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4日

习近平提出的改革计划雷声大雨点小 After Long Wind-Up, Xi Delivers Anticlimax

几个月来市场对中共三中全会的期待日益高涨,官方已承诺将公报一个全面计划,为实现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民族复兴之梦指引未来的前进道路。

就在几天前,一些与习近平、总理李克强和一批政府及军队领导人会面的外国人士得到的明确信息是,他们应当期待三中全会提出一个全面的改革蓝图。党报文章也透露了(未详细说明的)政治改革的前景,这是几十年来不曾触及的领域。

然而在周二公布的三中全会公报中,最终公布的改革方案非常具有选择性。 

Getty Images
周二,北京,一名商贩向路人展示一款带有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前主席毛泽东相片的纪念品。
而且公报几乎没有涉及改革的具体细节,尽管国内外通常给中国改革列出的那些目标有许多都在公报中得到了提及,其中包括承诺进行金融体系、医疗和教育改革。

中共通常通过措辞来释放政策调整信号,这在局外人看来就像是猜谜游戏,同样此次公报的措词也为未来深化改革的方向提供了一些令人遐想(可以说是比较隐晦)的线索。

举例来说,一些分析师探究了公报中使用“决定性”这个词的意义,公告称,让市场而不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前的提法是起“基础性”作用。然而措词变化的确切含义无从知晓。许多自由派经济学家一直憧憬,共产党将发出收缩国有企业权力、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明确信号。但是公报重申了国有企业的领导作用。


中国观察人士一直持谨慎态度,他们认为,预计公报会在中国实现首要任务方面拿出具体方案是不切实际的,这个首要任务就是如何推动经济进入更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扭转破坏环境的局面,缩小社会差距,控制迅速膨胀的信贷规模,建立更强大的机构来改善经济治理以及清理腐败。

即使对于许多观察人士希望公报能够对关键改革内容作出高级别承诺这一较为温和的期望,公报也未能完全予以满足。

比如,公告中没有提及户籍制度改革,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这一改革可推动中国转型至由生产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

改革也没有提及让农民获得更多土地权利--包括出售土地的权利,这被认为是他们移居城市的前提条件。

公报中也没有任何有关利率市场化或资本帐户开放等金融业改革措施的细节,而这是将经济增长引擎由效率较低的国有企业转向创新型私营企业的计划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最引人注目的是,公报中对政治改革只是一笔带过,吴敬琏等中国自由派经济学家认为经济改革必须以政治改革为起点。这是因为真正的经济改革意味着将对中国共产党的既得利益造成冲击;中国经济对投资的专注创造了大量实现个人富裕的机会,令这些既得利益集团受益。

公报指出有必要加强司法独立,与政治改革齐头并进。但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相关表述。

现在的问题是,究竟是公报对改革那种乍看上去显得半心半意的态度是中共改革派在保守派的反对面前所能表现出的最佳水平,还是公报的文字中隐含着施政方向的一种更为根本性的改变,这种改变可能要到中国决策机构认真研究相关细节时才会明朗起来。

另外,也不清楚公报是会议的最终结论,抑或只是需要稍后完善的框架草案。

在三中全会前的大规模铺垫之后,结果令人失望几乎不可避免。但三中全会仍然标志着习近平在任第一年的顶峰,在此期间,他提出了“中国梦”的宏观概念。

事实上,习近平就任主席后前几个月中,最值得一提的举措是治理腐败以及重提毛泽东思想,对网络上的自由言论予以严厉打击。

对习近平“左倾”姿态的一个解读是,他在为将于三中全会后发布的大规模经济改革计划寻找掩护。在更多改革细节浮现出来之前,上述观点必然受到质疑。

习近平称自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实际上,中国在19世纪初前后的清朝达到了顶峰,但之后迅速衰败,一部分原因是外敌侵略和掠夺,但同时也因为国内出现诸多问题,其中很多问题直到现在仍然对中国造成困扰,包括不利的人口结构、受到严重破坏的生态环境、无所不在的腐败和国内的不满情绪。

当前国内很多精英(互联网企业家、房地产大鳄、学者和实业家)一直在私下交流,讨论在不进行重大改革的情况下当前制度本身是否会面临危机。对他们中的很多人而言,三中全会提供了一个对未来恢复信心的契机。

在三中全会开幕前,中国一位主要的科技投资家表示,他的朋友要么背井离乡,要么生活在恐惧之中。现在的问题是,三中全会公报及之后的措施是否会吸引他们回国。

Andrew Browne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For months now, anticipation has been building in China about a Communist Party meeting that would, it was officially promised, offer up a 'comprehensive' plan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for President Xi Jinping's goal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Just days ago, the clear message that went out to a group of foreign visitors who met President Xi, Premier Li Keqiang and an array of government and military leaders was that they should expect a 'comprehensive blueprint of reform' from the party's meeting, known as the Third Plenum. Inspired leaks in party-run newspapers had dangled the prospect of unspecified political overhaul, which have been on ice for several decades. 

But the reforms that finally emerged in a communique from the Communist Party on Tuesday turned out to be highly selective. 

What's more, the details were almost completely missing, even though the document ticked off many of the items that appear on standard lists of reform objectives for China,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ountry. These include pledges to overhaul the fiscal system, health care and education. 

The party has historically signaled policy changes in words and phrases that appear as riddles to outsiders, In that vein, the language of the communique offers a few tantalizing, if murky, clues to deeper reform that may lie ahead. 

Some analysts, for instance, have divined significance in the use of the word 'decisive' in the communique's call for the market to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allocating resources' rather than the state. Previously, the operative adjective in that standard formulation was 'basic.' But what, precisely, the shuffling of the party's lexicon means is left unanswered. Many liberal economists had been hoping for a clear message that the party would roll back the power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promote private enterprise. Instead, the document reaffirmed the leading role of state enterprise. 

China watchers have cautioned all along that it is unrealistic to expect the communique to produce concrete action points for leaders' main priorities: how to move the economy onto a more sustainable track, reverse environmental devastation, narrow social disparities, rein in runaway credit and build stronger institutions to improve economic governance and clean up corruption. 

Yet, even by the more modest expectations of many observers for a high-level commitment to key elements of reform, the communique that emerged from the four-day meeting in a military hotel was piecemeal. 

For instance, there was no mention of overhauls to the hukou registration system that prevents farmers from migrating to cities, a reform that many economists believe could underpin China's transition to a more productive and consumer-led model of growth. 

Changes that would give farmers more secure title to their land, including the right to sell it--seen as a prerequisite for their move to cities--are skimmed over. 

Nor are there any specifics on financial reform, including interest-rate liberalization or capital-account opening,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any plan to shift the drivers of growth toward innovative private enterprise and away from more-inefficient state-owned companies. 

Most glaringly, the communique carries only a fleeting reference to political reform, which liberal Chinese economists like Wu Jinglian believe must be the starting point for economic overhauls. That is because genuine economic reform implies an assault on vested interests in the party itself who have benefited from the economy's singular focus on investment--which has created vast opportunities for personal enrichment. 

There is a nod--no more than that--to the need for greater judicial independence, which goes hand-in-hand with political reform. 

The question now is whether what appears at first glance as a limited approach to change is the best that the reform wing of the party could manage in the face of opposition from their conservative opponents. Or, whether lurking in the text are clues to a more fundamental change in direction that may not become apparent until the details are chewed over within the vast decision-making machinery of the Chinese party-state. 

Also, it's not clear whether the communique is the final word out of the meeting, or just an outline sketch to be shaded in later. 

