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30日

李宁公司将开新网店 期望获得竞争优势 China's Big Brands Tackle Web Sales

国领先的运动服装公司李宁有限公司(Li Ning Co.)正在下注,希望通过在网上销售运动鞋和服装而获得相对于耐克(Nike Inc.)和阿迪达斯(Adidas AG)等竞争对手的优势。这个例子说明,中国的成熟消费品牌在多年以来将电子商务拱手让给互联网新兴企业后,终于开始拥抱网络世界。

Bloomberg News
接近20年前由曾经的体操冠军李宁创办的李宁公司,去年开设了第一家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的网站。虽然在销售总量中的比重还不大,但网站流量增长很快,于是李宁公司聘请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简称IBM)帮它建立一个新的网站。新网站预计在明年3月份上线,将能够处理更多流量,并包含无线服务等新的功能。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互联网用户群,6月底达到3.38亿。但直到最近,中国网民用于网上购物的支出并不是很多。这种情况正在开始改变。

去年中国的在线交易占零售总额的1.2%,远低于美国逾5%的比例,但其增长速度比美国快很多。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估计,今年中国的在线销售额可能将增长89%,达到356亿美元。

李宁公司电子商务部总监林砺说,虽然在线销售在公司总收入中的比重还不明显,但如果分析师对电子商务增长的预测是对的,这一比重在几年之内肯定会变得很大。

美国的Barnes & Noble Inc.和苹果(Apple Inc.)等成熟品牌很早就采取了措施吸引网上客户,但中国的情况有所不同,这里的零售商和消费品牌基本忽略了互联网。相反,这一领域被新兴企业占据,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淘宝(Taobao)。淘宝网是中国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集团(Alibaba Group)下属企业,该集团旗下还有香港上市商务网站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Alibaba.com Ltd.)。

淘宝创立于2003年,刚开始是一个让消费者互相售卖物品的拍卖网站。由于不向买家或卖家收费等原因,淘宝赢得了大批用户,几年前其销售量就超过了易趣(eBay Inc.)的中文网站。

今天,淘宝还在它的网站上为零售商和品牌企业开辟页面,像中国的电脑生产商联想集团(Lenovo Group Ltd.),还有宝洁(Proctor & Gamble Co.)。瑞士信贷估计,现在中国的在线销售额有78%都是通过淘宝实现的。

李宁是中国国内最大的运动装品牌,这一地位在去年8月份北京奥运会上得到了承认。当时其创始人及董事长李宁吊着钢丝在鸟巢体育场顶上绕场一周,点燃了奥运主火炬。2008年,李宁公司在中国77亿美元的运动装销售总额中占到11.1%的份额,较2004年的8.7%上升。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认为,这主要是挤占了规模更小的中国品牌的份额。但李宁仍然落后于耐克和阿迪达斯,这两家公司在中国市场中的份额分别为18.8%和14.9%。

李宁的产品由NBA明星奥尼尔(Shaquille O'Neal)代言,主要是通过全国6800多家店铺销售。去年4月份,它在淘宝网开辟了自己的频道,这有助于它学到一些策略,去处理在中国进行在线销售碰到的一些障碍。比如,许多中国消费者担心受骗或货品有问题,因而不愿意在网上购物。另外,信用卡也用得很少,中国人网上购物往往都是到货时支付现金。

淘宝网用支付宝(AliPay)处理了这些问题。支付宝是一个跟贝宝(PayPal)类似的在线支付服务系统,但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它先托管货款,直到买家收到物品并确认满意后再支付给卖家。支付宝已经成为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在线支付系统,注册用户达2亿,日均交易额达人民币10亿元(约合1.464亿美元)。

李宁在去年6月份开设了自己的商务网站,在这个网站上采用支付宝作为主要的支付方式。它同时仍然在淘宝上销售产品,但表示自己网站上的销售额已经与淘宝上的持平。

阿里巴巴集团一位发言人表示,李宁的新网站显示出,像李宁这样的大品牌正把电子商务作为业务扩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标志着李宁在淘宝的店铺的成功。

在李宁的新网站上,IBM通过把李宁处理库存与供应链问题的系统整合进一个新的平台,帮助解决了旧网站存在的订单处理与发货问题。

2010年晚些时候,李宁计划推出一些功能,让中国用户能够通过手机在网站上购物,或通过手机短信把打折券发给其他客户。李宁公司拒绝透露该项目的投资金额。

Aaron Back


Li Ning Co., China's leading sportswear company, is betting that selling sneakers and clothing online will give it an edge against giant rivals like Nike Inc. and Adidas AG, an example of how established consumer companies in China are finally starting to embrace the Web after years of ceding electronic commerce to Internet upstarts.

Li Ning, founded nearly 20 years ago by a former champion gymnast of the same name, opened its first Web site for selling direct to consumers last year. While still a small share of total sales, traffic on the site has grown so quickly that Li Ning has hire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to help it build a new site, expected to launch in March, that will be able to handle more volume and will include a new features like wireless services.

China has the largest population of Internet users in the world, with 338 million at the end of June. But until fairly recently, they didn't spend much buying things on the Web. That is starting to change.

Online transactions accounted for 1.2% of total retail sales in China last year, compared with more than 5% in the U.S., but they are growing much faster: the value of goods sold online is likely to grow 89% this year to $35.6 billion, estimates Credit Suisse.

While online sales don't yet make up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Li Ning's revenue, 'if analyst projections about the growth of e-commerce are correct, it will surely become significant within a few years,' said Shelly Lin, director of e-business at Li Ning.

Unlike in the U.S., where established companies like Barnes & Noble Inc. and Apple Inc. moved early to woo online customers, retailers and consumer brands in China largely ignored the Internet. Instead, new companies have dominated the sector -- none more so than Taobao, a unit of Chinese Internet giant Alibaba Group, which also runs Hong Kong-listed business site Alibaba.com Ltd.

Taobao started in 2003 as an auction site where consumers could sell goods to each other. It gained a huge following in part by not charging buyers or sellers and surpassed eBay Inc.'s Chinese site in sales volume several years ago.

Today, Taobao also hosts sections of its site for retailers and brands like Chinese computer maker Lenovo Group Ltd. and Proctor & Gamble Co. Credit Suisse estimates that 78% of online sales in China by value now go through Taobao.

Li Ning is China's top domestic sportswear brand -- a status recognized at the Beijing Games last August, when founder and Chairman Li Ning, suspended by wires, mimed a slow-motion run around the roof of the Bird's Nest stadium to light the Olympic flame. In 2008, its share of China's $7.7 billion in total sportswear sales rose to 11.1%, from 8.7% in 2004, mostly at the expense of smaller Chinese rivals, according to consultancy Frost & Sullivan. But Li Ning still trailed Nike, which had 18.8% of the China market, and Adidas, which had 14.9%.

Li Ning, whose products are endorsed by NBA star Shaquille O'Neal, sells mainly through its more than 6,800 stores across China. In April of last year, it opened its own channel on Taobao's site, an experience that helped it learn strategies to address obstacles to online sales in China. For example, many Chinese consumers have resisted buying goods online out of concern about scams or faulty merchandise. Also, credit cards are rare -- when someone buys something online in China, they typically pay cash upon delivery.

Taobao has addressed those issues through AliPay, an online payment service like PayPal but with one big difference: AliPay holds payments in escrow until after the buyer has received the item and confirmed they are satisfied with it. AliPay has become the dominant online payment system in China, with 200 million registered users and an average of one billion yuan ($146.4 million) in transactions a day.

Li Ning started its own commerce site in June last year. It uses AliPay as the main payment method on its site. It also is continuing to sell through Taobao but says sales on its own site are now just as big.

A spokeswoman for Alibaba Group says Li Ning's new site 'is a sign of how major brands like Li Ning are viewing e-commerce as a key component in expanding their businesses' and of the success Li Ning has had with its Taobao store.

For Li Ning's new site, IBM has helped address problems the old site had with processing and delivery of orders by integrating Li Ning's systems for handling inventory and supply chain issues into a new platform.

Later in 2010, Li Ning plans to roll out features that enable Chinese users to shop the site with their celphones or to send discount coupons to other customers through mobile messaging. Li Ning won't say how much it has invested in the project.


Aaron Back

弗兰克下台乃天数使然 他只是篮网改朝换代牺牲品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11月30日08:56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北京时间11月30日,新泽西篮网开局连战连败,关于主帅劳伦斯-弗兰克的去留问题也因此被摆上台面。支持者认为,篮网新赛季伤兵满营,加之球队原本就欠缺天份,让弗兰克负全责是没有道理的,但实际情况是不是如此呢?

  首先必须肯定一点,即打造一支成功的球队,需要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加成。同理而言,弱队战绩不振也应该是诸多原因的汇总,然而多年来主帅被秋后问斩的案例仍屡见不鲜。弗兰克不是体育史上第一个为管理层决策买单的主帅,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主教练原本就是一个把脑袋挂在裤腰带上的危险行当,这时候再以“天亡我,非战之罪”为诉苦借口就显得矫情了。

  篮网正处在球队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刻。无论是搬迁到布鲁克林,还是将球队主权交到俄罗斯富翁手上,都带有明显的改朝换代特征。作为旧朝遗老,弗兰克已经是东区在位时间最长的主帅之一了。换句话说,即使弗兰克本赛季不走,他也很难成为篮网新纪元中的领军人物。之前杰森-基德、文斯-卡特和理查德-杰弗森都先后离开,弗兰克只是球队“告别过去”行动中的又一个延续而已。

  在联盟历史上,弗兰克的下课是有样本可循的。比如上赛季的俄克拉荷马城雷霆——谁不知道这支联盟新军必须为成长付出输球的代价?但看到球队开局不佳,管理层还是在年前解了P.J.-卡列西莫的帅印。那是因为除了战绩不振之外,雷霆在比赛中还输掉了精气神,长此以往对球队未来绝无好处。这般状况与眼下的篮网何其相似?球迷讥讽说,篮网在德比战中的表现,“让纽约尼克斯看起来就像卫冕冠军”!

  篮网开季伤兵满营不假,这种状况碰上哪个教练都没辙,但在其位谋其政,弗兰克碰上这种状况也只能自认倒霉。现在球队内部阵脚已经松动,克里斯-道格拉斯-罗伯茨在赛后曾对媒体坦言,自己对输球状况沮丧极了,“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恰恰是一支球队最可怕的逆境——他们甚至无法从失败中学到东西!

  论才能,弗兰克在NBA的教练圈中只能算中上;论刻苦,他是佼佼者,出了名的“球馆老鼠”。现在的弗兰克充其量也只是想在篮网站好最后一班岗而已。好在风水轮流转,这个联盟是认赢家的,丰富的季后赛经验就是弗兰克下一份工作的保证。再加上他很年轻,不会愁将来没有饭吃。此时下课或许对弗兰克还有好处——很多人会记得篮网严重的减员情况,倘若队伍全勤弗兰克才遭解雇,届时他又有什么借口呢?

  (阿布杜猫)


http://sports.sina.com.cn/k/2009-11-30/08564721129.shtml

每日精点(11.30):今天的大涨意味着什么?

今天的大涨意味着什么?

 

    经过上周的调整,市场终于展开了止跌反弹。诚如有些媒体说的那样,迪拜危机给A股市场带来的不是危机,而是一次难得的休整机会。早盘的文章《11月30日操盘必读》中,我们说到,笔者在上周一直跟大家分析相关讯息,觉得这些资讯虽然可以称得上利空消息,但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恐怖。媒体和机构借助相关讯息在故意制造恐慌,让我们散户抛售掉手中的筹码,以便他们更好地吸收。如果问今天的大涨意味着什么,答案很简单,意味着上周的大跌是一次凶猛的洗盘。市场趋势仍然向上,只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盘面上,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第一,白线与黄线基本保持着同样的节奏,涨跌方向和力度基本一致,黄线稍微强于白线。这表示,指标股的平稳走势,给中小盘个股提供了超跌反弹的契机;第二,非ST个股有近60家涨停,而最大跌幅的股票,跌幅也不过3.75%,充分证明了市场的强势格局;第三,今日涨停的股票大部分都是前期下跌过程中抗跌的股票,表示当前市场并非轮涨格局,而是强者恒强格局。而且,这些股票大多数都是沪深300板块中的股票,想必多少受股指期货消息的影响所致;第四,今日两市呈现普涨格局,市场反弹欲望迫切。

 

    应该说,市场的强势格局依然延续着。只是短期内,市场上行的压力较大。目前市场正面临着5日均线、20日均线和上升通道上轨线三道压力点位的同时压制,这将给短期市场不小的考验。不过,无论如何,笔者对后市仍然抱有乐观的态度的。很多朋友担心笔者陷入死多头的囹圄之中,认为笔者不应该明明看到利空消息却仍然顽强唱多。其实,并非笔者故意唱多,只是现在的市场,空方的力度虽然不小,但相对于多方的力量,还是有限的。10月大小非洪峰已过,流动性的问题,已不成为问题,中国银行的融资政策,或能改变短期走势,对市场的中期趋势却没有多大影响。至于说迪拜危机,那只是部分机构和媒体的危言耸听罢了。而支撑市场上行的通胀预期、人民币升值预期、热钱涌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却是市场上行的根本性支撑。

 

    总的来说,短期震荡,不改市场的中长期上行的趋势。明日注意5日均线、20日均线和上升通道上轨线三者构筑的压力区域,中长期关注通胀预期的来临与消逝。短期热点为沪深300板块中的股票以及参股期货概念股,中期热点为煤炭、有色金属、房地产、能源等资产类股票。


