愉快的工作氛围,是阿里巴巴一直着力打造的一块,也为此煞费苦心。并且把这一条写进了价值观里,成为绩效考核重要的一个方面。

  传承

  随着阿里巴巴的上市,很多人都会有一个疑问:创业容易守业难,在经历了火爆的市值,财富的冲击,媒体的追捧,急速的扩张之后,这些曾经让这家公司赖以制胜的基因,是否还能保留下来?能否引领阿里巴巴创造下一个辉煌?

  “记得以前有一个科学调查,是说有人做过一个科学试验,就是一些大学生毕业了以后,采访他们自己是否有目标,如果有,就把它们写下来。结果若干年后有,有目标并且写下来的人处在社会的上流社会。而且有目标的人也比较好,没有目标的人就不怎么样了。我们最早的COO当时就讲了这个故事给我们新入职的同事。”阿里巴巴B2B国际网站部的经理陈立军清楚的记得他刚入职时听到的这个故事。在阿里巴巴,每一个新入职的员工都会参加“百年阿里”的培训,这里核心的就是在讲阿里巴巴的价值观。

  其实,入职培训已经不是阿里在传承他的价值观的第一步了。在招聘员工的时候,阿里会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的价值观一致的人,或者是有改变空间的人。这是他们保证自己的队伍纯洁性的第一步。接下来才是入职培训。据说,百年大计、百年阿里等培训,马云和阿里巴巴高层,无论多忙都会亲自讲价值观。

  而价值观真正的要运转起来,关靠言传还是不够的,身教更为关键。阿里巴巴价值观推出以后,有一个百万的销售人员用不诚信的办法提高业绩,让他的老板发现了,老板觉得这样会影响整个公司的文化,会影响团队,于是作为阿里巴巴文化提及的“野狗”坚决的被清除出了队伍。这在当时还并不强大的阿里巴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确实也起到了以儆效尤的作用。

  其实,保证这种价值观让每个员工随时能够感受到的,最重要的一条,是阿里巴巴从成立之初就将价值观的考核列入了绩效考核,并且占到了50%的比例,这几乎是在任何一个公司都是没有过的。这样的结果就是每一个员工都会时刻记得这个与自己切身相关的提醒,直到这些形成习惯,成为本能。

  除了这种考核上的规范,阿里巴巴还很注意日常的沟通。阿里巴巴人都说,这里的谈话特别多。比如,在屠峥所在的商机管理部,一个普通的员工至少就会有三种谈话:首先是,季度的考核,这个考核基本上就是一个多小时的聊天,团队的负责人会邀请HR人员一起参与,了解员工的感受,看看是否需要帮助。如果员工不满意自己的考核结果,可以越级提出申请,也可以找人力资源部门专门负责与员工点对点沟通的人员反映。接下来,还会有部门月结,这个是由员工的直接主管与员工的沟通,对员工的心态状态等作一些了解,帮助员工解决一些实际遇到的问题。最后,大多数的新人进入公司都会有一个导师,导师会随时的跟所带新人保持一种沟通。通过这种多渠道的沟通模式,阿里巴巴旨在将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随时解决,防微杜渐。并且通过这种一点一滴的方式,将这种基因传承下去。

  阿里巴巴采取了很多的措施来保证这种基因的传承。所以有人说,在阿里巴巴,不论是阿里巴巴刚刚上市的B2B公司,还是支付宝、淘宝,无论是在公司呆了几年的老员工还是看着面孔尚很稚嫩的新员工,包括前台的值班的保安,你都能发现一种气场,这种气场在其他公司没有看到过。而这种气场从第一代阿里人的身上一直传承了下来。现在,从阿里巴巴普通的员工身上,多少都能看到一些马云的影子。华为的任正非曾说,一个公司的资源可以枯竭,只有企业文化生生不息,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阿里巴巴的这种DNA,不仅是在公司内部的员工身上得以传承,甚至还延伸到了他的客户那里。

  杭州包黑炭竹炭科技公司(www.baoheitan.cn)是一家典型的小企业,成立不到5年的它在国内市场虽然已经做到了前三甲之列,但由于尚属新兴行业,目前的营业额也只有600多万元。抱着一种试试看的态度,包黑炭开始了在阿里上的电子商务历程。

  “虽然有一段时间因为觉得阿里带来的客户比较小而远离了阿里,但是我们的第一个德国、新加坡、加拿大的客户都是通过阿里巴巴找到的。虽然经历了很多的波折和坎坷,但是我们的资金链一直没有断,能够保证日常运作的资金,这些都是靠阿里的小客户来支撑的。”包黑炭营销部经理刘牛对本刊记者说。

  让刘牛感到感激的,不只是阿里巴巴给他们带来了客户,而是阿里巴巴对于诚信的维护。“在加入阿里巴巴两个月后,我们接到一个特大的询单,总金额高达500多万元。兴奋之余,出于安全考虑,我上网搜索这个公司,没想到第一个链接竟然是阿里巴巴的诚信论坛,才发现这个公司是个骗子。从那一刻起,我深刻地体会到‘要销售的不仅仅是产品,还有服务’这句话的内涵。”刘牛提起那次网上第一次遇到的陷阱,至今记忆犹新。

  刘牛告诉本刊记者:“阿里巴巴确实是一个很诚信的商业平台。它不仅提供一个平台,而且还会告诉客户说,我们这里是有骗子的,发布这种防骗技巧和一些骗子的信息,尽可能的减少用户的损失。我现在都在教我的客户如何在阿里注册会员,注册支付宝,如何利用支付宝打款。作为阿里巴巴诚信通的会员,对阿里巴巴是信任的,我们都会尽力的维护自己的信誉,这样彼此之间就容易答成信任,诚信了,生意就好做了。”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阿里巴巴巴的上市,也让他们的价值观受到了挑战。阿里巴巴表示,到今年年底,集团人数将达到8000人。随着公司规模的急剧扩大,价值观的稀释成为阿里巴巴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也确实有阿里巴巴的员工对此表示担忧,公司近两年随着人数的急剧增长,现在的员工80后的居多,他们的认识已经不象原来那样深刻。阿里巴巴如何继续的保持这种基因的传承,这是管理层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马云在上市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我担心员工不富有。员工富有,公司才富有。我担心他们失去使命感、价值观。这些我们为这次上市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这次上市,就是为了员工充满激情,荣辱与共。我们的文化相信比其他公司更能抗得住这种大起大落。”

与阿里巴巴内部员工沉静的态度不同,阿里巴巴的上市令处于电子商务、管理软件以及供应链管理等行业的商业实体集体振奋。

  本刊记者 唐宏梅

  街里鱼贯穿梭的汽车、人行道上裹着黑色长衣与白色头巾的中东女子、市场里随口能说上一两句简单英文的个体商户,如果没有到过义乌,你很难想象这个位于浙江省中部的县级市竟会如此包容。每天有800个装满各类小商品的集装箱从这里运往杭州,部分转至上海通过水路运及海外,部分经由宁波港口分运至全国各地。义乌被称为全球小商品批发市场也是近几年的事,浙江省科技厅厅长蒋泰维告诉《互联网周刊》,义乌的经济模式不仅在浙江还在全国推广,蒋泰维表示,“在义乌诞生一个阿里巴巴,而且能比杭州的阿里巴巴更好”。

  正式基于这样的商业判断,博客网CEO方兴东在阿里巴巴上市两周后正式推出互联网实验室的又一个孵化产品“义乌全球网”。方兴东坦言,选择这样的时机发布义乌全球网也希望借阿里巴巴上市的势。

  不仅有义乌全球网这样的跟进者,从传统管理软件向全程电子商务转型的金算盘,以及专注于企业间供应链管理的美国寰通公司等也在借阿里巴巴的势。中国互联网启蒙人之一,现任中央电视台(www.cctv.cn)《赢在中国》总编辑胡泳分析,阿里巴巴仅仅将其“最不值钱”的业务上市了,马云为电子商务开了一个路,但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还没形成,这给整个产业带来新的机会。

  从自由市场到规范市场

  1987年的义乌还是一个小镇,生于义乌的方兴东那时还在义乌中学念书,义乌小商品市场就在离义乌中学不远的地方,早上习惯晨跑的方兴东每天都会经过那里。令方兴东惊喜的是,经过20年的发展,义乌已经成为享誉全球的小商品批发中心。“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看到全国乃至全球最低价的商品”,据方兴东介绍,“我们将价值链缩短,市场信息进一步透明化,这样就可显著提升交易效率和商品性价比。”“去年市场里一个摊位卖80万元一个,今年的价格已飞涨到200万元一个”,当地一位个体商户这样向记者介绍。一位从事珠宝生意的个体商户告诉记者,坐镇北京的他每个月都会有10天在外洽谈业务,了解市场信息,并穿梭于义乌、杭州、广州以及香港等城市。

  义乌的快速发展逐渐引起浙江省科技厅以及浙江省信息产业厅的高度关注,4年前全国非典肆掠的时候,义乌的小商品贸易经营惨淡,当时就有人提出能不能通过非面对面的接触进行商品贸易,那时阿里巴巴还在亏损。蒋泰维当时认为,现在已经是考虑义乌小商品市场下一步发展的时候了。

  另一方面,在今年4月份时,方兴东得知消息说阿里巴巴将在今年上市,此前就一直在考虑以义乌实体市场为基础建立电子商务网站,这时他觉得该是正式启动的时候了。当这个想法提出来时,立即有风险投资商对此表示出极大兴趣,从而为义乌全球网的诞生筹到了第一笔资金积累。

  如今,义乌全球网将总部设在义乌市,并在义乌最大的小商品市场旁边的财富大厦租了半层楼。每天义乌全球网负责市场的人都在各大市场转悠,了解价格、品种以及渠道等信息。

  方兴东表示,如果把阿里巴巴电子商务部分看作一个自由市场的话,那么义乌全球网所要做的是一个规范的电子商务平台。这种规范的电子商务平台所要做的无非就是搭建一个网络中的沃尔玛,建立诚信与可靠的品牌,为加入进来的商户服务并由此获取佣金的交易模式。

  有业界评论家分析,阿里巴巴上市催生了互联网地域经济的新生,互联网的发展版图也从最初以北京为中心拓展至上海、杭州,义乌全球网能否成就义乌互联网经济的整体迈进,胡泳表示,这并不能直接预见。但阿里巴巴留出来的空间足以容纳更多的电子商务公司,也足够发展更多新形态的互联网经济。

  从业务管理到全程电子商务

  曾经有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个体商户告诉记者,阿里巴巴所提供的服务是有限的,但是因为它的名气,这位商户愿意去注册。大概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阿里巴巴开始从一个简单的贸易信息平台往企业后台的业务管理延伸。

  2007年年初,阿里巴巴开始推出阿里软件,试图通过增加为网商提供的服务实现对网商的粘合效应。今年五一前夕,阿里软件又在北京高调宣布与微软(中国)在软件领域展开战略合作,微软所有面向中小企业的软件产品,将以按需付费的形式,通过阿里巴巴旗下子公司——阿里软件的在线平台向中国2000万中小企业客户销售。

  原SAP(www.sap.cn)中小企业专家刘古权就此分析,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并不规范,其复杂程度并不亚于大型企业集团,阿里软件目前的应用并不能完全满足中小企业内部的管理需求。这也为传统管理软件厂商向全程电子商务转型提供了机会。

  2005年,就在全国管理软件市场低迷的情况下,金算盘(www.eabax.com.cn)宣布全面向全程电子商务转型。金算盘副总裁张志鹏曾去广州进行市场考察,当时有位做日用品国际贸易的公司老总向他倒苦水。该公司主要向非洲出售日用品,之前在应用管理软件的基础上,贸易公司内部的流程梳理清楚了,但公司与上游供货商之间的信息互通则让这位老总十分头疼。比如在交易量旺盛的时期,上游供货商每周要向该公司发货5次,这样频繁的发货使得在对帐单时总是纰漏重重。供货商的账单显示发了三批货,该公司的账单也同样显示三批货,然而,供货商的三批货是指A、B、C,该公司的账单上却是B、C、D。这位老总向张志鹏提出,能不能让上游供货商的部分信息与公司的信息做一个打通。

  不仅如此,在广州做PC分销的经销商还存在企业内部管理系统与外网订单系统不能适时反映价格变化的问题。这一圈走访下来,张志鹏意识到,与大型企业集团注重内部流程梳理的信息化不同,中小企业的信息化需求更注重如何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特征。企业上下游供应链的部分信息互通已经成为其快速响应市场的决定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金算盘提出了向全程电子商务转型。其目标群体便是中小企业。

  张志鹏也表示,目前国内各大公司中,阿里巴巴在电子商务这一块业务的定位与金算盘最为贴近,在得知阿里巴巴上市的消息时,张志鹏觉得是一件值得兴奋的事,“这对整个行业来说是很好的事情”。张志鹏认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有一个大的发展,在美国有寰通、NetSuit这样的公司关注企业之间的供应链管理,阿里巴巴已经找到一个很好的适应中国市场的模式。

  张志鹏介绍,金算盘靠管理软件起家,下一步的发展便是将互联网结合起来,进行企业间的全程电子商务的管理,将前端的信息平台与企业的业务管理结合起来。阿里巴巴也在试图通过互联网的应用与软件的结合来打通企业间的供应链。虽然起点不同,但金算盘与阿里巴巴均在通过互联网与管理软件为中小企业建造互联网时代对企业信息化管理。

  阿里巴巴为网商提供信息发布与寻找商业机会平台,前不久新发布的中华生意网同样在对外宣传上借势阿里巴巴。或者阿里巴巴自己也没想到,一时间电子商务再度成为互联网新宠,并形成各种形态不断延伸。就像大家众口一词的说,阿里巴巴上市的确是件很好的事。



http://www.manage.org.cn/observe/200712/54091.html

2007年9月23日

伯克希尔·哈撒韦

伯克希尔·哈撒韦 官方主页:http://www.ieap.us 咨询邮件:u-642@126.com
总部网址:
www.berkshirehathaway.com 地址:1440 Kiewit Plaza Omaha, NE 68131

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历史:
如果你在1956年把1万美圆交给华伦·爱德华·巴菲特(Warren Edward Buffett),它今天就变成了大约2.7亿美圆。这仅仅是税后收入!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40年前,是一家濒临破产的纺织厂,在华伦·巴菲特的精心运作下,公司净资产从1964年的2288.7万美圆,增长到2001年底的1620亿美圆;股价从每股7美圆一度上涨到9万美圆。
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现状
今天,伯克希尔公司是一家具有深远影响的投资控股公司,在全世界所有保险公司中,股东净资产名列第一;在《财富》500强中,伯克希尔的账面价值排名第四。伯克希尔公司是一家拥有股票、债券、现金和白银的保险王国,同时它还有许多实业公司。
任何一种划分公司种类的做法都不适合伯克希尔公司,伯克希尔的经营范围包括保险业、糖果业、媒体、多种经营、非银行性金融、投资、不同性质的公司或是联合大企业。伯克希尔公司是一家混合型公司,这从经营范围上不难看出。
比尔·盖茨入选公司董事
2005年4月30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在公司年会上投票通过了对盖茨的董事任命。华伦·巴菲特说:“盖茨的加入将有助于确保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成功发展,因为盖茨有很好的商业头脑,了解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文化,并愿意提供帮助。”

机构简介:伯克希尔哈撒韦是一家世界著名的保险和多元化投资集团,总部在美国。该公司主要通过国民保障公司(National Indemnity)和GEICO以及再保险巨头通用科隆再保险公司等附属机构从事财产/伤亡保险、再保险业务。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珠宝经销连锁店Helzberb Diamonds、糖果公司See's Candies,Inc.、从事飞行培训业务的飞安国际公司(FlightSafety International,Inc.)、鞋业公司(H.H.Brown and Dexter)等拥有股份。 另外,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还持有美国运通、可口可乐、吉列、华盛顿邮报、富国银行以及中美洲能源公司的部分股权。
1996年收购的全资子公司GEICO是美国最大的直销保险商,也是美国第六大私人乘用汽车保险公司和美国第十大财产/伤亡保险公司,拥有470多万投保人和730万辆投保汽车。1998年7月,国际王后奶品公司(International Dairy Queen,Inc.)成为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该公司在美国、加拿大和其他国家运营着6000家特许商店,经营特色汉堡、热狗、各种牛奶甜点和饮料等