After the big wind-up to the plenum, it is perhaps inevitable that the outcome would be a letdown. Yet the Third Plenum was heralded as the climax to Mr. Xi's first year in office during which he spoke in grand terms about a 'China Dream.' 

The reality is that Mr. Xi's first months in office have been most notable for an attack on corruption and a revival of Maoist slogans that foreshadowed a harsh crackdown on free speech on the Internet. 

One interpretation of what has been widely called Mr. Xi's 'lurch to the left' is that he is seeking cover for an aggressive economic reform program that would be unveiled after the Third Plenum. Until more details of reform emerge, that scenario must now be questioned. 

Mr. Xi presents himself in historic terms as a leader who will revive China's ancient position of pre-eminence in the world. China, in fact, reached its apogee around the turn of the 19th century under the Qing Dynasty, but then crumbled rapidly, partly due to foreign depredations but also because of homegrown problems, many of which bedevil the country today. These include unfavorable demographics, an exhausted ecology, pervasive corruption and internal dissent. 

Many of today's elite-Internet entrepreneurs, real-estate tycoons, academics and industrialists-have been making private calculations about whether, in the absence of drastic change, the current regime will face a crisis of its own. For many of them, the Third Plenum represented a chance to revive their faith in the future. 

'My friends are all living in fear or exile,' said one of China's leading technology investors, speaking before the Third Plenum opened. The question is whether the communique, and what follows, will inspire them to return. 

Andrew Browne

2013年11月13日

习近平提出的改革计划雷声大雨点小

几个月来市场对中共三中全会的期待日益高涨,官方已承诺将公报一个全面计划,为实现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民族复兴之梦指引未来的前进道路。

就在几天前,一些与习近平、总理李克强和一批政府及军队领导人会面的外国人士得到的明确信息是,他们应当期待三中全会提出一个全面的改革蓝图。党报文章也透露了(未详细说明的)政治改革的前景,这是几十年来不曾触及的领域。

然而在周二公布的三中全会公报中,最终公布的改革方案非常具有选择性。 

Getty Images
周二,北京,一名商贩向路人展示一款带有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前主席毛泽东相片的纪念品。
而且公报几乎没有涉及改革的具体细节,尽管国内外通常给中国改革列出的那些目标有许多都在公报中得到了提及,其中包括承诺进行金融体系、医疗和教育改革。

中共通常通过措辞来释放政策调整信号,这在局外人看来就像是猜谜游戏,同样此次公报的措词也为未来深化改革的方向提供了一些令人遐想(可以说是比较隐晦)的线索。

举例来说,一些分析师探究了公报中使用“决定性”这个词的意义,公告称,让市场而不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前的提法是起“基础性”作用。然而措词变化的确切含义无从知晓。许多自由派经济学家一直憧憬,共产党将发出收缩国有企业权力、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明确信号。但是公报重申了国有企业的领导作用。


中国观察人士一直持谨慎态度,他们认为,预计公报会在中国实现首要任务方面拿出具体方案是不切实际的,这个首要任务就是如何推动经济进入更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扭转破坏环境的局面,缩小社会差距,控制迅速膨胀的信贷规模,建立更强大的机构来改善经济治理以及清理腐败。

即使对于许多观察人士希望公报能够对关键改革内容作出高级别承诺这一较为温和的期望,公报也未能完全予以满足。

比如,公告中没有提及户籍制度改革,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这一改革可推动中国转型至由生产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

改革也没有提及让农民获得更多土地权利--包括出售土地的权利,这被认为是他们移居城市的前提条件。

公报中也没有任何有关利率市场化或资本帐户开放等金融业改革措施的细节,而这是将经济增长引擎由效率较低的国有企业转向创新型私营企业的计划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最引人注目的是,公报中对政治改革只是一笔带过,吴敬琏等中国自由派经济学家认为经济改革必须以政治改革为起点。这是因为真正的经济改革意味着将对中国共产党的既得利益造成冲击;中国经济对投资的专注创造了大量实现个人富裕的机会,令这些既得利益集团受益。

公报指出有必要加强司法独立,与政治改革齐头并进。但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相关表述。

现在的问题是,究竟是公报对改革那种乍看上去显得半心半意的态度是中共改革派在保守派的反对面前所能表现出的最佳水平,还是公报的文字中隐含着施政方向的一种更为根本性的改变,这种改变可能要到中国决策机构认真研究相关细节时才会明朗起来。

另外,也不清楚公报是会议的最终结论,抑或只是需要稍后完善的框架草案。

在三中全会前的大规模铺垫之后,结果令人失望几乎不可避免。但三中全会仍然标志着习近平在任第一年的顶峰,在此期间,他提出了“中国梦”的宏观概念。

事实上,习近平就任主席后前几个月中,最值得一提的举措是治理腐败以及重提毛泽东思想,对网络上的自由言论予以严厉打击。

对习近平“左倾”姿态的一个解读是,他在为将于三中全会后发布的大规模经济改革计划寻找掩护。在更多改革细节浮现出来之前,上述观点必然受到质疑。

习近平称自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实际上,中国在19世纪初前后的清朝达到了顶峰,但之后迅速衰败,一部分原因是外敌侵略和掠夺,但同时也因为国内出现诸多问题,其中很多问题直到现在仍然对中国造成困扰,包括不利的人口结构、受到严重破坏的生态环境、无所不在的腐败和国内的不满情绪。

当前国内很多精英(互联网企业家、房地产大鳄、学者和实业家)一直在私下交流,讨论在不进行重大改革的情况下当前制度本身是否会面临危机。对他们中的很多人而言,三中全会提供了一个对未来恢复信心的契机。

在三中全会开幕前,中国一位主要的科技投资家表示,他的朋友要么背井离乡,要么生活在恐惧之中。现在的问题是,三中全会公报及之后的措施是否会吸引他们回国。

Andrew Browne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2013年11月10日

三中全会开幕 聚焦经济改革 China Holds Conclave Over Economic Reforms

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周六拉开帷幕,会上将提出未来的经济改革方案,目标是提振放缓的中国经济,解决多年来高速增长积累下来的失衡问题。

Associated Press
改革开放这些年
依照传统,本届为期四天的三中全会仍将是闭门会议,会议动态将最小限度地实时公开。官方媒体新华社只就会议开幕发表了一篇简短报道。新华社称,中央委员会将讨论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

若中共延续以往做法,那么会议细节要到下周二闭幕时才会公布。据官员和国有媒体称,列入议程的改革措施将为私营企业创造更广阔的空间、推进金融市场化、并降低农村人口移居城市的难度。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凸现出改革的必要性,依靠投资和出口驱动的增长模式正面临挑战。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说,中国经济应当更加依赖于消费和创新。他反复强调(最近一次是在上周),中国需要避免像许多发展迅速的经济体那样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但外界对这次会议的期望很高。习近平近一年前出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时,领导层曾提到过解决一系列问题的必要性,包括经济公平、腐败、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批评人士认为这些都是其前任未解决的问题。经济学家、媒体评论员和一些习近平身边的官员此前将这次会议宣传为新一届领导层提出政策目标的时机。

这种宣传在一定程度上是参照了历史情况。十八届三中全会是由近400人(来自中共、政府和军队)组成的中央委员会集中讨论政策的首个机会。一中全会和二中全会主要是解决中共和政府的人事问题。在三中全会上(特别是1978年和1993年的三中全会),中共主要致力于提出重大市场改革方案。

尽管外界期望颇高,但评论人士预计三中全会提出渐进的、而非激进的改革方案。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调整经济结构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并不在此次会议的议程上。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

主要国有媒体淡化了实施快节奏改革的可能性。新华社网站上的大标题称,三中全会将"稳中求进"。

Charles Hutzler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An elite body of China's ruling Communist Party opened a crucial policy conclave Saturday to endorse reforms to bolster a slowing economy and address imbalances built up during years of torrid growth.

