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起已被定名为"华山之争"的论战中,昨天下午3时或将被证明是个分水岭。在那之前,京华时报总体占据上风,虽然诸多同行都不再拥有持续追问的热情,但至少还算是静观其变;但在昨天农夫山泉发布会开始之后,舆情明显发生偏转,更多为企业鸣不平的声音冒了出来,一些媒体同行甚至已经开始拆台,拆京华时报的台。
这是一场事先张扬的发布会。就在"四问农夫山泉"的京华时报刚刚铺上报摊的早晨,@农夫山泉官方微博发布预告:"今天下午3点,农夫山泉将在北京就标准问题召开新闻发布会,实证自己标准严苛于国标、地标,是目前国内执行最高饮用水标准的企业之一。农夫山泉已经向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京华时报赔偿名誉权损失6000万元。"
多家门户为这场发布会提供了直播。根据实录,农夫山泉公司董事长、总裁钟��开场白即求先声夺人:"农夫山泉是一个做饮用水的公司,它的责任是非常强大的,第一项是做好的产品。农夫山泉今天在北京,自己的首都召开新闻发布会,我们并非自愿,农夫山泉从创立至今遇到过三次重大危机,我们开过三次新闻发布会,唯独这次在祖国首都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我希望能够在这儿寻找到真理,在这儿,我相信言论自由,在这儿,我相信法律之下人人平等。"
在普及"国家的、民族的标准体系和农夫山泉的标准体系"知识之后,这位农夫山泉当家人阐述"我们这次来北京的目的":"我们希望我们能够心平静气地回顾这个事件的过程。4月10号以前,农夫山泉和京华时报并没有多少往来,也从无任何恩怨,4月10号,京华时报刊发农夫山泉被指标准不如自来水,而且是业内人士爆料,让人震惊不已。在刊发以前,京华时报并未就此问题求证过农夫山泉,4月10号京华时报刊发足以致命的报道,为什么说'足以致命',因为每个人心目当中的自来水是一个标杆,如果标准不如自来水,那就可想而知。因为老百姓对食品的恐惧,任何事件会信其有而不会信其无,所以这一篇报道对农夫山泉来说是足以致命。"
接下来,就像之前历次声明一样,钟��开始了对京华时报的猛烈抨击,历数对方从4月10号到5月6号"连续27天里用了67个版面,反反复复地报道":"实质上就是三个问题,第一农夫山泉执行的标准不如自来水,第二废除浙江省的地标DB33833,第三农夫山泉大北京桶装水下架,北京的时报开辟了一家媒体批评一个企业的新闻记录……这是我的祖国的首都,自改革开放以来绝无仅有,京华时报作为一张名震中外的大报,在过去改革开放的日子当中,肯定做过许多有益于人民的工作,京华时报的记者们,辛勤工作,执行了新闻工作者的神圣天职,同时也获得了人们的尊重和应有的社会地位。但是并不等于有权力在没有事实依据的情况下,可以任意指责一家企业。"
这一回,农夫山泉终于通报了自己的企业标准,并声称已将砷、镉、硝酸盐和溴酸盐这四项有害指标"重新调整在比较低的符合5749的标准上":"农夫山泉执行的企业标准,是将两个(国家、地方)标准合二为一,再增加了标签上的明示值……对标准问题,公众可能不懂,但京华时报不可能不懂,也不能不懂"。
而后,根据此前双方已经交火过一轮的采访过程问题,钟��要求京华时报与自己对质"到底谁在说谎":"京华时报……的确发过采访提纲给农夫山泉……但是不等于……就此标准和自来水的问题采访过农夫山泉。现在看起来,这个就是一个局,新闻工作者准则,批评报道至少要有两个以上的不同新闻来源,并在认真核实后,保存各方相关的证据,确保新闻报道真实、客观、准确,新闻分析及评论文章要在事实准确的基础上做到公正评判、准确引导。我们有理由怀疑业内人士是谁,京华时报有必要向公众公开这一新闻来源"。
农夫山泉扔向对手的第三、第四个诘问分别是"京华时报有没有权确定废除DB33"以及"京华时报对法律失去了敬畏":"DB3833与19298共同监管,水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安全体系,共同监管形成了农夫山泉基本对公众承诺的安全标准和质量标准体系。新标准出台哪些单位有权说,卫生计生委有没有说过,国家标委会有说过?质监部门有没有说过?如果没有,京华时报是否有越界执法之嫌";"5月3号,京华时报头条最醒目的位置刊发了下架农夫山泉的消息,这一行为竟然由北京桶装水销售协会发布。据我所知,只有国家执法部门和政府执法部门才有权决定和执行产品下架,如果一个民间组织就可以决定某一产品下架,食品安全的市场秩序岂不大乱"。
钟��的最后一个要点是"对京华时报的友善提醒",只不过,这份"友善提醒"是真正熟谙中国公开话语模式玄机后的"暗藏杀招":"京华时报没有权力在声明中自称是'党的一家负有社会责任的媒体。'党是一个伟大光荣的整体,我们认为每一个单位不能借党的名义压制被批评者,压制平等对话的权利,压制任何一家公民企业"。
在说到"党是一个伟大光荣的整体"时,这位民营企业家明显提高了声调,现场视频中传来了笑声,以及更大的掌声――是的,既然你可以在斥责我时党旗猎猎,我又何尝不会将计就计乾坤挪移?