商务部全球投放广告提升中国制造形象

2009-11-30 14:41:03 来源:四川在线

  商务部购买了为期6周的广告时段,将投放cnn等国际主流媒体,提高中国产品的全球认知度

  近日,我国政府推出一系列全球广告,试图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

  据报道,美国有线新闻网(cnn)这个星期起开始在亚洲市场播出一则30秒的商业广告,内容是宣传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制造"产品其实也是世界上各个贸易体共同分工协作、盈利共享的事实。当然,该广告也有利于重新打造与巩固"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上的声誉。

  片长30秒"世界合作"是主题

  通过观看视频,可以发现这则30秒的广告围绕"中国制造,世界合作"这一中心主题,强调中国企业为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正不断与海外各国公司加强合作。

  广告一个个画面集中展现了"中国制造无处不在的身影","中国制造,世界合作"的理念贯穿整个广告。

  一天之计在于晨,清晨跑步的运动员所穿的运动鞋是"中国制造",但是"综合了美国的运动科技",日常家庭中所用的冰箱印着"中国制造"的标签,但是融合了欧洲风尚,为您储存美味的食品。

  一个类似ipod的mp3播放器上用英文标注"在中国制造,但我们使用来自硅谷的软件",体现了爱音乐也爱中国制造的理念。

  就连法国顶级模特儿所穿的知名品牌衣裳也由"中国制造",而广告最后出现的飞机画面,是融合全球各地工程师的结晶,更是展现了"世界合作"这一理念。

  投放对象国际主流媒体是重点

  该广告被认为是中国政府的首个品牌宣传活动。这则广告是由国际知名传播集团宏盟集团持股的ddb国安广告制作公司历时数月精心策划制作,广告中多个场景在国外实地拍摄完成。

  据美国一家专门跟踪传媒与广告市场动态的网站披露,该30秒的广告片由中国商务部会同4家中国行业协会共同委托制作。除了在亚洲播出外,接下来还计划在包括北美、欧洲等中国的主要贸易对象地区播出。

  而四大产业集团包括:中国广告协会商会、中国商务部机械和电子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商务部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中国商务部纺织品进出口商会。

2009-11-30 14:41:03 来源:四川在线

  这一广告攻势的主要诉求是竭力在海外宣传中国品牌,提升外国人对中国制造产品的认知度,使他们不再仅仅将中国看成一个成本低廉的市场。商务部目前已购买了为期6周的广告时段,一些国际主流媒体如cnn(美国有线电视网)将是重点投放对象。

  国家战略展现我国"软实力"

  对于商务部启动"中国制造"海外宣传一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石耀东博士认为是好事。石耀东说:"商务部这一行为,体现了我国政府的一种战略关切,展现了中国制造的软实力。但我们同时也要意识到,一次广告宣传可能会换来品牌的关注度,但品牌忠诚度的培养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知名品牌专家曾朝晖认为,在面临新的世界形势之际,中国的这一宣传举措,对建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当然,这还需要很好的创意,商务部如果能面向全球公开征集广告方案,效果肯定会更好。


http://msn.biz.smgbb.cn/MsnFinance/postPage/2009/11/30/posting_common_419e8a33-365b-46fb-b854-47c6d4e6f32e_1.shtml

2009年11月25日

万科涉足商业地产 称房价不会一直涨下去

一直以住宅开发为核心业务的地产龙头企业万科,未来将加大持有型物业的储备,并在近期内陆续推出养老物业、酒店及商业配套等多种物业类型。16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郁亮首次对外公布万科的新战略。

 

楼市进入“下半场”

郁亮表示,从1998年到2008年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上半场”,主要表现在:“得益于”亚洲金融危机,中国楼市从计划经济走进了市场经济,并在短短十年内得到飞速发展。“在这十年中,万科始终以住宅开发为主,满足老百姓的居住需求”。

从2009年开始,同样是由于金融危机,发展速度已经接近极致的房地产市场又迎来新机遇,楼市再次成为拉动内需的主要手段。不过,在新的发展阶段,完全依赖规模和速度的粗犷增长模式已经过时。随着城市需求的多元化,多种物业类型、多样化住宅开发将成为趋势。

郁亮表示,在万科未来的开发模式中,住宅产品仍占据80%比重,其余20%将开发持有型物业,包括正在计划之中的深圳5个酒店,以及明年将落地的以服务为主的养老物业,预计未来三年内将建成220万平方米商业配套。另外万科还将参与旧城改造、旅游地产、多功能物业开发,覆盖全面产品线。

未来10年内,万科计划每年在每个城市至少留下一个不可替代的公建项目。郁亮称,而对于住宅来说,简单的规模增长也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新能源发展、绿色建筑将领跑住宅领域。

 

房价不会一直涨下去

对于未来房地产市场的走向,郁亮认为,从全国市场来看,目前已经能够看到健康发展的迹象,部分二三线城市(如成都)今年内房价并没有上涨过,而其他多个城市的涨幅较之前也已经明显趋缓。

他认为,经历过2007年的疯狂上涨,房价不会一直涨下去。在政策控制下,楼市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只不过投资属性的放大将增加市场的不确定性”。

郁亮称,由于影响市场变化的因素太多,万科一向坚持“应对第一,预测第二”的原则,对于拿地和项目供应均采取“量出为入”的战略,即销售的数量决定产出。“即便有时会错过某一阶段的行情,不过小心驶得万年船,万科始终会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

 

感慨做“老大”不易

对于近期来自行业内其他企业对于万科“老大”地位的各种冲击,郁亮笑称,做“老大”其实很不容易。

在外界看来,万科似乎已经不再是不可超越的“神话”。最新数据显示,绿城集团前10月以近500亿的销售收入比肩万科;前三季度,在净利润排行榜中,万科位于“万保招金”四大内地房企最后一位。同时,万科三季度末的净利润尚不及中海地产的一半。

 

郁亮称,与每一个大型企业的发展模式一样,在经营规模达到400-500亿后,企业都会遭遇一个“坎”,都会进入一个更换管理平台的调整期。对于万科来说,需要一个适合万科进行更大规模发展的平台。

在经过近3年调整之后,万科已经重新进入增长轨道,并从过去单纯依靠规模速度的增长,变成质量和效益的改进。

“万科在客户满意度、股东回报以及产品创新三方面获得了有效增长,再加上固有的体制和规模优势,万科具备做大的无限可能性,其他企业想超过并不太容易”。不过,郁亮坦陈,目前行业内确实出现了很多对手,中海地产更是全方位的“劲敌”,“万科愿意把‘老大’的位置交出来,让大家共同来承担对社会的职责”。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8635080100gueg.html

基金经理的投资行为带来的启示

跟着基金经理炒股是很多股票投资者热衷的投资方式。我们发现,追踪所谓明星基金经理的股票是个别媒体一直热炒的话题,但基金经理的提前潜伏可能已经赚得盆满钵盈,待投资者盲目跟进,也只能是扮演抬轿子的角色了。

  ⊙Morningstar晨星(中国)

  研究中心 王蕊

  基金组合的持仓对我们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投资者切忌盲目跟风。基金的重仓股通常是基金公司经过严格的股票筛选流程而选出的,体现了研究员与基金经理的研究价值,中小股民可以借助基金公司的研究力量进一步精选个股。但投资者容易忽略的是,基金经理的股票布局往往具有前瞻性,即提前布局一些股票,以合理或严重低估的价格购买,并等待股价上涨获取价值回归的超额收益。通俗地理解,如果我们和基金经理的持仓成本不同,即使和他们持有一样的股票,其收益也未必可观。况且,不同的基金经理对股票采取的策略从季度数据来看可能是相反的,例如三季度机械股可能被一些基金经理增持,但同时也被另一些基金经理减持,即不同的基金经理对行业和股票的看法不同。在这种背景下,跟着基金经理炒股也具有一定的风险。与其用数据结果来指导我们的股票投资,不如探究基金经理的选股策略以及组合构建的策略,为我们做股票投资或是基金投资提供一些借鉴。

  从某种程度上讲,做行业配置的基金经理与单纯选股的基金经理在构建组合时存在差异,但两者实际中会互有交叉和借鉴。前者更注重自上而下的配置,注重行业轮动,个股方面以行业的龙头股票为主,这一类股票的流动性较好,有助于控制组合的流动性风险;而后者则注重挖掘价值被明显低估的股票,提前介入并获取超额收益。但考虑到A股市场的特殊情况,基金经理更倾向于以合理价格购买成长性较好的股票。目前,公募基金经理组合构建中突出选股的如华夏大盘精选的王亚伟先生、富国天益价值的陈戈先生等。但其两人选择的股票风格不尽相同。如华夏大盘精选历史上以中小盘股票投资为主,且持有的股票并非基金行业的重仓股;而富国天益价值的股票多以大盘蓝筹股为主,而其历史的投资风格也沿袭了大盘风格。两只基金的相似之处是基金的投资风格都深深地打上了基金经理的烙印,且基金经理的稳定性较好,对基金风格的稳定性以及业绩的持续性帮助较大。此外,一些规模偏小或是专注于中小盘投资的基金也同样注重选股对组合的贡献。例如国泰中小盘股票的基金经理张玮先生在管理这只基金时的投资理念也以精选个股为主。

  基金经理如何选股?首先,估值是基金经理在选股时都会关注的话题。好的公司不一定是好的投资对象。即使一家公司拥有较好的市场地位或市场份额、完善的治理结构以及充裕的市场需求,但如果这些有利因素都已经反映在股价中,基金经理此时介入也难以获取超越市场平均收益的回报率。因此,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优质的公司是很多基金经理都希望的。如何计算企业的内在价值,显然教科书中的所谓未来现金流折现的模型只是一个理论,不同的基金经理有不同的估算模式,且对现金流的估计也不尽相同。因此,基金经理只能根据自身对企业的相对价值与当前股价的比较来作出买卖的决策,也就会出现不同基金经理对某只股票的判断出现分歧。其次,公司的成长性如何。股票的成长性是国内大部分基金经理关注的重点。如果一只股票的成长性比较好,当前状况下市场给予一定程度的溢价,某种程度上基金经理也是可以接受的。当然,以上论述的估值和成长性只是选股的两个方面,具体操作过程中基金经理还会关注公司的基本面、财务状况、公司规模、行业信息等方方面面的资料,必要时也需要亲自调研上市公司为投资决策提供支持。虽然理论的依据相似,但由于对企业价值认识的不同角度,基金经理持仓的结果也不完全相似、甚至是千差万别。仍以华夏大盘精选和富国天益价值为例,前者以挖掘成长性较好的中小盘为主,其关注的主线可能更多集中在并购、重组或是隐蔽资产等方面,而富国天益价值则更多体现白马股。

  卖出股票与买入股票同样重要。大部分投资者在股票上涨的背景下希冀明天依然会涨,试图获取这只股票最好的回报率,在本该将头寸抛掉的时候却一直持有,结果失去了到手的财富。基金经理卖出的股票的原则通常有三点,最基本的还是市场价格是否已经反映了相对估值。此外还包括市场上是否有更好的替代品种,以及个股的基本面是否发生变化等。

  除了选股,基金经理另外一个重要的任务是构建组合,做资产配置。简言之,选股和投资组合构建构成了基金收益的两个重要部分。与普通投资者仅注重选个股不同,基金经理选择的股票通常较多,但不能保证每只股票都会盈利,其中既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案例,但只要基金经理将大部分头寸配置在成功的股票上,其最终的业绩也会好于同类平均。因此,基金经理构建组合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犯错,并不断控制由错误导致的风险,并吸取教训的过程。

  基金经理的投资行为给持有人的启示是,对个股要有自己的判断准绳,并通过组合构建来平衡风险。简单地追逐基金经理投资的股票其结果往往是南辕北辙。某种程度上,股票的价值分析需要一定的专业背景和投资经验,大部分中小散户通常难以胜任。从这个角度讲,挑一名适合自身投资风格的基金经理帮你打理部分资产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8635080100gq2z.html

社保增仓露端倪 “爱”机械“迷”中小板

由于社保基金所身具的社会功能性质,其逢低战略布局常常体现其远超市场的行情把握能力,因此,关注社保三季度持仓变化将对投资者实战大有裨益。

  与公募基金明显减仓相比,三季度社保基金仓位基本稳定。统计显示,三季末,25只社保基金共计持有A股市值212.61亿,扣除社保理事会由于国有股划转而被动增持的28.65亿,社保基金主动持有的A股市值为184亿,较二季末的188亿,小幅回落4亿,但考虑到点位因素,社保三季度持仓基本稳定,充分体现其寻求合理估值、关注长期价值的稳健投资风格,也为市场中长期稳定向上格局奠定了基础。

  

  增持后周期业 寻求确定增长

  我国经济在2009年初见底回升以来,已经历三个季度,消费品制造业持续复苏已达生产再次进入扩展期的时间窗口,并显著带动机械设备业订单和销量的上升。统计显示,三季度社保在机械设备业上增仓幅度排名第一,持股占流通股比例2.32%,比二季度升1.26%,其中加仓最明显的是哈空调、大西洋、滨州活塞、银星能源和利欧股份。

  受益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今年家用电器行业增长明显。而三季度社保基金在家用电器业继续加仓,增持美的电器、盾安环境、苏泊尔,并继续持有小天鹅A。此外,轿车业全年销量优异、盈利增长基本已成定局,社保因此大举买入汽车及零配件龙头公司:一汽轿车、上海汽车、金龙汽车、银轮股份、天润曲轴和华域汽车。

  

  紧盯防御和出口复苏概念

  由于政府向市场持续注入流通性,预计四季度CPI很可能由负转正,通胀预期较强,为此社保提前布局了通胀概念。作为防御性品种,商贸业更显投资价值,三季度,社保在商贸股加大了配置力度,重点买入百大集团、大商股份、昆百大A、大厦股份等。同时,青睐农业上游的化肥、农药等子行业,对联化科技、云天化进行了加仓。此外,电子元器件业受经济复苏影响明显,广州国光和大立科技由此受到社保重点关注。