The four-day meeting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in keeping with tradition, is taking place behind closed doors and with minimal real-time publicity. The official Xinhua News Agency issued a terse report confirming the meeting's opening. It said the body would discuss 'major issues concerning comprehensively deepening reforms.'

If the party hews to past practice, details of the gathering won't be released until it closes Tuesday. Among the reforms on the table, according to officials and state media, are reforms to create more space for private businesses, liberalize the financial sector and make it easier for rural Chinese to move to urban areas.

Driving the need for change is an overall slowing of the economy, as the growth driven by investment and exports flags. Party leader and President Xi Jinping has said that the economy should become more reliant on consumption and innovation. He has said repeatedly, as recently as this week, that China needs to avoid the pitfalls that many fast-growing economies reach when once-reliable sources of growth stall.

But the meeting itself comes freighted with heavy expectations. When Mr. Xi took office as party leader nearly a year ago, the leadership's platform talked of the need to tackle issues of economic fairness, corruption,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other problems that critics said his predecessors had left unaddressed. Economists, media commentators and some officials around Mr. Xi have billed the meeting as the time the new leadership would lay out its policy goals.

That billing in part stems from historical precedent. The meeting, officially known as the Third Plenum of the 18th Central Committee, is the first chance for the nearly 400-member body drawn from the party, government and military to focus on policy. The first two meetings are taken up with party and government personnel decisions. Past Third Plenums, notably in 1978 and 1993, committed the party to undertake major market reforms.

Despite the expectations, commentators expect that the reform program endorsed will be gradual, rather than radical. Off the agenda are several nettlesome issues some economists have said need to be addressed to restructure the economy. Chief among them is making state enterprises more competitive.
Major state media played down the chances for fast-paced change. Xinhua's banner headline on its website said the meeting would 'seek new advances amid stability.'

Charles Hutzler

2013年11月7日

改革就是改变游戏规则

香港经纶国际经济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及学术研究副总裁、香港大学荣誉教授 肖耿
 

编者按:变局之年,各方关注。随着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日期的临近,各方人士也从经济、政治、法律等不同领域给出各自的改革路线图。

公众期待与落地政策之间,分野几何?中国经济的高增长能否维持?结构性改革如何破局?各界改革共识如何达成?中国未来道路何去何从?…… FT中文网对于这一议程一直保持关注,并于近期推出了三中全会专题(可见专题链接)。

在本文中,肖耿教授回到经济学的原点,从政府的角色与责任谈起。他认为改革就是改变游戏规则,就是制度变革,而中国目前面临的挑战是构建与世界经济相容的具有包容性、创新活力、及可持续的新的增长秩序,其中最重要的是政府职能的转变;而其团队的研究也说明,市场的质量取决于政府如何构筑恰当的产权基础设施与宏观环境。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于11月9-12日召开,并将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有关三中全会改革内容的研究项目、研讨会、论文、辩论在过去六个月到一年可以说每个星期每天都在持续,其激发的研究、思考、猜测遍及全球,且深入到全球每一个重要政治、商业及社会机构的领袖头脑中。原因很简单,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最有活力、潜力及不确定性的大国。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根据他们自己的预测选了2025年全球75个最有活力的城市,中国有29个,但这是假设中国的改革与开放将会沿着过去三十五年的上升轨迹持续。但也有大量的研究提示,中国现有的增长模式不可持续。

这些讨论的焦点都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但许多讨论有一个严重的误区,就是认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对立的:政府大,市场就小;政府小了,市场就大了。我们的研究表明:市场的质量取决于政府如何构筑恰当的产权基础设施与宏观环境。中国目前面临的挑战是构建与世界经济相容的具有包容性、创新活力、及可持续的新的增长秩序,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政府职能的转变。笔者就核心问题作了如下分析,希望对中国的下一步改革有抛砖引玉的贡献。

1. 政府的角色与责任:为市场建立恰当的产权基础设施

为什么我们今天需要讨论中国改革框架及路线图这个问题?没有框架及路线图,摸着石头过河,中国过去三十年的改革为什么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 为什么现在改革又遇到了新的的挑战?什么是改革?什么是好的改革目标及设计?改革的阻力与障碍在哪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理论框架及去理解这些非常简单却很深刻的问题?如何使我们的改革路线图更系统、一致、灵活、简单、明确、容易理解操作及达到共识?

什么是改革?改革就是改变游戏规则,就是制度变革。中国过去三十年改革的历史就是一个制度变迁的案例。这些制度变化的大趋势往往被每日发生的相互矛盾的新闻掩盖,看不见、摸不着,不容易理解。需要一个简单、客观、系统的框架去理解过去三十多年改革的本质及方向。

三十多年前,中国在许多方面都与国际秩序隔离。通过改革,中国逐渐走向现代的市场秩序、社会政治秩序、生态秩序、与国际安全秩序,并一步步融入国际体系。改革是一个制度的建立与创新过程。1979年前,中国几乎是没有市场的,基本上是一个计划经济。中国从计划经济,发展演进到加入全球供应链,进入全球市场,到今天成为世界工厂及世界消费品市场,这就是市场和市场制度在中国逐渐形成的过程。

什么是市场?市场就是产权的交换,有人买、有人卖就形成市场。企业也是市场的一种表现形式。企业是由职工、所有者、出资人、供应商与消费者等共同形成的合约网络。各方与公司法人建立自愿的合约关系,形成现代公司这种市场化的经济组织。过去三十年来,中国的企业从行政单位变成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公司,就是中国一个重要的制度改革。《公司法》的出台直接导致了大量民营企业的出现与国有企业的改制。

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可以加入全球供应链,这也是一个市场化改革。全球供应链是不同的企业通过合约关系组织起来的产业链,不同的产业链再通过企业之间的合约关系联接在一起,就形成全球产业网络,即全球市场。

中国建立了股票市场也是一个重要的改革。股票市场是投资人与募资人通过市场自愿交换的制度。中国建立股票市场及其监管机构就是制度建设的过程。股票市场及其监管制度一旦建立,股票交易就随之诞生。中国不仅建立了自己的股票市场, 内地的企业也可以到海外股票市场上市,获得海外资本市场的资金,从而融入全球资本市场。这些制度改革与创新创造了新市场和新的市场制度,是正真的有红利的改革。

而所有这些改革,政府都在为市场给力,为市场提供产权基础设施。改革的本质是改变制度。在经济方面就是建立恰当的产权基础设施, 涉及三个重要领域:一是产权界定,二是产权交易,三是产权纠纷的调解与裁定。

市场经济的基础就是私有产权,没有了私有产权,你积累的财富随时可以被人家拿走,大家就没有动力去拼命赚钱、拼命去积累知识及财富。所以产权的界定、产权的交易、产权纠纷的解决和产权的保护是西方市场经济成功的基础。市场秩序就是建立在这个产权制度基础上的。有了市场秩序,我们才有条件去建立更公平,但也更复杂的社会秩序(民主与公正),更可靠的生态秩序,与更持久的国际安全秩序。

中国追求现代化, 就是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去建立以上提及的四大秩序。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三百年前曾经就是)全球经济、社会、政治体、国际安全体系中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国家。这是我们设计改革路线图时必须记住的。我们已经成为全球系统的一部分(虽然我们与全球系统有差距)。所以我们做什么对别人都有影响,别人做什么对我们也有影响。改革必须同时考虑国内改革和国际局势。