根据现场与会者的事后分析,这些给钟��叫好的掌声应该是来自农夫山泉员工,甚至,专门请来的"托"。这不是他们第一次发挥作用,在此前董事长历数京华时报过错时,就已经挺身而出引导气氛。
骚动由京华时报记者起身反驳而起。视频记录显示,当钟��开始讲解对方从4月10日至5月6日的行径时,会场内传来一个男声的抗议发问,会场工作人员劝止无效之下,突然响起数声"滚出去!"的喝斥,此后钟��等高管以"请安静,大家不要说粗话,帮农夫山泉一个忙"劝解,方得暂时平息。
未几,当钟��指责对手"开辟了一家媒体批评一个企业的新闻记录"之时,是另外一位更前排的京华时报女记者站起身来,要求"言论自由",这次的骚动时间更长一些,会场内的摄像机涌了过去,不同方向传来对这位记者打乱秩序的批评声。
但这两次骚乱还都只是预演。真正的混战在提问阶段上演。
履行自己的承诺,钟��请"京华时报尊敬的记者"第一个提问。在瞬时围拢的同行面前,那位男记者站起身来,没有提问,而是先发布了自己代表报社的开场宣言:"感谢各位媒体来听这场发布会……第一我们来重申,我们自4月10号以来的报道根本就不是和农夫山泉一家企业所谓的争风,而且我们在履行法律赋予我们媒体的舆论报道权,我们的报道每一篇都经得起推敲,而且都是客观报道,而农夫山泉在全国数百家传统媒体还有网媒购买广告的行为则属于谩骂、极其不理性。我们也高兴看到农夫山泉回归理性,采用法律手段,起诉京华时报,而不是之前的买版、谩骂,事实不辩不明,我们相信法律最终给这个事情客观公正的结论"。
京华时报也是有备而来。记者将话筒牢牢握在手中,开始诵读纸上早已写好的质疑,也就是这家报纸此前反复讲述的道理:"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的说法,农夫山泉执行的浙江地方标准早就应该在数年前应该废止,而现在还赫然打在全国出售的瓶子上"。
眼看着对手在自家发布会上反客为主地旁征博引,农夫山泉这方已经有些按捺不住,"你到底是问问题还是?"。于是,京华时报记者请钟董事长"耐心等待",陈述完毕才是正式提问:"为什么农夫山泉还在自己瓶子上赫然标示地方标准,而不采用更严格的国标和企业标准,据我们所知农夫山泉曾经使用过严格的企业标准,为什么最后又放弃自己更严格的企业标准,而执行低于国标的地方标准?"
视频中,有过5年记者经历的钟��笑了:"我不知道大家,百分之多少的记者朋友还没有理解国家强制标准的意义。也就是说国家食品安全法当中规定,任何食品经营单位首先要符合的就是GB5749―2006,也就是你生产以前所有的水必须符合这个标准,这个标准从刚才京华时报的先生提到的铬、砷、硝酸盐、溴酸盐都已经规定,这个标准必须要低于0.01%,即使农夫山泉没有自己任何标准,这个标准也是强制性的。我不知道大家明不明白这一点。何况农夫山泉的企业标准当中,我现在秀在那里,这是法定的企业标准。"
京华时报记者再起身:"谁知道您真实执行的标准,您什么时候向全国消费者公布过,您只是说内控标准,可是内控标准并不等于企业标准,只是内部的标准,并没有在国家相关法律部门备案,它到底有什么法律效力?"