  

  青睐有加 持有34家中小板股

  社保三季度持有的中小板股票市值19.9亿,较二季度24亿有一定幅度回落,但持有家数上升,由27家升至34家,其中社保对高成长股尤为偏爱,增持幅度最大的公司分别是大立科技、北纬通信、银轮股份、江苏国泰、禾盛新材和国统股份。

 

 

社保基金三季度持股前20名一览
2009年11月03日      
  社保基金三季度持股前20名一览

         (%)

 

 

 

 

 

 

 

 

 

 

 

 

 

名称 持股数量         占流通股比例

 

            (万股)

大秦铁路 29859.8337 2.3
上海汽车 4999.7689 1.53
青岛啤酒 2146.5900 9.11
美的电器 3608.6482 1.74
大商股份 1681.7629 6.28
南山铝业 6036.7687 7.28
中国联通 7199.9346 0.34
国投电力 4641.8815 4.40
双鹭药业 1046.4124 7.52
中国铁建 4249.9901 1.73

 

         (%)

 

 

 

 

 

 

 

 

 

 

 

 

名称 持股数量         占流通股比例

 

            (万股)

小商品城 900.5294 3.00
潍柴动力 630.0000 2.24
名流置业 3950.8748 2.93
电广传媒 1705.7309 5.35
新安股份 617.8230 2.83
安泰科技 1234.5529 4.22
*ST伊利 1323.5609 1.82
徐工机械 800.0000 2.27
西藏矿业 1045.6747 4.61
荣盛发展 1275.1333 8.17

巴菲特与盖茨联合答问:未来最看好三个行业

导语:11月12日周四,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和比尔・盖茨(Bill Gates)参加了CNBC电视频道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召开的主题为“让美国继续伟大”(Keeping America Great)的公开集会。

  他们回答了学生们关于美国经济体系、金融危机根源以及未来行业发展前景的提问,盖茨称最看好IT、能源以及制药三大行业,巴菲特也就此问题作出了自己的表态。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贝基・奎克(BECKY QUICK)主持了此次活动。以下为问答摘要:

  主持人:你们两位今晚来到这里,是因为当前是美国历史的一个关键时刻。民众对美国经济以及整个美国资本主义体制存在着疑问。在过去一年,是否有那么一个时刻,你们两位曾经对资本主义以及我们的生活方式存在过质疑?

  巴菲特:不,我没有怀疑过。如果真有这样的时刻,那该是去年9月,当时我们曾向经济投入了大量资金,当时美国看起来陷入了深渊。资金大量撤出货币市场基金。商业票据市场陷入绝境,一切都面临崩溃。我们投入了80亿美元,但只够维持几天的运转。但我从来没有对经济体系失去信心。美国依然运转着,我们的资本主义体系已经有200多年历史,其还会继续前行。

  盖茨:我们拥有一个复杂的金融体系,事实已经证明我们会犯错误。但在这些状况的背后,更为根本的因素是创新,你可以创建新的公司,人们愿意承担风险和投资,伟大的科学不断发展。这个国家仍然拥有最好的大学、最好的科学,我们将对资本主义体系作出微调。当然,我们会吸取教训,不能用大量的短期贷款应对长期需求,不能承担过高的杠杆。但美国资本主义体系的基本面是持续的,这个体系是市场推动的,我们着眼于长远而投资教育和诸多基础设施。此外,我认为,在去年秋天情况最为糟糕的时刻,美国也诞生了一些发明创新。我们研制出了新药物、新芯片、新机器人等诸多新事物,能够在未来数十年改善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问:两位是否认为,贪婪和不道德行为是否是引发当前这场金融危机的关键原因?

  巴菲特:这当然会有一定影响。我们永远都会有贪婪心理,这并不是过去几年才出现的。去年第三季度,美国民众切实感受到了恐慌,贪婪与恐惧影响到了他们的行为。危机起源于华尔街,但随后蔓延到了整体经济。但我们永远无法摆脱贪婪,无法消除恐惧。我们拥有的资本主义体系,如刚才盖茨所说,是一个基于市场的体系,使得我们能够拥有出色的机遇和法律规定,能够释放出美国民众的潜能,达到过去几百年所不能想象的程度。

  这个体系本身并没有错。我们的经济曾经充满活力,如今仍有拥有动力。但我们已经有最伟大的推动力。这才刚刚开始,贪婪还会延续,不用对此忧心忡忡。美国电影导演奥利弗・斯通(Oliver Stone)即将完成《华尔街》电影的续集。可能这部电影中,第一集中的金融大鳄戈登・盖柯(Gordon Gekko)会再度归来。但这并不是推动美国经济体系前行的因素。推动美国经济体系前进的是市场体系中机遇的质量以及对市场所带来受益的了解,知道你退出之后就能享受到自己所获得知识带来的果实。这将推动美国经济体系继续运转。

  盖茨:最好的体系是你拥有良好的短期评估标准、完善的会计准则,追求利润,关注风险,着眼于长期利益。投资进行新研究,让人们创建新公司。美国在鼓励年轻人冒险方面举世无双,而我就是最大的受益者。此外,我也必须招募那些较有经验的人,我必须将产品销售给较年长的人,这就是美国梦成真的过程。其他国家目睹了这一切,他们正努力创造这种动力。这有利于全世界。中国和印度将借鉴我们关于大学、创业精神以及简化商业流程的理念,这很不错。不过,我们谁也不希望再承担极端的杠杆,冒巨大的风险。

  问:盖茨先生,你并不是金融行业的人,但你能说说你最初听说雷曼兄弟申请破产后的感受吗?

  盖茨:我对投资银行的关注并不是很密切。因此,我当时并没有觉得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在科技行业,我最景仰的两个公司,王安电脑和数据设备公司(Digital Equipment)都破产了。因此我觉得,市况总有起落,一些公司会被淘汰,我并不会对哪家公司出局感到失落。但雷曼兄弟破产带来了连锁反应,影响到了那些拥有该公司债券的人,一些复杂交易很难解开,这种复杂性可能会导致市场冻结。我记得当时我打电话给巴菲特,说“我应该对此感到担忧吗?”结果他回答说:“恩,有一点吧。”

  主持人:沃伦,政府放任雷曼兄弟破产是个错误吗?

  巴菲特:或许是吧。我得说,总的来说,联邦政府在应对这场经济领域“珍珠港事件”时表现得相当不错。如果当时美国银行没有收购美林,美林可能也会很快破产,当时确实会有一串多米诺骨牌般的连锁反应。我觉得,政府当时可能没有完全认识到雷曼兄弟是一个怎样庞大的多米诺骨牌,或者没有意识到该公司会对其他公司造成怎样的连锁反应。但总的来说,我对美国前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Henry Paulson)、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董事长谢拉・贝尔(Sheila Bair)、现任财政部长蒂姆・盖特纳(Tim Geithner)打很高的分,因为他们面对危机采取了史无前例的举措。

  问:巴菲特先生,我的问题是关于雷曼兄弟和高盛集团,你当时面临着投资机遇。我想知道,你为什么选择投资高盛,为什么不选择投资雷曼兄弟,或是同时投资两家公司?

  巴菲特:在那个时候,我对高盛集团的状况和管理层的信心超过了华尔街任何公司。现在看起来,高盛可能也会随之受到牵连。安德鲁・罗斯・苏尔钦(Andrew Ross Sorken)的书《不能崩溃之庞大》很好地讲到了这一点。但我不认为金融体系会随之崩溃。我认为,联邦政府最终会采取正确举措。我认为,如果华盛顿采取正确举措,高盛应该就是最佳投资。我认为高盛的状况最为坚实,他们的前景最为看好。

  主持人:沃伦,你当时说高盛拥有最好的管理层和很多其他优点。你现在还这么认为吗?

  巴菲特:我和高盛的关系可以追溯到1940年我见到西德尼・温伯格(Sidney Weinberg)(注:高盛创始人)。我关注这家公司很长时间了。他们拥有严格的纪律,尤其是他们对市场的时机把握,我认为高盛在这方面是华尔街中最为出色的。我认为,高盛CEO罗伊・布兰克费恩(Roy Blankfein)有着非常出色的风险判断力。现在看来,如果当时金融体系崩溃,那么所有人都会受到冲击。但我觉得高盛拥有从事金融业务的最出色人才。因此,高盛是我的第一选择。当时,我也拥有一些其他选择。

  问:考虑到经济衰退的严重性,一些人将此归咎于风险监控和承销标准的系统性崩溃,此后展开了关于政府应当扮演怎样的适当角色的党派之争。政府能够在其中扮演积极角色吗,应该怎么做?

  主持人:你们两位怎么看待大政府?

  盖茨:显然,政府在商业周期中发挥着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需要调整犯下的错误。眼下,问题主要是通过通货膨胀和利率水平进行衡量。切实的问题,你是否能够及时发现这些状况,让政府发挥积极的作用。现在来看,我们知道政府能够采取很多举措,救助那些即将破产的公司,以更为迅速的手段解决问题。但一个基本问题是,你能够发现泡沫吗,政府能发现泡沫吗?这是一个伟大的问题。一些伟大的经济学家对此有一些看法。但这个方面还没有得到证实。

  巴菲特:去年9月,只有联邦政府才能挽救局面。整个世界都想要解除杠杆。投资者惊慌失措,慌不择路。当时唯一一个可能承担风险,也是所有人希望卸下风险的实体就是联邦政府。当时数天之内就有2000亿美元撤出货币市场基金,商业票据市场陷入瘫痪,只有联邦政府才能采取措施。幸运的是,我们的联邦政府官员认识到了状况,迅速采取了措施。政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着眼未来,我们需要避免过度承担杠杆,阻止大型金融机构的高管过度冒险,这将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工作。但我们正在采取对策。为了营造更伟大的社会,那些被迫向联邦政府求助以保生存的金融机构,他们的高管应当更多的下台。目前为止,在对那些CEO们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措施方面,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做得更好。但我觉得还应该伸出更多的大棒。

   问:你们两位认为,像哥伦比亚商学院这样的商学院应当为信贷危机所发生的一切承担起怎样的职责?

  盖茨:记住,资本主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人生标准,一切伟大的事物都来自于此。商学院的职责是训练人们思考价值和领导能力。伟大的商学院会传授出色的技能。现实是,我们遭遇了危机,我们遭遇了挫折,或许我们因为犯下的错误而白白浪费了两到三年时间,但这并不是说商学院就不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未来几十年,商学院都会教授关于此次危机的个案研究。至少我们会因为反思经历的痛苦而从中受益。杠杆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巴菲特刚刚谈到了金融衍生品就好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投资者并没有对此给予充分重视,尤其是在房地产领域,他们没有完全理解房价可能下跌带来的风险以及这对其他衍生品工具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主持人:沃伦,你会在商学院教授道德课程吗?

  巴菲特:我觉得学习道德的最佳场所就是家庭。我觉得,我们大多数人在上商学院之前就对身边事物有了既定的价值观。我认为,在商学院强调道德观是重要的,但我觉得家庭是接受出色教育和道德观的最佳场所。

  如果你回顾19世纪,我们曾经有过7次银行大恐慌。回顾20世纪,我们有过大萧条、世界大战和大流感。美国并不能避免问题。但我们可以解决问题。在未来100年,我们的体系还会再度闪亮。或许15年的时间是马马虎虎,但我们还有85年好时光。在20世纪,道琼斯指数从66点增至11400点。这里是一片肥沃的土壤,我们没有理由怀疑它。

  问:盖茨先生,你觉得哪个行业会诞生下一个比尔・盖茨?我很想投身于这个行业。

  盖茨:每个行业都有不同的创新步伐。不过IT行业一直是最为令人激动的,软件、光纤和芯片的魔力在推动着这个行业,芯片能力每隔几年就会增长一倍。IT行业也改变了其他很多行业的规则。IT和互联网行业所发生的一切令人不可思议。不过,未来数十年会有一些其他行业令人惊叹。能源技术,提供环保的廉价的能源。这个领域存在着诸多科学,大量商机,是一个全球性业务。这里将存在一些伟大的职业机遇。还有制药行业。我们还无法治愈帕金森症、阿尔茨海默并或者20种疾病。可以肯定,我们会不断对此继续研究,这是我看好的三大行业。当然还会有很多其他领域,但我最看好这三个行业。

  巴菲特:找到你感兴趣的领域,你对此拥有激情的领域。如果我当年离开哥伦比亚大学的时候,有人告诉我IT行业会出现比尔・盖茨,我不认为自己会在这个行业中表现出色。但我知道,什么吸引我。我曾经提出为本・格雷汉姆(Ben Graham)(注:投资大师)免费工作,但他对我说,“你高估了自己”。不过,我还是投身于商界。我保证,只要这个领域令你着迷,你就能取得成功。别让其他人告诉你该做什么。你应该寻找自己的道路。

  主持人:刚有个学生问道:哪个产业可能会出现下一个比尔•盖茨?我们借此机会对这个教室里的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看看他们是否认为在有生之年还能看到微软公司这样富有变革力的公司,结果十个人中有八个人都做出了肯定的回答!也就是说,80%的人认为他们还有机会。你们真是一群激情四射的家伙。比尔,你是不是也同样抱着这种乐观想法?

  盖茨:当然。资本主义是伟大的,时刻有大量新鲜事物诞生。有些失败了,有些沦为平庸,但有些则是相当特别,它们会不断成长,然后某一天,令每个人都大吃一惊。在我提到过的那些领域还将会不断涌现出许多这类令人惊叹的公司。

  主持人:好的。让我们听听看下一个学生问题。

  问:你好!我想问巴菲特先生,关于近来伯林顿北方公司(Burlington Northern)交易背后的原因有很多说法,我想知道你在这个时期增持铁路部门资产的真正动机是什么?