2. 改革的核心是改掉导致租值耗散的坏制度而不是革命

改革的内容应该是什么?为什么要改变游戏规则?规则是历史形成的,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如果它运作良好,我们就没有理由去改变它。所以改革一定是有原因的。那么这个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原因就是制度经济学里所说的存在租值耗散的问题。

制度本身是集体行动的产物。集体行动是有交易成本的,因此历史上的制度转变不会都朝着降低交易费用和增加租值社会价值的方向发展。许多人为的制度设计会造成租值耗散,也就是我们讲的内耗、折腾。三十年前全中国人民都吃不饱,那为什么现在的人比以前还多,同样的土地面积,现在基本上可以温饱了?这就是因为以前有很多租值耗散、低效率。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改变导致租值耗散的不恰当的坏制度。

如何降低租值耗散呢?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显示,我们需要清晰的产权界定、公开透明的交易平台与公平、公正及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科斯定律指出,在产权界定非常清楚、市场交易成本为零的时候,没有租值耗散,所有的资源分配会达到最佳。然而,现实中产权是永远不可能界定得百分之百清楚的,市场是有交易成本的,所以我们才需要建立相对稳定及制度化的机制来解决产权纠纷,从而不断厘清产权,不断降低交易成本。

用建设产权基础设施这种思维框架考虑改革的路线图可以淡化意识形态色彩。改革最大的挑战就是一不小心就变成革命。

如何展开真正的、深远的改革而不让它变成革命呢?从思维框架上来讲,需要把改革都转变成很具体的技术性问题,如产权是怎么界定的?交易平台是怎么建立的?产权纠纷是怎么解决的?这些问题没有意识形态,只是细分政府的角色与功能,其中包括建立市场的产权基础设施,建立生态秩序的产权基础设施,建立社会政治秩序的制度基础设施,建立国际安全秩序的制度基础设施等。

政府把不同的职能进行区分,经济的就是经济的,不要跟政治的扯到一起去。回顾历史,会发现中国目前出现的大部分重大社会事件,都曾经在别的国家发生过,或者是在我们自己的历史上有先例,我们需要的是总结经验,看那些制度值得借鉴。

改变游戏规则就一定会有人受益,有人受损。中国早期的改革,主要是放权让利,大家都可以从中获益,因为最初大家都被计划经济管得死死的。当时改变游戏规则大家都高兴。但是到现在,要改变游戏规则,就出现问题了,有的人不高兴了。利益集团受损了,就会出来反对。所以我们讨论改革的时候,首先就要看清楚每项改革在改变什么游戏规则,即在改变产权基础设施当中的那个部分:是产权界定规则?交易规则?还是纠纷解决规则?

由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既得利益者,所以谈改革设计的时候,我们是很难放弃我们的利益及立场的。所以我们的判断必定会受自己利益与立场的影响,屁股指挥脑袋,容易有偏见。

所以,我们在设计改革目标的时候不仅需要问改变游戏规则会对当今的人、当事人、利益相关的人有何影响,更需要问对五十年、一百年以后的随机碰到的一个普通人有什么影响。不管我们现在的地位、财富、名气如何,我们的子孙就可能是将来的一个普通人。我们在设计改革的时候,要跳出当事人的局限性,要扪心自问,每项改革对社会、对中国、对世界的长远意义是什么,对50年后的一个普通人会有何影响。

这应该是评价改革目标的一个重要的客观标准。采用这样的更长期、客观、中性的价值标准,我们才可能既避免站在无产阶级立场“打土豪分田地”及“劫富济贫”的革命心态,又避免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为维护既得利益而不想改革的保守心态。我们需要科学地理解改革的短期、长期博弈及微观、宏观、制度、系统等多纬度互动关系。

在设计中国的改革路线图时应该考虑两个标准:一是五十年以后、一百年以后,这些改革方向对一个普通人好不好?二是现在的利益集团能够接受的制度变革极限在哪里?改革需要的是制度变化,不是当前的利益重新分配。如果好的制度能够建立,不必过多地计较过去制度不健全情况下发生的“原罪”。富不过三代,从动态发展的角度看,藏富于民才是长治久安之到。香港廉政公署成立时,就有既往不咎的措施。人的行为受将来的制度影响更大,过去发生的事,经济学称为沉淀成本,对今天的起始条件有影响,但不应该主导我们对将来制度的选择。

3. 市场秩序要求一个公平、公正与有效的产权纠纷调解与裁决机制

在西方解决产权纠纷主要是通过普通法。普通法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机制就是陪审团。陪审团不是请法官,也不是请律师,而是请一般的老百姓,而且是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民众。他们旁听了案件细节之后,做出裁决,这个人有罪还是没罪,判决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这种产权纠纷解决的过程与机制,对于社会的稳定与制度的长期健康及合理演化非常重要。为什么西方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当初那么轰轰烈烈会如此不声不响地平息了?主要是靠其与政治相对隔离的保护私有产权的法律体系。抗议可以,但不能侵犯财产权及经济社会秩序。

在经济领域,经常造成中国社会不稳定的就是土地纠纷。土地使用有纠纷就是因为当事人认为土地增值的分配不公平,他不服怎么办呢?没有更好的裁决机制的时候,他就可能采取游行示威等抗议手段。

普通法发明陪审团是非常聪明的。没有陪审团的话,如果法官判了,但起诉人不服怎么办?他在愤怒的时候就可能把法官给杀了,或者企图推翻政权,这样就会导致极端的社会政治不稳定,陷入对抗与革命的恶性循环。在普通法下,事情就简单些,律师准备案件细节并解释法律原则及先例,最后由陪审团来给出意见。陪审团的意见基本上可以认为代表普通民众的意见(当然陪审团的选择是有诸多要求的)。这种机制就使得很多产权纠纷可以逐渐通过与政治相对隔离的法院逐步解决了。这对社会稳定至关重要。因为这些案例的积累就使老百姓能形成预期,知道出现什么样的纠纷情况会有什么样的解决方法。这个预期中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保护私有产权。

4. 中国改革时期创建产权基础设施的经验

中国市场秩序的形成,有一个很重要的主角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战争中产生的,其有三大法宝: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党的领导,统一战线。我们可以看得到这个党的制度是为了在无序的社会建立秩序而出现的,开始主要是社会政治秩序。它的重要性在于什么地方呢?党通过枪杆子掌握了政权以后,才有条件保护产权。但直到改革开放之后,也就是过去三十年多年,党和政府才逐步开始尊重私有产权。过去三十年是私有产权逐步被确认、被保护、被尊重的过程。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重要的制度建设。

在改革过程中最开始得到保护的产权是什么呢?是外商投资的产权。因为当时中国要吸引外商投资,希望能通过出口挣外汇来买国外的技术,所以对国外来的东西保护得非常好,有专门的法律保护外资。这个制度创新在当时使得中国向全球市场供应链迈出了第一步,具有历史及战略意义,在当时对内资是不公平的,但对50年后的中国及世界的一个普通人是好的重要的制度变革。

接下来最重要的制度变革就是在中国建立人力资本的产权保护,就是我们讲的保护民工的流动权利。民工可以到城里去打工,可以到全国各地去打工,可以到处去找工作的权利。我记得当时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是孙志刚事件(一个大学生在广东被当成民工被城管打死而引发社会及高层的反思),导致中央政府明令今后城管不可以将任何外出打工的农民工送回农村。这就保护了农民的人力资本,使他们可以脱离土地,进城进入其他产业。这是包产到户改革之后,中国最重要的一个制度变革。中国今天的现实是:任何一个城市如果没有农民工将无法运转哪怕是一日。