2007年9月4日

薛兆丰:欧盟为什么要严惩微软

薛兆丰
青年学者,经济专栏作家
下月欧盟将宣布对微软的惩处决定,涉及罚金超过3亿美元。早在2004年,欧盟就曾经宣布对微软在1999年5月至2004年3月之间的“不合作”行为,处以6亿美元的罚款。这次微软的命运不容乐观,但不管结局如何,本专栏关心的,是这场已经进入第十个年头的反垄断调查,劳师动众,举世瞩目,究竟带来多少反垄断启示?
整个调查,只涉及微软两宗罪。其一,是1998年SunMicrosystems公司到当时的欧洲委员会投诉,指微软没有提供充分的技术资料,帮助运行其Solaris操作系统的服务器,与运行视窗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进行“互操作(interoperate)”。2005年1月微软妥协,公布大量技术资料;同年11月欧盟认定这些资料远远不够,进而要求微软公开“完整而准确”的关于计算机通信接口协议的文档。微软力争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拒绝进一步披露技术细节,这便成了微软的第一项“不合作行为”。
其二,是欧委会在2001年8月声称,微软在其视窗操作系统中捆绑了“媒体播放器”,对其他开发类似程序的公司造成不公平竞争。微软在1999年5月至2004年3月间的经营,被欧盟认作它的第二项“不合作行为”。对此,欧盟处以6亿美元的罚款。微软在2005年6月开始在欧洲提供不包含“媒体播放器”的视窗系统(含“N”字标志),并在同年10月与最大竞争对手RealNetworks公司达成和解。但是,微软拒绝降低“N”版本的售价,致使它在欧洲市场无人问津。同时,微软还一直据理力争,要推翻欧盟这项至今有约束力的裁决,以恢复视窗操作系统的整合特性。欧盟和微软十年的反垄断争议,争的就是这两件事。
水到渠成,让我通过前面18期介绍的经济学角度,从五个方面来剖释眼前即将成为头条新闻的案例,展示反垄断谬误是如何盘根错节,并导致荒唐和恣意的处理手段的。
第一,案件只涉及一件产品,不是两件。今天任何互联网用户,都可在几分钟内开通称为“博客”的个人网站,而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都是制作“博客”的必备形式,逞论新闻、商业和政府机构的网站。欧盟勒令微软提供不带媒体播放器的操作系统,无异于勒令丰田和福特汽车厂销售不带车灯和雨刮的轿车。
这样的处理手段,美国政府司法部曾经提出过,而已经在2001年被美国上诉法院驳回。在计算机的多媒体内容以几何级数激增几年后,反垄断委员会还要求拆除媒体播放器,是与时代脱节,还是蛮不讲理?
第二,没有受害者。在微软视窗系统附带媒体播放器的做法中,找不到执行反垄断法时需要确认的两种典型的受害者,即消费者和第三方竞争者。事实上,消费者并不需要付出任何额外的代价就能得到整合的媒体播放器,而第三方竞争者仍然能够不受阻碍地开发和销售其运行在视窗系统上的媒体播放软件。是的,第三方开发者仍要和微软竞争,那是艰苦的,而且是有可能失败的,但参与竞争和竞争失败,都不等于受到伤害;而找不到受害者的行为,又如何能被判定为违法?
第三,微软是竞争者,而不是支配者。欧盟在其最新的《反驳声明》中修改市场划界,把过去价值10万美元以下的服务器市场,改成2.5万美元以下的服务器市场。市场划小一点,微软的份额就大一点。不就是文字游戏?事实上,整个计算机工业,至少由处理器厂商(如英特尔和摩托罗拉)、计算机厂商(如苹果和戴尔)、外设厂商 (如佳能和惠普)、网络厂商(如Novell和思科)、操作系统厂商(如苹果和微软)、工具软件厂商(如Borland和甲骨文)以及引用软件厂商(如Adobe和微软)组成。在这多级市场结构中,微软既是竞争者,又是合作者,而从来不是支配者。
第四,通信协议是知识产权。通信协议是开发者通过努力形成的无形资源,属商业秘密,受版权法和专利法的保护。而知识产权的作用,就是让所有者有权拒绝与别人分享成果。欧盟要求微软公布“完整而准确”的技术文档,直接侵犯其知识产权。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非份请求,微软的竞争对手在美国法庭上也曾经提出过,但在2002年的“最终判决”中,美国法庭认为让微软公布这些技术文档,可能会损害而不是促进竞争,并威胁到消费者和行业内部其他参与者的利益,因此拒绝了请求。
况且,微软与SunMicrosystems公司等竞争对手正处于激烈的竞争状态,并不存在前者行使知识产权、后者就无法创新的情况,因此也就不满足欧盟法律中对知识产权进行特别对待的前提条件。无论如何,如果欧盟的裁决和美国法庭的判决互相矛盾,那我们就可以肯定,反垄断法并无原则可言,殚精竭虑打出来的结果可以互相矛盾,而至少有一半是错的。
第五,恶劣的先例。过分简单的是非,过分冗长的抗辩,过分贪婪的罚单,给欧洲乃至其他地区留下恶劣的先例。知识产权的所有者究竟应该如何保护其知识产权?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企业究竟应该如何继续竞争而不遭到惩罚?欧盟既可以在1998年对违反竞争规则的足球世界杯组织处以象征性1000欧元罚款,又可以在2004年对微软开口索要5亿欧元,几个反垄断官员的开价权还受不受约束?在这三个问题前,人们茫无头绪。茫无头绪,就意味着欧洲的竞争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因为没有人会在这种情况下,能放心进行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高科技投资。
非要把越来越密不可分的一件产品拆成两件,误把参与竞争看作受到伤害,有目的地划分市场以炮制“市场支配者”罪名,肆意侵犯版权和专利,毫无依据地开列巨额罚单,甚至勒令厂商制作和出售根本无人问津的产品,这是充满谬误和矛盾的反垄断法在21世纪的欧洲为后代学者研究经济进步史准备的又一份杰作。

http://www.eeo.com.cn/observer/special/2007/09/04/82086.html

2007年8月27日

携程网遭遇产业链压力 战略级种子业务营收下降

近日,携程最大的单一股东日本网络零售商乐天宣布抛售其持有的20.3%携程股份,套现5.75亿美元。分析人士认为:“对乐天来说,买携程股票是一种财务投资。如果乐天认为携程已到了一定的点,他就得考虑这笔投资的机会成本。”

  而携程似乎正处在这个“点”上。携程旅行网2007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显示,度假产品本季收入169万美元,环比下降18%,远低于第一季度的200万美元。而度假被携程称为“战略级种子业务”。

  梦想难关照现实

  按照携程董事长梁建章估测,中国2020年的旅游市场总额将达到25000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1000亿元的酒店机票市场,2000亿元的个人旅游团队和自由行(度假)市场。相对于酒店及机票预订业务,传统旅游业显然有着更大的盘子。

   携程的计划是5年后将商旅管理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提升到10%~15%,酒店和机票销售收入将各占35%,度假产品收入将占15%,从而达到更平衡的收 入组合。业内盛传携程已在北京对一家大型国有旅游集团提交了一份收购报告,打算以参股的形式收购这家旅游集团分布在各地的部分实体门店,以扭转进军传统旅 游业务缺乏实体门店的弱势。但现实总比梦想来得悲观,携程的小考成绩并不理想。

  而就在7月底,携程的直接竞争对手e龙已经停止经营度假业务,原因是无法盈利。芒果网也开辟了少量度假业务,但由于前期投入巨大,至今尚未盈利。

  凯撒国旅总经理陈小兵表示,e龙停止度假业务,携程度假业务整体下滑的关键,在于他们将传统旅行社业务看的过于简单。机票和酒店预订在旅行社业内被称为“单项服务”,具有易操作性。但传统的团旅业务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业务模式。

   比如,传统的团旅业务需要进行预先采购。“我们提前一年就要开始机票酒店的采购活动,这些都是花真金白银买来的,相当于我的库存了。然后再根据筹备好的 机票酒店,按照时间、季节、市场热点的不同来安排成各种旅行线路。这中间需要很多不为外人所知的综合能力。显然,携程对此是不甚了解的。”

  产业链上掏下压

  德意志银行发布的报告表示,携程未来最大的危险来自其在酒店、机票领域提高佣金。酒店普遍认为携程索取佣金过高。因此酒店、航空公司目前正大力推行直营政策。

   跨国酒店集团近期先后投资改版集团中文网站,改造重点集中在加强其中文网站的网上预订功能。香格里拉酒店集团投资达到1600万元。以前由于中文在线预 订系统与其全球预订系统在技术上难以对接,跨国酒店集团在中国的在线预订业务大多被携程、e龙把持,每年返给这些在线运营商的佣金高达500万元。随着新 版中文网站的推广,香格里拉有望收回过半以往通过携程、e龙销售的份额。

  航空公司也加大机票直销力度。目前携程销售的机票占到5%,航 空公司直销机票占到20%。而国航和南航公布的计划是将直销机票份额分别提升到30%和40%。为达到直销目的,航空公司网站上推出代理都拿不到的低价 票。而携程和e龙至今仍未实现与中航信直联,削弱了携程的竞争力。

  横向竞争方面,SO-HOTEL、德比B2B等一系列新基因酒店预订网站不断涌现,都避开了携程、e龙模式,他们不向酒店收取单笔佣金,而是作为一个类似于阿里巴巴那样的联系酒店和买家之间讯息交流平台,依靠收取低廉的“信息费”来盈利。

  来自于产业链上游的挤压是携程真正的压力所在,由此看,携程、芒果网、e龙可以说是同病相怜。



http://www.donews.com/Content/200708/ec47855c-7b13-4b2a-b74a-2257fdc95ec8.shtm

新浪被搜狐超过 饱尝退守内容的"苦果"

发布时间:2007.08.27 11:07

  【赛迪网讯】搜狐与新浪的第一门户之争,是中国互联网行业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之 一。新浪在享受第一门户的荣誉八年之后,两周前将宝座拱手让给搜狐。国外权威的网站流量统计站点Alexa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搜狐网在网站访问量和网站 总排名这两个影响广告价值和效果的关键指标中,已经连续两周以上全面超过新浪网。

  搜狐曾经被看作是互联网多元化难以成功的教材而饱受批评,新浪曾经被认定是互联网专注至上的明证而大获追捧,因此,搜狐超越新浪,不仅仅是第一门户的归属问题,也映射了中国互联网到底是要多元化,还是要专注的一个经典案例。

   搜狐和新浪激烈竞争的八年,大多数时间是多元化之间的对抗。搜狐先后收购了ChinaRen、17173、焦点网、图行天下、Goodfeel,又在 2004年推出独立搜索引擎搜狗;新浪则收购了讯龙、朗玛UC、财富之旅、网兴,与NCsoft合资成立乐谷,2005年推出独立搜索引擎爱问。在截至目 前的大多数时间内,搜狐和新浪都几乎涉足了中国互联网的全部业务。在多元化的时代,新浪领先。

  2006年开始,新浪逐渐收缩战场,由多元化开始专注内容,从乐谷撤资,将财富之旅出售给艺龙年,同Google合作网页搜索。新浪的第五任CEO曹国伟面对公众不止一次强调新浪要专注做互联网内容。由于广告收入仍然领先搜狐,新浪的专注在一年内赢得了一片赞誉。

  新浪对内容的重视乃至于专注,源于新浪对内容的信心。这种信心甚至使新浪在Web2.0的运营中一直坚持内容至上的方式。明星博客让新浪大获关注和点击,随后,微视频产品新浪播客也是高举内容大旗,完全进行内容形式的媒体化运作。

   在新浪专注内容并大有收益的时候,搜狐除了淡化无线业务之外,丝毫没有为其所动。收购而来的仍旧属于搜狐,搜狗的研发和宣传更是日益加强。更明显的不同 在于,2004年起,搜狐开始重视技术和产品,张朝阳称之为“技术驱动和产品导向”战略。对技术和产品的重视,让搜狐受益匪浅。

  由于视频技术的领先,搜狐获得了世界杯、NBA、欧洲联赛、中超、CBA等重要体育比赛的视频直播和集锦内容,并同时建立了体育和娱乐两个视频直播频道。

   搜狐对Web2.0的理解和应用,直接走入了产品化,坚持走草根路线,将搜狐博客打造成为用户的网上空间,甚至是网络玩具。出色的用户体验,使得日后在 同新浪进行的搬家大战中占尽便宜。日后推出的微视频产品,干脆植入搜狐博客之中,使搜狐博客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全方位满足用户的需求。对曾经让自己 受到嘲笑的网络游戏,搜狐也没有灰心放弃,而是潜心准备。天龙八部一经推出,就让搜狐从网游行业的落后分子,一举成为主流网游厂商。多元化的搜狐,技术的 进步,使自己在博客、视频等领域大受欢迎,天龙八部的成功也让搜狐找到了除网络广告之外另一个值得期待的战略收入点。

  Google在搜 索引擎获得了神话般的成功后,收购了Orkut、Blogger、Youtube等非搜索网站;百度在搜索引擎独步中国的情况下开始涉足社区、内容等领 域;腾讯在即时聊天几乎垄断的形势下,高调进入内容和搜索领域。这些在专注中大获成功的巨头们,无一不开始了多元化的策略而攻城拔寨。相比之下,新浪的专 注,更应该被认为是一种退守。

  以Google、百度和腾讯作为参照,新浪被搜狐超过,便是吞咽自己退守内容的苦果。



http://www.donews.com/Content/200708/9dd2721a-194c-4040-8c53-ff5f90ef5350.shtm

2007年8月14日

微软60亿美元收购网络广告公司aQuantive

时间8月14日 据海外媒体的最新报道,微软周一宣布已完成了对网络广告公司aQuantive的收购。此举将有助于缩小同Google在网络广告领域的差距。

   据aQuantive周一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文件显示,该公司成为了微软的一家全资子公司,其董事会已经依据特定交易条款辞职。微软收购 aQuantive的价格为每股66.5美元,总计支出60亿美元,这是该公司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笔收购。这一交易上周获得了美国监管部门的批准,上周四 又获得aQuantive股东的批准,从而为交易顺利完成扫清了全部障碍。

  微软平台和服务部门总裁凯文约翰逊上周表示:“我们的目 标是在网络广告市场成为第一或第二。”考虑到微软在搜索流量和广告营收方面远远落后于Google歌和雅虎,这无疑是一个大胆的计划。约翰逊还表示,收购 aQuantive完成之后,微软将对两家公司的相关业务部门进行整合和重组,目的是提供一个支持新型网络服务的广告平台。约翰逊和aQuantive首 席执行官布莱恩迈克安德鲁(Brian McAndrews)上周透露,微软将新成立一个广告和发行解决方案集团,其中包括aQuantive广告服务技术和工具、DrivePM技术、微软用于 销售搜索和显示广告的工具、微软去年收购的视频游戏公司Massive、以及微软今年5月收购的手机广告公司ScreenTonic。这一新部门将由迈克 安德鲁负责。  

  今年5月,微软宣布将以约6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为了尽快在网络广告市场赶上主要竞争对手Google和雅虎,微 软在这一交易中支付了较高的溢价。目前,Google、雅虎和微软正全力争夺网络广告市场份额,三家公司都希望通过收购增强自身竞争力。今年4月中旬, Google宣布将以3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DoubleClick,从而拉开了网络广告行业整合的序幕。今年4月底,雅虎宣布以6.8亿美元收购 Right Media剩余的全部股份。

  目前,Google收购DoubleClick的交易还在等待美国监管部门审批。微软和其它Google竞争对手认为,收购DoubleClick之后,Google将在网络广告市场形成垄断。(无忌)



http://www.donews.com/Content/200708/b8042c4b-f217-4854-a44a-1b6d927352c0.shtm

方正起诉暴雪网游魔兽世界侵权 索赔1亿元

新浪科技讯 8月14日凌晨消息,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正电子”)今晚证实已对美国暴雪娱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暴雪”)提起侵权诉讼,该案目前已被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索赔金额达人民币1亿元。

  方正电子是方正集团下属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中文字库产品提供商。暴雪是美国一家游戏开发和运营公司,因2003年开发的一款网络游戏《魔兽世界》而声名远扬。自2005年6月开始,《魔兽世界》在中国大陆由第九城市独家代理运营,两年多时间里在中国获取丰厚利润。

  据方正电子介绍,暴雪在大陆运营的《魔兽世界》中,未经方正电子的许可,大量复制、使用了方正电子自主研发、编写、集合而成的方正字库中方正北魏楷书、方正剪纸、方正细黑一等五款方正字体,侵犯了方正电子根据中国《著作权法》对方正字库享有的著作权。

  方正字库是方正电子出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74年由王选教授主持研发推出以来,先后获得多项国内、国际大奖,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之一。经方正电子初步计算,此次暴雪侵权使方正电子损失收入达人民币10亿元以上。

  另据方正电子表示,由于索赔金额巨大,此案堪称是2007年中国法院受理的IT行业知识产权第一案,也是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公司向外国公司就知识产权侵权进行索赔标的额最大的知识产权案之一。

  截稿前,新浪科技试图与《魔兽世界》的大陆总代第九城市方面联系未果,其多位公关负责人的手机在深夜无法接通。方正电子方面表示,目前该案处于初级阶段,法院与暴雪的沟通需要一段时间,新浪科技将密切关注。(马全智)



http://www.donews.com/Content/200708/063279f9-f3df-43ee-8aa8-bcb91e9e72fb.shtm

2007年6月19日

丁磊创业故事:以成败论英雄

1999年1月中旬,从广州赶往北京,参加CNNIC颁奖仪式的丁磊徜徉在巨大的幸福之中,脸上始终洋溢着按捺不住的笑容。此时的丁磊不到28岁,此时的网易不到2岁,此时仅有的两次CNNIC排名,网易两次荣获国内站点第一。

  特别是在1999年1月公布的这次排名中,网易得票6 029张,新浪得票仅1 469张,相差5倍,不仅如此,当时靠网易免费邮件系统起家的163.net和263.net也分别以5 019票和4 883票名列CNNIC排名第三和第四。

  北京冬日的阳光暖融融地照在丁磊这个宁波少年身上,丁磊全身上下充满了力量,这是一种无往不胜的力量,青春的力量。

   此番进京,丁磊受到前所未有的瞩目,当时舆论已经开始厌烦搜狐式的“炒作”,但又苦于没有其他题材可供选择,丁磊和网易来得正是时候。良好的网友口碑, 未曾公开的创业史,略带神秘的传奇经历,腼腆的面孔,未被组织和概念包装的言谈……如此这些构成了完美的网络少年英雄的组合。

  网易成功于广州,但此次进京所受的礼遇让丁磊真切地感到成名要在北京,做市场要在北京。丁磊决定将网易搬到北京。

  网易在北京长城饭店举行的“网易北上”仪式非常成功,各方人士前去捧场,席间一曲“回家”虽然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牵强,但也算荡气回肠,但是,这支悠扬的曲子尚未曲终人散,丁磊最亲密的技术合作者——

陈磊华走了

  丁磊在北京忙着招兵买马,陈磊华在广州忙着注册自己的新公司。

  1999年4月,丁磊和陈磊华为技术上的一件事最后一次吵翻了。在陈磊华看来,吵不吵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不想再在网易干了。

  在丁磊看来,吵翻原因是:网易要从Internet软件公司转“门户”,而陈磊华是个技术型的人,对“门户”商业模型不是很看好。

  陈磊华则说,不是他不看好“门户”商业模式,而是“做‘门户’,注册用户的重要程度高于公司实际收入,商业人才的重要程度高于技术人才”。“转型后,我在网易的位置就不像以前那么重要了,而丁磊却很适合,从做网易开始,他就不是工程师了。”

   丁磊很理解陈磊华此时的“技术情结”:“网易原来做Internet软件,软件工程师会很有成就感,他们可以用市场占有率评估自己的成就感。网易转‘门 户’后,软件变成为网易一家公司做,程序员的成就感要通过网易的成就感来体现,而在很多时候,这种成就感不一定能立刻感受到。”

  “还有一个原因,1998年,网易赚了500万,我给了陈磊华近100万元报酬。他当时大学还没毕业,十分年轻,从来没在一家公司做过,从来没吃过苦头,他可能会觉得太好做了。”“中国哪个大学生毕业的时候就可以赚到100万元?”