钟��的表情看上去像是在给记者上课,连作手势:"我简单跟你讲,第一国家强制标准无需标示,强制执行。也就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刑事法,无需在帽上盖上我是中国公民,我就要执行这个标准……标了也要执行,不标也要执行。还有一条,即使你的企业标准高于国家标准,也是按照国家标准强制执行,这叫标准体系"。
两段问答之后,双方显然皆不尽兴,且,会场俨然有掌声在鼓励更多交锋。于是,记者发问"农夫山泉瓶子上明示的浙江DB33/383浙江地方标准,在硌、砷这些指标上,是不是低于国家标准",钟��答:"这个问题你最好问浙江省卫生厅,因为我不是政府管理部门,我是一个企业。"
董事长话音未落,又响起了热烈喝彩,以至于京华时报记者已经想要挑明现场人员安排――"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掌声%……"
钟��此后一边展示PPT,一边来说明为什么京华时报有关"国家标准既出"的说法是错误的:"GB19298是卫生标准,不是质量标准。质量标准分两大体系,卫生标准主要管安全,安全是民以安为天,这由卫生部门管。另外一条线是质量标准体系,这是质监部门管,这两条线是并行的,不能说有一条线,就可以没有另一条线……刚才京华时报记者讲的这个国家标准不是国家的质量标准,它的质量标准……现在仍然在制定当中……因为有那么多地方的水标准...需要统一到国家来,由国家层面的要求来做国家标准"。
京华时报记者下一个问题是,"假如说您的标准都是非常好的标准,请问为什么今天北京质监局把农夫山泉在北京的工厂已经停产,请您做回答,难道执法部门执法错了吗?"
也正是这一问,给了钟��放出重磅消息的机会:"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们在北京有10万户的用户……没有出过任何质量事故,也没有出过任何标准问题……今天我还要宣布一个消息,我们不会在北京再开工厂生产,我们只有对不起北京的10万消费者了,因为这样的环境是不可能让一个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生产,员工们不能以正常的心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农夫山泉的尊严比金钱更重要...我现在就关闭这个工厂,因为一个产品的协会就可以让一个公司的产品下家,一个产品协会的决定就可以让京华时报把它登在头版头条,这样的环境农夫山泉只能退出……农夫山泉决不会为舆论暴力低头,也不会为自己的尊严失去颜面。谢谢!"
按照会场记录所言,在有媒体指责京华时报不给他人留出提问机会之后,话筒终于转交到了其它记者的手中。
直至有一位声称来自浙江广电集团的女记者――应该就是微博上的@主持人鲁瑾,再一次将问题直接扔向了本非发布会主角的京华时报:"我跟钟先生一样很想了解到爆料人是谁……在赶集网上,华润怡宝的联系人……电话号码和北京桶装水协会联系人和电话是一个……你们没有理由不关注到这样一个很重要的信息……你们是不是选择性地没有关注到这条新闻?"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京华时报女记者站起身来,转身特意向这位"浙江同行"表示感谢,她应该就是那位近一个月来紧咬农夫山泉不放的胡笑红:"我首先要澄清的是我们这个报道跟任何企业都没有任何关系,我们的报道是查阅了公开资料,这个新闻来源最起码有三个来源,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国家瓶桶装饮用水标准、农夫山泉自己执行的浙江地标……从新闻报道角度来讲完全符合客观事实的,没有说好像要选择报道什么。如果农夫山泉或者说其他的个人毫无根据地不恰当地推测、诬陷我个人,我也想借这个场合告诉所有在场的人,我对这种攻击我个人的行为保持一切诉讼的权利。"