现在热烈讨论的户口问题其实是一个相对较小的问题, 是一个后现代社会的问题,就是欧美福利社会的问题,即农民到了城里能不能够享受政府提供给市民的福利。即使在美国的州立大学,非本州居民的学生也需要缴纳更多的学费。对农民的人力资本来讲,最重要的部分是农民可不可以去找工作,而现在农民可以到任何地方去找工作,如果他很聪明也可以上大学,如果是上了大学出来有了工作,他也可以从农民变成政府官员或经商,所以人力资本的流动及保护已经基本解决了。从一定意义上看,农民在村里还又一块相当于城市社保功能的土地。最近因为人口结构的变化,农民工的工资急剧上升,每年15%的上升,这就反映了中国的人力资本市场正进入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这也是中国制度改革成功的一个案例。

房产权利及市场的形成也是中国制度改革成功的一个案例,虽然现在又有了新的挑战。当年所有的住房都是政府或国有企业分配的,居住者只有有限的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不能买卖。九十年代中国最重要的改革就是把所有的政府机构、国有企业的住房全部私有化了,卖给职工。在这个基础之上,中国开始发展商业住宅市场。商业住宅基本上是按照香港模式,赋予70年产权;同时也发展工商业地产市场,赋予30年产权。在这个过程中,大陆从香港引进了很多关于产权的界定及产权的交易制度,但不包括产权纠纷解决的制度。在香港,土地产权纠纷由法院调解裁定。但在内地,土地产权纠纷往往需要惊动党和政府的最高层才能搞定,应为土地的产权基础设施严重缺失。

土地市场的形成使得银行有了一大批低风险高收益的住房抵押贷款业务。地产与银行发展相辅相成,土地产权的界定、交易、保护制度逐渐形成,但很多历史问题还悬而未决。另一个严峻的挑战是如何应对由于宏观经济变量(如利率)扭曲导致的地产泡沫及供需结构失衡。

5. 下一个挑战:自然资源及金融领域的产权基础设施与宏观管理

从建立市场秩序的角度看,中国还剩下两个特别重要,但也特别复杂的领域需要系统性的制度改革。

首先是自然资源的产权及市场目前还有很大的问题。首先就是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是归谁的?使用权如何界定的? 交易平台是否公开、公正、有效?自然垄断的问题如何解决?污染及碳排放的权利与责任如何测量、界定?权利与责任不清不稳的自然资源如何定价?僵化的价格管制与分割的无监管市场同时存在,导致租值耗散现象严重,急需改革来建立自然资源产权的界定、产权的交易、市场准入与产权纠纷解决的制度。不然,中国生态秩序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另外一个需要改革的领域是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相对复杂一点,因为金融跟实体经济不一样,是可以凭空地去创造一个产品的。比如说衍生产品,它就完全是人为创造的。你可以出钱购买期权,就获得一种权力,而非实物。期权意味着有权利在一定的时候,以一定的价格买一只股票,或者卖一只股票。这就需要非常清楚的产权界定、交易与纠纷解决机制。

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和土地市场的产权基础设施相对比较简单。但自然资源和金融的产权基础设施就比较复杂,因为这两种资源的使用具有严重的负面外部性及系统风险,还会涉及由政府主导的集体行动性质的在数量及价格等方面的宏观管理与干预。因此,政府除了需要建立产权基础设施为这两个市场的发展给力,还需要有恰当的宏观管理原则及机制。

政府在自然资源及金融资产与负债定价方面需要与市场共同承担重要但不同的角色及责任。我非常赞同有关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方面的改革建议。但是,这里面有两个概念不能混淆:一个概念是受政府主导的金融产品和自然资源产品的基准价格,还有一个是受市场主导的风险溢价。

在金融产品方面,资本的基准价格一般指无风险的主权债券利率,而风险溢价则指其他不同风险的金融产品相对基准利率的溢价。

在能源方面,如果以政府管制的电价作为基准价格,则其他能源,如煤、油、天然气、太阳能等的市场供需价格都会受到影响。

对于像金融(人为可以创造出来的产品),还有自然资源(有很多存量的,而且市场的准入和进出及价格是受到政府集体行为的约束的),有两个相对独立的定价机制,一个是基准价格,通常是一个集体行动的政府定价机制,是没有办法通过市场来决定的,因为涉及到广泛的外部效应及系统风险。另一个是风险溢价,它是必须通过市场形成,但其形成的基础是政府主导确定的基准价格。如果政府不给力,不能确定一个恰当的基准价格,市场的风险溢价就必定是扭曲的。这就是为什么象欧美这样发达的市场经济也会发生金融危机及能源危机。而且危机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都无一例外地干预金融与能源的基准价格。

我们现在热议的利率市场化,应该是指风险溢价市场化,而不应该指基准价格市场化。就是说在政府制定一个恰当的无风险金融资产如国债利率的基础上,各种不同风险的资产的利率应该由市场决定。高风险的资产要付更多的利率,低风险的付更少的利率。实际上,美国、日本、欧洲的政府都主导制定无风险金融产品的价格。例如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还有日本对国债的运作都是政府的集体行动。

6. 建立与国情相符的无风险主权债券基准利率

这里我想特别以金融改革为例来说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现在的金融改革,如人民币国际化、资本账项可兑换、利率市场化,方向全是对的。但是用刚才的框架分析,就会发现新的挑战。

例如利率市场化。我们讲利率市场化,应该是风险溢价的市场化。无风险主权债券作为金融市场的基准利率必须由政府来定,不能可能完全市场化。还有资本账项可兑换及汇率市场化也将面临不一般的挑战。为什么?

现在全球金融市场的现状是:美国、欧洲、日本全部是零利率,而且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做呢?因为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他们的资产负债失衡,需要修复资产负债表。如果利率太高,国家将破产(象希腊,企业也会有问题。所以,他们的国情决定一定要把利率降得很低,这样他的债务负担才不会太重。 他们为什么可以实行一个低的利率政策呢?因为他们面临通缩,而我们面临的是通胀。这里讲的通缩和通胀,实际上是结构性的通缩和通胀。从全球经济结构来看,以美元计,欧美的人均GDP很高,而中国的人均GDP很低。由于中国的高经济增长,两者差距在缩小。在这个趋同的过程中就必然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中国相对欧美会有更多通胀(或者RMB升值),而相反欧美相对中国会有更多通缩(或者USD贬值。所以,对于欧美来讲现在维持零利率是正确的,因为如果有通缩,即使名义利率为零,实际利率还是正的。

问题在于,对发达国家适用的利率政策,对象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国家就不一定适用。 新兴市场正在经历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多资源配置是越来越有效率的。首先是劳动力市场建立起来了,然后是土地、住房、能源等市场也逐渐形成。结果是,资产价格上涨,工资上涨,房地产价格上涨。这时,如果我们把汇率完全放开、资本流动完全放开,基准利率也通过市场化与西方的零利率接轨,整个中国金融市场就会被庞大的西方金融市场淹没,并变成其中的一部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面临的金融秩序就是目前发达经济体危机后不正常、扭曲的零利率金融秩序。而零利率(或负利率)对中国来讲零就是房地产市场泡沫和金融市场泡沫的根源。 中国需要一个金融万里长城来保护国内的金融秩序,防止负实际利率的发生。国内金融秩序最重要的元素 就是资本的价格要合理,要与资本在中国的稀缺程度匹配。