  陈磊华说,他最终也没拿到100万。“直到我走,也只拿到了40万到50万。和丁磊一起干的时候,就说好了我得20%,但是,500万收入中有些应付款一时不能到位,而我又不想再被拽着往前走。”

  办公司人来人往,丁磊心里并不是太在意,但陈磊华的走着实让丁磊“不好受”,“网易至今只流失过一个开发人员,但是满主要的。”

163.net是谁做的

  在广州和深圳有不少人对丁磊的技术不服气,不少“知情”的人在讲着丁磊和陈磊华不同版本的故事。

  1997年,丁磊和陈磊华相识于网易BBS,陈磊华当时还是华南理工大学二年级的学生。高手“过招”,一句话就能知道对方的“功底”,丁磊立即邀请陈磊华到网易兼职,陈磊华欣然前往。

   丁磊与陈磊华最重要的合作是开发免费邮件系统。丁磊称,免费邮件系统整个事情都是他想出来的,“我虽然没有具体写程序,但系统的整个结构全都是我设计 的。”“关于结构,我们两个曾经争论了很久,最后定下来,用我的结构实现,后来,他也觉得我这个结构是对的。”“具体程序由他和另一个人写,他是一个非常 不错的人,他离开是一件满可惜的事情。”陈磊华称,丁磊懂的东西很多,是个系统专家,但“他是学无线电的,不善于写程序”。从程序员的角度看,没有什么比 程序更重要的了。

  陈磊华是谈好了163.net这个用户后,才和丁磊正式分手的。丁磊称,他可以不同意陈磊华这样做。“一名员工怎么可 以将公司原有的客户带到自己的公司里面去,而且,还做同样的产品?但我觉得一个公司不要在意这些事情,公司要关心更长远的发展。”“我和陈磊华现在还是很 要好的朋友。”

  陈磊华称,163.net、263.net现在用的免费邮件系统都是他的盈科公司重新写的。“老的邮件系统用户超过 100万以上就不太适用了,新写的邮件系统现在能支持到200万用户以上。新的系统和老的系统完全不一样,我也怕知识产权方面的麻烦,另外,我也要证明我 的结构设计。”“网易现在也是我们的用户,它的免费邮件系统也是盈科开发的。”融资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经过3个月的努力,1999年7月,丁磊终于拿到了网易第一份融资协议,金额为100多万美元。严格讲,这是一份贷款协议,这笔贷款必须基于下一次融资成功的前提下才能转化为投资,如果下一次融资不成功,这笔钱要还。

  融不到资的Internet企业是拆除了发动机的汽车。

  刚在北京安定下来,丁磊就开始跑融资,但是从4月到7月,斩获甚少,“基本上没融到钱”,”“而且,7月份签下的这100多万美元直到八九月份才到位。”

  “这很正常。尽管网易当时在国内排名第一,但是,像我这样的人没有国外受教育的背景,没有一支好的管理队伍,公司收入也不到100万美元。”而且,“我又没做过有关融资的一系列事情,我不够专业,没融到多少钱,花了很多时间。”

  网易真正融到资是在1999年11月底,千万级的数目,单位是美元,占网易10%左右的股份,这笔融资在1999年12日正式到位。

从第一跌到第五

  1999年7月,一直呈上升势头的网易第一次遭遇挫折。

  就在丁磊为融资四处奔走的时候,1999年7月,CNNIC公布了中国互联网调查第三次排名,新浪以12 799票名列榜首,网易得票9 044张,排名落到第五,以网易产品起家的263.net得票都要比网易多。

   丁磊说,他不太在意这个调查结果。“很正常,首先,调查本身不能十分客观地反映一个网站的质量,而且,我们在调查之前也没做什么推广工作,没鼓励大家去 投网易的票。”尽管丁磊这么说,但是他心里清楚,他的员工会很在意这个结果,同行会在意这个结果,舆论会在意这个结果。中层很难找

  丁磊说,网易至今仍然缺乏一支中层管理的队伍。技术出身的丁磊说这句话的时候,并没有显出过度的害怕和担忧。

  1999年1月,整个网易只有12名员工,网易挥师北上的“大军”中除了主帅丁磊,只有一名先锋黄志敏。

  到了北京,网易第一个任务是招人,第二个任务是招人,第三个任务还是招人,但是人不好招。

  气愤之余,丁磊责怪,北方人不像南方人那么容易管。“南方人大学毕业已经受过商业化熏陶,很职业化,知道自己来这家公司为的是什么,北方人会觉得自己机会很多,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丁磊需要的不是“白天上班,晚上回家看电视,什么都不用思考”的员工,但丁磊很快发现和他一样将网易当做事业的人很难找,更多的人将网易当做一份工作。对事业可以无条件地付出,对工作则要考虑“投入产出比”。

  “公司在招人方面有没有一些失误呢?当然有。在技术方面,因为我自身的管理能力比较强,即使招到一般的人也能做出好的产品,但是,在管理方面不行,6个月当中,招了130个人,这当中有15%到20%的人要被换掉,是很正常的事情。”黄志敏走了

   丁磊和黄志敏关系不可谓不好,在北京他们同住一套2 000元租来的两居室;丁磊对黄志敏不可谓不器重,在广州,黄志敏是市场总监,到北京,丁磊让他做网站总监,统辖编辑部、设计部等核心部门,负责整个网站 的内容;黄志敏对丁磊不可谓不忠心,网易“迁都”北京,打前战的只有黄志敏一人,累死累活。

  然而,就在丁磊为招不到得力中层苦恼着急的时候,丁磊来北京唯一的一个助手黄志敏于1999年10月离开了丁磊。

  黄志敏和丁磊的矛盾,产生于丁磊经常越过黄志敏管理黄志敏的部下。

  黄志敏对丁磊说:“你应该先和我说,然后,我再和他们说。”丁磊打断黄志敏:“不对!”“应该是,我和你手下说的时候,你在旁边听着。你不像我这样有经验。”

  丁磊不顾黄志敏反对,继续亲自察看每个编辑的工作方法,发现问题立即指证。黄志敏觉得,丁磊这样做他没办法开展工作;丁磊觉得,他在不停地推动黄志敏的工作,在不停地教黄志敏怎样管理。

  丁磊觉得黄志敏不必太在意面子问题。“在公司里面,可以有人当着所有同事的面骂我,向我拍桌子,这种情况出现了好几次,Nothing,我不介意。”丁磊可以不在意,但他没法要求黄志敏不在意。丁磊是丁磊,黄志敏是黄志敏,位置不同,面子不同。

  丁磊试图说服黄志敏接受这种工作方式:“你要把我当成Team Leader,不要将我当成CEO。”黄志敏反驳丁磊:“下面的人会当你是CEO,我也当你是CEO,没有人将你当成Team Leader。”

  丁磊说服不了黄志敏,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做法,因为,“黄志敏手下所犯的错误,黄志敏看不到,我发现员工在做错事,我当然要说NO。我需要速度,需要快速地解决问题。”

  黄志敏承认丁磊比他聪明,比他能干,承认丁磊专注任何一件事情都“肯定会比我强”,但“他不能事无巨细将任何事情都管到底”。“在广州时,网易只有12个人,作坊式的管理效率最高,在北京130多人,必须分层次管理。”

  处在和丁磊不停争执中的黄志敏觉得很累,“累在管理流程上”。“我心里很烦,烦在时间没花在工作上,而是内耗掉了。”

  终于,黄志敏对丁磊讲:“我在网易不开心。”丁磊对黄志敏说:我们的矛盾不是个人矛盾,我们没有个人利益的冲突,我不是要摆平你,将你搁置起来,放在一边去,也不是想将你架空。”

  黄志敏头也没回地走了。

  丁磊说:“我挽留过他。”“但我不介意会有很多人问,我这种管理方法到底对不对?我只知道,速度对我来说最重要。”

黄志敏称,他离开网易的原因还有,觉得网易来北京之后,方向就模糊了,创新和突破少了。“很多创意停留在浅尝辄止,没有最后落到实处。”黄志敏称,丁磊很聪明,很能干,但他同时认为,丁磊是一个“缺点和优点都很明显的人。”

  黄志敏走了,陈剑峰也没待住。陈剑峰是丁磊从搜狐挖来,用以加强丁磊总认为很弱的网易市场推广部分。丁磊请了陈剑峰3个月,陈剑峰在网易干了3个月。最后,丁磊说,陈剑峰和网易不匹配。“我们的工作习惯是一周七天,每天从9点干到12点。他没有这样做。”

我占大部分股份

  “大多数在我这里,员工和管理层占15%。”丁磊认为,他能占网易大多数股份,道理很简单,“是网易没有融到钱。”“不是网易不想融到钱,而是网易一直没有融到钱,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黄志敏1999年10月离开网易,网易员工配股从1999年10月开始,黄志敏对此一点都不后悔,他说,就是等到配股,“我也不知道丁磊会给我多少股份”。

   在1998年的日子里,网易根本没有股份这个概念,丁磊说,原因是“1998年网易还没来北京,还没想到Internet会有这么高的价值”。“一开始 和我一起干的人并不能够看到前景,他们更看重手中的工资。网易全部投资是我的50万元,靠不断地编软件,卖软件赚钱养这个公司,这种情况不可能有股份的事 情啊。一个才10几个人的公司,怎么可能有股份的事情,他们和我一起开发软件,我付工资而已。”

  “我开网易这个公司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做 自己想做的事情,当时在广州没有一家公司能给我提供机会让我做想做的事,今天的网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那个时候,网易的程序员和我一样都很满足于积 极向上,不断创新的精神,大家满足于在网易这里有支队伍能将想做的事情做出来,这在当时是最重要的,当时最重要的不是股份。”

  “在意也没有用,当时这公司才有多少钱?赚回来的几百万块钱又都投了出去。网易配股要到融资了,公司价值做到很高了,这时候才讲清楚大家要有多少股份。”公司的价值做到很高了,员工和管理层15%的股份也十分可观。

  “投资商给钱是看中网易的未来,我也希望整个Team的人都看重未来,所以,需要用产权的关系来明确我们的共同利益。”另外,“配股计划,你不擅长,我不擅长,网易有了CFO以后才能作配股计划。”

  陈磊华说,他一开始是想要股份的,而“丁磊对我说,你是学生,不好给你股份。他还说,给了你股份,你就不努力了,可以坐享其成了。那个时候,我还没听说过股票期权的说法。”

  陈磊华说:“丁磊在商业上很利害,眼光很远大,很早就看到卖服务比卖技术好,而且,他商业操作能力很强,后来的发展都是按照他的设计发展的,但这些不能用在员工身上,我承认,从头到尾,丁磊都没有骗我们,只能说,他比我们看得远。”

   丁磊志向的确很远大,有人愿意以9位数的价格买下网易,如果丁磊签字同意的话,他可以立即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富翁之一,“我可以安心去钓我的鱼了,而且我 还可以拥有公司的一点股份,还可以在公司做我喜欢的技术工作,但是我没有卖。我还不想立即就去钓鱼,因为我实在是太喜欢Internet了,不想放弃进一 步发展的诱人机会。”我能力很强

  丁磊看过不下五遍《阿甘正传》,原因是,阿甘捕虾也好,跑步也好,都是第一。丁磊也是什么都要做第一的人。“我本身能力很强,1997年,我是工程师角色,1998年是一半工程师,一半销售员,1999年做管理,到现在,我还认为自己可以负载这么多角色。”

  但是,“我每天很头疼的一件事是,到北京静不下心来,你今天来采访,明天还有记者来采访,这么多事情打断我,不知道一天下来,还能做什么。”

  “AOL收购时代华纳,一会一个电话来问我对收购的看法,我已经很不耐烦了,但我接起电话还要笑呵呵的,回答完这个问题,又来了一个问题。”

  “这种采访我能拒绝吗?不能拒绝,我要推销我的公司。是想精选一下,但精选以后,曝光率就不够高。”丁磊最喜欢对记者说的一句话是:“网易市场很弱,根本不知道在北京怎么做市场。”丁磊在做市场。

  丁磊要安静想问题的时候,会飞回广州一天两天。都是北京记者惹的祸?网易产品多过新浪一倍

   2000年1月18日,晚10点45分,网易北京社区576人,广州614人,上海64人,网易聊天室2 403人。丁磊自豪地称:“网易虚拟社区绝对第一,而且我们没有作假,有些公司一个人断线一个小时了都不将他去掉,我们3分钟就将他去掉了。网易提出虚拟 社区概念,多少中国网站跟在我们后面用‘虚拟社区’这四个字,是我告诉他们,这叫做‘虚拟社区’。”

  2000年1月CNNIC公布第四次中国互联网调查,新浪网以63 918票名列第一,网易以57 164票名列第二,仍然没有超过新浪,但丁磊认为,网易在技术上始终处在领先的地位,而且,“可以继续领先下去,因为技术是由我领导着”。请人做总裁

  子夜,丁磊依然在敲着他的IBM笔记本工作,在搞定最后一项事情后,丁磊点着一根烟,将自己堆在椅子里,尽量使自己舒服,开始想自己这种从早上9点到第二天2点的工作强度何日是个尽头。

  丁磊不觉得自己很成功,他没有时间照顾女朋友,没有时间孝敬父母,没有时间旅游,没有时间去蹦迪厅,没有时间到酒吧喝酒,没有时间和网友坐下来好好聊聊天,享受人生另外一种风情。丁磊觉得自己失去了很多东西,丁磊很羡慕台湾有些企业家,企业做得好,生活也过得好。

  丁磊掐灭了香烟,叹了一口气:“我现在还在疲于奔命,公司要是做得好,早该下班了。”

  丁磊不想做CEO,想做CTO(首席技术主管)。“当我技术上有一些东西的时候,我会很有成就感。网易的免费邮件,网易的虚拟社区,都是我的主意,我多有成就感,尽管这种东西几年以后都会被淘汰,但我会觉得,中国的Internet如果没有网易,是不是会落后几年?”

  与丁磊对话

  记者:亚信免费邮箱和网易免费邮箱,哪个更好?

  丁磊:他们的不如我们的。21世纪使用他们的系统花了2 000万,163.net创建的时候才用了119万。21世纪完全崩溃过,网易邮件系统从来没有完全崩溃过。

  记者:网易免费邮箱1999年又卖了多少家?

  丁磊:网易邮件系统不卖了,因为网易目标转变了,网易精力有限,作为“门户”的网易靠广告收入,不靠卖软件。网易还会继续完善邮件系统,但只是为了加强网易自己的免费邮件系统。

  记者:网易1999年广告收入多少?

  丁磊:广告收入200万美元,这个数字审计过。

  记者:网易1998年挣了500万。1999年,网易亏损,还是赢利?

  丁磊:1999年亏损,但网易的广告收入还是挺让人满意的。就像父母养孩子,17岁之前,势必要赔钱送他读书。

  记者:网易下一个战略目标是电子商务吗?

  丁磊:在中国,网易第一个做网上拍卖。拍卖长城电脑,10天内就做了100多万的销售额,赚了20万,但电子商务目前在中国还不成熟,还需要时间,网易暂时不会扑上去做,只是尝试了一下,但是要做准备。

  记者:新的对手可怕吗?

  丁磊:从竞争能力的角度来说,并不觉得他们可怕,他们还没有做到什么程度,但是他们中间居然有人说,一个月营业额达到1 000多万,说两个礼拜注册了20万用户。

  炒作会使这个市场变得扑朔迷离,炒作会让大家都觉要说大话。不可取。大家在一个班上,老有几个人冒出来说大话,大家都学着说大话。不喜欢。

  记者:网易继续领先的动力是什么?

  丁磊:洞察力。

  记者:网易学习对象是谁?

  丁磊:“Yahoo!”和AOL都是很好的学习对象。这次中文“Yahoo!”排名那么靠后,我不觉得它能竞争过我们。

  采访手记

  第一次采访丁磊在1999年1月,第二次采访丁磊在2000年1月,时隔一年,丁磊的装束没变,一月消费不超过2 000元,只有两双皮鞋的生活习惯没变,尽管在这一年中,他的公司价值不知道翻了多少倍。

  面对摄影记者,丁磊不停地用棒球帽压头发,压不平,用梳子梳,梳了几下,还是不满意,再用手去理。丁磊一直担心:“这样的照片怎么上封面?”