  巴菲特:当我六岁的时候,我想要一整套火车玩具,结果老爸不肯买给我。你好好想想这件事。铁路是和国家未来的前景密切相关的。让我们从这里开始,我觉得这前提再简单不过了——你没法把铁路挪到中国印度或者什么别的地方,而且未来的几十年里美国还会有更多的人口。他们会旅行得更频繁,而且肯定还会有更多的货物需要运输。从环保或者省钱的角度,火车都是最好的选择。伯林顿北方公司去年平均算来可用一加仑的柴油运输一吨货物470英里。这可比高速公路要实惠得多!同样情况下,火车消耗的燃料仅有卡车的三分之一,而且污染也少得多。一列火车顶得上280辆卡车!因而未来,铁路是更合适的交通工具。我喜欢美国西部,我喜欢伯林顿公司拥有的数千英里铁路。你知道,如果国家前途黯淡,那铁路也没什么前途可谈了。我愿意赌上一大笔钱,准确来说是340亿美元,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贸易会更加繁荣,美国会变得更好;对柏林顿公司的股东来说,也更好。

  主持人:好的。下一个问题。

  问:你好!我们刚经历过可能是这辈子最糟糕的金融危机,起码我希望是最糟糕的吧。我知道这使得很多美国人对于未来忧心忡忡,甚至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有没有什么能使得你们中的任何一位也出现类似情况?

  巴菲特:我尽量让我的生活中不出现这种事情。我不想让你们听上去觉得我像个流行病爆发季节里的殡仪业者,但去年秋天对我而言确实激动人心。有些机会一两年之前根本不会有,有些交易更是不错。所以说,我实在不曾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当然我也不想处在那种可能导致我夜不能寐的境地。我也不为我们经济体系是否能最终幸存而担心。毫无疑问我们是一团糟,但是工厂还在,玉米地也还在,美国人的聪明才智不曾随风而去,下一个比尔・盖茨的创新精神也不曾失去。美国会没事的,我知道这点。我们只是需要重振旗鼓,而且我们已经开始这么做了。

  主持人:比尔,你提到之前你给沃伦打过电话,他说的是“大概我们需要稍微担心些事情”,你会在夜里因为忧虑而辗转难眠吗?

  盖茨:不会。金融系统有着很大的自我调节余地,而且还有着不错的管理人员,这是相当幸运的事。我觉得有些不好的事情可能会是令人震惊的,譬如今后二十年要面对的恐怖分子制造的大型事件就是个相当糟糕问题,以及疫病,譬如目前正在流行的流感则是另一个。所以你得时刻关注着这些异常情况。这就是我想要指出的两点。但是整体上,这个系统的其他部分是有着自动纠错的能力的。长期来说,我担心的是我们的教育系统,尤其10年级以后的教育应该比现在的更好,不过这还不至于使我夜不能寐。对于未来的机遇和国家的经济实力而言,教育系统都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到它没什么改进,我觉得有点令人担心,应该得到更多人重视才好。

  巴菲特:贝基,如果你有个极好的农场,而且你知道今后50年中有5年会出现旱灾,但其他年份都是风调雨顺的,你不会因为这5年而郁郁不乐吧?你得承认你有个很不错的农场,我们美国的经济系统也是如此。

  主持人:考虑到我们刚遭过旱灾,这是不是不大可能会……

  巴菲特:不会。如果你在哥伦比亚大学里学过统计学,你就得承认这点。

  主持人:好吧。下一个问题继续。

  问:巴菲特先生,近来市场上扬的走势之猛史上罕见,很多人都在质疑目前的价格水平能否维持,您觉得这真的是市场的反弹吗?

   巴菲特:明天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举个例子来说明吧。我在1942年买进了我的第一支股票,那时候我11岁。我从那时起步,渐渐认真起来。你觉得,1942年之后直到现在,对市场而言的最好年份是哪一年?你大概没法知道答案,是1954年,道琼斯上涨了50%。实际上,你回顾1954年的时候会发现那也是个萧条时期。那一次的不景气始于1953年的7月,失业率在1954年的9月达到最高点,到11月的时候就业市场境况更是凄凉。

  因而,只看到目前经济状况就决定是否买卖股票是十分不明智的做法。你得着眼长期来考虑特定时期中你投资的股票价值所谓的“下周”没什么意义,因为下周实在是太近了。重要的是,要对你投资的行业有着正确的长期预计并且做出评估,不然你就总是和糟糕的经济或者低迷的市场作伴了。我在买下伯林顿的时候,我才不在乎是不是在下周、下个月或者明年会出现一波购车热。这样的时期给了我一个机会去做一些事情。等待是愚蠢的。我写过这样的文章。如果你一定要等到你看到知更鸟的时候,春天都结束了。

  主持人:但是同时,沃伦,你也反复提到说去年在美国不少领域的投资是一次冒险,一次对美国未来的豪赌。你在海外有不少投资,也在中国花了不少时间。到底是在美国机会多,还是海外机会更多呢?

  巴菲特:我认为美国现在机会更多。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我们正寻找着大手笔的交易呢。不过我也很高兴能找到一些别的东西,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别的什么地方。美国现在的机遇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多。

  主持人:盖茨,你同意这说法吗?

  盖茨:恩,是的。美国得益,全球得益。你不大可能碰到世界其他地方境况良好而美国一塌糊涂的情况。我们的命运被自由贸易和世界各地不断涌现的创新捆在了一起。你知道,即使是在伯林顿公司也有不少员工是来自世界各地的。

  巴菲特:我希望如此。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8635080100gugu.html


中国的发展激动人心

  盖茨: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十分激动人心。对我们来说,简直太棒了。如果我们要在中国人民如1979年那般穷困和如我们一般的富足两者之间来选择的话,我觉得还是让我们希望他们成为和我们一样的消费者和发明家吧。他们距离这个标准还很远呢。不过,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足以发生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你们可能了解,有些过去我们认为是接受我们援助的国家,譬如巴西、墨西哥、泰国等等,现在都成为了生力军。对于世界而言,不单纯依赖于美国是件好事。但美国是能源革命最可能出现的国家,IT业的革新方兴未艾,我们仍将是先行者。

  主持人:好了。我们很快回来继续下一个问题。顺便说一句,如果有机会的话,你觉得沃伦・巴菲特或者比尔・盖茨来当你的职业顾问如何?

  问:我想问盖茨先生,你每天所做的事情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盖茨:恩,我做的事情挺多的。我想最重要的事情应该是阅读,然后继续学习吧。我涉足不少新的领域如健康、教育、基金会等等,读的东西很多,我也非常喜欢阅读。我觉得,用知识武装自己然后和那些专家学者们坐在一起并和他们一起探讨,是让我明白自己在做什么的好办法,也就是说,我想,学习是最重要的。

  问:我想知道,巴菲特先生MBA毕业后进入真实的商业世界时,有什么东西可能是MBA教育中所缺少的呢?

  巴菲特:MBA教育给了我足够多的准备,我不是说这个学位,而是说一些教授教授了我很多。我六、七岁的时候就知道我对投资有兴趣,应该说我挺很幸运,那么早就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我在哥伦比亚大学有两个非常好的老师,我读了他们所写的所有文章和书籍。不是说知识水平有了多惊人的增长,但是我从中获得了灵感并深受鼓舞。他们对我太好了,对我就像对待自己儿子一样,会带我出去吃大餐。

  投资家本・格雷厄姆对我也是如此。这些令我对自己坚信不疑。这些信任我的人们把我带入了这个我早已深爱的领域,一如顺风而行。不过对于MBA我在这里要补充一点,现在我打算为在座的每一位支付10万美元,相当于你们未来收入的10%。你们可以在节目结束后来找我。(笑声、掌声)如果这个是真的话,如果你们10%的资产是10万美元的话,你们现在就拥有百万美元资产了。你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你们很多人都可以这样做——就像我毕业的时候本来可以提高沟通能力一样。你们知道,这个可不是课堂上教的。我后来参加了戴尔・卡耐基(注:美国著名公关学家和教育家)的公共演讲课。

  如果你们通过提高沟通能力,将自己的价值提升了50%,就相当于增加了50万美元的资本价值。你可以在课后来找我,我会支付给你15万美元。

  问: 盖茨先生,你显然是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才达到现在的高度,你认为单纯的运气在你的成功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盖茨: 我在很多方面都十分幸运。我幸运地拥有某些天赋,父母与我分享他们的工作感想,慷慨地允许我购买任何想要的书籍,而且我赶上了好时机。微电子处理器是一项复杂的发明,只有当你够年轻的时候才能发现它的意义,而我正为文字软件着迷,这使得微电子处理器获得了不可思议的影响力。无论是机遇和技术,我都算是适逢其会,还幸运地遇到了一些人,如我面前的沃伦,有机会和他们交谈,向他们学习。一个人能如此幸运实属难得,但这是我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问: 我想分别请问巴菲特先生和盖茨先生,在你们之间独特的友谊和职业交往的生涯之中,对方什么特质是最令你佩服的?

  主持人:好的。谁想先开口?

  巴菲特:嗯,我想说我最佩服的是比尔对于如何处理他积累的财富的态度。如他所说,他是个非常幸运的家伙,生当其时其地,创业适逢其会,成功得水到渠成。最终,他明白自己是一个伟大社会的受益者,而不是每个人都如我和他一样幸运的。他认为,世界上每个人都和其他人一样是平等的,而他不仅以自己的财富来支持这个观点,更以自己的时间来支持它。他的妻子梅琳达也是如此。他们将把自己的后半生所有的精力、才能、财富等等都用在改善世界上65亿人的生活上。这是我最佩服的。

  盖茨:对于沃伦,你可以说出他的许多优点,譬如他的品格和幽默感。但是我想说的是他对教学的热忱,他将世事化繁为简并渴望教导他人的热忱,如此一来,人们能从他一生的经验汲取宝贵经验,并从无数他建立的旨在揭示事物规律模型中受益匪浅。他乐于教导他人。当他在给我打电话的时候也是这样做的。这是我获得的一份的真正礼物,我对此深怀敬意。

  问:我想问两位一个问题。在你们职业生涯中,你们很早便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对于那些还懵懵懂懂的人,你们有什么建议吗?

  盖茨:找到真正激发你激情而且你又擅长的事情有时候可能得花上不少年。我想沃伦和我都挺幸运的,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说是直接就撞到了。那时候我甚至不知道我的兴趣是不是软件,也不知道能不能算一份职业,我只是迷上它了。这事发生的时候,感觉好极了。我想大部分人都是在20多岁的时候开始尝试一些不同东西,经历中的有些事情会带给你不同的感觉,也带来不同的工作机遇。我想你该在最初的工作中尽量寻找接触不同东西的机会,然后当你发现你为之着迷的事情之后,直接开始干吧。

  巴菲特:首先,我想说,先找个合适的人结婚吧。嘿,我说这话是认真的。这会令你的生活发生很大的改变,它会改变你的志向抱负乃至一切。和什么人结婚这非常、非常重要。此外,你该试着设身处地的想象,如果你是我,也就是说,如果金钱对你而言已经没什么意思了,你会做些什么。我79岁了,但我仍然每天工作。这是这世界上我最想做的事情。在你生命的早期,你距离这个境界越近,你在生活中获得的乐趣会越多,你也会做得越好。所以,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控制。然后,尽可能地找一个你敬佩的人或者组织并为之工作。

  那时候我愿意为本・格雷厄姆工作是因为我对他的敬仰超过对行业中的其他任何人。我不在乎他付我多少钱。当他终于雇了我之后,我搬到了纽约,在我收到第一份薪水之前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工资是多少。但是,我知道我愿意为他工作。我知道每天早晨我从床上一跃而起,对于今天要做的事情充满期待,而且当我晚上回家的时候我会变得比早晨更聪明。找一份令你兴奋的工作吧,为某个激起你热情的人或者某个机构工作。

  问:这个问题是给巴菲特的。如果收购伯林顿北方公司代表着你长期以来的买入并永远持有的投资哲学,那么此次金融危机是否对你的投资哲学或者投资进程产生影响?

  巴菲特:不,我的投资哲学一点儿都没变。我喜欢具有持久竞争优势而且管理层为我所喜欢并且信任的企业,我喜欢以合适的价格买入这种企业。附带的,我还可以享受胜利的果实。但我自己不会去经营一个企业。

  问:请问巴菲特,你是否建议个人投资者根据格雷厄姆和多德的投资法则进行投资和分配资本?

   巴菲特:这取决于他们是否是一个积极型投资者。格雷厄姆将投资者分为积极型和消极型。如果你愿意在投资上面花很多时间,我建议你尽可能多看资料,你就会发现便宜货,一旦发现就马上行动。

  我从1950年、1951年开始使用这种投资方法以来,这种方法从没发生变化,而且在我的余生也不会出现变化。我不上学以后,读了穆迪的约1万页报告中的每一页,而且读了两次,寻找适合投资的公司。你也需要这样做,世界上不会有人告诉你有什么好买卖,你必须自己去找。不过这非常耗时。

  如果你是消极型投资者,我只建议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买入指数基金。

  我要告诉你的一件事就是,最差的投资就是持有现金。虽然大家都说现金为王,但随着时间流逝,现金的价值将下降。相反,好的企业会越来越有价值,而且你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关注好企业,你只需要找到并投资于这些好企业。

  主持人:这是不是意味着你认为最坏时期已经过去了?你也一直持有很多现金啊。

  巴菲特:持有足够的现金能令我感到舒服,不会在睡觉的时候感到担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喜欢将现金作为一种投资。长期内现金是无利可图的投资。但你总要有足够的现金,以避免别人可以决定你的未来。

  现在,最坏的事情——金融恐慌已经过去了。不过金融恐慌的影响还没有结束,但这种影响总会结束,可能是明天、下周、下个月或者一年后就会结束。虽然失业还未触底、商业也未触底,但股市已经触底。不要因为觉得明天会有更吸引人的投资,就错失今天很吸引人的投资机会。

  问:请问你们如何看待将替代能源投资作为发展经济和使经济恢复增长的方式?