在金融领域,中国的改革需要考虑国际环境和国内现实,抓住主要矛盾。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是资本稀缺,但产能过剩。这两者看起来是有矛盾的。资本稀缺了为什么产能还过剩?为什么说资本稀缺呢?因为我们的人均资本的水平比美国、欧洲、日本都要低。人是要跟资本结合才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中国人均占有的资本很低,就需要积累资本,即资本稀缺。但是在中国的现实是什么?现实是名义利率很低,负实际利率(特别是用更真实的通胀数据来计算实际利率)。也就是说我们不把资本当回事,资本太便宜,那么就浪费了,这才是中国金融业的主要矛盾。从经济层面来讲,改革开放是把所有的资源都更有效率地用起来。当资本及能源的价格太便宜时,就导致滥用、腐败和社会不公平。

一个简单的例子,我反反复复讲过好多遍。现在的情况是收入最低的民工, 买不起房子, 只能将储蓄存银行。有钱的人就去买房子,贷款,所以他在银行只有净债务。这样就等于是用最穷的人的血汗存款去补贴有钱的人(或者是投机的人或者是海外资本,让他们去发大财。这个结果是不公平的,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不是去限制有钱人买房,而是将贷款利率提高到与资本稀缺程度一致的水平。

在这方面最重要的责任不是市场,而是政府。政府要把无风险的主权债券利率定准。定准的意思是什么?是要超脱我们的既得利益,包括我们的国有企业,地方政府,民营企业,及外商投资。要比较超脱地看中国进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对资本需求,然后来确定基准利率。定准了基准利率以后,放开市场,市场才找到合理的风险溢价。如果朝这个方向努力,中国的泡沫就可以得到控制。否则泡沫将一发不可收拾。价格不对, 用行政的方法去控制房地产及金融泡沫,无法持续。

股票市场的一蹶不振也与中国的基准利率太低有关系。因为股票市场的回报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无风险的资本的回报;另一部分是风险溢价。在中国,无风险的资本回报是负的,太低,加上风险溢价后,回报率还是太低。结果,大量廉价储蓄去追逐房地产市场的超高回报。

7. 房地产市场的供需错配

除了利率太低,导致部分城市房价太高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供需错配。 中国90%以上的家庭都有自己的住房,所以从总量看并不缺房。 问题在于供需的地域错配。中国农民工与大学生不断融入基础设施良好的大城市,他们对住房的需求是刚性的。大家都想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大城市,所以那些地方的房价很高,低收入群体买不起。但二、三线城市住房的空置率却很高。

政府出台了一些政策,比如说限购与限价,目的是不让投机投资者赚那么多钱,希望减少不公平。可是,限购限价以后,发展商就卖不出去了,他们就不再开发建设,供给就少了。供给少了价格当然继续往上涨,因为有钱的人继续在大城市买房子,没钱的人他也要到大城市去工作,还是要买或租房子。

房地产市场首先是看有没有需求。有需求的话要考虑怎么最有效地供给。有一块需求是刚性需求,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打工的民工与低收入阶层。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但还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麦当劳等廉价联锁店模式可能对中国有借鉴意义。中国需要的是在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有一栋一栋的给这些大学生和民工住的微型住宅。这些微型住宅不需要大于酒店房间,需要的就是一张床、一张桌子及简单的洗手间厨房。只要干净、交通方便即可。这种微型住房应该与麦当劳一样地分布在所有的大城市人口集中的地区,既可以方便农民工及大学生工作,又可以减少交通拥挤及公共卫生及安全风险。政府需要做的是规化、设定标准、提供土地、及适当的贴息贷款,让市场提供竞争性的供给。可以参考一些外商投资企业给职工盖的较好的宿舍,那实际上就是廉租房。它门的卫生条件是有保障的,房子里面什么都有,但是很小,这正是大城市里低收入阶层所需要的。

另外还有一些是属于高档的豪宅需求。解决的方法不是限购,而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中国种地的土地是不够的,盖豪宅的土地可多得很,一个是增加容积率或把富人赶到山上或郊外去,美国就是这样的。那些山上的地不能种田,也不能干别的事,盖房子风景又好,你把富人赶到山上或郊外,城里的房产价格不一定会掉下来,但空间利用效率会提高(象香港、曼哈顿)。简单的限购限价政策既打击了穷人(房子供应越来越少,房价及租金越来越高),也打击了富人(有钱没地方投,经济下滑,最终就业减少)。

8. 政府控制国企有利益冲突但可持有国有资产

国有企业改革也是市场和政府都可以发挥作用的典型案例。基于我多年的研究,国有企业改革最重要的是政府可以拥有资产,可以作为所有者;但是它没有必要成为管理者。因为企业毕竟是市场主体,是由合约关系联系起来的组织。如果政府所占的股份超过了50%,就不是企业,而是政府行政单位,有利益冲突的问题。中国的国有企业如果国有股份不低于50%,就永远走不出国门。到了外面人家都说你是国家的一部分,你做什么事人家都查你。在国内也会有好多麻烦,因为老百姓将会抱怨你。

但是如果把它变成一个现代企业,政府拥有30%的股权,那么政府对它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其他70%的股东会比政府更积极有效地去管理这个企业。实际上,从国家安全角度来看,政府拥有一票否决权也就够了。美国是没有国有企业的,为什么它的军事力量那么强?美国从国防部批项目,然后鼓励企业投标,并对技术出口严加控制。我们的观念需要改变,政府需要的不是企业,而是国有资产,因为资产可以用来去偿还负债。

现在国家用70%的股权去控制一些重要的国有企业,这个成本太高。可以把70%降到30%,即卖掉40%股权。得到的收益可以去买好的私人企业,比如:拿1万亿的外汇储备去买全球蓝筹股公司3%的股份(买3%没有人反对的,因为3%是小股东)。全球500强的企业可能都在中国有投资,所以政府实际上是投给自己。如果中国采取这种战略,那么中国对外的形象和对内的形象将大大改善。如果中国政府的股份在30%以下,其他70%的股东会要求企业分红。而现在国资委要求国有企业分红,大国企很可能会不理睬,因为它们的行政级别往往高于国资委。

这样的改革可以把一些政治上很敏感的、利益集团反抗很厉害的事情分化成一个个技术性的问题:股份怎么持有,公司治理怎么样等。而这些基础性的问题可以按产权基础设施的程序来解决。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本文责任编辑 徐瑾 jin.xu@ftchinese.com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3262?full=y

2013年11月5日

中国互联网巨头以投资方式进军硅谷 DJ China Buys Its Way Into Silicon Valley

国本土互联网巨头正在通过投资的方式进军硅谷。

这些中资公司在中国以外市场基本没有消费者业务,目前他们正在大举投资美国初创公司,以期了解难以进入的美国市场并最终在那里获得立足点。据知情人士透露,本周社交网络和游戏公司腾讯控股有限公司(Tencent Holdings Ltd. HK:700 -0.72% )寻求领投炙手可热的美国讯息应用公司Snapchat Inc.一轮规模2亿美元的融资。

腾讯的投资对这家公司的估值可能为40亿美元,这家公司成立仅两年,尚无营收。

Bloomberg News
8月14日,洛杉矶威尼斯海滩,人们在Snapchat公司总部前拍照。
Snapchat只是中资公司的一个最新目标。腾讯有超过5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主要来自大规模社交网络和网络游戏业务。该公司在今年夏季领投了美国电子商务公司Fab.com一轮1.5亿美元的融资。上个月阿里巴巴集团(Alibaba Group Holdings Ltd.)领投了亚马逊公司(Amazon.com Inc. AMZN -0.07% )对手ShopRunner Inc.的一轮2.06亿美元的融资。规模较小的手机浏览器公司UC优视(UCWeb Inc.)也表示,正积极在美国寻找投资机会。