  时隔一年,丁磊的性情没变,外表依然不像个总经理。丁磊的名片中文的一面,只印了丁磊两个字,没有任何头衔,只在英文的一面印上了CEO字样。可能是自信在中国没有人不知道丁磊是谁,但在美国就不好说了。

  丁磊先说了两句163.net的事,他讲,直到1999年8月,163.net的域名还是网易的……他突然停了下来,“STOP,我怕你乱写,有些故事要过些年再说。”

  丁磊还是真实的丁磊。

  我没去过网易在新世界12层的写字楼,丁磊一定认为我去过。“你怎么可能没去过呢?你一定去过。”这就是丁磊说话的口气,勿庸置疑地肯定。陈磊华说,丁磊在商业谈判中,也一贯采用这种勿庸置疑的口气,令对手不能不相信。但我真的没有去过新世界12层。

  丁磊依然是自信的丁磊。

  时隔一年,丁磊言谈中的英文单词多了起来,网易办公室里摆了不少杂志,几乎没有一份是中文的,不知这是否和丁磊缺少留洋背景而Internet又十分崇洋有关。

  谈到陈磊华、黄志敏的离开以及股份的问题,丁磊点着了一根烟,在我印象中,丁磊是不抽烟的。一口烟抽得过猛,他咳了两声,问我抽不抽,我说不抽。

   90分钟的磁带尚未用完,丁磊就说:“不行了,不行了,我已经不行了。”采访就此结束。上次采访丁磊,两盒90分钟的磁带用完,话还没打住。丁磊可能已 经感觉到了,上次我要着力写的是“青春的力量”,这次的主题则是“成长的烦恼”。丁磊说,他不是一个善于将烦恼记在心上的人,只会将挑战放在心上,所以, 没有什么烦恼可讲。

  青春熠熠生辉,Internet熠熠生辉,但不管这里的空间有多么新鲜,也总要将人组织起来工作,丁磊显然不擅长这些,不擅长管理的丁磊还能将网易带多远?IT中有太多红极一时的企业,不久销声匿迹的例子。

  但对于丁磊和网易似乎用不着别人替他忧虑,替他操心,有消息说,网易不日就要在美国上市了,上了市,丁磊就可以将接力棒交出去了。

  听到网易即将上市的消息,不禁又让我想起联想常务副总裁李勤教导我的话:“不能以是非论英雄,一定要以成败论英雄。”是是非非太多,不去议论也罢,议论也不可靠,姑且将事实记下。



http://www.donews.com/Content/200706/4e539d1d-c23c-44bf-a8cc-0d3d9c4b9614.shtm

2007年5月29日

MyLiveSearch:它将会革掉Google的命?

mls_world.gif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绝大部分的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都大同小异,即搜索引擎派出爬虫,不断地跟随着互联网网站上面的链接走,并且分析所经过的网页内容,再 将其收录进搜索引擎的索引数据库里;用户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时,搜索引擎就从现有的索引数据库里返回相关的结果。世界前四大搜索引擎Google、 Yahoo!、微软Live Search及ASK均采用这样的模式。Google之所以更优秀,是因为它的算法能返回相关度更高、更准确的搜索结果。不过正如你所想,这种模式的缺点 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它所提供的搜索结果并不是实时的,而是基于索引数据库。更具体地说,只有爬虫抓取过的网页内容,才有可能出现在索引数据库里,然后才 有可能被用户搜索得到。也就是说,在这种模式下,用户所得到的搜索结果并非最新的,因为网站出现了新内容后,还得等待爬虫来抓取、分析和收录。另外,任何 一个搜索引擎包括Google在内,其爬虫仍然无法走遍整个互联网,因为互联网信息的增长速度是爆炸式的。因此,传统的搜索引擎只能向我们提供旧的、不完 整的搜索结果。

  今年2月份我们曾经介绍过自然语言搜索引擎Powerset, 它之所以声称比Google更强,是因为它所拥有的语义技术能比Google更好地理解用户的搜索意图。但也仅此而已,Powerset还是和 Google一样,依靠现有的索引数据库而工作,它并没有解决索引互联网这个根本的问题。如果有一个搜索引擎,它能为我们提供实时的、完整的搜索结果,那 么我们就不会再错过互联网上的任何一条信息了。但问题是,这样的搜索引擎是否真的存在?

  听起来可能有点令人难以置信,但MyLiveSearch就声称自己正是这样一个革命性的新搜索引擎,它能革掉Google的命,甚至能革掉整个搜索产业的命。据报道,MyLiveSearch 由35岁的Rob Gabriel所创造,总部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市。它自称是世界上第一个"Live"(实时)搜索引擎。当然,MyLiveSearch和微软的Live Search完全不同,后者的"Live"只是品牌名称,与搜索引擎的特性完全无关。那到底MyLiveSearch有什么本事?

  MyLiveSearch的工作原理和Google等搜索引擎有着本质的不同。首先,MyLiveSearch依靠浏览器的插件而工作。当用户输入搜 索关键词时,它就会接通Google、Yahoo!、微软等现有搜索引擎的索引数据库。但它并不是直接将这些数据库里的结果返回给用户,而是将这些数据库 的相关结果连同用户浏览器里及各种流行网站的书签都当作是"starting points"(起点),然后它的搜索引擎才开始真正工作。MyLiveSearc会以这些起点为出发点,抓取连接至这些起点的其它所有网页,这样它就可 以向用户提供准确度及相关度都更高的搜索结果。也就是说,MyLiveSearch自己并不像Google那样老老实实地每天都派爬虫出去抓取网页,而是 直接以Google等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及互联网用户的收藏网页为起点,进行二度抓取及搜索。

  Rob Gabriel声称MyLiveSearch能在数秒内返回搜索结果,并且它们相比起传统的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将会是更丰富、更详尽、对用户更有用的。 此外,MyLiveSearch还能直接搜索动态网页的内容,而动态网页的内容一直是令Google等搜索引擎极头痛的一个问题,因为现有的爬虫并不能很 好地抓取这些网页的内容。基于这种技术,Rob Gabriel声称MyLiveSearch将可能改变人们搜索互联网的方式,因为MyLiveSearch实质上就相当于将每一台电脑都变成了一个超级 爬虫,然后再联合所有电脑的力量实现实时搜索。

  看完上述的介绍你可能会觉得Rob Gabriel只是吹牛或夸夸其谈而已,不过你很可能想错了。因为Google的商业拓展人员至少已经和MyLiveSearch进行了两次接触,第一次 是这个技术刚刚出现时,而第二次则只是在上星期。为什么?因为Google一向都有习惯,收购新的搜索技术。一方面是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另一方面则是为 了消除潜在的竞争对手。如果你还记得,Google干这事也不只一两次了,最轰动的一次要算一年前Google收购Orion搜索算法了。而Orion算法则刚好又是由澳大利亚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的年仅26岁的博士生Ori Alon所发明。

  Rob Gabriel说上周与Google人员进行接触后,激发了他下个月将到硅谷演示MyLiveSearch搜索技术的念头。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 MyLiveSearch起源于一个梦想,而这个梦想正在慢慢地变成现实,并且远比他的最初预期要大。MyLiveSearch由Rob Gabriel及他的弟弟Mark Gabriel连同另一位系统工程师Mende Jurukovski一同开发,历时两年,但这个技术的最初创意早在10年前已经由Rob Gabriel创造出来。

  MyLiveSearch预计在下个月中旬至下旬会正式推出beta公测,你可以预先进入它的官方网站提交申请,以便第一时间试用这个声称会革掉Google的命的搜索引擎:

  http://www.mylivesearch.com/search/beta.php

  姑且不论MyLiveSearch是否真的会成为比Google更优秀的全新一代搜索引擎,至少它的技术对于搜索业界及每一位普通的搜索用户而言,都是有好处的。或许,它真的能够令我们眼前一亮呢。时间会说明一切的。



http://www.gseeker.com/50226711/mylivesearchieaeegooglecie_97167.php

2007年4月25日

王冉:TOM在线私有化高票通过意料之中

新浪科技讯 4月25日下午消息,TOM集团(8282.HK)今午举行股东特别大会,就按每股1.52港元,向TOM在线(8282.HK,TOMO.Nasdaq)提出私有化进行表决,会上获得99.3%出席股东投赞成票,反对票则占0.7%。

  “这是一件好事情,也在意料之中了,挺正常的。”当天下午,易凯资本首席执行官王冉在接受新浪科技连线时这样表示。

  王冉认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通常在两种情况下会考虑大量回购公司股票乃至把上市公司私有化:一是上市公司价值被严重低估,二是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同母公司的其它业务进行整合产生更大的价值。

  TOM集团首席执行官汤美娟表示,会上并无股东提出私有化作价过高,至于TOM在线的股东特别大会则会安排于6月进行。王冉表示,这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他当初所提出的“Tom集团高卖低买,退市为上市”这一观点。

  据汤美娟强调,将两公司整合有助日后发展,稍后将公布更多消息。(马城)



http://www.donews.com/Content/200704/03119a1b-7d97-4fba-86e6-1f66094cbd99.shtm

2007年4月20日

渠道联合上书阿里巴巴 威胁集体退出

DoNews(北京)4月19日消息(记者 徐新事)DoNews收到一封自称“全国16家阿里巴巴诚信通渠道商”写给阿里巴巴总部的一份邮件,邮件中称阿里巴巴现有渠道都处于亏损或者未盈利状态,收入低、留不住人、团队不稳定和人均上不去。信中要求阿里巴巴给予渠道商6折的渠道价格,“否则全体渠道商将退出阿里渠道并对媒体公开这7个月的运营情况!”

  阿里渠道联合上书阿里总部

  全国16家阿里巴巴渠道商(包括已退出的两家渠道商),在此郑重向阿里巴巴总部及马总上书:

  我们从2006年10月代理阿里巴巴诚信通业务以来已经长达7个月时间,在这7个月时间内16家渠道商都处于亏损或者未盈利状态,最高的亏损达30余万元,我们在这7个月时间内坚持拜访量,坚持招聘,坚决按照阿里总部的要求去做市场的开拓和营销工作,但是换来的却是人员流失,团队不稳定,经济亏损。所有渠道商统一发现这样的问题:

  一:收入低:我们的团队是优秀的,销售人员是勤奋努力的,但是收入确实很低的。有很多销售人员都无法收支平衡,原因在于诚信通会员多为3环路及边远地区的企业,每天的销售成本过高,销售人员的收入3/2都来自于提成,同样的网络产品,比如雅虎、百度、google,网站建设等产品的最低提成都是15%,而我们的保底提成只有6%,只有同类产品的1/3;

  二:留不住人:我们的团队中很多做单在10单左右的人员也不断离职,就其原因就是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同样有能力的人付出同样多的精力做别的业务可以有2-3倍的收入,所以学到东西后他们选择离开;

  三:团队不稳定,人均上不去:由于3-6个月成熟销售的离开团队的业绩和人均? 无法摆脱亏本状态:由于团队流失率大,人均上不去,公司的总业绩上不去,导致渠道商均处于亏本或不盈利状态。也就失去了商业公司经营的宗旨;

  综上所述:全国渠道商要求给予渠道商6折的渠道价格,用10%的利润空间,给予销售15%的提成,主管3%的提成,这样可以降低销售的流失,带来团队的稳定,才能真正做好阿里渠道的市场开发,实现共赢的局面!否则全体渠道商将退出阿里渠道并对媒体公开这7个月的运营情况!(完)

  新闻线索投递xuxinshi(at)gmail.com

  DoNews刊登此文章只为传播更多信息,本文不代表DoNews赞同其观点或立场。



http://www.donews.com/Content/200704/8f29f7bf-a517-4674-afde-e25fa65712f4.shtm

Google公布07年第一季度财政报告 收入高达36.6亿美元

Google Money
  如前两天所预告的那样,Google今天刚刚公布了2007年第一季度(截止3月31日)的财政报告。在第一季度,Google的总收入达到了36.6亿美元,比去年第一季度的22.5亿美元增长63%,比去年第四季度的32.1亿美元增长14%。其中纯收入达10亿美元,相比去年第四季度的10.3亿美元略下降。

  Google旗下所有网站的所产生的收入为22.8亿美元,占第一季度总收入的62%,与06年第一季度的13亿美元相比增长了76%,与06年第四季度的12亿美元相比增长了12%。

  Google的合作网站(即AdSense用户网站)一共产生了13.5亿美元,占第一季度总收入的37%,比06年第一季度的9.28亿美元增长了45%,比06年第四季度的12亿美元增长了12%。

  Google从美国以外的地区所产生的收入为17.1亿美元,占第一季度总收入的47%,比06年第一季度及第四季度分别增长42%及44%。其中在英国产生5.78亿美元,占第一季度总收入的16%,比06年第一季度及第四季度均增长15%。

  补充一个Google从05年第一季度开始至07年第一季度的总体收入增长图(感谢Haochi!):

google-revenue-q1-2007.gif

  从上面这些数据看出,与06年同期相比,Google的总收入依然有不错的增长,但纯收入的下降是个不好的信号。另外,Google的国际化进程进度良好,特别单是在英国,收入已占了16%,相信这与Google在英国的超高市场占有率有直接关系。整份财政报告可点击这里下载。

  另外,截止2007年3月31日止,Google的全职员工总数已经达到了12238名,比去年年底的10674名增长了14.7%。下面是Zorgloob所做的Google员工统计图(04.9~07.3):

googlersgraph.gif

  可见Google依然是个超强的印钞机。



http://www.gseeker.com/50226711/google07caeeaee366aec_89062.php

2007年4月19日

系列一:鲜为人知的盖茨风格

《中国企业家》研究部与新浪科技联手推出深度分析“最后的比尔.盖茨”系列

系列一:鲜为人知的盖茨风格

4月19日,伟大的比尔.盖茨站在清华大学中央主楼的报告厅里,背后是一行大字“清华大学授予微软公司主席比尔.盖茨先生名誉博士学位仪式暨主题演讲会”,盖茨戴着一顶红色流苏的博士帽,身边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则戴着黄色流苏的博士帽(这是校长帽独有的颜色)。盖茨脸上挂着他那招牌式的、略带僵硬的笑容,盖茨的眼光穿过他的玻璃镜片,落在下面黑压压的人群上。台下的工作人员则在不停地叮嘱,“请不要打开闪光灯。”

这一刻,盖茨的脑中也许会浮现一个关键词:哈佛大学,他在大学二年级时退学了,离开了哈佛大学,和Alien一起来到新墨西哥州;也许浮现出“Vista”,因为他一会要赠给清华大学的礼品就是Vista;也许浮现的是“未来之路”,这已经成为盖茨的一个符号性的词汇,因为几分钟后他的演讲主题就是《未来之路:在中国共同创新》;也许,盖茨脑中是一片空白。

无法猜出盖茨到底在想什么,但是,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万众瞩目的盖茨在台上的滋味并不好受,偶尔出现的闪光灯会让他感觉非常刺眼。这也是盖茨鲜为人知的一面,盖茨惧怕闪光灯。由于长期受闪光灯的刺激,使盖茨的眼睛受到一定的损伤,有时候,他甚至看不清台下的具体状况,只能保持微笑。这是伟大的代价。

成为伟大的确要付出代价。

从外部来看,盖茨身上有不少形容词,技术天才、首富、预测者等,但是,在一些微软内部人士看来,盖茨的最大特点却是“勤奋”。哈佛商学院的案例这样描述盖茨:“盖茨好像就住在办公室,他每天上午大约9点钟来到办公室后,就一直呆到半夜,休息时间似乎就是为晚饭要了个比萨饼外卖。”

据说,盖茨在中国的时间被计算到秒,日程安排的非常紧,有一次,盖茨在6个小时内被安排了十几个签字仪式,中间只有3分钟的厕所时间,后来盖茨申请要求“10分钟的休息时间”。

盖茨就是靠着勤奋来管理一个庞大的软件帝国?

显然不是。我们的研究调查发现,盖茨另有诀窍。这一诀窍就是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数字神经系统,据说,盖茨在自己的电脑上可以随时查看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当期的销售情况,以及与过去销售情况的对比。

1955年10月出生的盖茨,属于天蝎座,他的管理风格非常符合《世界图书百科全书》的说法,属于天竭星座的人更倾向于理智,而不是情感和其他。盖茨是一个技术天才成为世界首富的典范,他所代表的也是理性经济的风格,相信技术可以推动一切,拷问数据等。(与此对应的是史蒂夫.乔布斯,1955年2月出生,他和盖茨走上了完全不同的路径,发展感性经济,乔布斯甚至坚持认为“感性经济会打败理性经济”)。

我们也可以把盖茨的风格归纳为“左脑”模式——更理性,更讲究方法,强调规则,强调系统的力量。和IT业不少信奉“拷问数据”的CEO类似,盖茨也是一个“拷问数据”的风格,与众不同的是,盖茨建立了一个“拷问数据”系统,从而发现那些真正左右市场的力量。

从外部来看,那些竞争者最大的威胁是微软的产品,但是,从内部来看,微软这种基于数据的管理力更为可怕。

下面是,微软(1977-2005)的财务数据,大家可以以此为参照拷问一下,微软的优势在哪?劣势在哪?威胁在哪?机会在哪?


接下来会关注几个话题“盖茨的真正遗产”、“盖茨的最后隐忧”,欢迎大家扔板砖,互相讨论。(欢迎关注中国企业家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53bfd67a010008na

史玉柱:我下半生就做游戏了

自古云:“无徽不成镇,无徽不成商。”而其中的“徽”便指安徽,二三百年前的明清时期,徽商与晋商,史称南北两大商帮,安徽人善于经商也得名于此。

  10年以前,有一个安徽人因为一连串盲目扩张的决策失误导致自己欠下2.5亿元人民币,当时甚至被喻为 “中国最穷的人”,而在四年后东山再起重新演绎创业神化,不但还清所有债务,还重登中国富豪榜。这个安徽人便是被称为在中国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企业家——史玉柱。

  2007年4月9日,史玉柱在上海金茂大厦宴会厅向媒体宣布,他两年来经营的网络游戏《征途》在公开测试一周年后,同时在线人数达到86万。这是一个很漂亮的成绩单,这样的在线人数在国内网络游戏中是罕有的,对第一次搞游戏的史玉柱来说是奇迹还是必然?