农夫山泉的浙江老乡之外,还有自称来自中国食品报的记者也要替钟董事长要个答复:"这个问题主要针对京华时报,因为他今天发言太多,所以我也想问他一个问题……这次'标准门'事件,也有人提出它其实是同业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农夫山泉不如自来水,最先抛出这句话的人是中国民族卫生协会饮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马锦亚,后来经过网络搜索,发现他是三个食水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我们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法规规定,要全面公正客观,真实报道。这个来源不准确了,你这个报道肯定不准确……在博客上多次询问京华时报,但是京华时报到现在为止没有给我回答"。
胡笑红和他的同事还是没有回答。
其实,虽然还有十余个记者提问,但都没那么重要了。在同步进行的各式微博直播中,所有的焦点对准的都是京华时报和农夫山泉的所谓"八问八答",以及由"滚出去"构成背景音的混乱现场。
在这场势必将成为中国新闻业、公关业经典一役的发布会之后,农夫山泉的舆论环境有所改观,特别是在作为第一反馈地的微博上。
此前,在虎嗅网发布的《步步臭棋!农夫山泉是如何自投绝路的》中,作者伯通曾经批评这家企业"示众角色错乱,时而苦情时而精英"的公关策略失误,不过,昨晚傍晚,他也在微博中承认:"发布会却能看出花费了很多心力,可能也是目前状况下不差的选择了"。因为,在他看来,"京华此后的应对更让人感到五雷轰顶,其记者对花白头发的钟��'大妈吵架'般的姿态,几乎完全逆转了整个舆论场"。
逆转是有理由的。对很难真正了解饮用水各式标准、专业名词的民众――甚至记者――来说,终究还是直观印象最深入人心,在中国网络舆论场上,这种"政治正确"就是谁看上去更委屈,谁看上去更弱势。因此,如果说此前农夫山泉因为"四复京华时报"也留下了强悍的公众形象的话,那么这一回,钟��凭借"退出北京市场"的悲壮感,一举俘获人心。
@王小塞即为"舍身取义般的悲凉"而感动:"真理并不掌握在强权手里,鸡蛋和高墙,我宁可站在鸡蛋一边";按照@深蓝财经联盟的说法,在其当即进行的突击调查中,27个财经记者有20个表示支持农夫山泉,有3个支持京华时报,有4个表示弃权。
听了钟��的解释后,农夫山泉支持者除了指责京华时报小题大作外,更在四处寻觅对方的软肋。京华时报也的确有"小辫子":一是其前总经理崔斌当年被指控在"达芬奇事件"中收取300万公关费,这算历史污点;二是有人发现,原来不仅被京华时报当作智囊团的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健康饮水专业委员会和北京桶装水协会负责人均有"农夫山泉商业对手"之嫌,这家北京报纸本身也在卖水。
转发@郭旭律师对京华时报官网上配送桶装水广告的截图,@卓越兄昨晚加了一句点评――"京华时报,一家卖水的党报"。对此,胡笑红和她的同事们恐怕在心里难免要骂一声"其心险恶",这家隶属于北京市委机关报旗下的都市报,虽然基本不曾缺席于任何一次民间舆论监督行动,但一旦被打上了"党报"的标签,过往功绩便如云烟。
其实,中国又有哪一家报纸不是"党报"呢?但在微博舆论场上,面对民企农夫山泉和党报京华时报、国企华润怡宝的选择题,答案已经不言自明。更多人相信,虽然中国民企中亦多有无良厂商,但比起"国字头"、"党字头",还是后两者更有可能是黑手。于是,他们开始互相讨论自己的推测,认定要么是京华时报向农夫山泉索要广告费未果,以至连篇累牍大批判,要么是那两个协会收取会费难以得逞,故而请来媒体当枪手。
于是,@颜珍的指控在当天深夜流传一时:"关于京城某报的农夫山泉水质不达标报道,我提供一个信息:曾有一媒体朋友找我帮忙,派一位新京报记者(或其他京城记者)前往农夫山泉水源地调查被污染一事。我问为何多年旧事要翻出来,对方答:有一大笔费用。我替新京报拒绝了。我微博是实名,我为以上言论负责,是竞争对手所为。"
@颜珍可能不是农夫山泉的枪手,但农夫山泉应该也确实雇有水军。在为钟��那句"我们的尊严比黄金还珍贵"而喝彩之后,@五岳散人在晚间发布长微博《农夫山泉的水军、京华时报的蛮横》,文中即言:"这是一个双方皆输的事件,京华时报的不专业、蛮横,让我这个新闻界退役老兵惊讶不已,而农夫山泉不加掩饰的水军战术,也让我失去了对他的同情。这件事原本可以良性互动,最终拷问中国的食品安全、质量管控体系的混乱,结果成了一场闹剧"。