中国拥有6亿使用者的强大互联网市场长期以来一直“闭关锁国”,因为审查制度将国际竞争者拒之门外,这助推腾讯和阿里巴巴这样的中资公司成长为全球科技巨头。腾讯的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阿里巴巴正计划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此次IPO对该公司的估值可能也在这一水平。然而,近些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些公司的增长速度放缓,规模最大的几家公司已经开始在海外寻找新的机会。

为了进入美国市场,中资公司不仅通过投资,还采取了其他措施来挖掘进入硅谷严密网络的路径。

这些中资公司聘用了少数人脉较广的银行家和高管,来为他们提供指引。今年10月份,阿里巴巴建立了一家总部设在旧金山的美国投资公司,由Michael Zeisser领导,Zeisser曾供职于Liberty Media Corp.和麦肯锡公司(McKinsey)。中资公司的投资兴趣助涨了美国初创市场的估值泡沫,初创公司的创始人即使不需要那么多钱,也在对积极的投资意向加以考虑。

腾讯总裁刘炽平(Martin Lau)上个月在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的一个会议上说,中国显然不是全球互联网市场的先驱。

风险投资公司Accel Partners的合伙人Rich Wong说,中资公司将开始影响全球互联网市场的格局,他们拥有可以利用的市场资本,这些资本可以帮助他们走向全球。

在中资公司进军美国市场的活动中,腾讯的动向最受关注,该公司多年来一直寻求在美国获得立足点,据对初创公司高管、风险投资家和前雇员的采访,腾讯最近已经成为硅谷最积极的参与者之一。

腾讯在美国没有引人注意的会议或初创公司孵化器,但该公司驻加州帕洛阿尔托的高管沃勒斯坦(David Wallerstein)和他的同事们会定期拜访风险投资家的办公室,在投资和视频游戏行业活动上悄然展开公关活动。一位企业家说,沃勒斯坦是一个“疯狂的、人脉很广”的人,即便在尽职询问创始人有关初创公司的信息时,他也可以表现得轻松幽默。

在腾讯总部深圳,两位此前任职于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的管理人员负责海外投资事宜。公司总裁刘炽平曾在麦肯锡公司工作,之后曾负责高盛亚洲的电信、媒体和科技行业组业务。首席战略长米切尔(James Mitchell)曾在纽约负责高盛的全球互联网研究,2011年来到中国加入腾讯。

腾讯拒绝让任何高管接受采访,且对Snapchat不予置评。一位公司发言人说:我们感兴趣的是,能通过合作伙伴关系、开放平台或股权投资的方式与那些有共同目标的公司展开合作。

腾讯成立于1998年,最初凭藉一款名为QQ的即时通讯系统取得了成功,该系统主要针对的是中国大学生。目前,腾讯称其聊天软件每月有超过8亿活跃用户。该公司利用其在聊天软件上的主导地位引导用户使用视频游戏和社交网站,并通过出售虚拟产品、收取游戏费和广告业务赚钱。腾讯的收入中只有不到10%来自广告;相比之下,Facebook Inc. FB -3.08% 有大约80%的收入来自广告。

腾讯早些时候在美国建立了据点,目前该公司在帕洛阿尔托一处原来是基督教科学会教堂的地方办公。但多年来,腾讯在美国的业务一直难以取得显著进展。该公司推出的各项服务,比如Facebook上的游戏等,从未真正有过起色。与此同时,腾讯美国业务还错失了早期投资Zynga Inc. ZNGA +4.33% 和YouTube的机会。

腾讯在2011年转变战略,大掏腰包进行投资。该公司宣布成立一只7.6亿美元针对新兴企业的基金。当年晚些时候,腾讯把米切尔招致麾下。米切尔毕业于牛津大学(Oxford),在高盛工作的数年时间里,专门研究谷歌(Google Inc. GOOG -0.09% )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的财务状况。

到2012年,腾讯已经准备好把自己塑造为硅谷的投资者。该公司投资了Andreessen Horowitz和SV Angel等风险投资公司,并据此得以提前了解那些上升中的初创公司。2012年,腾讯以2.31亿美元收购了游戏开发商Riot Games的大多数股份,并以约3.3亿美元收购了Epic Games大约40%的股份。该公司对Riot Games的投资已经为其带来了回报——Riot前董事拉斯基(Mitch Lasky)同时也是Benchmark的合伙人以及Snapchat的现任董事。

今年夏天,腾讯加入某投资集团,该集团以23.4亿美元收购了Activision Blizzard Inc.近25%的股份。

收购Activision股份的交易显示出,腾讯希望把投资和合作联系到一起。在该集团于7月份宣布上述投资前,Activision曾说其将单独与腾讯合作,为其最大规模的游戏《使命召唤》(Call of Duty)推出针对中国的版本。

熟悉腾讯战略的人士说,该公司利用其可以引导初创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前景吸引初创公司创始人,同时利用投资来更好地了解美国市场。此外,腾讯希望投资的对象还包括那些可以为其提供相应技术和内容的公司,从而令腾讯可以通过授权许可或合作的方式把这些技术和内容带到中国。

虽然腾讯热衷于建立合作关系,但一些西方游戏公司的员工则说,他们难以同该公司共事。腾讯内部团队之间竞争激烈,有时团队间会提供相互竞争的服务。这意味着合作方无法享受到他们希望的推广支持和合作。

上述三位腾讯高管和管理团队的其他成员定期在中国举行外出会议,讨论战略投资。

熟悉该公司交易过程的人士说,对于像投资Fab.com这样的大规模交易,米切尔经常负责大部分的流程和讨论。在米切尔还担任分析师时,他经常在腾讯公司召开的业绩电话会议上就利润率问题追问刘炽平。米切尔以密切关注一家公司的财务细节和预期收入而为人熟知。刘炽平从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获得了电子工程硕士学位,被腾讯员工形容为一位温文尔雅的管理者。

通常来说,腾讯会收购一家公司30%或更多的股份,对Riot Games或Epic Games的投资就属于这种情况。然而,腾讯在硅谷实施这一战略时却鲜有成功,这里的创始人通常不愿放弃太多股权。

在投资Fab时,米切尔于今夏与Fab首席执行长戈德堡(Jason Goldberg)会面,但很快就没有了消息,一直到数月后才提出收购提议。最终希望向亚洲扩张的Fab接受了这个提议。

一位熟悉该交易的人士说,腾讯没有明显跟进,但你知道他们正在研究。

收购Snapchat的股份可能与腾讯希望在全球推广微信(WeChat)的努力有关。Snapchat允许用户发送在特定时间内自动删除的信息,而微信则是腾讯旗下针对智能手机的通讯软件。微信截至8月份的每月活跃用户数量达到2.36亿,在中国大受欢迎,但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则不太普及。

据知情人士说,腾讯此前曾就收购事宜与美国竞争对手WhatsApp Inc.的高管接触过。一位频繁接触腾讯高管的风险投资家说,腾讯希望扩大规模,特别是在美国、印度和欧洲。

即便只是持有Snapchat的少数股份,也让腾讯得以在一项有可能风靡美国的服务中占有一席之地。此外,该交易还有助于腾讯更好地应对竞争对手阿里巴巴新推出的软件来往(Laiwang)。来往允许信息发送方删除已发送的信息。

对Snapchat而言,腾讯的投资也不仅是让其获得一笔资金那么简单。即便是在中国以外的地方,腾讯也被视为是通过广告以外的途径利用在线服务赚钱的领军者。虽然Snapchat可以推动业务增长,但该公司还没有找到一个收入模式。

Evelyn M. Rusli / Paul Mozur

(更新完成)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China's homegrown Internet giants are buying their way into Silicon Valley. 