  一个重回IT的创业者

  1989年,史玉柱研究生毕业,借款4000元下海创业,当时研究开发的M-6041 排版软件4个月就赚了100万元。到1995年,史玉柱并不立足于IT领域,扩张性地推出脑黄金等12种保健品,当时甚至被《福布斯》列为中国大陆富豪第8位。

  1997年,史玉柱兴建的巨人大厦和一连串盲目扩张的决策失误导致自己的巨人集团轰然“倒塌”,欠下2.5亿元的债务。1998年,史玉柱重新创业,带着旧部重操保健品旧业做脑白金,短短两年内,2001年史玉柱便靠脑白金还清债务,创造年销售10亿元的奇迹。

  又是一个两年后,2004年11月,史玉柱成立“上海征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当时应该没有人知道史玉柱又回到了IT领域投资了一个网络游戏项目,又开始了新的一个创业故事。

  记者:记得你在一年前说过,你做的事情和你兴趣是有极大关系的,你从最开始开发软件赚钱,到现在开发游戏,做游戏运营赚钱,你认为自己有一种独特的IT情节吗?

  史玉柱:IT到现在依旧是一个存在各种潜力的行业,游戏,我很喜欢玩,现在做《征途》一天还要在游戏里呆上10个小时。当然,兴趣只是使我关注相关行业,真正下决心投资自己感兴趣的行业还需要做大量评估工作,比如考察行业平均收益率、考察市场前景等等,网游是个增长迅猛的行业,去年增长74%,远远超过一般行业的增长率,符合我们当年进入时对这个行业发展前景的判断。做脑白金和一些金融投资都是因为我的兴趣,同时,也对相关行业的发展有信心,现在做游戏也是因为我喜欢这个,当然我能看到里面的市场前景。

  记者:在中国,很少有像你这样,两次创业都取得巨大成功的例子,这其中有无规律可循?

  史玉柱:企业要想成功,就必须在战略方面是正确的,并且有一个优秀的团队。另外,我觉得我是一个比较专著的人,就是看中一个行业就深深扎根在里面,把产品做深做透。从最早研发汉卡到做《征途》,做一件事情就持之以恒投入做好做透。其实每个人的聪明程度相差不大,我的勤奋可能超过一般人吧。

  记者:你认为保健品赚钱还是网络游戏赚钱?

  史玉柱:就行业而言,网络游戏的增长可能要略高于保健品。但是,不同企业、不同产品能否在一个高增长行业内获得高速发展则是另外一回事情。中国那么多人做保健品,而且这个行业增长水平也不错,但真正持续实现较高盈利水平的公司并不多,所幸的是,我们在两个高增长行业都能够发展得比较好。目前在中国,网络游戏带来的产值增长率是非常高的,去年达到了74%,今年应该还会保持50%到60%的增长,加上我本身也喜欢玩游戏,我想我下半生可能就做游戏了。

  记者:每天你会玩多长时间的游戏?

  史玉柱:原来我问段永基,不忙的时候最想干什么?他希望成天打高尔夫,而我却希望能够好好玩玩游戏。是因为我兴趣在这上面吧。

  记者:之前有人反对你做游戏吗?从IT到生物、再回到IT是团队的决策还是你自己的决策?

  史玉柱:做游戏,公司内部并没有人反对。做《征途》这个决策是由决策层投票进行的,全票通过后做出的最终决策。

  谁为《征途》之父

  很多人认为《征途》的成功因为史玉柱,没有史玉柱《征途》不会得到这么大的关注,甚至把《征途》定位为一款二流游戏,但加上史玉柱后变成了一款成功的游戏。

  不管是以前的汉卡,还是脑黄金、脑白金,史玉柱这三个字和他的产品都积极地联系在了一起。因为这些产品,包括现在正在做的《征途》网络游戏,史玉柱从产品规划到产品营销都有他的思路,很多人形容他为合法的“独裁者”。

  记者:记得在我第一次知道你在做《征途》网络游戏的时候,我非常关注这个游戏,我问了不少媒体记者,他们也是因为你而关注《征途》,现在《征途》的成功大致归于你的成功,在《征途》的推广上,《征途》占了你不少便宜。

  史玉柱:《征途》的推广和成功并没有占我个人多少便宜,《征途》这款游戏的成功最重要的还是要归功于它的游戏品质。《征途》是大作。如果非要说《征途》沾了我的光,那也只能是早期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有一些影响,但《征途》现在已经运营一年多了,玩家一直在持续增长,再说是因为我的名气就站不住脚了,毕竟玩家不会因为我的名气玩我的游戏,肯定还是觉得游戏好玩,才会有越来越多玩家进来。

  记者:你参与了多少程度《征途》游戏的策划?如果说“《征途》之父”会是谁?

  史玉柱: 我参与《征途》游戏的策划程度还是比较深的。但是并不存在“征途之父”,《征途》这款产品是团队合作的结晶,并不是一个人的功劳。

  记者:一款网络游戏的成功,你觉得在游戏本身品质(画面、操作等)、运营、游戏内涵策划上对绝对是否是一款好游戏哪个重要?或者决定在于经营者?

  史玉柱:一款游戏的成功因素中,游戏的品质是最重要的。《征途》就有1000多种游戏功能,能满足不少玩家的玩法。当然经营和运营也是很重要,特别是网络游戏,它的产品品质要素里面要加上“时间”二字。

  记者:预测一下《征途》的生命周期?介绍一下下一部网络游戏?

  史玉柱:目前《征途》的运营计划是十年。我们的下一部游戏产品是《巨人》,将会在今年推出。

  有人对民族网游有偏见

  史玉柱,不可否认他是一个商业奇才,他在营销上的天分至今也少有人能比肩。依靠广告宣传轰炸一个产品,并且保持多年高利润,恐怕只有史玉柱才能做到。出众的营销策略和触角延伸到全国每个角落的销售网络,正是史玉柱多次创业的基础。

  有不少人,可能也注意到了,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时段中突然出现的“征途”叫声。谈到史玉柱,从脑黄金的“让一亿人先聪明起来”到脑白金的“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包括现在的“玩《征途》发工资,删号陪现金”,大家无不是把他和极强的营销、推广宣传的策略挂上了钩,他在《征途》周年庆上甚至谈到“网络游戏依旧需要传统营销手法”的观点。

  但史玉柱也有担忧,因为他始终相信中国人能够自己做出好的民族产品,但有不少人,特别是在网络游戏这个领域,对民族产品有一些偏见。

  记者:你擅长使用的营销首发是广告轰炸,这样做每次都引起巨大争议,但每次都取得很大效果,是不是这种广告轰炸方式是目前中国最佳的市场营销方式?

  史玉柱:广告轰炸并不是最好的市场营销方式。大家很容易从能够直接看到的现象判断一个产品或一个企业的成功,其实所有营销都建立在产品品质基础上的,没有过硬品质,不可能靠营销获得成功。这一点,无论是脑白金还是《征途》,道理都是相通的。

  记者:在这次一周年发布会上,你多次提到民族网络游戏的一些问题,在你眼中,现在中国自主研发的游戏品质现在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上?

  史玉柱:中国自主研发的游戏与西方游戏还是有相当差距的。但在宏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游戏和传播西方价值观的外国游戏中,中国更需要前者。

  记者:你还提到,现在有些人对民族网络游戏有偏见,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史玉柱:中国玩家没有偏见,是(少数)媒体和主管(相关)部门的个别人会不自觉的对民族网游存在偏见。现在民族网络游戏和进口的网络游戏待遇很不一样,中国社会大转型进程中,社会价值观在发生根本改变,其中,崇尚商业成功是逐步建立起来的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建立过程中,向先发国家学习,并自然而然受到他们的影响是必然的,换言之,国人是通过学习别人开始创造自己的商业故事的,因此,所谓“崇洋”是无法避免的,只有当我们民族品牌真正比人家强的时候,我们才能找到自信,才可能出现人家崇尚我们的情况。认识到这些就不存在委屈,而是要自强不息做好民族品牌,同时呼吁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民族产业的发展,我觉得我们的玩家就是裁判,玩家喜欢玩才是决定产品好坏的真正要素。

  记者:从我们今年的英雄榜调查中可以看到,我们读者对你的认可,你把自己是怎么定位的?

  史玉柱:我没有认为自己是个英雄,我是名学生,在很多地方我还要向很多人学习。

  记者;国家即将推出的防沉迷系统对网络游戏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谈谈你的看法。

  史玉柱:防沉迷系统对传统收时间点卡的游戏会有很大的影响,但对免费游戏的影响不大。这样的方向是对的,中国的网络游戏市场很大,玩家也多,需要一些健康的引导,《征途》现在在用户注册上对18岁以下的青少年有一些限制,也是帮助和正确引导我们的玩家。

  记者观点:

  史玉柱说他下半生就做游戏了,他并没有说是“玩”游戏,他处处还是体现出一个商人的本质,至少史玉柱是看到了游戏产业,准确来说是中国的网络游戏产业十年甚至几十年的前景。

  在这里,不想评述《征途》到底是个什么水准的游戏,也不打算拿这款游戏和目前市面上玩家心目中的好游戏相比,至少在《征途》营运一年以来,史玉柱交出了一份令他和外界都比较惊讶的成绩单。

  和我们熟悉的网易的丁磊、盛大的陈天桥、九城的朱俊、金山的雷军相比,史玉柱更像从一名游戏玩家成长起来的游戏场上老板,有外界传闻他曾经因玩游戏时出了点问题而亲自登门拜访过陈天桥。

  用史玉柱的话来说,他佩服丁磊掌控网易航向的敏锐的判断力,也佩服陈天桥的长远战略眼光。一年前,游戏业界把史玉柱看作门外汉甚至只是一个行业里揣着大把钞票的新秀,一年后,史玉柱在《征途》上取得的成绩让不少行家大跌眼镜。史玉柱的传奇经历已经证明他的个性,从他喜欢游戏到做游戏,到亲自参与游戏的开发策划,再到对游戏的疯狂投入,执着、诚信、勇于承担责任的性格,证明他始终能够扮演一个成功者。



http://www.donews.com/Content/200704/aa2fd5e7-d622-4547-ac4f-958af7036d7e.shtm

让Google个性化主页的标签数变成无限个

googleigtabsn1.gif

  昨天Google个性化主页正式加上了分类标签(Tab)功能后,大家都觉得很受用。但很快我们就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Google只允许我们拥有6个标签(包括默认的Home在内)。如果你的Google个性化主页上添加的内容很多,那么6个标签未必够用。怎么办?Haochi给出了一个很巧妙的办法,那就是进入Google个性化主页后,在浏览器的地址栏里输入下面的代码后按回车即可新建额外的标签:

javascript:_renameTab(); _dlsetp('at=')

  理论上,你可以用这个方法创建无限个分类标签。

http://www.gseeker.com/50226711/egoogleaeaeecceae_43040.php

2007年4月18日

Crawl Test Tool

Crawl Test Tool

由SEOmoz制作的一个在线式搜索引擎抓取情况测试工具,非常好用。之前只对收费会员开放,现在已全面开放。不过你还是需要花几秒钟注册一个免费帐号才行,但绝对值得。

2007年4月15日

Google已推出基于Co-op的自定义搜索引擎服务——Custom Search Engine

google_cooplogo_sm.gif
  Google Co-op是一项让用户参与改善Google搜索的服务,虽然在5月份就推出了,但由于自身的特殊性,普通用户很少注意它。其实Google Co-op是Google搜索引擎发展的一个趋势。未来的搜索引擎光靠收录现成的网站,还不足以令搜索结果最准确。必须让用户参与共同改善,毕竟只有人类才最明白人类想要什么样的结果,单纯的机器算法有其局限性。这也是Yahoo!正在走的路

  早前Google已经为视障人士推出特别版搜索网站,它正是基于Co-op平台的。而现在,Google正式推出Custom Search Engine(CSE,"自定义搜索引擎"),它同样是基于Google Co-op平台。

  或许你已经听说过Rollyo,它也是一个可定自义搜索引擎服务。利用Rollyo,你可以把几个网站的内容索引起来做成一个搜索引擎,并且把它放到你的网站里。而Google这次推出的CSE也类似这样,只不过它的功能更强大,可搜索范围更广。

  要利用Google CSE制作自己的搜索引擎,过程并不复杂,并且它提供了非常多的自定义选项,你可以完全打制出自己的个性化并且强大的搜索引擎。下面是一些知名网站的CSE例子:

  http://www.google.com/coop/cse/examples/

  要自己进行定制,请进入这里:

  http://www.google.com/coop/manage/cse/create/1

  请注意在第三步你必须要输入尽量准确的搜索关键词,因为Google会根据这些关键词来调整搜索结果。换言之,你所输入的关键词会影响你制作出来的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准确度。所以请根据网站实际输入最能描述网站内容的词语或短语。

  基本的制作完成后,你可即时预览自己的CSE,如果不满意结果,可随时返回修改相关选项,很方便:

googlecustomse_coop1.gif

  下面是一个未经过修改的CSE预览:

googlecustomse_coop2.gif

  刚制作完成的CSE,Google默认是为它提供一个独立主页。Google甚至还为你的CSE提供强大的控制面板,让你能极方便地进行定制:

googlecustomse_coop3.gif

  当然,你也可以直接把制作完成的CSE放进自己的网站里,以读者随意使用。

  Google CSE就是Google的社会化搜索引擎的定制服务。你可以邀请朋友来参与改善搜索结果(定制时可选)。可能光靠上面的说明并不能让你完全了解Google CSE,请亲身体验一下吧:

  http://www.google.com/coop/cse/

  我认为Google CSE应该是2006年Google在搜索方面推出的最重要的产品了,值得花些时间细细研究。大家认为如何?



http://www.gseeker.com/50226711/googleaecoopceaecaacustom_search_engine_46863.php

2007年4月13日

史玉柱借网游征途冲刺中国首富

如果征途网络IPO市盈率达到30倍,史玉柱在征途网络的股份(估计超过90%)市值有可能超过400亿元,并且长期看涨。加上史玉柱在保健品和银行领域的投资收入,史玉柱的个人身家很可能将超过准首富碧桂园的最大股东杨惠妍,达到500多亿元,直逼中国首富宝座

  汪小意

  继陈天桥之后,网络游戏再次创造了财富传奇。“新徽商”史玉柱有望凭借征途网络重新夺回互联网产业人士盛大陈天桥、网易丁磊失守的中国首富宝座。

  史玉柱的财富筹码,不仅包括其在银行业投资获得了超过50亿元市值、保健品行业每年超过1亿元的赚头,还包括他创办才两年的网络游戏公司——征途网络。有消息说,征途网络计划于今年四季度赴海外上市。由于征途网络现时盈利能力已远超上市前的盛大,并在持续增长中,据称,今年2月份《征途》利润达到1.1亿元。占有征途网络公司绝对权益的史玉柱,很可能单凭网络游戏就在财富上超越昔日首富陈天桥。按分析人士的预计,若按盛大网络和第九城市目前的股价计算,市盈率在25~30倍之间。如果征途网络IPO市盈率达到30倍,史玉柱在征途网络的股份(估计超过90%)市值有可能超过400亿元,并且长期看涨。加上史玉柱在保健品和银行领域的投资收入,史玉柱的个人身家很可能将超过准首富碧桂园的最大股东杨惠妍,达到500多亿元,直逼中国首富宝座。

  最赚钱的网游公司

  在网络游戏行业,史玉柱自称是个“新人”。但这个“新人”新得可怕:他颠覆了网络游戏的行业规则,给这个行业本就令人咋舌的赚钱能力“第三次提速”,他只用不到两年时间就实际夺取了市场占有率第一。

  2006年4月21日,征途网络的第一款网络游戏产品《征途》公测。史玉柱当时就自豪地说,《征途》是中国唯一一款在内测阶段就赚钱的游戏。在此前5个月的内测中,《征途》已经开始通过销售游戏里面的“金子”,实现了收入,“完全够打平运营费用”。

  此后,《征途》的最高同时在线人数不断突破。公测日,20万;到2007年3月23日,86万。伴随在线人数提高的是收入的提高。2006年7月,在行业盛会CHINAJOY上,史玉柱宣布《征途》月收入超过5000万元。

  但今天的收入数字,史玉柱则不再方便“与同行共勉”了。因为征途网络已经进入了上市前的缄默期。不过根据熟悉征途网络的人士介绍,今年2月份,部分因为春节的关系,《征途》实现收入1.6亿元,利润1.1亿元。

  这个数字已超过网易的《梦幻西游》和第九城市的《魔兽世界》的收入。网易2006年四季度网络游戏收入为5790万美元(折算月收入1.54亿元),盛大为5763万美元(折算月收入1.53亿元),据此,征途网络很可能已是最赚钱的网络游戏公司。

  《巨人》有望再添财富烈焰

  现在,史玉柱如果要在公开场合亮相,他的律师会提前给他上一堂课,告诉他哪些可以讲,哪些不可以。因为,征途网络要上市了。

  在征途网络的产品规划中,游戏《巨人》比《征途》更重要。《巨人》以史玉柱当年的成名品牌为名,是一款2.5D游戏。从目前流传出来的资料看,《巨人》不仅继承了《征途》的特点,还拥有更庞大的结构。

  史玉柱准备通过各种促销活动,在5月份让《征途》的最高同时在线人数突破100万。这意味着,史玉柱在努力让《征途》至少在2007年上市之前的时间里,保持住上升趋势。这款游戏年度收入,很可能迫近20亿元,利润接近15亿元。