  主持人:盖茨稍早谈到过这个问题。

  盖茨:关于替代能源投资,目前存在很多很多想法,但这些想法中很多都可能走进死胡同。太阳热能、太阳电能以及核能等都将得到发展,我们将发现这些替代能源是否能够解决成本挑战。我们希望确保所有替代能源都得到足够的研发和监管批准,因为这些替代能源中将有一个能为我们提供安全廉价的能源,虽然我们现在还不知道是哪一个。

  我认为现在我们对替代能源的研发投资还不够,政府政策应该促进对替代能源的研发投资。

  现在,替代能源是最为流行的投资领域。当大家都关注一个领域时,对这个领域的投资就会很多,总体资本回报也会很高。但是当某种东西成为热门时,就会出现泡沫。因此,应该谨慎对待替代能源投资。替代能源是一个热门投资领域,但不是一个好的投资领域。

  问:你曾经说过,大潮不退去,你就永远不会知道是谁在裸泳。当然,知道何时会退潮也很重要。我们该如何培养,或是鼓励商业领袖洞察环境?

  巴菲特:我觉得他们过去一年已经吸取了很多教训。在伯克夏,我们实际上有70多名管理者。我认为,他们大多数人都比15个月前更为明智了。不过,我觉得有效的原则能让你渡过一切,这是我从格雷汉姆那里所学到的。我以此渡过了市场起伏,不需要对此感到担忧。

  主持人:比尔,你认为一名商界领袖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

  盖茨:令人惊讶的是,经商的要素非常直接。你获得的收入必须高于你所花的成本。这是一个非常简洁的概括。但要预计未来数年的情况并不容易,我们是否进行正确的投资?我们是否能在竞争中胜出?这是某种常识,我想你们会通过经验拥有这种意识。我认为,这是一个随着时间积累的东西,而商学院则是你能够密集积累经验的地方。

  巴菲特:简单地说,把企业当做未来100年你家族能拥有的唯一企业来运营,而且你还不能出售它。但你不需要每个季度用利润去衡量企业业绩。衡量的标准是,企业是否能够抵御风险,给企业带来竞争力的特质是扩大还是缩小。我对他们说,如果你从事什么业务,是因为其他人都在做的话,那这是不够的。如果你将其作为一个理由,那就忘了它吧。你不需要为做什么事找一个理由。但不要以此为理由。

  问:你们两位觉得是什么特质让你们与众不同?

  巴菲特:我们俩拥有激情。我们从事现在的事业是因为我们热爱它。我们并不是为了发财才从事当前事业的。我们可能是觉得,我们能够做好它,能够成功从而致富。我觉得激情是极其重要的。我很幸运拥有几位伟大的导师,父亲是我人生的一个伟大导师,在职业生涯方面我受益于格雷汉姆。我很幸运在很早的时候就奠定了正确的基础。我基本不再效仿其他人。我每天早上会照镜子,镜子总是同意我。于是我就出门做我认为自己该做的事情。其他人想什么不会影响到我。

  主持人:比尔,如果你必须选出一件让你鹤立鸡群的事情,你会选择什么?

  盖茨:让你身边拥有伟大的人,大量阅读,从长远考虑。但我还认为,你必须在一些重要时候拥有自信。当我离开哈佛大学的时候,我对朋友说,“为我工作吧”,这其中存在着某种自信。你会有一些时刻,必须相信自己,你必须抓住这些时刻。

  问:巴菲特先生,你最近为比尔盖茨夫妇基金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否可以谈谈你为此贡献的原因和感受?

  巴菲特:我只有在与他们目标完全一致时才会投入,这一目标就是为大多数人做最好的事情,不管他们在哪里,男性还是女性,肤色和信仰如何。基金会相信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我非常善于赚钱。如果你读了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1776年写的关于劳动分工的文字,你就会知道,如果你老婆要生孩子了,别试图学会自己接生,你该去找个产科医生。因此我从事我所擅长的工作。而他们与我志向完全一致。

  问:对两位而言,最为重要的导师是谁,你们从他们学到了什么?

  盖茨:我的父母为我做出了伟大的榜样。我父亲是个律师,他会和我分享他所做的事情。我还有一些商业合作伙伴,我们互相学习,尤其是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mer)。我还从巴菲特身上学到很多,听听他是如何应对艰难状况,如何从长远考虑的,如何影响世界。如果你有机会和这样的人在一起,那是太棒了。

  问:我的问题是关于苹果。盖茨先生,你能否评论下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作为苹果CEO的表现?

  盖茨:恩,他做的非常不错。苹果的业务有所不同,他们的产品包括了硬件和软件。但当乔布斯回到苹果的时候,苹果处在非常艰难的状况。实际上,当时苹果差点就难以生存。乔布斯也带来了管理层。他给苹果带来了关于伟大产品和设计的创意,这使得苹果成为了不可思议的力量。拥有这样的竞争对手很不错。我们也为苹果写软件,微软与苹果展开竞争。但在我所从事的行业中的领袖中,乔布斯拥有更多灵感,他拯救了苹果。

  问:盖茨先生,你是否觉得谷歌就像早期的微软?

  盖茨:恩,他们的确拥有和我们过去一样的问题。(笑声)这是另外一个出色的竞争对手。他们招募了很多出色的人才。他们在搜索市场占据了领先地位,获得了难以置信的利润。随着时间的推移,谷歌会面临更多的竞争压力。谷歌是一个伟大的成功范例,两位年轻人共同努力,推进一个创意,取得了绝对伟大的成功,而我们都在使用搜索引擎,都希望可以有多样性。我们会从中受益。

  问:巴菲特先生,像你这样的价值投资者相信基本面分析,而深入的基本面分析对智慧投资非常关键。不过,你过去曾几次说,你进行过非常迅速的资本配置决策,有时候还不到五分钟。我想知道你当时是基于什么数据才做出自信决策的。

  巴菲特:这是50年的准备以及5分钟的决策。(笑声)

  主持人:你只是看看数据表,看看年报,就做出决策?

  巴菲特:是的,有时候我可以这样。就拿投资可口可乐来说吧。我喝可口可乐有60年时间了,我从中看到了几个关键要素,并在1988年购入了该股股票。但重大决策是根本不要耗费多少时间的。如果你耗费很多时间进行投资,你就会陷入麻烦。

  主持人:如果美国是一只股票,你们会买吗?

  盖茨:当然。

  巴菲特:以保证金购买。(笑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8635080100gugw.html

2009-11-16 | 碳减排的疑惑与马关条约

                                          ——关于如何落实碳减排资金来源的思考

 

自碳减排的概念从西方传入以来,如何减排已经成为时髦话题。特别是年底联合国气候大会将在哥本哈根召开,相信不少人还不清楚,这次大会的主要矛头是指向中国和美国。以欧洲日本为代表的政治势力计划强加一个碳减排限额在中国和美国头上。美国由于其人均碳减排数量高达19吨之多,很可能作出让步。但是,碳减排一定会增加传统制造业的成本,使得中国不参加强制减排的制造业更加有竞争力,所以美国的策略是一方面加高进口中国商品的贸易壁垒(如轮胎特保案),一方面积极拖中国下水,试图使中国也接受一个碳排放限额。这样,西方世界在碳减排问题上针对中国和印度的同盟就形成了。哥本哈根会议就是这个同盟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交锋的主战场。

中国是否可以接受一个碳减排限额呢?或者,中国可以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接受一个碳减排限额呢?西方社会的同盟气势逼人,同时占据(窃取?骗取?)了道德的制高点和媒体的优势。接受?还是不接受?得三思而后行。三思之后,我有几点疑惑与大家分享。

 

一、         人权的疑惑

 

人人生而平等,自由本身就是福利。生为美国人,人均可以排放19吨的二氧化碳;生为欧洲日本人,人均可以排放8.5吨的二氧化碳;生为中国人,人均可以排放5吨多二氧化碳;生为印度人,人均只排放1.7吨二氧化碳。在既有水平上设定碳排放的限额,特别是按照国别来设限,将是全球种族歧视的新高峰。中国人如果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签署了在既有水平上设定的碳减排限额,就是自认中国人下贱于欧美人,无异于签下了二十一世纪的马关条约!一切支持中国接受当前限额的行为都是汉奸卖国行为!在这个问题上,一部分投资界的人士,无论是基金经理还是分析师,应该明辨是非。“新能源”和“低碳经济”都没有错,但鼓吹中国自设限额,则于“胡x 泰”之流没有分别了!大是大非还得划清界限。

人类自身制造的不平等问题其实不难解决。假设全球碳排放限额总共只有100亿吨,那么将这100亿吨平摊到每个人头上,多排放的人口向少排放的人口购买碳排放权,将现在的CDM机制扩展化普遍化。既解决了碳减排的资金来源问题,也解决了人权平等问题。本来这个解决方案并不复杂,但美欧日等国拒绝承担出资方的责任,可见真正拖累全球碳减排的正是喊得最凶的那些国家。此外,由于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国实际上已经为碳减排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也为人所忽略。碳减排的限额是巨大的资源,它的价值将如同土地一样珍贵。围绕限额资源的争夺必将十分激烈而长期化。

 

二、         每年五千亿欧元的代价谁来支付?

 

西方文明的发展和繁荣,本质上来源于对人权的尊重。发展权是人权的重要部分。但现在与过去不同,发展似乎要交费了!按照减排的需要,高耗能产业,煤炭石油产业,实际上已经没有多少上升空间了。在现有能源中,天然气最清洁,石油燃烧排放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比较多,烧煤排放的二氧化碳最多。而煤恰恰占中国能源七成以上的来源。相比之下,法国70%的电力是核电,美国1/3 的电力是天然气发电。如果中国接受了既有水平上的碳减排限额。相当于设定了煤炭产量上限,发电设备产量上限等等,这类无增长的行业将退回到用分红收益率估值。另外钢铁化工产业的成本也将大幅度上升。发达国家钢的需求量少,而且钢的保有量多,大量使用废钢电炉炼钢。中国的钢需求量极大,但钢的人均保有量较少。主要用铁矿石、炼铁水炼钢,得用焦炭,二氧化碳排放无法减少。目前中国的人均电力消耗只有2149度,不及韩国的30%。假设到2025年,中国人均耗电也达到韩国水平,如果用煤炭发电,碳排放量仅此一项就增加70亿吨。即便新能源得到迅猛发展,减排了20亿吨,碳排放量仍然会多增50亿吨,从而使中国每年的碳排放量从目前的57亿吨增长到107亿吨。届时新能源占到所有能源总量的20%不到,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同时,传统产业在这十五年时间里也有体面的增长。并非讽刺的是,如果现在就接受限排,反而压缩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空间。一般认为,以现有的电网技术,类似风电、太阳能这样的不稳定电源不能超过电网总容量的15%,也就是说,如果接受碳减排限额,电力方面的新能源应用最多减排8.55亿吨,而且再无增长空间,远远少于20亿吨的市场容量。

所以,即使作为新能源技术的拥护者,也必须为传统产业、传统能源技术留下发展空间。为电网技术、储能调峰技术的发展留出十五年左右时间。封杀传统能源产业发展空间并不必然使新能源产业受益。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话题是煤炭、石油、电力、钢铁、建材这些占据中国经济主体的产业界对哥本哈根会议的态度。同往常一样,它们麻木不仁。国际铁矿石产业的整合不是在一夜之间发生的,垄断局面形成的过程中,中国钢铁企业没有任何反应。现在一个新的更大的危机正在酝酿,它们一如既往地无动于衷,大概等到碳税直接影响到它们效益的那一天,也就是转嫁给消费者了事吧。这个碳税的金额将是非常惊人的。假设设定了碳排放限额,新建火力发电装机容量将必须在国际市场购买排放权。按照现有的CDM机制推算,考虑到中国购买的量会达到约50亿吨/年,乐观估计每吨排放权售30欧元,这些企业每年必须缴纳1500亿欧元的排放费。实际上中国的购买量太过于巨大,每吨二氧化碳的价格可能会被炒到100欧元。从而导致中国每年必须缴纳5000亿欧元的排放费。由于前面已经计算了20亿吨的被中国的新能源产业抵消的部分,因此这1500亿到5000亿欧元排放费是无法抵消的,只能转移到消费者头上。此外,汽车用油的碳排放费还未计算进来……

 

三、自主决策之惑

 

气候科学仅仅在五年之前还是冷门学科,研究的人很少。冷门学科无法吸引最优秀的人才,更缺乏充足的经费和良好的研究条件。气候学科拿不出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成果。这不是他们的错,是神华集团和宝钢集团的错,在被征收上百亿的碳排放费之前,希望他们能够掏出几个亿资助一下中国的全球气候科学研究。无论如何,在十五年之内,国家的最高决策者只能将信将疑地引用外国气候科学家的研究结论,而这个结论最终要求中国付出每年数万亿元的代价。

气候科学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复杂的多。它显然比原子弹爆炸和送宇航员上天更复杂。因此,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常常首先用来研究气象和模拟大气变化。即便如此,地球是如此一个庞大而又精妙的系统,使得几个月以后的气象预报都无法做到。所谓气候科学家预测几十年后气温会升高多少所使用的无非是两样证券投资者并不陌生的东西:“趋势”和“模型”。缺陷很明显:任何趋势都是回头看才能确认,昨天和今天的上涨不代表一周以后还会涨。同我们使用的DCF估值模型一样,气候变化的模型也必定塞满了一系列人为参数,微小的参数调整将导致完全相反的结论。为了得到必须碳减排的结论,气候学家必须证明以下A.B.C.D.E.F六个命题都成立,这六个命题分别是:

A. 在最近几十万年人类活动的地球上,气温是恒定的。

B. 全球气温正在升高并且无法自然逆转。

C. 气温升高1.5-6摄氏度是有害的。

D. 气温升高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不是由于非人力的原因导致的。

E.  温室气体排放一定使气温升高。

F.  工业化活动不会使气温降低来抵消温室气体排放的升温作用。

请注意这六个命题必须全部以高于90%的置信度成立,即便这样,碳减排的必要性也才刚刚超过50%。可疑的是,这六个命题的结论至少到现在还漏洞百出。例如就命题C而言,目前引用的气温数据采样点只覆盖了全球陆地面积的23%,没有海洋气温和水温的准确数据。如果海洋温度不变甚至降低,全球气温升高的趋势就不能确认。如果海洋升温,水分蒸发会更加强烈,使得内陆可以得到更多降水,沙漠会变绿洲,人类宜居面积扩大。这样命题C 就不能确认。工业活动排放的一些物质对气温有降温作用; 气温波动有其内在的自身原因等等; 地球是如此复杂,容不得我们草率地下任何一个结论。为了验证人类对于地球的生态系统和大气环境的知识是否足够,美国建成了模拟地球的“生物圈2号”试验室。这个试验的结果告诉我们三个令人惊讶的事实:

第一:“生物圈2号”从来就不能持续独立运转一年以上,证明目前人类的地球知识远非完备,所谓的生态和大气预测模型经不起实践考验,没有实用价值。所谓的预测除了“看图说话”以外与巫术无异。

第二:试验室内部冬季的二氧化碳高达4000PPM,夏季只有1000PPM,证明气候变暖会加强光合作用和植物生长,自然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实际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只有358PPM。

第三,实验室内部的被科学家们认为“应该多出来的二氧化碳”实际并没有出现。据信是被混凝土吸收了,其数量多到用百分比而不是PPM来计量的!按此逻辑,作为消耗世界上一半水泥的中国,我们蓬勃的房地产业和基建设施已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捕捉工具。如同计划生育的碳减排功效一样,这也被西方世界忽略了。

利用媒体的霸权,西方已经将碳减排的理念贩卖到了联合国和全世界。但西方的媒体有多么可靠呢?九年以前,新千年之际,“千年虫Y2K”被西方认为是一个必须认真解决的大问题,搞得每个人都知道“千年虫”的危害,各企业不得不花费巨资更新电脑软硬件。千年之交过去后,除了IT厂商大发横财之外,什么也没有发生。

碳减排有无必要,不应该是西方世界认为必要,于是通过媒体的动员,政客的游说,塞进联合国,来设一个限额来要求我们做这做那。由于气候科学是冷门科学,中国很不幸地暂时丧失了对这个问题的独立判断力。我们已经向南极派出了新的考察队来钻冰分析古大气成分,但太迟了。在中国具备独立判断力之前,大约有十五年时间不宜做出任何刚性的承诺。

 

新秩序

如果国家A 希望国家B 做一件事,可以有三种方法。方法一,以武力强迫,就像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方法二,以利益引诱,一半多用于对小国。方法三, 世界末日法——如果不怎样怎样,就是世界末日,所以必须……。这是邪教组织屡试不爽的方法,被广为普及,蒙蔽了不少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西方青年。

气候问题,如果它真的存在,决不是全人类必须共同解决、同时需要中国承担国际义务的唯一问题。贫困问题、恐怖主义、核扩散问题、全球金融安全都很紧迫。如果气候问题的解决模式被各国接受,实际上就确立了一种新的国际政治秩序。碳排放限额将成为联合国征收的第一种全球税收的基本依据。为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也许有一天中国必须让出一部分主权,但可以确定一定不是今天。中国还需要十五年时间舒舒坦坦地完成看齐韩国水平的工业化。地球上的化石能源总会烧完的,发展新能源和节约能源刻不容缓,但碳减排理应是自愿的、作为结果的行为。当前阶段碳排放限额是不可接受的!

十五年之后,中国应该成为新能源的最大供应者。到那个时候,新能源技术已经进入比拼大规模批量制造的阶段,而油价必定早已创出历史新高。这是后话,以后有机会专文再论。


http://congrongqushe.blog.sohu.com/136933064.html

2009年11月24日

滨海新区称仰融200亿元出口基地划地子虚乌有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4日 00:25  21世纪经济报道

  特派记者 王 康

  本报记者 张庆源 纽约 北京报道

  美国时间晚上10点。

  刚刚与香港连线开完视频新闻发布会,一转身,仰融又开始与意大利的合作方进行电话会议。

  “我们一共在国内选址了4个地方建设基地。选择天津是因为天津是港口城市。天津滨海的出口基地将会有整车和零部件出口。”深夜里的仰融,在电话的那头依然显得精力十分充沛。

  对仰融来说,选择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出口基地,自然是看重其作为国家级金融创新示范区的政策优势。这对擅长资本市场腾挪的仰融而言很重要。

  “这对未来的融资也许会有点便利吧。”这位深具军人气质的、谜一般的人物在电话的那头爽朗地笑了起来。

  但天津滨海新区管委会人士却告诉本报记者,仰融宣称的滨海新区划给其20平方公里土地根本是子虚乌有。

  疑点还不止此。仰融此次宣布天津出口基地主要面对欧洲市场,此前从未向外界披露过。而且包括沈阳在内的生产基地如何获得正常生产资质也很成问题。

  而对于外界感兴趣的会不会回到中国的问题,仰融表示:“当然很希望回到中国,但什么事情都要经过时间处理,人亦要经过时间的考验。”

  他说,希望内地厂房投产前回内地。

  中国方略

  23日,正道汽车连线举行了全球新闻发布会。在新闻发布会上,仰融宣布了目前正道汽车在中国以及美国项目上的进展情况。

  “美国奥巴马访华,正道汽车目前已经进入美国对中国技术输出的框架当中,因此我们目前可以向中国转让节能减排的新技术。”仰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在中国长达三周的考察以后,在选取生产基地的过程中,正道汽车CEO王川涛考察了国内的5个地方,包括长春、沈阳、辽宁抚顺与本溪,安徽合肥以及广东汕头。

  据仰融称,正道汽车CEO王川涛拜会的5个当地政府对“节能减排”项目出乎意料地热情。

  “很明显的是,对中国政府来说,节能减排已经正式提上议事日程。”仰融说。但是,热心与正道汽车洽谈合作的各个当地政府,提出的优惠条件都差不多,基本上都是以土地使用和税收方面优惠为主。

  仰融的团队目前选择了四个城市作为未来的建设基地。

  由于正道汽车在德国设计,为欧系车,而长春有大众,沈阳有宝马,这两个城市有成熟的欧系汽车供应商厂家。而其它地区大部分为美系或者日系汽车。

  所以,整厂车很有可能设在长春和沈阳。

  其中,沈阳基地将建成产能达到100万套的动力总成基地。发动机、变速箱及悬挂底盘的目标产量将各达到100万套。这个基地的总投资将达到100亿人民币。如果当地开发区能帮助远东金源取得整车资质,正道汽车承诺再投入100亿人民币建立整车生产基地。但这只是中国项目设计总产能300万辆的三分之一。

  发动机毛坯基地可能选址辽宁抚顺与本溪两个城市进行合作。

  而天津滨海新区将首选为出口基地,其总动态投资高达200多亿人民币。

  根据仰融计划,中美项目各自有300万辆的整车产能。但是中国同时承担给美国市场供应零部件的角色。据他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数字,将有70%的零部件由中国出口美国。

  据正道汽车披露的数字,整个中国项目的总动态投资额将高达660亿人民币。

  但是,这笔巨大的投资,并不仅由正道汽车来完成。

  正道汽车在中国的项目将主要以与合作伙伴合作形式开展。

  正道汽车仅仅是“投资者”之一。如沈阳基地的100亿人民币投资,其中就可能有30%的资金来自于美国的私募基金。

  正道汽车的主要合作模式,将是由合作伙伴出资,正道汽车“输出技术以及管理团队”。正道汽车将向得到技术授权的中国合作伙伴收取300-500美元/辆的技术输出费用。

  仰融向记者透露:“目前正与3家中国的A股上市公司接洽。其中几家有汽车整车生产的资质。也有没有汽车整车生产资质的上市公司正在谈。”

  但是他拒绝透露这些上市公司的名字。

  美国布局

  美国项目方面,正道汽车将以HKMP公司为平台开展。

  美国方面由阿拉巴马、乔治亚及密歇根三家公司进行生产,这三家公司未来将都是远东金源(01188.HK)的子公司。据该公司披露的消息,正在寻求股东的同意,将公司名称在未来改为“正道汽车集团”。

  不久前,据远东金源披露的信息,美国的HKMP将在阿拉巴马州鲍得温县展开,将占地3000英亩工业用地。

  而远东金源持有80%股权的美国阿拉巴马州EB-5投资移民中心(ACFI)已经得到了美国政府的同意,服务地理范围有所扩展。

  “目前我对ACFI的要求是,在明年年底前完成5000个投资移民的指标。这部分融资将达到25亿美元。25亿美元已经不是一个小数字了!”仰融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

  “目前ACFI融资顺利,到2013年项目开工前完成融资,问题不大。”仰融说。

  EB-5投资移民中心的基本原理是,以往投资移民取得美国绿卡,需要在美国投入100万美元资金和雇佣10名员工2年以上。现在简化到投资在EB-5投资中心50万美元,就可以在几年后取得美国绿卡。

  通过这种政策上的优惠条件以及精巧的融资布局,远东金源可以吸纳来自全球投资移民的资金,为正道汽车庞大的项目进行融资。

  中美两个项目都是计划在2013年正式开工投产,2020年达到全部产能300万台的目标。

  根据仰融测算,如果按2020年中国年产300万辆计算,每辆300-500美元的技术输出费,将有9亿美元以上的收费,远东金源(01188.HK)每股收益将为1港元。

  仰融表示,如果同样以300万辆计算的话,起码给每股增加4港元的收益。

  “不过没有哪家上市公司可以给出十年以后的预测。”也许是意识到这个预测颇有些放卫星的感觉,仰融立刻在新闻发布会做了补充。

  疑问

  一些由正道汽车新公开的信息而引发的疑问是,正道汽车除了原先公布的中美两个项目以外,赫然新增了一个欧洲市场。

  而投资高达200亿人民币的滨海新区的出口基地则是为“整车和零部件出口欧洲和周边地区市场”而特意设定的。

  这在仰融之前的方案中,从未进行任何披露。

  “天津滨海新区对正道汽车项目十分支持。这块土地离港口仅几公里。十分便利。”仰融在发布会上说。

  他透露,天津滨海新区划出了二十平方公里的土地给予未来的正道汽车项目。但是目前正道汽车的规划中将只能使用十几平方公里。

  为什么需要这么庞大的地块? 仰融说,是因为在这个基地上将会有整车工厂。“而且可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基地。”

  11月23日,滨海新区管委会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这件事,不是说去了沈阳吗?我们还是从媒体知道这个消息的。”

  据这位工作人员介绍,“就算是选在滨海新区,也不可能划出20平方公里的土地。” 新区内有汽车产业配套的就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而开发区的总面积也就是40平方公里。新区内的其他区域有土地,但是如临港产业区、南港产业区,规划的产业方向都是炼化等重化工业。

  而且仰融特意指出,正道汽车将有右舵车型。这是否暗示仰融在欧洲市场新找到一家合作伙伴?

  在欧洲仅有英国市场需要右舵车,但是在中国周边,则有大量的地区使用右舵车型,如日本、印度、巴基斯坦、印尼、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被问及他现时是否能重回内地,他笑言会尝试一下,尝试后会告知大家结果,而他本人则希望于内地厂房投产前回到内地。他表示对沈阳有特别感情,希望优先于考虑当地投资,不会理会历史上的谁是谁非。

  谜一般的仰融,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却带出更多的谜团。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1124/00257004788.shtml

每日精点(11.24):股指坐过山车,你怕不怕?

股指坐过山车,你怕不怕?

