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习财务,目的不是为了能给企业做账,同样学习营销,钻研MBA,目的不是为了实际地操作企业管理企业,我们需要的是要知道商业运作模式,懂得辨别好与坏,优于劣。
营销学,原来的理解就是推销学,把别人实际需求放大而多买,甚至把别人不想买的东西给买回去。现代营销学把整个推销学都推翻了,菲利普.科特勒把营销学最简短的定义为“有利润地满足需要”。这个定义把原来从生产导向的销售转向消费者导向的销售,现代营销要求企业尽最大的努力满足顾客的需求,从企业制造产品-销售产品倒转过来变成首先选择价值(顾客细分-市场细分-价值定位)到提供价值(产品开发-服务开发-定价等)到传播价值(促销-广告)。彼得.德鲁克说过 营销的目的就是使推销成为多余。谁的产品不用推销,看看我们身边的营销强手,茅台和苹果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云南白药的王明辉就是营销界的高手,把白药品牌做得出神入化,牙膏就是营销界的一大经典案例,精准的定位-准确的产品开发-强大品牌结合良好的产品品质-合适的定价-能传达价值的广告和促销活动-流畅的销售渠道,其中还有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各个职能部门的营销整体协调。对营销有了一定概念才能理解上述的创造价值到传导价值的过程,从而有常识体会到理性认识的质的转化。
白药急救箱前景分析
一 现有竞争格局分析
家用急救箱市场的前景是蓝海,暂时可以说是只有专用市场,个人消费市场完全没有打开,市场内缺少竞争使得这个市场竞争非常少。
竞争对手稀缺
国内有生产急救箱的几乎都是医疗专用的,几乎没有见到有白药现在所开发的家用、车载、运动市场,当然白药急救箱也有军用、警用、安全生产防护用产品,精准对应细分市场。所以,白药现在在开发的市场可以说没有强而有力的竞争对手,从合作伙伴急之援“要么第一,要么唯一”的口号从侧面也可以看出。
市场空间和前景
现有市场空间非常小,除了医用急救箱我还没见过民用急救包,但这可能只是一个没有打开的市场,他可能有如下前景和趋势。
1.如果按照美国、欧盟发达国家急救箱需求看来,市场是巨大的,因为美国政府立法规定,每一辆汽车出厂必须强制配备急救包,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急救包在家庭、旅店、学校、公司随处可见。如果按照上述发达国家的配备水平来看,中国市场在7000亿以上(网上的粗略数据,可以忽视)。
2.自然灾害频繁和健康观念深入人心也是急救箱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
3.消费升级大环境下,医疗肯定是首要支出,车载和民用市场售价二百多的以防万一备用物品一般人能消费得起。
差异化
急救箱分类是很多的,除了医用、民用、车载、警用等等,还有应急救援等等细分市场,差异化显著,白药强大的品牌和白药急救箱从多种特别的包--到细分类型--到独特的广告介绍都体现了差异化的思维。白药特种急救包定位十分明确,不但有警用、军用、还有石油生产、煤矿等更专用急救包,甚至可以定制(比如银行专用的),这种差异的定位有强烈的把整个急救利基市场吃掉的意图。
退出壁垒
医疗器械商可以随意进入或者退出急救箱生产,退出壁垒低。
二 进入壁垒
1 白药的强大品牌
2 规模经产业整合济带来的成本降低。
3 差异化产品产品战略,白药建立壁垒的方法可能是尽快占领利基市场(警用、军用、还有石油生产、煤矿等更专用急救包,甚至定制包),因为利基市场容量小,所以可以让所有进入利基市场的其他竞争对手都无利可图。
但总的来说,急救箱是几乎是所有医疗器械商都可以进入的领域,需要认证比药物少,要转型搞急救箱非常容易。所以产业壁垒并不高。
三 其他(替代品、供方、买方议价能力)
急救箱严格来说没有替代品,如果一定说有那就是自备急救用品市场,但是这个专业医药急救领域,恐怕没有人愿意花心思按急救清单自备物品,而且对于急救用品,质量和急救物品种类是急救成效的关键,加上民用、车载急救箱面向个人消费者,选择少,价格不透明,价格占收入比例很小,买方议价能力很弱。供方而言,急救箱里面主要的止血贴、白药酊、白药喷雾都是自家产品,实现了产业整合,而其他三角巾、面罩、止血绷带、可塑夹板等医疗器械产业成熟,白药集中采购议价能力很强。所以白药急救箱应该是高毛利品种。
如果按上面的思维,急救包做到亿元甚至10亿元等级毫无压力,但客观来讲,这个其实在国外已经成熟市场没有充分被认知的原因很大部分是在国内国民素质普遍较低,医疗知识匮乏,急救意识不强的背景下出现的,能不能有效打开市场要打大大的问号,白药在牙膏方面是独辟蹊径在牙龈、口腔整体健康方面打开了高端市场,卓越是有惯性的,现在面对急救箱的国内新蓝海我们拭目以待。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