  而《巨人》目前已经在进行限量封闭测试阶段。按计划,这款游戏将在今年进行内测。根据《征途》内测就赚钱的先例,《巨人》有望给史玉柱的财富烈焰再添一把火。

  如果征途成功上市,史玉柱将达到中国富豪新的财富巅峰。

  “财富对我来说,只是一个数字。”史玉柱说。跟随他近20年的一位巨人集团老员工说,史玉柱从不关心自己的生活,独身,吃饭安排什么吃什么,“他也不会穿衣,运动裤的裤腿提得老高。”

  附表:史玉柱投资情况

  公司名称 投资对象 持股 昨日股价 市值

  上海健特 民生银行(600016.SH) 3.15704亿股 12.92元 40.79亿元

  上海健特 华夏银行(600015.SH) 0.912亿股 11.69元 10.66亿元

   合计 51.45亿元



http://www.donews.com/Content/200704/b210938a-c32f-448a-99dd-b70dc873eada.shtm

2007年4月12日

企业短路:当裁员作为一种战略

裁员、缩编、规模适化、下岗、离职、解聘、减员、离岸、外包。

不论使用何种术语,企业有时不得不裁员并从中获得战略利益。裁员意味着企业为提高利润正在进行重组,从而带给华尔街好消息和振作留守员工的士气。但沃顿教授和一位人事专家认为,倘若无法正确处理裁员并做好员工解释工作(或者裁员没有经过认真考虑且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那么这种方法可能就会适得其反。

电路城(Circuit City)是总部设在弗吉尼亚州里奇蒙德(Richmond)的一家大型电子零售商店。3月28日,该公司宣布裁员3400人,即裁减相当于整个公司工作人力7%的员工,并从即日起生效,个中原因是公司支付给销售人员的工资“大大高于该职位的市场工资水平”。公司没有透露裁员细节,但据《巴尔的摩太阳报》(The Baltimore Sun)报道,被称为“Associate(资深员工)”的下岗员工每小时的工资比公司制定的市场工资高出51美分。

电路城还宣称已经与IBM缔结协议,将自己的技术基础设施运营外包,所以公司将要裁减130名员工。但其中50名员工将成为IBM的雇员,继续留守现场履行与电路城签订的合约。

电路城在一篇公开报道中称,为通过重新设定 [公司] 成本与开支结构来大幅提升财务业绩,公司正在实施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包括以上提及的种种举措。裁减3400名员工的决定是在该篇报道的第四段公布的,且在文中被称为是导致员工“离职”的“工资管理措施”。

文中还写道,此次裁员“的主要对象是工资远高于市场同类职位工资水平的associates。公司将聘用新的associates并按照目前的市场水平支付工资。”这些被解职的员工虽然获得遣散费并且可以在接受工资降低的前提下重新申请原来的工作,但在此之前他们必须等待10个星期。电路城指出,3月28日的裁员举措,加上2月决定将经营地区从10个减至8个,从而达到重组公司零售结构的目的,公司在未来两年中总共可以节省2.5亿美元。

沃顿商学院的人力资源中心主任、管理学教授彼得·卡普利(Peter Cappelli)指出,电路城或许有确凿的理由需要削减成本,但它对待这3400名员工的方式却是极不寻常的。他说,“这是我长久以来听到的最具讽刺意味的事情。我希望是我太刻薄,但有时候有些事情是很难想通的。”

卡普利认为,电路城决定以工资更低的新人来替代被裁员的员工就好比是说:“由于我们的失误造成他们的工资高于他们的业绩,所以我们要解聘这些人。”他还说这种事情“对他而言是前所未闻的。有些企业总是做些鬼鬼祟祟的事情,譬如以两级工资方案来解聘工资较高的员工,但这种做法……简直是卑鄙之极。”

曾经罕见的现象

曾几何时在美国大规模裁员是非常罕见的现象。员工希望(确切地说是期待)自己可以在一家企业终老一生,那时候多数人确实也都是这样。但后来裁员开始变得如此的司空见惯,以至连新闻编辑有时也不太注意。《纽约时报》作者大卫·卡尔(David Carr)在4月2日出版的专栏中对电路城裁员没有引起媒体的足够重视表示遗憾。他的这篇文章题为:“屡见不鲜的新闻:电路城数千员工下岗。”

沃顿领导力与变革管理中心主任、管理学教授迈克·尤西姆(Michael Useem)说,“美国公司曾经掀起大规模的裁员浪潮,尤其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以及本世纪初网络泡沫破灭的时候,通过观察现在我们对这些公司[裁员]的利弊已有透彻的了解。”

尤西姆指出,研究表明如果某家公司在没有制定出完善战略计划的大背景下宣布裁员,这家公司的股价在几天之内平均会下跌5%至6%。与此相反,假如大规模裁员作为广泛重组计划的措施之一,而且制定出完善的战略规划,公司的股价在消息公布之后的数天内平均上涨4%左右。研究还表明,华尔街并不象人们想象的那样,总是对裁员持赞成态度。

大型的机构证券市场非常讲求实际,他们其实对只为在短期内达到削减成本的目的而背后缺乏完善战略规划支持的裁员行为感到担忧。投资者有时并不象人们想象的那样对裁员表示热烈欢迎。他们赞成的其实是重组而不是裁员这种特定的重组措施。最好将减员,也就是削减成本,视为重振企业和改善业绩的措施。

但卡普利认为,华尔街有时候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也支持裁员。他说,“假如因为裁员可以让财务分析员感到快乐,就将裁员定义为公司的必由之路,那么公司也可以因为分析员特别青睐裁员而裁员。这些分析员喜欢裁员是因为裁员之后公司的利润数字会即刻上升。他们无法轻而易举地评估裁员会造成怎样的长期后果,但眼前的利益是立等可见的。”

卡普利指出,学术研究报告表明裁员常常对公司业绩产生负面影响。他说,“但这样说对于那些认为自己必须裁员的公司而言有失公允,因为研究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研究是如何进行的。从定义上说,需要裁员的公司已经是身陷囫囵。所以如果选择已经身陷囫囵的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这些公司在裁员之后的情况当然会更糟。”通常公司在出现产能过剩等特殊问题时采用裁员的方法比较有效。在产能并无过剩的情况下削减成本会损伤企业的元气。

发射信号

沃顿管理学教授劳伦斯·赫比尼亚克(Lawrence Hrebiniak)说,包含在重组计划之中的裁员等于在暗示大家,公司正在“重新致力于有效利用稀少的资源。”他把此类举措比作投资者重新分配投资组合中的资产,把收益较差的证券换成获利更丰的投资产品。

裁员也是在向客户、竞争对手、供应商和华尔街发出重要的信号。赫比尼亚克回忆说,“多年以前宝洁(Procter & Gamble)也曾经裁员数千人,他们把裁员称为‘节约成本,’但CEO也说这是在告诉大家宝洁在进行企业文化变革:即消除怠工,提醒大家关注新的市场、产品与创新,清理冗员。所以裁员也可能标志着企业要重振旗鼓。”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凯瑞商学院(W.P. Carey School of Business)院长罗伯特·米特尔斯泰德(Robert E. Mittelstaedt)说,“假如裁员是完善计划的组成部分,股市会对[裁员]做出更加积极的反应。只是暗示说要削减成本,而对将来的计划只字不提不会给人留下太深的印象。”

米特尔斯泰德认为,其实华尔街更喜欢企业把不赚钱或者赚钱不多的业务完全剥除,而不是通过大量裁员来支撑,因为放弃那些没有价值的业务或许更具战略意义。他说,“有时候公司可以直接宣布他们相信退出某种业务是个明智的决定。这样做的市场反应比只是削减成本要好。”

《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3月26日刊登的文章称,花旗集团制定的一项重组方案已经接近尾声,根据该方案公司将裁员1.5万人左右。赫比尼亚克认为,该方案旨在实现短期和较长时期的目标,即提振公司一蹶不振的股价和重新制定公司的业务重点。据说花旗集团希望将重点更多地放在国际业务上,同时对后台功能进行整合。

赫比尼亚克在谈到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查尔斯·普林斯(Charles Prince)时说,“股东给他的压力越来越大。他现在的处境很艰难。他必须证明他在努力削减成本,提高利润率和赚更多的钱。所以目前的当务之急或许不是进行全面重组,而是堵住批评人士的嘴。”花旗总共有32.7万名员工,假如确实裁减1.5万,几乎就相当于裁去总人数的5%。

沃顿管理学副教授亚德里安·乔戈尔(Adrian Tschoegl)密切关注银行业的动态。他说,花旗裁员计划的战略目的在于:对那些多年来已经变得冗余累赘,成本高昂且难以管理的部门进行整合。他称裁员5%还远远算不上残酷。

乔戈尔说,“花旗集团多年以来在各地设立了庞大的分支机构,这些分支机构喜欢互相竞争。有客户评论说花旗集团最冥顽不化的竞争对手都是自己人。所以裁员就是对这些分支机构进行彻底清理。”但削减成本在花旗的重组方案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乔戈尔说,譬如把后台功能从成本高昂的纽约迁到成本较低的南达科他州或者印度就对公司有益。

总而言之,当公司不只是削减成本而是同时减少复杂性的时候,裁员才会对公司有益。能够两全其美的常见方法就是将保安和保洁服务等功能外包给专业公司。在这种情况下,从事保安和保洁服务的员工其实可以从外包中获益,因为聘用他们的专业公司可以向他们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而这些都是大公司不可能做到的。

乔戈尔警告说,“单纯的裁员是不明智的做法……没有一家公司仅凭裁员就能获得成功。”

另一个风险是裁员可能会裁掉那些拥有重要的有知识与经验的员工。沃顿管理学教授丹尼尔·列文瑟尔(Daniel Levinthal)说,电路城裁掉3400名资深销售人员的做法“就好比是在大范围剥离公司拥有的技能,”因为新聘用的员工对商品的熟谙程度不及被解聘的员工,那些想知道如何安装一台高清晰度电视或者此种音乐播放器缘何比彼种要好的客户或许无法获得最好的建议。

倘若事实果真如此,电路城要实现自己与竞争对手的区别化或许有一定的难度。列文瑟尔说,“这些新员工对商品缺乏了解,只能做些初级的服务工作。电路城现在必须与电子商务展开竞争,因为它与电子商务日益趋同,已经失去了作为传统商店的区分特征。”

至于裁员带来的财务优势,沃顿会计学教授维尼·盖伊(Wayne Guay)认为,就财务角度而言,裁员拥有以下几点优势:譬如降低劳动力成本以及提高现金流,因为显然公司支付的工资数目将会减少。但公司通过裁员并不一定能显著冲销债务,在裁员当年大幅降低纳税金额。

一次性公布所有坏消息

尤西姆指出,将要裁员的公司通常最好是“一次性”宣布所有的坏消息,而不是“接二连三地分批发布裁员消息。”“员工不喜欢接二连三地受刺激,当然他们没有人喜欢裁员,但他们最无法接受的是数千人同时失去工作,就好比股市的暴跌会让人崩溃。”

尤西姆认为,公司如何处理裁员可以“检验公司的价值与精神”。公司应当遵从以下几个步骤来向员工乃至全世界证明,公司是在良好的管理原则下运行。首先,公司应当尽量保持透明,尽可能详尽地披露财务信息,以证明裁员是必要之措施,同时在再培训、解聘和重新撰写简历等方面给予下岗工人指导。

其次,公司应当继续关心在职的员工,因为这部分人“会感觉惊恐不安,同时担心自己会成为下个受害者。公司在裁员的关头最应该避免的就是意志消沉与惶恐不安,因为这个时候公司需要以更少的人手来完成更多的工作。高昂的士气对于公司而言至关重要。公司的中高级管理层必须与留守的员工密切合作,才能让他们支持精简之后的新公司,从而实现高级管理层期待的目标。”

不论动机如何,也不论具体如何实施,今后裁员仍将继续频繁地发生。芝加哥人力资源咨询公司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的首席执行官约翰·查林杰(John Challenger)说,“现在公司利用裁员作为管理工具的现象非常普遍。事实上每家财富500强公司都有裁员的经历。只有那些一直赚钱、绝对成功的企业或许才能幸免。股东开始青睐裁员,而股东驱动公司决策的现象也是愈来愈常见。”


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index.cfm?fa=viewfeature&languageid=4&articleid=1598

办公楼里的广告:分众传媒的商业模式分析

分众传媒(Focus Media)深受投资者的青睐。它正以迅猛的速度在全国各地投放液晶电视媒体网络,推动广告收入暴增,公司股价也一直稳定上扬。行业分析师认为,这个在中国50多个城市的商业楼宇等地点投放液晶电视广告的公司正在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瞄准迄今为止仍然利润丰厚的高端客户群体。

分众传媒的首席财务官吴明东(Daniel Wu)认为,分众通常在某些比较封闭的区域,譬如商业楼宇大堂、超市和户外广告中,成功地吸引了所谓“城市消费者的眼球。”“我们找到可以投放广告的各种区域。”他一边说一边列举出电梯、办公楼的大堂和户外地点。

位于上海的尼尔森传媒研究机构(Nielsen Media Research)的客户主任丽塔·陈(Rita Chan)认为:“在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投放广告的概念是个很好的卖点。”她说许多公司都在寻找新的渠道来更有效地获得目标消费群体的注意力。

根据吴的说法,人们在中国大城市拥挤的办公大楼内等待电梯的平均时间是两分钟,而在美国只有25秒,也就是说在中国人有更充裕的时间观看电梯外投放的电视广告。他指出,中国多数的广告商都在无谓地浪费金钱。他说,“看看全球的广告市场,人们说‘我花了100美元做广告,其中50美元打了水漂,我也不知道这些钱花到哪里去了,’”说完又补充道,“这些钱花在了那些永远都不会买你的产品的顾客身上。”

吴进一步指出,分众传媒的广告主要是面向月平均收入在400美元以上的较富裕的中国消费者群体。他说公司大多数的楼宇大堂广告都是银行、手机和汽车等价格较高的消费品,其中原因是“因为这些广告商更青睐我们为他们确定的受众分布区域。比起可乐或者饼干生产商,他们更愿意为这样的广告支付高价。”

作为结果,分众传媒在中国的平面液晶广告领域几乎占领着统治地位。自2006年第四季度以来,公司在中国五大城市的广告时段已经被预订一空,业务也没有出现放缓的迹象。

分众传媒的触角现在已经伸进中国的三四线城市,在中国各地总共安装了30万块液晶显示屏,在全国4000家超市和商店安装了3.87万块,由此在中国液晶电视广告市场获得垄断地位,公司业务看上去在今后数年也将持续保持快速增长。

有分析师指出,去年分众传媒将广告价格上涨了三倍。他说:“市场的潜在需求非常巨大。”分众传媒瞄准的是非常细化的目标受众,因此得以要求广告商支付高价。

分众的盈利水平创下历史新高。公司最近公布的一份未经审计的报告显示,2006年第四季度公司的净收入是3010万美元,去年同期的数字是940万美元,销售额增长了三倍,达6830万美元。三年前公司刚上市时的市值仅有7亿美元,而现在为40亿美元。

“跳舞的大象”

然而,这里有个小问题:没有人确切知道广告受众是否真的在认真看广告,或者这些广告是否对中国高度饱和的广告市场产生实际的影响。

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独立的权威性报告对液晶电视广告的效果进行评估。已有少数人逐渐开始对这种广告形式的效果产生怀疑。

投资银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去年十月针对网络广告发表了一篇报告,分析师在报告中表示忧虑,担心缺乏权威性的第三方数据,能够提供独立准确的网络评估标准,来支持广告定价。而同样的担忧也适用于液晶屏幕广告。

尼尔森的陈指出,“现在还没有独立的研究来对这种新型的媒体平台进行评估。”她说她们公司正在计划与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hanghai Media Group)合作开展此类研究。“该行业确实需要一套标准来对有效性进行评估,目前我们正在为此努力。”有看好分众传媒的分析师却对此不太担心。他说,“目前是还没有相关评估标准,”但广告商也没有太多其他的新渠道,“所以分众传媒的时机抓得很准。”

然而,位于北京的一家传媒咨询公司沃尔夫集团亚洲区总裁戴维·沃尔夫(David Wolf)却警告说,虽然广告商现在很热衷于投放广告,但如果没有支持液晶电视广告效果的硬数据,广告商不会一直这么踊跃。“会计师们现在开始希望有更深入的了解,他们想知道‘我们何时才能获得投资回报?’”

