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7日

熊市回忆录(一)

熊市回忆录(一)(此文写于2008,9,17)

 

    中国年轻的A股市场,从1991年开始至今的2012年已21个年头了。在这21个年里,以上证指数计,其中有11个年头是牛市(上升市);如以深综指计,则有10个年头是牛市,平均来说11个年份是牛市,或者说以年计,22年中有一半的时间里是牛市,并不象有人说的中国股市是“牛短熊长”,而是牛熊交替上演,演出一幕幕的悲喜剧。
    牛市是令人兴奋的,而熊市则令人难忘。回顾这一半年份时间里的熊市是很有意义的。
一、1993-1996年的大熊市
    先说1993年开始的那轮熊市。我自己赶了个半,1993年年末才在深交所登记公司办了个深户帐户开始涉入股市,开户时听朋友说股市已经跌了差不多一半了,现在入市会有大底抄,懵懵恫恫地就“入市”了。结果一入市先赶上了个大熊市。1994年年初,深市开盘233点,上证833点,半年后的7月末,深综收盘95点,上证333点。此时,市场下跌已经17个月,离1993年2月的深沪股市的顶部已分别跌去74%和79%。随后在“三大政策”下股市开始了“大井喷”,一个半月,上海从325升到1052,深圳从94点升到234点。随后又是大跌并一直阴跌至1996年年初,上海跌至512点,深圳105点。结束了1993-1996年初的大熊市。
    这轮熊市的背景就是1992年小平“南寻”后全国大干快上,到处都是基本建设的工地,造成固定资产(包括房地产)投资巨增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当时的通胀率(CPI)急速窜升,1994年时已达24%。朱总理主政国务院金融工作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搞“宏观调控”,1993年5月将银行利率从7.56%一下子提到9.18%,两个月后又提到10.98%(然后就是不断增加的保值贴补率)。股市在此背景下,“飞流直下三千尺”,上海从1558开始仅5个月时间一气跌至777。经过几个月整理后向下突破,从777一直跌至325。
    在此期间,深股没有一只股票不跌,各股跌幅都差不多。而上海则有几只典型的“庄股”如界龙实业等硬撑。但当“三大政策”催生的“333”大行情开始后,所有的股票都翻几番地涨,而界龙等庄股则开始缓慢下跌。在我的记忆中,跌市到末期,深圳已没有10元以上的股票,5元以上的仅2、3只,如深发展、深中集等,而2-3元的股票基本上占到了90%以上的比例。最后深市全天日成交额仅不足5000万元,除了天天的跌,就不知道涨是什么滋味了。
    在此期间,流行的是“什么时候卖都是对的,什么时候买都是错的;卖什么都是聪明的,买什么都是傻瓜蛋”的口头禅。但是,在1994年8月1日,“三大政策”从天而降,股市则象换了人,指数开盘涨20%,收市指数涨33%!此后连续上涨,井喷了1个半月后又开始掉头向下,一路阴跌不止……
    虽然如此,之后的熊市则和“333”前不同了,并不只是下跌。指数在阴跌,但深圳股市却悄然展开了“川老窖、苏常柴、深中集、深长城”四大天王超级绩优股的慢牛行情。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盘小绩优,业绩超群,且都是1994年才上市的新股。深圳的老股民们面对这“新面孔”的绩优新贵,似懂非懂,不敢碰,但它们却逆市创新高涨个不停。当上海那边一个劲地爆炒“浦东概念股”、“国企大盘概念股”而吸引资金和眼球时,死市一样的深圳股市这边却是独立的“绩优股”行情!
    在我那时刚刚入市不久,完全看不懂上海的“庄股”和“概念股”行情,在对股市几乎绝望甚至厌烦的时候,这4只“天王股”给了我将精力真正投入股市的希望,甚至由此喜欢深圳股市而讨厌上海股市。所以,一开始我似乎就是个“价值投资人”(呵,那时可没这词)。回想当年再对比现在,我甚至觉得现在21世纪的“蓝酬股”的水平赶不上1994-1995年深圳股市的这四只小盘绩优股行情挖掘的水平!
    说也奇怪,尽管熊市给人痛苦的回忆,但到1996年大牛市起来后,我常常怀念那遍地都是2元多股价的时候,心想,以后要是再来熊市我可要好好珍惜。别看我钱少,但我可以买大把很多才2元多股价的云白药、万向潮、深能源……等等潜力优质股的股票,拿着,我就不信今后还会再缺柴米油盐!
    所以,那次熊市经历,也使我从此对熊市有了种特别的爱。对股市的悲观绝望?呵呵,至少这种情绪从那时起就在我的心里消失了。

 

二、1997开始的熊市
    与1993-1996年的大熊市相比,1997年从1510到1025的调整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对于持股不当的人来说则可以说也是一场“灭顶之灾”,接下来的熊市可能比1993年开始的那轮熊市更惨。在回顾1997年行情见顶之前,先看段1996年年末的一段插曲:
    1996年12月中旬,在深沪“垃圾低价股行情”炒得如火如荼时,管理层坐不住了,从提示风险开始到气急败坏似的发了篇《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的社论,社论的语气简直如文革“516”通知般的严厉。还新出台的交易规则改变:从T+0改为T+1,并实行股票涨跌停板限制(这一交易制度居然一直到现在都不再改了!)。第二天开始,人们从未见过的景象出现了:一开盘全部股票在跌停板上但几乎无成交量。就这样,连跌一个星期,深圳从476点一气跌到270点,那几天如果还不知道什么叫“目瞪口呆”,那就可以好好体验一下了。
    人们慢慢明白了:管理层不让炒垃圾股?那好,咱去炒绩优股!从此,深发展、四川长虹、深科技等又开始拔地而起,一发不可收拾:50、60、70元……高价股的记录一路刷新。一直到1997年5月份,管理层又出招了:增发300亿新股;印花税提高到0.6%;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不得炒股、有股的必须抛出。——新的三大政策。股市象碰到了墙壁的皮球,开始掉头震荡向下,一直跌到9月末。1510到1025。
   从此,风向又变了,发展、长虹等象征性地反弹了后开始阴跌,而出现了新的垃圾股行情:美伦股份(泰达股份)、川长征(托普软件,已退市)、北京天桥(青鸟天桥)、延中实业(方正科技)开始晃晃悠悠地一路上涨,越不明白越涨——长达4年之久的资产重组股的行情开始了。而96-97年风光无比的绩优股四川长虹、深发展等等开始了长期的牢狱之旅:一路不回头的漫漫下跌。1996-1997年赚大钱的人开始口呼“看不懂”了。这看不懂的垃圾涨、绩优跌的行情一直到2001年,垃圾股的股价到2001年时普遍都超过有正常市盈率(那怕是30-50倍PE)衡量的绩优股的股价。而“庄股”在那时成了人们赚钱的主要工具套路之词:跟庄。2001年2月,吴敬涟讲话了:中国股市象个大赌场。呵呵,可不是嘛,那时书店里关于股票的书全都是“如何战胜、识别庄家”,股评人个个都成了分析庄家的“心理专家”。赌场也没这么多“心理专家”!这似乎才是2001年开始指数崩溃的内真正内在原因。
    所以,在我的印象里,那轮熊市也可以说是从1997年5月就开始了,一直到2005年年末,8年之久的长期阴跌——看看深成指、沪180(原先的上证30)就知道了。
    一直有人说2001年开始的下跌是由于“国有股减持”政策,呵呵!如果没有这个政策,股市就不去跌了?当气球被一个小石子碰破后去怨石子太坏而不怨气球吹得过胀了,这就是很多“经济学家”脑子里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a7b40101a3h7.html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