 

    上个周末,看天气预报说,星期天长沙的气温可以升到14度,而且是晴天。很难得的好天气啊,于是,带着两个侄子到长沙世界之窗玩。世界之窗可玩的东西有很多,海盗船、木马、飞天大罗盘、阿波罗飞船等等,都是小孩子想玩但不敢玩的设施。不过,我个人还是钟爱过山车。记得以前读大学的时候,和我的一个朋友,连续坐了三把过山车,从最后面,到中间,再到最前端,算是将过山车玩了个过瘾。这次,我又带着我的两个侄子玩过山车。由于年龄的增长,已经没有当年的不羁性情,而且这次带着两个小孩子,多少还是有些提心吊胆的。在车子冲顶,然后迅速下窜的一霎那,居然有心一下子吊到嗓子眼上的感觉。

 


    也就在那一霎那,我突然想到,这只不过是自己找抽式的紧张罢了,因为过山车的保护措施是极好的,发生事故的概率几乎为零。曾经听过广州有个公园的过山车脱轨过,不过也就只有这一次事故新闻,其发生的概率比摸彩中头奖的概率还低,我又何必太过于担忧呢?想到这里,心里宽慰了许多。于是,我又排队,第二次继续玩,发现自己完全没有害怕的感觉,有的只是身心的彻底放松。

 


    今天,A股市场上演了一场过山车游戏。上证指数晴天霹雳一般,突然暴跌115个点,跌幅达到了3.45%;深成指下跌401点,跌幅达到了2.90%。很多朋友打电话给我,问我怎么会有这种调整?面对这种调整,怎么办?我的回答是:

 


    第一,为什么会调整。这是很难回答完全的问题,而且有点给死者化妆的感觉。应该说,短线上涨多了,调整一下是正常的。看看有没有什么大的利空吧。市场有两个利空因素,第一是B股的大跌,第二是“大型银行资本充足比率提至13%”。B股的大跌,对A股有一定影响,但不会有这么大。后面这则消息,银监会已经否认了这条消息,这纯粹是机构和媒体在捣鬼。因此,今天的大跌,基本可以说是机构借莫须有的利空而进行迅速洗盘;

 


    第二,怎么应对调整。笔者认为,慢涨快跌,本来就是牛市的基本特征,调整一下是好事,也是应该的。除非今天晚上又有“半夜鸡叫”的类似于“印花税上调”这样的利空出现,否则,我们完全不必对这个调整有过分的担忧。笔者对当前行情的操作策略,仍然只有一个字:捂。把眼光放远一点,不要太纠缠于短期的震荡,更不要为此去追涨杀跌。股指跌破5日均线了,可以适当减轻仓位,但是,市场在20日均线上方是安全的,斩仓却是早了点。延续近日大跌的惯性,股指很有可能回踩前期的上升通道上轨线,并且补掉前期的缺口,但趋势向上,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底部不是一蹴而就的,顶部也不会一天形成。

 


    因此,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如果今晚没有“半夜鸡叫”,那么这个跳水就是机构给我们制造的一座过山车。坐过山车让人害怕,但是,坐过山车不会死人的,把心放宽一点。

2009年11月23日

每日精点(11.23):选什么股可以有最大利润

选什么股可以有最大利润

 

    近一段时间,我们的操作策略只有一个字:捂。大趋势向上、短期震荡剧烈的时候,不要太在意短期的涨跌,更不要被短期的波动吓到并且影响自己的操作。今日市场的走势再一次证明,我们的这种“捂”字诀是明智的,捂股不动,明显是当前行情最好的操作策略。

 

    捂股不动,操作上面是没有问题的,一只股票趋势向上,像是2006年和2007年一样,捂着股票的才能有最大利润。可是,不同的股票,涨幅还是有区别的,龙头股、黑马股和白马股的利润还是要比一般的股票多一些的。我们如果想要获得超过市场平均收益的利润,则需要花点心思选股。

 

    一波行情走下来,上述龙头股、黑马股和白马股的利润是最可观的。所谓龙头股,就是带头涨的这些板块和股票;所谓黑马股,就是不明所以地大涨起来的股票;所谓白马股,就是成长性好,以波段形式上涨的这些股票。

 

    笔者认为,这波行情是由通胀预期、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热钱涌入这三大因素带动起来的,尤其是前两者的作用居功至伟。通胀预期和人民币升值预期这两大因素所带来的受益板块分别是煤炭、新能源、房地产、有色金属、采掘等人民币资产类股票。笔者认为,这几个板块必然是这波行情的龙头板块,这些板块中的个股,也必将是龙头个股。煤炭板块中的中国神华和大同煤业,新能源板块中的中核科技,房地产板块中的光华控股、金地集团,有色金属板块中的豫光金铅、山东黄金等个股,都已然或是正在带动着市场前进的步伐。

 

    黑马股则多半是短期的热钱追踪了,这需要我们对市场的消息有足够的敏感度。比如说,继迪斯尼之后,港珠澳大桥又是一个浩大的工程,相关个股必然会得到短期的炒作。这些消息我们要及时的得到,然后寻找相关受益股,然后进行短线搏击。(参照《《港珠澳大桥受益股》》)。当然,重组、资产注入、业绩暴增、国家扶持等市场永远不变的炒作题材,也是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

 

    白马股则是市场公认的业绩优良、成长性良好、盘子不大、价格适中的股票。大牛市里,要抓住龙头股,这是很难的,因为等我们发现某只个股是龙头股的时候,那只股票的价格和价位往往已经不低了。要抓黑马,则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而且非常费神。事实证明,在大牛市里,整段行情算下来,涨幅最大的股票,往往都是那些白马股。市场中,那些股票是白马股呢?笔者认为,白马股大部分集中在沪深300板块之中。比如在利空消息面前不倒的五粮液、比如有中粮集团做后盾的中粮地产、比如在地方担当经济支柱的三一重工和徐工机械、比如在行业中具有一定垄断地位的云南白药和中牧股份等等。这些股票历史上的表现没有让人失望,这波行情的表现也不会差强人意的。

 

    当然,无论是白猫还是黑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邓老爷子的这句话告诉我们,没有谁规定什么股票百分之百一定是涨得最多的,我们通过各种分析方法,无非就是希望赚得更多些、赚得更稳当些。总之,无论如何,现在这是一波送钱的行情,朋友们,可不要错过啊!


11月23日著名分析师胡�老师解盘:比较数据才有感觉

11月23日著名分析师胡�老师解盘:比较数据才有感觉
        如果每天盘中盯着盘面看的话,多少是会觉得有点沉闷的。但是如果看上证指数的日K线的话,又发现自从10月16日以来天天都在创近期新高,无论如何这总是涨势吧,而且应该算是比较稳健了。再看看成交量,沪市日成交金额几乎每天都在2000亿元左右,不算小了,可盘面好像并不热闹,这是为什么?难道是放量滞涨,主力在悄悄地出货?比较一下流通市值就明白了,当初6000点的时候沪市的流通市值是6万亿,当时已经算是很大了,而现在沪市的流通市值是多少呢?10万亿。难怪,2000亿元的成交量只能打出个温和盘升而不是强劲上涨。这样一比,马上就会有感觉了:涨势当然是没错,但是一个比较温和的涨势,不是一个非常强劲、火爆的涨势。既然指数得很温和,就应该明白大盘指标股的表现肯定是比较差的。整个大盘之所以还能涨,主要是靠了一批中小盘股相对还算比较活跃,当然也不是十分活跃,他们的流通盘也比两年前大多了。上证指数自从11月16日突破颈线之后,确实是比前面两个半月的整荡盘升要强一点,短线整荡没有了,至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我估计后面即使有的话也不会像9月下旬、10月下旬那种短线整荡幅度那么大。仅此而已,别指望出现06、07年那种涨势,至少现在这点成交量是不可能的。知足常乐吧,关键是把握个股的行情,在一批强势股里面跳来跳去做差价,这种行情只能这样操作才能赚点钱。

2009年11月21日

荷银中国陡现内控危机 2000万存款被盗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0日 23:01  经济观察报

  刘兆琼

  上海外滩隧道里的梵高画像悄然蒙上了灰尘。

  这家曾经在个人理财业务盛嚣一时的外资行如今却似 “美人迟暮”。——一度被苏格兰皇家银行(RBS)收购,又一度被RBS大甩卖给其他外资行,荷兰银行被收购前景多劫。

  而最近荷银中国2000万的客户存款被盗令其雪上加霜。

  客户存款被盗用

  “荷兰银行的事情大概发生在两周前,是由于客户存款被盗,然后报警才暴露出来的。”11月15日,一位上海银行界高层对本报表示。

  据悉,该客户存款丢失金额大约为2000万,原因是荷兰银行内部员工私刻印章将客户存款划转,造成客户资产丢失。

  通常情况,外资银行对公业务客户,只需要在开办账户的时候,将自己的签名交与银行,之后就可以自由划拨自己的存款,银行只核对第一次客户交与银行的客户签名,而在每一笔资金划转之时,并不再逐笔与客户确认。而荷兰银行内部员工正是抓住了这一漏洞,私自刻制客户的印章,从而将客户存款划转至自己事先部署好的公司账户。

  自案件发生之后,荷兰银行已经开始核对所有对公业务存款,并对这些客户存款进行全面风险排查。所有荷兰银行对公业务的客户被要求在每一笔资金划转之前提供即时的书面签名或电话确认。截至目前,银监局已经派出督导组进驻荷兰银行,对其风控进行全面审查。

  “这次事件比较严重,在外资银行里也很罕见,之前外资银行的风控一直做得比中资银行要好,可能未必是偶然的。”银监局内部人士表示。

  11月29日,记者致电荷兰银行负责公共事务专员丁笑蓓,她表示不知此事,也不方便对此做出任何回应。

  “外资行由于理财产品造成的亏损已经造成了很多客户的损失,如果风险再无法得到控制,在中国的发展会面临很大瓶颈。”上海银监局一位人士称。

  中国业务受影响

  自去年年底以来,由于流动性骤然紧缩,荷兰银行在中国的自营业务几乎无法在市场上找到对手银行。“我们当时有一笔拆借业务,因为外资行流动性都很紧张,想找中资行拆借,但是却遭到了拒绝。当时很尴尬,也是我们在中国第一次碰到这样的情况。”荷兰银行内部人士当时对本报表示。

  据悉,金融危机以来,中资行普遍不愿意和外资行在中国的法人银行做对手交易,“当时外资行整个面临的风险都很高,从8月份以来,利率互换的成交量连300亿都不到,之前一直在800亿左右,大家都很谨慎。主要是外资行在中国注册的法人银行注册资本都不大,一旦发生风险,会很可怕。母行没有连带责任。”工行一位交易员对本报表示。

  荷兰银行由于国外的母公司面临被全面收购的风险,所以其在国内注册的法人银行自营业务几乎全面停滞。而这一状况,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明显的缓和。

  在个金业务方面,荷兰银行的“梵高”理财曾经一度是外资银行的佼佼者,也单独注册了品牌,但是却由于在金融危机中大肆向客户出售几乎毫无价值的金融衍生产品而声誉大损。

  “外资银行里,兜售衍生产品的,荷兰银行最多,亏损也最大。他们当时的销售策略很凶悍,找的都是最好的销售,按照手机号码‘海打’,采取的是保险公司的销售方法,可以说,荷兰银行在销售衍生产品方面是 ‘行业标杆’。”一家外资行的销售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模糊的收购前景

  如此凶悍的销售策略,加之毫无投资价值的衍生品,使荷兰银行损失了一大批忠实客户。“梵高”理财业务已大不如前。

  “虽然如此,荷兰银行仍然希望把梵高理财品牌保留下来,在多次与买家谈判的过程中,荷兰银行都希望能够保留这一品牌,被苏格兰皇家银行(RBS)收购时,梵高理财得以保留,主要是因为苏格兰皇家银行主要是对公业务。”荷兰银行内部知情人士表示。

  2009年,荷兰银行找的新东家苏格兰皇家银行将分拆出售其各个地区的零售银行业务和中小企业金融业务,而荷兰银行曾希望能够从RBS买回自己的个人金融业务,但几无可能。

  8月4日,澳新银行出资收购苏格兰皇家银行在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印尼、菲律宾及越南6个国家及地区的业务。该项收购涉及54家营业网点,32亿美元存款,71亿美元贷款,以及这些业务所覆盖的200万客户。

  渣打银行则提出收购RBS在中国内地、印度和马来西亚的部分资产,其中包括荷兰银行在中国的业务。“但是渣打银行也有自己的个人理财品牌,不可能还会保留荷兰银行梵高理财的子品牌,这一点一直没有谈妥,另外荷兰银行认为,梵高理财的客户都很优质,渣打银行应出更高的价格。”荷兰银行知情人士表示。

  目前,整个外资行个人金融业务都陷入了不知所措的局面。衍生产品遭到了国内大部分客户的抵制,整个金融危机的形势远没过去,对公业务所能够带给个人金融业务的优势远远无法和中资行相比,甚至渣打银行自身也面临着个人金融业务思路的调整,“渣打肯定也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出更多钱来买一个将来会合并到他们自己品牌底下的子品牌。”业内分析人士认为。

  荷兰银行1903年开始在国内运营,目前设有14家营业网点,员工总数超过1000人,计划于2008年将营业网点增至20多家。2007年注册本地法人银行,注册资本增加2倍,由人民币13亿元增至40亿元。自进入中国以来发展迅速,特别是梵高理财的个人理财品牌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金融危机确实导致了荷兰银行的溃败。现在RBS掌控荷兰银行,但RBS又自身难保,对荷兰银行很多业务的发展基本维持现状。2009年一年,荷兰银行各项业务几乎处于停滞不前。”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1120/23016996104.shtml

中信城30万元订金调查:未获准预售即锁定10亿元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18日 02:42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信城30万元订金调查:未获准预售即锁定10亿元
漫画/韩景丰

  本报记者 林�

  未获预售许可“锁定”资金即达数亿

  一处千余套房源的楼盘,尚未获得预售许可,但已“锁定”约10亿元资金近三个月;一家关联银行,在飞速上升的房贷业务面前,急需“招揽”存款以应对存贷比超标的风险;一家正在谋求上市的房地产企业,为最大化挖掘“土地价值”,也加入了“捂盘囤房”的行列。

  从8月上旬售出第一张价值30万元的VIP金卡后,中信地产旗下位于北京南二环内的中信城二期至今没有取得预售证,但在该项目排号的客户已累计近5000名,其中,有部分VIP金卡的价值是10万元。按这一规模估算,中信地产“廉价掌控”的资金接近10亿元;而其导演的这出“延期开盘大戏”现在仍在继续。

  “8月份我排号办卡时,中信城销售人员说9月份开盘,后来推到10月份,现在看,11月份也开不了盘。我交的30万元仅仅按照活期存款计算利息,但这段时间,房价却在飞涨。”在中信城办理VIP金卡的李玲(化名)已放弃了购房计划。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楼市销售火爆,绝大多数楼盘在取得预售证前,便开始内部认筹,并收取一定数额的“诚意金”,这种做法本身就违反《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如果某些项目收取的金额特别巨大,且占用资金遥遥无期,无疑就与“变相揽储”具有相似特点。