此外,还有人担心分众传媒增长的速度太快。在上海的智威汤逊广告公司(JWT)大中国区CEO汤姆·多克托罗夫(Tom Doctoroff)认为:“分众传媒扩张得太快,它所传达的广告信息也有所减弱。”“在封闭的环境中人们被迫收看广告,而离开这个封闭的环境越远,你所要竞争的东西也就越多,于是事情就变得越来越糟。”

这位资深广告人指出,“分众传媒的理念暂时还运行得相当好,但如果要继续保持增长,让投资者满意,它目前的主要方法是将规模较小的竞争对手收归旗下,并在更多的地方安装显示屏。“目前公司的核心战略是让液晶屏幕覆盖所有的城市,而这种做法或许会将公司变成一只“跳舞的大象。”

被广告所淹没

有分析师称,当液晶显示屏首次在中国出现的时候,人们都觉得耳目一新,于是会特别注意这种新鲜事物。多克托罗夫说,中国人收看的广告比其他任何国家的人都多。现在公众场所到处都充斥着液晶显示屏,人们被不断播放的广告围追堵截,所以现在这些广告不过是“让人反感”的“噪音”而已。

沃尔夫也认为:“我们从一个极力避免广告的市场来到了一个广告信息无所不在的市场。”他补充说中国人每天要收到300条广告信息。“一旦达到这个数量,人们就会善于滤除这些信息。我们所能容忍的广告数量几乎已经达到饱和状态。”

根据一个对在北京五大商务楼宇区域工作的45个人进行的非学术性质的调查显示,这45个人中仅有一人能忆起他在当天早些时候看到的广告,但这个人也只记得是个汽车广告,而不记得具体品牌。有对分众传媒进行过研究并相信其模式有效的媒体分析师在接受本文采访时却回应,她想不起她所在的办公大楼是否有液晶显示屏幕,她也回忆不清楚最近看到过的广告品牌。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或许是,这种广告的播放时间通常只有5秒、10秒、15秒或者30秒,而且是专为在电视上投放制作的,所以可能不适合那些等候电梯的人。沃尔夫说,“当你站在大堂里等电梯的时候,15秒瞬间即逝。”

业绩太好而无动力改进

分析师均认为,分众传媒必须依靠更多的技术来继续保持可持续增长。公司CFO吴明东说,公司非常注重利用新技术来与传统媒体竞争。但问题在于公司用于运营的成本预算非常的低。

多克托罗夫称分众传媒的“技术含量低得惊人。”他用“几个工人骑着自行车往机器里放DVD而已”来形容分众传媒每周将广告投放至现场的方式。他还说由于技术匮乏,公司难以个性化打造广告,因而无法瞄准受众千差万别的不同区域,也无法向广告客户提供更多选择。当液晶屏幕在中国遍地开花的时候,这个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倘若无法对这些人群进行细分,[广告]的效果就会越来越弱。分众传媒的业务模式技术含量不高,现在的问题是这个模式可以生存多久。”

假如技术不进行改善,分众传媒就只有一种继续保持增长的战略,那就是涨价。即使公司制定的价格已经达到上限。当被问及公司是否有计划利用技术来更好地对广告进行宏观管理时,吴明东并没有做出承诺。他回答说,“可能会,但目前我们还没有这种打算。”

清华大学有位博士学位申请人曾经参与关于分众传媒业务模式和技术使用的小组研究。他指出,问题在于公司目前的业务可能过于红火,“所以只要客户相信现有技术的效果,那么他们就会缺乏改善技术的强烈动机。”

不断发展的新事物

虽然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障碍,但业内人士仍然对分众传媒的前景保持乐观,尤其是假如公司能够解决目前面临的挑战的话,他们会更加有信心。多克托罗夫认为分众传媒最大的王牌就是在液晶电视广告投放市场占有支配地位,而在广告业的市场上,现在大家都在尽力规避平淡无味的大众传媒。他说,“这个公司是不会缺钱的。”另外一个优势是公司的广告投放仍然比电视广告便宜。“广告商不能不做广告,因为他们需要通过广告来扩大市场占有率。现在的问题不在于公司能否生存下去,而是应当如何保持增长。”但他表示他并不清楚分众传媒现在新的增长动力在哪里。

沃尔夫说:“一旦这些问题得到解决,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公司就能顺利地前进。”他还说从长远来看,公司需要做些创新并加大研发投入。他相信公司最终会在高科技的发展之路上更上一层楼。

他建议分众传媒通过增加创意的方式来保持对广告商的吸引力。公司应当想办法“通过更加有效的方式吸引在大堂中等电梯的人”,同时在机场这些人们必须等待更长时间的地方增加技术互动。

分众传媒称自己正在向新的广告方式进军,在液晶电视广告之外寻求多样化。目前公司的广告渠道已经从最初的两种增至目前的七种。

2005年10月,分众传媒收购中国最大的电梯平面广告公司框架媒介(Framedia),去年又将领先的手机广告商山东凯威媒体公司(Dotad Media Holding Ltd)收归麾下。但最轰动的新闻还是今年三月份以3亿美元的价格并购网络广告公司好耶广告网络(Allyes AdNetwork)。投资银行雷曼兄弟今年四月公布的报告中称,这桩交易不过是分众传媒在网络游戏计划中迈出的第一步。但吴明东表示公司的核心业务仍将是液晶电视广告。

“很难想象他们会逐渐淡出市场。”一位分析师如是说。当被问道它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否源于人们对其模式的有效性不甚了解时,他回答到,“看看公司的收入增长势头,你就不会再认为这种增长源自误解。”


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index.cfm?fa=viewArticle&articleID=1605&sentarticle=1&CFID=25743550&CFTOKEN=56287832

世界四大搜索引擎正式支持自动发现Sitemaps功能

search-engine-optimisation-uk.gif

(image source:attentiongrabbers.co.uk)

  为了更好地支持Sitemaps协议,Google、Yahoo!、微软在去年11月正式结盟,推出sitemaps.org网站。通过网站Sitemaps,站长就可以清楚地告诉搜索引擎,它的网站上有哪些内容,从而使得搜索引擎可以更快速地分析和收录网站内容,而不必再花长时间等待搜索引擎的爬虫来爬。

  当然,如果你注册了Google的网站管理员中心,你可以直接提交自己的网站Sitemaps文件,然后验证一下即可。不过现在Google、Yahoo!、微软Live Search以及ASK这四大搜索引擎决定向站长们提供进一步的便利,即正式支持了Sitemaps自动发现功能。从现在起,用户只需要给网站的robots.txt加上这一行内容:

Sitemap: http://www.example.com/sitemap.xml

*把标黑部分换成你的网站地址,然后根据Sitemaps文件的实际位置,把完整的链接写出来。

  这样,Google、Yahoo!、微软Live Search以及ASK就会自动从robots.txt文件里第一时间发现你的Sitemaps文件,从而节省了爬虫搜索及抓取的时间,更有利于网站内容的收录。

  如果你的网站本身没有生成Sitemaps文件功能,请参照Google提供的指引,自行创建。


http://www.gseeker.com/50226711/aeccecsitemapse_87681.php

2007年4月11日

著名SEO专家Zac专访Google工程师Matt Cutts及朱健飞

Matt_cutts_3.jpg

  Matt Cutts的采访我们已经看过了不少,但印象中Matt Cutts似乎从来没有接受过国内SEO专家的专访,因此也从来没有以中文SEO为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英文SEO固然是主流,但在中国,中文才是绝对主流,由于语种的不同,中文SEO的方法也就不同。为此,国内著名SEO专家Zac(Zac现居新加坡,是国内著名SEO组织"点石互动"中的成员)近日专访了Matt Cutts及Jianfei。Matt Cutts是Google的反网络垃圾小组的Boss,这一点我们早已知道了,而Jianfei即朱健飞,是Google的"顶级中文反垃圾工程师"。因此这个采访非常有意义,Google的两位顶级专家是主角,他们都发表了自己对于中文SEO的看法,而Zac所提出的问题则正好是很多中文站长一直以来都想知道答案的。

  下面是我感兴趣的一些内容:

Zac: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调查,Google的市场份额从05年的33%降到了06年的25.3%。你们怎么看调查中市场份额的降低?

Jianfei: 就这个市场份额,让我们参考李开复的说明,"这些调研数量可能会有一定的误差。不同的用户,使用搜索引擎的频率会不同,有人可能一天用10次搜索引擎,有人可能一天只用一次,简单的采样结果也许并不能真实反映流量。"

幻灭注:十分有趣,即使是Jianfei这样的工程师,也对谷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避而不谈,直接套用李开复的官方措辞,即:那些统计都是不准确的,别理它。那么哪些统计才是正确的?谷歌自己发布的才算?

Zac: 我们谈谈复制内容,最近很热的话题。我在中文网站看到更多的内容复制。很多中文站长喜欢从其他网站"采集"内容,有的用软件,有的人工,然后放在自己的网站上。Google是否惩罚这种放满了四处可见的内容的网站?是否有个百分百或门槛,超过了会导致惩罚?原创者应该怎么做才能确保原创版本被正确辨认?

Jianfei: 我们注意到了一些中文网站有很多复制内容。用户喜欢看到不同的搜索结果,所以Google尽力提供多样的结果。我们的算法已经有了一些清除复制内容的办法,我们会继续寻找改进的方法。

幻灭注:中文网站内容的复叠现像的确十分严重,这是因为国内的站长通常都无视版权的存在。不仅经常会进行人肉采集,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各种自动采集也全面出动。基于单纯复制贴粘或自动采集得来的内容而建立的网站,我们通常称之为"垃圾站"。但垃圾站的站长们并不介意这个称呼,因为他们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在垃圾站上面投放广告,赚一点钱再算;然后等搜索引擎采取惩罚行动后,再新建另一个垃圾站。Jianfei并没有正面回答Google是怎样辨别内容是否原创,但如果你还记得,Google官方在今年3月中的时候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公开表明了会加强对垃圾站的打击力度。一般情况下,Google找到了比较有效的方法后,才会发表这样的文章。不过有搜索引擎存在一天,垃圾站的现像就会一并存在,Google仍需努力。

Zac: 有的网站使用多个域名,内容完全一样,比如说domain.com和domain.com.cn 。这样危险吗?最好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Matt: 如果内容真的一样,我会选一个域名,另一个域名做转向到选定域名。比如,google.com 做永久转向 (301) 到 www.google.com,我们会看到并通常会选择转向指向的那个。如果内容是不同的语言(比如中文和英文),那么在两个不同的域名的内容没什么危险,但是如果内容完全一样,最好从复制域名做永久转向到一个选定域名。没有转向的镜像网页可以产生问题。最好使用301/永久转向,因为Google也许选择删除或不显示你最喜欢的版本。

幻灭注:那么怎样做301转向?Zac之前写过一篇极详尽的教程了,参考其中的步骤即可。

Zac: 我们能找到的PR最高的中文站是PR8。就PR来说对中文站有歧视吗?如果没有,为什么没有PR9甚至PR10的站点?PR对排名还有用吗?

Matt: PageRank确实取决于互联网的链接结构,但我不会因为看不见PR9或PR10的站而灰心。其一,中文站通常是跟其他中文站比较排名,所以比赛还是公平的。同样很重要的是Google的PageRank有更细的量度(并不是简单的1到10),所以都显示工具条PR6的两个站可能有不同的PageRank。Google对非英文站点的权威声望度的测量有特殊处理来帮助

幻灭注:这也是中国站长常有的疑问之一,即为什么中文网站的PR值总是要比英文的低一些。PR值不是整数,尽管它最终在Google Toolbar上面显示出来的结果为整数,这一点我们去年就说过了。但如上面标黑部分,Matt说Google对于非英文站点的重要性有特殊的衡量方法。这是否代表着因为这样,中文站的PR值才比不过英文站呢?

Zac: 最近很多关于被信任的域名和权威网站的讨论。如果一个站被认为是权威,它会在Google排名高,更多人找到这个站所以带来更多链接,然后它变得就更强。普通默默无闻的站怎么克服这个情况和权威站竞争呢?除了建一个有很多有用原创内容的好的站点,有什么捷径吗?

Matt: 如果是刚建的普通小站,我不会去尝试热门关键词。把精力集中在一个小的你能被当作专家的利基市场。当你被更多人知道了,你可以从小利基市场往越来越大的领域发展。很多成功的站都是从小站开始,往大发展。而且,你越有创意,越有趣,越有帮助,这常会有助于人们注意到你。

Jianfei: 比如,你的站 http://www.chinamyhosting.com/seoblog/ ,就是这样的站。一年前,这个站没人知道,但通过你的勤劳工作和创造性努力,现在它在搜索[搜索引擎优化排名]时排名很好,这令人印象深刻。

幻灭注:这应该是几乎所有站长都想知道答案的问题,特别是有什么捷径,可以令小站能与权威站进行竞争。可惜的是,这两位Google专家的答案都是一样的,即四个字:专心做站。

Zac: 我每天都在我的博客里看见大量链接垃圾。论坛或博客里的链接垃圾会导致惩罚吗?还是被Google直接忽略因此对排名没影响?

Jianfei: 实际上,发链接垃圾可以变得危险。如果Google发现一个公司在发链接垃圾,这个公司的站可能从索引删除。除非我们再也看不到垃圾链接,Google不一定会重新收录。在大部分情况下,删除链接比加入链接还难(比如用垃圾软件发在博客和论坛的垃圾),所以还是离链接垃圾远点好。

Matt: 通常,Google会忽略链接垃圾。当我们知道一个公司确实发链接垃圾,我们可能采取适当的行动。

幻灭注:大家都想知道答案,而Matt和Jianfei的回答则更明确,如果你以为在别人的博客里不断地发你的网站链接就能给你的网站带来好处,那你就错了,因为Google可能会对你的网站进行严惩。其实我在去年就建议过了,如果你仅仅想从某个网站或blog里获得一些流量,正确的做法是给这个blog发送一个trackback(国内称"引用"),只发一个,别多发。

  感觉Zac这次完成的采访对中国站长的意义非常重大,建议大家阅读完整的采访内容(中文版英文版)。再次感谢Zac!


http://www.gseeker.com/50226711/eseoaezacaeegooglecmatt_cuttse_87455.php

2007年4月10日

中信1616首日飙升67% 成港股新股王

新浪科技讯 4月4日消息,据香港媒体报道,获华懋主席龚如心及思捷前主席邢邢李(火原)力撑的中信1616(1883),首日挂牌表现抢眼,昨日一度飙升76%至4.54港元,收市升幅虽收窄至67%,但仍略胜汇源果汁(1886),成为今年的新股王。

  以收市价4.31港元计算,散户认购一手中签计算,每手稳赚约1700港元。

  散户每手赚1700港元

  除中签的散户赚个盘满钵满外,已将1616投资全部撇帐的中信泰富(0267)同样劲赚,该公司董事总经理范鸿龄虽未透露分拆中信1616,为中信泰富带来多少盈利,但表示大股东盈利超过十数亿港元。

  中信泰富额外套现3亿港元

  中信泰富昨晚即时宣布行使超额配股权,持股量由56.6%降至50.1%,额外套现约3.1亿港元。以昨日收市价计算,中信泰富仍然持有的1616股份市值40.6亿港元,以中信泰富已发行股本22亿股计算,单是中信1616这项资产已相当于每股1.84港元。

  抽中1000股的散户昨日若成功以最高价4.54港元沽出该新股,获利近1900港元,以收市价沽出则赚近1700港元,成为今年最赚钱的新股,令本月陆续招股活动进一步升温。不过经过急升后中信1616的历史市盈率已高达36倍,对此范鸿龄笑言,现时逾30倍的市盈率令中信1616管理层压力大增,中信泰富会全力支持中信1616。(叶柳)

  中信1616简介:

  拥有香港对外通讯服务牌照,于2000年5月并入中信泰富,目前是香港国际直拨电话容量最大批发商之一,拥有两个互联交换中枢,主要提供国际长途电话批发及数据业务,同时经营短信及数据通信和外包服务。

  麦格理研究报告指出,中信1616以内地电信业为主,内地国际话音通讯市场中,15%的呼入、35%的呼出业务均出自其手。中国移动等主要移动运营商均是中信1616的客户,中移动60%的国际业务经过中信1616枢纽传输。


http://www.donews.com/Content/200704/33d6da84-ee68-48d9-992e-e52216eefde4.shtm

孙德良:欢迎对手马云 生意宝短期无法带来营收

“生意宝将是网盛科技中远期增长的关键动力源,但中短期来讲,生意宝还不能给网盛带来收入”,孙德良如此描述生意宝在网盛的位置。

  网易科技讯 4月9号消息。昨天,网盛科技选择在阿里巴巴公布收编行业网站策略两周后高调发布了酝酿多时的战略产品“生意宝”,时间上的凑合,让这两位原本同在杭州却井水不犯河水的选手,在行业网站领域上演起“同城德比”。

  “我们欢迎阿里进军行业网站,垂直B2B领域需要引入适度的竞争,阿里对我们的冲击没外界想象的那么大”,上市将近半年,网盛现在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媒体的极大关注,善于讲故事的孙德良现在说话感觉比任何时候都要谨慎些。

  3月28号,号称 “A股第一互联网概念股”的网盛科技(002095.SZ),公布了上市以来首份年报,其主营业务收入6279.8万元,比上年减少1.48%;净利润2812.9万元,比上年减少3.07%。2006年全年业绩三年来首次出现下滑。

  网盛上市承销商申银万国分析师认为,网盛的成长性已经度过飞速发展进入稳步发展时期,所以除非新业务能够大幅度地提升业绩,否则100多倍市盈率较难长期支撑。孙德良首次感受到上市公司的业绩压力。

  在高速增长乏力的利空消息下,业界甚至传出了“Google入股网盛”、“孙德良要当红娘”的消息。顶着“国内互联网第一股”帽子,初登资本市场的网盛,开始有点给人病急乱投医的感觉了。

  业内人士认为,网盛科技选择在这个时间发布“生意宝”可谓一举两得:一来可以回应阿里巴巴对行业网站的收编策略,同时向业界表明网盛清晰的战略,巩固行业网站老大位置;二来在首次发布不佳财报后,正式推出基于行业网站联盟的大型商业门户与搜索平台,公布创新业务模式,增强资本市场的信心。

  “生意宝将是网盛科技中远期增长的关键动力源,但中短期来讲,生意宝还不能给网盛带来收入”,孙德良如此描述生意宝在网盛的位置。

  而对于上市后网盛目前所处的尴尬困境,孙德良似乎一如既往的专注。“网盛未来几年只需要做好两件事:第一,继续做好原有业务模式的创新,旗下三大专业网站化工、纺织、医药继续发力。第二,做好行业网站联盟生意宝,携手数百专业网站共赢天下。未来三到五年别的不干,就干好这两件事情。”(文/网易科技 古丰)


http://www.donews.com/Content/200704/0e98fa92-6b6c-4ba3-a5c8-9c74addb67ba.shtm

王怀南:百度进日本不明智,在华松懈不应该

DoNews 4月10日消息(记者 王乐)近日,出席DoNews 5G评论的前谷歌亚太区市场总监王怀南对昔日对手百度进行了评价,他认为百度目前危机四伏。

  王怀南将百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他认为,百度在发展早期是盲目抄袭,没有任何创新。转折点发生在,美国Overture公司找到将搜索流量变成财富的方式以后,“百度的反应速度甚至超过了美国的雅虎”。王怀南认为在这个阶段百度是一家成熟并且稍有创意的公司,比较成功的产品包括百度知道、百度空间,此外在收购hao123等策略上也非常成功。