The Chinese firms, which have little consumer business outside their home market, are unloading small fortunes on startups as they strive to understand and eventually gain a foothold in the elusive U.S. market. This week, Tencent Holdings Ltd., a social networking and gaming company, is vying to lead a fundraising round of $200 million in buzzy American messaging app Snapchat Inc., according to people briefed on the matter. 

Tencent's investment will likely value the two-year-old company, which has no revenue, at $4 billion. 

Snapchat is just China's latest target. Tencent, which has more than $5 billion in cash reserves from its massive social networking and online gaming business, this summer led a $150 million investment in Fab.com Inc., an American e-commerce company. Last month, Alibaba Group Holdings Ltd. took the lead on a $206 million investment in ShopRunner Inc., a rival to Amazon.com Inc. Smaller mobile browser company UCWeb Inc. also says it is actively looking for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in the U.S. 

Long cloistered by a censorship regime that blocks international competitors, China's 600-million user strong Internet market has helped companies like Tencent and Alibaba become some of the world's largest. Tencent is worth more than $100 billion, while Alibaba is edging toward an IPO that could value it just as much. Growth, however, has slowed in recent years amid ferocious competition, and the largest firms have begun to look abroad for new opportunities. 

To accomplish this, Chinese firms are tunneling into Silicon Valley's tightknit network with more than just thick checkbooks. 

To lead their efforts, they've tapped a small circle of connected bankers and executives. In October, Alibaba established a San Francisco-based U.S. investment group, headed by Michael Zeisser, formerly of Liberty Media Corp. and McKinsey. The Chinese firms' appetites are fueling lofty valuations in the frothy U.S. startup market, where founders who don't even need the money are now entertaining aggressive bids. 

'Obviously, China is not the pioneer in terms of global Internet,' Martin Lau, Tencent's president, said at a conference at Stanford University last month. 

The Chinese firms 'will begin to impact the landscape,' said Rich Wong, a partner at venture-capital firm Accel Partners. 'They have the market cap to put to work, and that market cap can help them go global.' 

At the center of the activity is Tencent, which has sought for years to gain a toehold in the U.S., and lately grown into one of the Valley's most aggressive players, according to interviews with startup executives, venture capitalists and former employees. 

Tencent doesn't have a splashy U.S. conference or startup incubator, but Palo Alto, Calif.-based senior executive David Wallerstein and his colleagues regularly visit the offices of venture capitalists and quietly work the rooms at investing and videogame industry events. One entrepreneur, who described him as 'crazy, well-connected,' said Mr. Wallerstein can project a casual, goofy demeanor, even as he diligently grills founders for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startup. 

Back in Shenzhen, where Tencent has its headquarters, two Goldman Sachs Group Inc. alums call the shots. Company President Mr. Lau formerly worked at McKinsey and later ran Goldman's telecom, media and technology group in Asia. Chief strategy officer James Mitchell, once led Goldman's global Internet coverage in New York, and was lured to China by Tencent in 2011. 

Tencent declined to make any of the executives available for interviews, and declined to comment on Snapchat. 'We are interested to work with companies that share the same goals through partnerships, open platforms or equity investments,' said a spokesman. 

Founded in 1998, Tencent first gained prominence with an instant-messaging system called QQ that targeted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The company used its dominance on chat--where it now claims more than 800 million monthly active users--to drive people to videogames and social-media sites where it made money by selling virtual products, charging gaming fees, and advertising. Less than 10% of Tencent's revenue comes from ads; by comparison, Facebook Inc. makes some 80% of its revenue from ads. 

Early in its history, Tencent established a beachhead in America, where it now operates out of a former Christian Science church in Palo Alto. But for many years, it struggled to gain meaningful traction. The company built services, like games on Facebook, that never really took off. Tencent America, meanwhile, passed on several major opportunities to invest early in Zynga Inc. and YouTube. 

Tencent shifted strategy in 2011 by loosening its purse strings. The company announced a $760 million fund for emerging companies. Later that year, it poached Mr. Mitchell, an Oxford graduate who had spent years at Goldman slicing through the financials of Internet companies like Google Inc. and Tencent. 

By 2012, the Tencent team was well on its way in establishing itself as a money player in Silicon Valley. The company made investments in venture-capital firms, such as Andreessen Horowitz and SV Angel, which helped the company get early peeks at rising startups. In 2012, Tencent acquired the bulk of game maker Riot Games for $231 million, and purchased about 40% of Epic Games for some $330 million. Its purchase of Riot Games has already yielded dividends: a former board member of Riot, Mitch Lasky, is also a partner at Benchmark and a current board member of Snapchat. 

This summer, Tencent was also part of an investment group that spent $2.34 billion for an almost 25% stake in Activision Blizzard Inc. 

The Activision deal showed how Tencent hoped to tie together investments and cooperation. Just before they announced the investment in July, Activision said it would exclusively partner with Tencent to release a China-geared version of its biggest franchise 'Call of Duty.' 

People familiar with Tencent's strategy say the company entices startup founders with the prospect of guidance for an entry into the China market, while it uses investment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U.S. market. It also looks to invest in companies that can provide it with technology or content it can bring to market in China through licensing or partnerships. 

Though Tencent is fond of partnerships, employees at some Western gaming companies have said they have had difficulties working with it. Intense competition between Tencent's internal teams, which work on sometimes competing services, can mean partners don't get the levels of promotion or cooperation they expect. 

The trio of Tencent executives along with other members of the management team, regularly hold off-site meetings in China to discuss strategic investments. 

For a large transaction like Fab.com, Mr. Mitchell will often handle the bulk of the process and the discussions, according to those familiar with the company's deal making. Mr. Mitchell--who used to grill Mr. Lau on questions about margins as an analyst on earnings calls--is known for 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 a company's financials and projected revenue. Mr. Lau, who has a master's degree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from Stanford University, is described by Tencent employees as mild-mannered. 

Usually, Tencent has taken larger stakes of 30% or more in a companies--such as in the case of Riot Games or Epic Games. However, it has had less success pursuing such a strategy here, where founders are often more hesitant to give up a lot of equity. 

In the case of Fab, Mr. Mitchell met with Fab's CEO Jason Goldberg this summer, but soon fell quiet and didn't return with an offer, until months later. Fab, which has ambitions of eventually expanding to Asia, accepted. 

'There's no obvious follow-up, but you know they are doing their research,' said one person familiar with the deal. 

The play for a stake in Snapchat, which allows users to send messages that expire, may be connected to Tencent's global ambitions for its own smartphone-based messaging application, WeChat. The app, which as of August had 236 million monthly active users, has taken China by storm, but is less popular elsewhere. 

The company previously spoke to executives at U.S.-based rival WhatsApp Inc. about an acquisition, according to people familiar with the matter. 'They are looking for scale, especially in the U.S., India and Europe,' said one venture capitalist who meets with Tencent executives frequently. 

Even a small stake in Snapchat would give Tencent a foothold in a service that could be America's next-big-thing. It would also give Tencent a better angle on Chinese rival Alibaba's new chat application Laiwang, which also allows a sender of a message to delete it after the message is sent. 

For Snapchat, a Tencent deal also offers more than a lump sum. Even outside of China, Tencent is considered a pioneer in figuring out how to make money on online services beyond advertising. While Snapchat has been able to fuel growth, it has yet to unveil a revenue model. 

Evelyn M. Rusli / Paul Moz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