在这位作为自媒体代表应邀赴会的微博大V眼中,京华时报记者是"完全没有职业素养":"农夫山泉被黑了。中国的食品管理比较混乱,质量体系、安全体系是两道线,京华时报在做报道的时候混淆了其中的概念,功课做的不够……京华时报在此事件中,呈现了媒体最要不得一种姿态,即自以为掌握了媒体话语权的蛮横,连续报道这么多日子,竟然就没自己去买一瓶农夫山泉去化验一下。这不是做新闻的态度,而是做官闻的态度。"
但是,"这也不表明农夫山泉是个什么省油的灯"。根据@五岳散人的观察,"在场的人明显很多是农夫山泉请来的托儿,在某些农夫山泉员工的带领下鼓掌呼应",而且,在微博上也发现了"农夫山泉大量水军的痕迹"。于是,这位退还了农夫山泉500元车马费的民间意见领袖也要批评一句:"农夫山泉对于媒体的应对很失常,先是不理不睬,然后开始用力过猛"。
"一个行业协会的建议被当作行政性命令,一个商业机构的检测被视为国家级权威"――@南都周刊也是一个都不饶恕,说是正是京华时报和农夫山泉各自尔虞我诈之处。
一夜聒噪,到了该验收京华时报的时候了,各门户一早便告诉观战民众,今天,这家已经把自己变成新闻主角的媒体,连同封面,出动了将近七个版。
头版以钟��手扶眼镜的画面为主图,大标题选定"农夫拒绝弃用低标准",辅以"桶装水被质监局要求停产"和"发布会上扬言退出北京市场"这两个要点。
通版解读《农夫山泉避无可避的八大质疑》,仍由胡笑红领衔上阵,是要"将昨天现场农夫山泉未能回答的诸多质疑再次抛出,继续追问":"众所周知,地方标准应该严于国家标准,作为该标准制定的唯一参与企业,农夫山泉是否有必要向公众解释清楚?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农夫山泉是否有必要行使企业主体责任提高执行标准,而不是将皮球踢给别人?";"'卫生标准也是质量标准。'另有水业专家告诉记者,农夫山泉在标签上明确标明'产品标准号DB33/383',不管是卫生标准还是质量标准,指的都是产品标准,质监部门将依据该标准进行监督和执法。"
再引新华社为后盾――《"山泉"概念误导消费者,农夫山泉执行地方标准须比照国家标准修改》、《一个水N种"标准"企业或"浑水摸鱼"》。
《"农夫"员工对记者高喊"滚出去"》里,则是代言了京华时报记者编辑们昨晚在微博上的愤懑:"从2013年4月16日到2013年5月6日,农夫山泉在全国10多个省市数十个渠道刊登含有谩骂京华时报内容的公告,1个月内超过120个版面。公告中称,'京华时报报道不严谨、不科学''京华时报不仅无知,而且强词夺理,使消费者迷失方向''京华时报信口开河,置事实于不顾,颠倒黑白,信口雌黄、成见在心、不分青红皂白',还指责京华时报缺失'新闻道德良心'。"
"这些公告明显针对京华时报依法依规的舆论监督横加指责,其刊登范围之广,时间跨度之长,史所罕见,中外罕见。粗略统计,详见右表"――附表显示,以广东、北京、浙江、上海、重庆等地为首,农夫山泉在16个省市的媒体上曾刊登公告"谩骂京华时报"。
编辑部的立场最终体现在一整版的评论中。以《依法依规舆论监督,暴力大帽请勿乱扣》、《请与我们一起追求更严标准》、《执行标准绝不可含糊》为烘托,头条文章是《北京欢迎负责任的企业》。
真是兵来将挡。京华时报决计不能成全农夫山泉的悲情:"北京一向欢迎,负责任的企业。北京的投资环境,得到无数中外企业的认可。这不仅因为北京是首善之区,也因为北京有关部门对企业监管得力,维护了良性的生态。需要明确,是北京质监部门依法监管,而不是农夫山泉主动'退出'。"
文末,评论员王云帆替报社表达必胜信心:"试问,什么样的企业对舆论监督不服、对社会组织的建议不服、对行政职能部门的执法不服?如果将这种'不服'诉诸到了司法,何妨等等司法中立的裁判,而别先将北京的'环境'上纲上线,公开制造舆论迷障。"
经由昨天这场发布会,京华时报以外的中国媒体也重新把聚光灯打在了农夫山泉身上。@人民日报昨晚展示买回的10瓶不同品牌的瓶装水,为"包装上标注的标准五花八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眼花缭乱"而纳闷,"就不能有个统一标准吗?";今晨,报纸版面上又以《农夫山泉有点烦》介入话题:"对于水质安全问题,虽然企业提供了检测数据自证清白,目前仍未有权威部门给公众一个交代:农夫山泉的水,到底能不能喝?"