  王怀南认为,目前百度正处于第三阶段,特点是盲目自信和松懈,表现是贸然出击日本市场。据他分析,日本市场虽然是亚洲最大的搜索市场,但发展的速度并不快,而且市场的忠诚度又很高,仅凭1000万美元的投入显然是“隔靴搔痒”。

  据王怀南分析,百度进入日本市场,一方面是由于受到资本市场的压力等多种因素,另一方面也反应了其对中国市场的松懈。在这种状态下,包括谷歌甚至第三家公司振作起来,都有可能从百度手中夺取部分市场占有率,毕竟中国市场相对而言还是早期市场,百度对这个市场应该非常紧张而不应松懈和大意。(完)

前谷歌亚太区市场总监王怀南正在讲解他的新项目宝宝树(keso摄)


http://www.donews.com/Content/200704/5fa1e631-370f-4314-83d2-1066a97de211.shtm

2007年4月9日

谷歌就谷歌输入法对用户及搜狐等各方致歉



谷歌拼音输入法在实验室发布(2007 年 4 月 4 日)以来,我们收到了用户大量的反馈和建议,其中,我们特别注意到大家对谷歌输入法词库的质疑,该词库在试验阶段确实包含了一些非 Google 的数据源。我们愿意直面自己的问题,更因此对用户及搜狐公司等表示歉意。

与此同时我们立即采取了行动,本周日(2007 年 4 月 8 日)的中午,我们完成了谷歌拼音输入法发布以来的第二次更新(谷歌输入法 1.0.17.0 版本),用两天时间完成了词库的全面重新升级,目前的词库是从谷歌多年积累的海量搜索数据库数千万条目中产生, 我们欢迎用户与业界对我们升级版本的监督。

谷歌自身、同时也希望同业界共同努力,为提升输入法的全面升级、功能突破作出长期、踏实的实质性工作,不断的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应用体验。

最后,再次表示对用户、搜狐等各方的歉意!

http://googlechinablog.com/2007/04/blog-post.htm

IT经理世界:垃圾邮件产业揭密

这种网络赚钱术,是互联网破坏性创造技术造就的新商业模式。

  杜晨/文

  冯波的商邮通公司生意越来越难做了,从1998年就开始做邮件营销的他已经被近些年来越演越烈的垃圾邮件弄得焦头烂额。为了不让自己的邮件营销与那些垃圾邮件发送商们混淆,他不得不频繁地与中国的反垃圾邮件中心沟通,率先当起了中国反垃圾邮件的志愿先锋。

  冯波把自己的商邮通公司定位成邮件的第三方增值服务商,通过自己下属的内容网站吸引用户前来注册,合理地得到他们的邮件列表,并向那些愿意接收第三方广告信息的用户用邮件的方式推送商业广告。“与那些垃圾邮件不同,我们之间的最大区别就是:我们发送具有广告宣传性质的电子邮件时收件人都是事先同意接收的。”就是因为这一点,使得冯波们的正当生意在与垃圾邮件的竞争中惨败下来。

  “我们要租用带宽,要自己买服务器,要建设有内容的网站吸引用户来注册,要搜集有效的邮件地址,要开发为企业服务的软件,还有日常维护,这都是要投入成本的啊。可是,那些垃圾邮件发送者就不需要,他们只要在网上花很少的钱购买邮件群发及邮箱抓取软件,就可以做生意了。”冯波非常气愤地说,“他们才不管你是否愿意接收这些邮件呢,他们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往不同的邮箱塞进足够多的邮件。”

  邮件群发及邮箱搜索软件如今在互联网上实在是太好找了,随便去一个软件下载网站都能找到相关的产品,价钱在200元左右,而邮箱搜索软件的价钱也与之类似。甚至收集到邮箱地址之后,可以单独叫卖这样的数据库。“一个有效的邮箱卖价是几厘钱。”冯波说。

  这样的邮箱数据库建设根本不需要任何花成本的积累搜集,只需用一个配置了“网络嗅探器”的软件就可解决。这种软件专门扫描用于传输邮件的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的网络数据包,挑出其中带有@符号的字符串,挑选其中符合邮件地址特征的信息进行随机的发送。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嗅探器扫描有可能带有大量用户信息的网页,例如论坛网页、商业网站的留言板等等。所以,在一些网站及论坛里,就能经常看到这样的广告:“出售中国大陆各省、各行业分类邮址,综合类邮址, 3.5亿个。非自动生成,完全软件搜索的高效邮件地址,只需50元。”

  对于有推广需求的小企业来说,几百元就能让自己的信息发往上亿个邮箱,这确实是种诱惑,上亿封邮件发出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人注意到了,也算是成功的推广了。这种大面积小概率的推广手段就像在大海中撒了一张无限大的网,收网时网中哪怕只有一条鱼就算是成功。当然,前提是编织这张大网及撒网几乎算是零成本,冯波这种还要花大力气去编织鱼网的邮件第三方增值服务商与之相比,根本不是对手。

  所以,对那些有市场推广需求,但是又没有足够多市场推广费用的小企业来说,在网上花上几百元买一套邮件群发及邮箱搜索软件实在算得上是划算的买卖,这也直接导致这类软件的独立供应者剧增。这些软件供应者大多是个人软件制作者或某几种软件的代理商,遍布于中国各地,他们依靠电子商务来进行交易,用提供注册码的方式很好地解决了软件被破解的难题。即使邮件群发软件被高手破解了也没关系,邮件数据库照样可以卖钱。

  但是,对大多数小企业来说,自己去买一套这样的软件操作还费时费力,于是,垃圾邮件运营商就应运而生,专门为他们提供邮件营销的解决方案,按每次推广的数量和效果收费,这种收费有一些报价甚至超过了5万元/次,而他们所投入的成本也只不过是几百元或是更低。在互联网上一个号称从事“中国互联网广告外包项目”的“中国商业数据开发组织”就从事着这样的工作,他们打着“商业电子信函专业投放、30日让5000万人知道您的产品”的诱人广告吸引客户,实际上所从事的工作就是发送垃圾邮件。当致电他们的张姓负责人时,他就会告诉你,这种方式对企业的推广宣传作用是最好的,“不知道有多少人正等着寻找你的信息呢,你这样主动推给他们,简直就是雪中送炭。”他夸张地说。如果你提出面谈,或要签订合同时,他就会告诉你他们只通过网络和电话联系,而且推广的效果保证最好,“不信你可以先试用一下。”

  “未经授权利用他人的计算机系统发送互联网电子邮件;采用在线自动收集、字母或者数字任意组合等手段获得的他人的互联网电子邮件地址用于出售、共享、交换或者向通过上述方式获得的电子邮件地址发送互联网电子邮件;故意隐匿或者伪造互联网电子邮件信封信息;未经互联网电子邮件接收者明确同意,向其发送包含商业广告内容的互联网电子邮件等,这些都属于是垃圾邮件及垃圾邮件运营商的普遍表现。在信产部颁布的《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管理办法》中都有明确定义。”中国反垃圾邮件中心的主任曾明发说。“至于惩罚,也就是抓住以后最多罚3万元钱。”

  除离岸外包业务之外,垃圾邮件也逐渐成为中国的代名词。全球反垃圾邮件协会Spamhaus的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垃圾邮件出产国。Spamhaus是1998年创立于英国的一个组织,它与全球各国的执法机构合作来识别和搜索垃圾邮件发送者,游说各国政府制定切实有效的反垃圾邮件法规。在2004年5月,Spamhaus在中国建立了分部。现在与中国互联网反垃圾邮件中心保持着密切的合作。

  一个月前,Spamhaus对中国的TOM在线网站设置了全球IP拦截,因为TOM在线被中国的一个垃圾邮件发送者利用了,用TOM的免费邮箱向全世界发送了大量的垃圾邮件。但是,据Spamhaus调查,中国有许多网站管理员仍然拒绝将这些垃圾邮件发送者从它们的系统中去掉。理由很简单,因为这些垃圾邮件发送者是这些网站的活跃用户。

  “有人用品牌广告或是搜索引擎广告做推广,为什么就不能用这种低成本的电子邮件做推广?你不喜欢,删掉就是了。”一位从事精细化工行业的企业主非常支持垃圾邮件推广这种形式,他也有着自己的理由。“我们这个行业的特点是供货商多,原料的可替代性很强,价格因素敏感,而且随时会有让我们想不到的新合成的替代原料出现。我们的产品需要几十种原料,而每种原料有几家主供货商,同时每种原料又有几十家候补供货商。这样算下来,我们有近千家主或候补供货商。我们的邮件地址是公布在网上的,任何同行人士都可向我们发邮件提供产品信息与价格资料,我们也非常欢迎这些资料,因为根据这些资料可以增加我们与主供货商讨价还价的能力,同时根据这些电邮信息,我们可极快地收到新品种原料的信息,以改进工艺,降低成本。”

  他甚至也为发送垃圾邮件者开脱:“如果根据那个《电子邮件管理办法》,这些候补供货商根本不能向我发邮件广告了,因为它们肯定是通过自动定向查找软件查到我的邮件地址的,而且肯定是不请自来的邮件,肯定是用没经过备案的ADSL动态IP通过群发软件发给我的。如果这些供应商不能发邮件给我了,我必须多请两个员工不断地从行业网站或供货商网站上找信息,还要不断地给他们发邮件或电话,这样反而加大我的成本,以至于增加了我的产品成本,降低了我的产品价格竞争力。还有那些根本没有网站,在行业综合网站上也没注册的供货商,他们的信息那我更找不到了,更没办法获取它们的信息了,这就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的信息量。”在这位老兄看来,信产部颁布的办法是阻碍了信息流通,“它会增加我的成本,降低我的产品竞争力。从这个角度来说,是不是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呢?”他振振有词地反问道。

  在中国互联网协会、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3月份提供的数据中也提到了一组有趣的数据:尽管垃圾邮件满天飞,但是电子邮件广告的呈现率依然最高,达到6.95%,其次为综合门户网站广告,为6.72%,再次是新闻网站广告,为6.55%。

  垃圾邮件的产生背后也有着必然的逻辑,当互联网技术在破坏性创造商业模式的同时,垃圾邮件也成为了这种创造的副产品。



http://www.donews.com/Content/200704/c68a3856-d825-4077-9b03-9e6771cc06f5.shtm

周鸿伟:变身悬念

他能否带领奇虎走出一条与3721不同的发展之路?

  ■文/黎冲森

  “在互联网的几大公害中,除恶意软件外,还有哪个敢理直气壮地公开与人民为敌?” 奇虎公司董事长周鸿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说,“我站出来反流氓软件,揭开行业潜规则,打破一些人的饭碗,有人恨我,我能料到。”

  两起恩怨的背后

  2007年1月22日,奇虎又被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告上法庭,被要求停止毁谤其名声。奇虎也向法院起诉对方,要求法院判令其停止侵权和赔礼道歉。

  1月19日,CNNIC指出,my123爆发,奇虎有商业炒作和从中获利的重大嫌疑。而奇虎则否认与my123有关联。双方背后的主角就是周鸿和CNNIC主任毛伟。

  那双方到底有什么过节?“CNNIC的中文上网的部分特征符合中国互联网协会颁布的恶意软件定义,而360安全卫士在给网民提供卸载它的工具。这一点触动了CNNIC的利益。这就是CNNIC对我们大打出手的原因。” 周鸿说,“CNNIC炮制my123事件,目的是破坏360安全卫士的名声,以达到他继续传播恶意软件的目的。”

  周鸿和毛伟的恩怨可上溯到2001年。那时双方为“网络实名”的主导权而战。作为3721公司老板的周鸿本想借力CNNIC背景做大,而毛伟则想拥有网络实名的源代码及其所有权。双方合作失败后,闹上了法庭。后来,百度加入了口水战。到2003年,风波才基本平息。

  2006年12月20日,奇虎和雅虎中国闹得沸沸扬扬的口水战和诉讼案也有了个结果: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判决原告雅虎中国胜诉,被告奇虎对雅虎中国构成侵权。

  对这样一个结果,周鸿感到意外吗?他没有正面回答。

  纠纷的缘起是,周鸿从雅虎中国离职后率领原3721软件开发团队与卡巴斯基合作开发了免费杀毒软件“安全卫士360”,并将雅虎中国3721网络实名定义为流氓软件。而早在2004年1月,雅虎出资1.2亿美元收购了3721公司。3月,周鸿出任雅虎中国区总裁。2005年8月,阿里巴巴又收购了雅虎中国。在此背景下,阿里巴巴和周鸿原部下、现任雅虎中国副总裁的田健指责他职业道德有问题。周鸿也进行了反击。2006年9月28日,雅虎中国将奇虎告上法庭。

  “根本原因是,360安全卫士触动了他们的利益,我自然就变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了。”周鸿说。同时,针对杨致远在海外劝阻风险投资商为奇虎进行新一轮融资的消息,周鸿却认为真正幕后主使是马云。这是否是一个激化雅虎内部矛盾的权宜之策?他说:“我和杨致远合作过,深知以其身份和地位是不会这样做的,而且投资圈的一些朋友也给了我一些相关信息。”

  180度转身

  2006年7月27日,周鸿推出“360安全卫士”,也就意味着正式开始向流氓软件宣战。9月4日,董海平发起组织了“反流氓软件联盟”,许多杀毒软件企业纷纷响应。中国互联网协会等国家有关部门和协会也作出积极反应,把反流氓软件运动推向了高潮。

  据周鸿分析,反流氓软件与流氓软件的斗争已经历了四个阶段:流氓软件被删除,其开发商重新给装上;流氓软件把自己藏起来,让用户找不到;反流氓软件找到了流氓软件也删不掉;同归于尽,流氓软件把系统文件装到自己目录里,反流氓软件将流氓软件删掉的同时也把其他重要文件删掉了,由此导致反流氓软件也不受欢迎。

  其实,国内流氓软件泛滥,与当初周鸿等人滥用插件有关。2005年7月,“3721”被认定为十大流氓软件之首。而早在1998年3721公司创立时,为保护自己的利益,人为地为竞争对手CNNIC、百度等设置技术障碍。“当年我用插件推广3721,也是学习flashget。3721发展很快,当年覆盖率就达到70%以上。随后,百度、CNNIC也开始抢占地址栏,而他们想进入就要删除我们的软件。这样,3721就做得越来越难以删除,并加大了弹出推广的力度,由此也给网民造成骚扰之困。” 周鸿说,“那时我是无心之过,但却打开了潘多拉盒子。”

  现在,人们对周鸿的最大疑惑是:他怎么会突然从“流氓软件之父”变成反流氓软件的斗士?难道这样做更有利可图?

  “我站出来反对流氓软件,一是为弥补以前的无心之过,二是作为行业中的一员,有责任为行业有序发展做一些事情。另外,在这个劣币驱逐良币的混乱互联网时代,不做流氓软件,就无法生存,但作为天使投资人,如果不改变行业环境,我是没办法要求我投资的企业不做流氓的。” 周鸿解释说。

  他还认为,流氓软件已超过病毒,成为互联网的第一大安全隐患。最终要治理它,必须发动全面战争,依靠所有人的力量,包括政府出台法规、网民监管以及安全厂商提供卸载工具等,让产业链上游制造和散布流氓软件的“流氓企业”都失去生存空间。

  在这起事件中,外界对他褒贬不一,但他却很自信:“我是一个倡导者。我做的是正确的,不在意外界怎么说。”

  投资创业两不误?

  2006年2月,周鸿成立天使投资基金,扬言要做“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因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还需要更多创业者介入,而其中多数人没有资金和经验,需要天使投资人的帮助。这就是我为什么想这样做的原因和出发点。” 他把自己定位为天使投资人和创业者双重身份,而且满足于这种感觉。

  他解释说,自己做投资,不是为了要挣多少钱,而是要帮助创业团队规划出合理的商业模式和商业策略,因为从整体上看,天使投资的失败概率非常高。他认为天使投资至少要满足三个条件:对产业了解;做过企业;有很好的人脉关系,能给创业企业融到资金。

  他尤其看好社区、搜索和P2P三个业务方向。目前,他投资的企业除奇虎外,还有迅雷、康盛创想和乐宝等,但所占股份比例为5%~10%。

  为什么要保持小股东身份?他做了一番解释:“投资人不是创业者,是帮助创业者的人。创业者燃烧智慧和青春,而投资人燃烧钱。如果投资人成了大股东,创业者不就变成了你的打工者,还会有激情去创业吗?这是最好的投资哲学。因此,我不会成为大股东,我要充分认可创业者的价值。其实,作为天使投资人,投入的资金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自己的经验、资源和在创业过程中给他的帮助和指点。”

  但这样,如果与创业者产生了分歧,又该如何处理呢?“投资人是创业者的良师益友,如果发生分歧,首先要充分沟通。如果双方意见确实无法达成统一,我会尊重创业者,毕竟这是他的公司。”

  有传言说,Google要收购奇虎。奇虎是否又陷入了3721公司的老套路?周鸿强调说:“奇虎将来只会有收购其他公司的计划,而非被收购!”

  但人们依然质疑:周鸿最终能平衡好投资与创业的双重身份,并真正带领奇虎走出一条与3721不同的发展之路吗?只能拭目以待。

  附文:

  流氓软件运作链条

  流氓公司—— 软件开发商—— 流氓软件捆绑正常软件—— 用户不得不下载流氓软件—— 流氓公司控制后台—— 流氓公司利用插件向用户发送弹出广告—— 获取广告费(大概8元/千次)。



http://www.donews.com/Content/200704/60145e60-f51b-4e97-a1a0-6000947f9d68.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