再加上潇湘晨报《这场企业媒体战,权威部门不应再沉默》、环球时报《农夫山泉,公众最在乎质量而非官司》、解放日报《"农夫"离京:"被撵"还是"撤退"?》、东方早报《《整治瓶装水标准乱象靠市场力量远远不够》、搜狐《瓶装饮用水打仗,真正的裁判在哪里?》……总之,都在吁求监管者给出终极答案。
可是,监管真的有用吗?@朱学东今天午时朝这些渴望的时评家泼去一盆冷水:"报纸和企业死磕,许多人说权威部门声音缺失。奇谈怪论。权威部门的底裤早就撕扯尽了,普通人从吃的喝的睡的到其他一切,不全都靠自救了么?自救不了干脆以身相许给毒物。中国还有权威部门么?名义上的权威部门说话还有多少人相信?有谁见过真正负责任的监管?除了权力和利益,其他一无所有。"
相比之下,钱江晚报要承担的责任多一些。这份农夫山泉本部所在地最畅销的报纸今天以《一场水的发布会,火气十足》作为头版头条,概括农夫山泉的表现是"关停北京水厂,索赔6000万",而京华时报则是"会场吆喝送报,两度打断发言"。
"农夫山泉为什么选择在标签上标示执行浙江省的地方标准DB(地标)?钟��说,就像一个人戴帽子,大帽子里头有小帽子,外人看不见里头的小帽子,就以为他没有戴"――这是家乡报纸为农夫山泉提供的一整版董事长专访,再辅以《"水战"背后,是饮用水标准的乱象》。
有了这些铺垫,评论版就可以宣布《农夫山泉事件,不是水的错》了:"标准很重要,但是还有一些比标准更重要的东西,值得我们去铭记、去捍卫。农夫山泉的董事长钟��说,企业的尊严比黄金还珍贵。企业的尊严来自哪里?来自于对产品质量的坚持,来自于对消费者的尊重。从这个意义上说,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出、入口环境恶劣的当下,那些坚守底线、专注于品质的企业是这个市场上的稀缺资源,它们才是最珍贵的。这个市场上不应该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而是应该让有尊严的企业获得尊严,让无底线的商家彻底出局。这样的市场环境同样也是比黄金还要珍贵的东西。"
接下来的三段,钱江晚报应该是想讲给京华时报听的:"对媒体而言,值得珍视的就是媒体的公信力。公信力来自于对真相的探索、来自于客观理性的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媒体的有力武器,它不是私器是公器。当媒体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力时,它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权力是有边界的。你是监督者,可对千千万万读者而言,你也是被监督者。当权力越过了边界,难免会伤及自己的公信力。你要批评人家连自来水都不如,总得听听人家是怎么说的吧,再或者,买瓶水化验一下,跟自来水的各项指标对比一下?一场口水战后,应该留下一些东西。我不知道因为这场论战造成的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的损失,以黄金计,不知道该有多少盎司,可倘若没有收获这些比黄金还珍贵的认识,牵扯、耗费了大量资源于这场如鸡同鸭讲般的口水战中,那真是一种悲哀。当媒体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力时,它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权力是有边界的。你是监督者,可对千千万万读者而言,你也是被监督者。"
产品标准合法性、舆论监督正当性、商业阴谋可能性――鸡同鸭讲般的论战绵延至今,口水早已多过山泉水。
此时此刻,倒是@周21cbh斌显得淡定。这位打响第一枪的21世纪网执行总编辑如今像是坐山观虎斗:"一批人跑来问我,农夫跟那谁干上了,为何我们不做声了,好吧,我统一解释下:我们本来想约农夫单挑的,因它产品品质确有问题,没想到有个看热闹的哥们半路冲出来,嚷嚷说农夫不但品质有问题,连人渣都不如,于是他们两热火朝天的干上了,我们只好站一旁看热闹,毕竟,我们是来讲道理的,不是来打架的!"
(注:本文中之点评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文编辑刘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