  开盘屡屡延迟

  11月16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在中信城二期的工地上看到,一个深约十米的大坑内已浇筑了水泥,但钢筋和塔吊还没到位。两台挖掘机停放在工地的西北侧,机身上还残留着白雪,偌大的现场空空荡荡没有施工的迹象。

  售楼处内,七八位售楼人员正在闲聊。中国证券报记者以购房人身份询问开盘信息时,销售员态度冷淡地表示,“二期已经没房了,排号早就排完了。”

  早在8月初,中信城便打出广告称即将推出二期产品,推广名为“沁园”,计划开盘五栋楼座,共计住宅1200多套。产品户型涵盖了65平方米的一居到220平方米的四居。当时,中信城项目一期尾房的销售均价为21800元/平方米。

  “我是8月12日办的VIP金卡,将30万元存到了中信城指定的银行,获得一个购房号。当时,销售人员说,办卡排号选房即将结束,二期五栋楼座预计9月份开盘。但后来,中信城又推出了10万元的金卡,截止时间推迟到9月20日,为了买到房子,我又办了两张10万元的VIP金卡。3个号花了50万元。”在金融街(14.16,0.26,1.87%)工作的杨益(化名)对中国证券报记者坦言。

  9月底,中信城向排号客户解释,由于国庆原因,项目二期推迟到“十一”长假结束后,随即开盘日期又推至10月底。但进入11月,中信城二期仍没有开盘的意向。当杨益向售楼负责人询问时,得到的答案是“目前,项目还有手续没有办下来。”

  但此时,中信地产“放出风来”,中信城二期均价预计28000元/平方米;其中,1号楼33000元/平方米-35000元/平方米,2号楼29000元/平方米-32000元/平方米,3号楼27000元/平方米-29000元/平方米。四号楼五号楼暂时不开。

  按照预售管理办法,“已交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证;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开户银行出具证明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5%以上,并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日期”就可以申请预售许可证。业内的标准即所谓的“出地面”。

  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快速升温,库存大量消化使得开发商纷纷控制销售节奏,捂盘现象愈演愈烈,部分项目甚至已经封顶还不申请预售。“从交订金排号到正式开盘的时间长达二三个月,其间销售均价不断上涨,不少楼盘采取‘多次开盘,当日售罄’的营销方式制造热销局面。”一位地产人士指出,而捂盘的目的,就是可以“随行就市”不断上调价格。

  廉价掌控资金

  据中信城销售人员介绍,目前,中信城二期已排出号近5000个号,其中,30万元级别的VIP号近2000名;这一数据没有得到中信地产方面的确认。但二期项目第一批开盘销售的房源仅有数百套。

  像杨益那样,以一家三口之名办理三个认购号,存款50万元的客户不在少数。照此估算,目前,中信地产以认购中信城二期房源为名,为银行等“招揽”的存款接近10亿元之巨。而这些资金仅仅以活期利率支付利率。

  “近期,股市行情很好,新股很多,我曾经向中信城提出,取出部分存款用以打新股,但销售人员明确表示不行。中信城要求,账户日存款额必须保证足额。而这三笔50万元的存款,最后连资产证明都不能出具,否则将取消排号资格。”杨益表示。开发商的强势可见一斑。

  同样排号的李玲坦言,“由于排号客户太多,几百套房源显然不能满足客户都买到房,但3个月资金的机会成本和时间价值,也无法补偿。更严重的是,8月份,房价还没有现在高,价格涨起来了,其他的楼盘也没法选了。”

  一位银行业专家指出,今年货币政策宽松,多数银行都争抢放贷做大信贷规模。下半年开始,不少中小银行的存贷比都已经超标。

  央行为防止银行过度扩张,规定商业银行最高的存贷比例为75%。但这家银行三季度存贷比高达83%,已经超越“红线”。就在9月、10月间,这家银行开始“搞活动”奖励客户储蓄,其中包括送加油卡、送代金券甚至派送现金等手段。巧合的是,这一期间,中信城一再拖延开盘时间。

  北京市住建委有关负责人曾明确表示,未取得预售许可证的楼盘不得收取诚意金,已经办理预售许可证的项目,可以适当办理VIP卡收取诚意金。但发放VIP卡的数量应该在房源数量的三倍以下,否则将被查处。

  一位地产资深人士指出,“目前,在北京楼市,诚意金的数量通常在5000元到2万元之间,交纳诚意金的购房人如果摇号未中,可以从开发企业那里拿回这笔钱。但像中信城那样,要求存款数十万元,且办理了三个月还未获得预售证的情况,确实比较少见。”

  百亿授信落空

  作为中信城的开发商,中信地产今年扩张势头很猛,今年将跻身“房企百亿俱乐部”。目前总资产规模已达到近500亿元人民币,净资产规模58亿元人民币,年开工住宅面积近300万平方米,土地储备面积近2000万平方米。但据权威人士透露,中信地产近期一笔百亿元的银行授信申请被拒绝。

  据了解,集团客户的盘子越大,财务、人事关系就越复杂,贷款如果流入集团内部就很难监控,这是该授信银行解释中信地产授信被否的原因。另外,该银行把“中信旅游地产”作为内部资料特别进行了研究,认为其开发的“旅游地产投资过于密集,且地块偏僻,回报周期长,因此风险太大。

  事实上,上市融资尚无进展,原有银行的巨额授信又被否决,中信地产面临较大资金压力。有媒体报道称,2009年,中信地产已先后暂停了成都中信光达和四川绵阳项目,缓建了天津保山西道等20余个项目,同时加快北京中信城、深圳红树湾、东莞香樟林、深圳湾上六座等项目的建设和销售。

  另外,9月底,中信地产又将其100%控股的北京富恒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和100279.73万元债权,以130829.73万元的挂牌价格寻找买家,其中股权挂牌价格为30550万元。

  中证地产评论

  警惕开发商销售行为金融化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gsnews/20091118/02426978969.shtml


http://finance.sina.com.cn/focus/zhongxincheng1billion/index.shtml

2009年11月20日

11月20日著名分析师胡�老师解盘:透过现象看本质

        上证指数连日上涨,另外昨晚美国道指回调幅度比较大,因此今天内地市场也有所回调,盘面显得比较沉沉闷。我在此前已经分析过了,虽然突破颈线之后会比前面两个半月稍微强一点,但阴线、几天的回调这些东西都是难免的。也许从指数的5日、10日均线上面我们看不到有什么调整的迹象,这和前面两个月不同,但几天的调整还是有的。事实上做短线也正是要趁着大盘调整的时候介入,我觉得调整正好是逢低吸纳一些选好的股票的时候。

        趋势当然没问题,我觉得上证指数突破颈线之后应该是看创年内新高的。其实这个看法也稀疏平常,很多指数早就超过了今年8月份的高点了。两市的B股指数已经全面创新高了,这是最强的。代表中小盘子的深市综合指数和深市中小板指数也早就超过了今年8月份的高点了。由于深市的成分股指数里面包含了深市的大盘股,因此深市成分股指数比综合指数要稍微弱一点,但现在也已经很接近8月份的高点了。最弱的是沪市的综合指数和沪市的50指数,把沪市的这两个指数对比一下,我们就会发现50指数更弱。综合指数目前的点位再涨5%就到8月份的高点了,而50指数要在目前的点位上再涨10%才能达到今年8月份的高点。原因是非常明显的,大盘指标股拖后腿。我记得此前说过,今年以来大盘指标股显然是跑输指数的,这种现象是有背后的原因的。随着大非解禁之后,基金在大盘指标股里面已经不是老大了,不能再像06、07年那样把大盘指标股也像中小盘股一样炒了。所以这批指标股的炒作魅力大减,它的表现相对其它股票自然要差点。具体表现在涨的时候比指数涨得少,另外A股H股倒挂成为常态。我估计大盘指标股的表现相对比较弱的现象可能在今后几年里面一直要伴随着整个市场。

六招应对震荡行情

六招应对震荡行情

 

    第一招,懒得搭理。做中长线的来关心短期震荡,好比狮子吃虫子,塞牙缝不够不说,还累得够呛;

 

    第二招,静观其变。这是针对中线来说的,买了的守着,没买的等调整时再买;

 

    第三招,买跌卖涨。这是针对于短线的。尤其是涨到压力点位和跌到支撑点位,是较好的操作时机;

 

    第四招,伺机出动。震荡行情往往都和分化行情同时出现,因此选股和操作上不能急,要看准了才下手;

 

    第五招,博弈补涨。一般来说,拉升行情当中,个股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而到了震荡行情,前期涨幅较大的个股会开始调整,而涨幅较小的个股则会开始补涨。

 

    第六招:预判后市。这一点非常重要。近期5日均线、20日均线线、前期高点、缺口点位置较为重要,市场将在温和的通胀预期下,中期趋势继续向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3593b0100ga2m.html

2009年11月19日

中线的成功要诀

中线的成功要诀

 

     现在的市场短线震荡剧烈,但如果以中线的眼光来看市场,就会觉得,现在如果来回折腾,非但不会有好的收益,反而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今天就不写股评文章了,摘一点笔者书里的文章段落吧。

 

    1、判断趋势

    要准确地判断出趋势是比较难的,但并不是说没有方法。笔者认为,判断趋势要分三步走:第一步,从国家的政策和经济数据来看长线,因为中国股市毕竟还是一个政策市,正所谓“炒股跟着共产党,半夜鸡叫心不慌”;第二步,看长做短。长线趋势判断出来了,中线的判断就不难了;第三,用技术面来判断趋势里面的低点和高点,比如前面章节里面提到的多空线(DKX)指标,就是一个不错的指标。

 

    2、严格的纪律

    做短线需要纪律,做中线同样需要纪律。在波段行情中,如果当时正好是波段向上,我们很多人看到卖出信号了,往往都比较麻木,怕自己卖掉之后踏空了。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无知者无畏”,不知道中线和长线的区别,把中线炒成了长线。2007年5000点到6000点附近的时候,市场都在呼唤8000点甚至是10000点,可是,大盘在6124点止步,之后一路大跌。试想,如果我们在那个位置不遵守波段操作的纪律,结果会怎样?2007年10月到2008年10月,大盘整整跌了70%,一半以上的个股跌幅超过了70%。这就是纪律的重要性,这种亏损就是不守纪律的教训。

 

    另外一种情况,如果当时趋势还在往下走,但这个时候已经发出了买入信号。买吗?很多人是不会买的,因为怕自己买了之后吃套。可是结果呢?2007年10月份我们怕下跌,结果大盘一路从1664点涨到了3000点之上,几乎要翻倍。

 

    在低位的时候不敢介入,高位的时候不舍得卖出,前者是“没那个命”,后者是“无知者无畏”,这使得我们很多人都是大盘涨得差不多的时候,终于发现是一波大行情,于是急急忙忙地买入;相反,在大盘跌得差不多的时候,终于发现原来这波下跌这么凶猛,于是灰溜溜地割肉。“一买就跌,一卖就涨”,一方面,是因为不懂得去判断趋势,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对纪律的漠视,知行不合一。

 

    3、政策面与技术面结合

    和短线一样,中线对基本面的要求并不高。政策面用来判断大的方向,技术面用来判断小的方向以及买卖点位。

 

    4、要找那些波段清晰的股票

    要想施展波段操作的威力,就必须要求股票有一定的震幅,对于金宇车城2004到2005年这样的行情,一年的震幅不过10%,那波段操作也就“英雄无用武之地”了,趋势分析也没有价值可言了。

 

    最适合做中线的股票,是那些二线蓝筹股和中小板股。因为这些股票里面机构扎堆,而机构为了轻松地拉升和顺利地出货,也往往需要波段式地拉抬行情和波浪式地压低行情。所以,我们选择这样的股票,其实就是和庄家相互利用,也是一种“跟庄”的技巧,一种“借力打力”的技巧。

 

    5、建立自己的股票池

    有时间就从头到尾把所有的股票翻一遍,找出波段清晰的股票,加入自选股中,以备趋势向好的时候选择。股市犹如大海,股票犹如鱼,自选股犹如水池,要想在大海里面捞鱼,难度是比较大的;而如果要在水池里面捞鱼,难度就小得多了。

 

    6、要有耐心和耐力

    一两次的小失败,可能会使得我们产生放弃的心理,甚至想换股。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想想那个狮子了。要知道,角马和羚羊都是善于奔跑的动物,如果狮子跑着跑着,发现追不上了,就说:“唉,算了吧,换一只”,结果会怎样呢?结果狮子会被饿死。

 

    然而,狮子并没有被饿死,那是因为,狮子有足够好的耐心和耐力。耐心,体现在狮子发动进攻前,它会花了大半天时间观察猎物,找出弱小或伤残的那只;耐力,体现在狮子捕食的过程中,角马或是羚羊是群居动物,它们作鸟兽散的时候,场面会非常混乱,这是狮子的第一重阻力。另外,由于是在山间田野,坑坑洼洼和荆荆棘棘很多,角马或羚羊常常借助这些道具来躲避狮子的追杀。然而,狮子不会放弃的,一旦它发动了进攻,不管发生了什么情况,它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咬死自己的猎物。

 

    炒股也是如此。耐心,一方面体现在下跌过程中,我们不能轻易介入,否则一不小心就要吃套;另外一方面,体现在上涨趋势当中的小幅震荡行情里面,看着别人的股票大涨狂涨,自己的股票却趴着死猪一样,这种滋味是极为难受。这也需要好的耐心,才能扛过去,才能获得后面的利润;耐力,体现在小失败的时候,不要轻言放弃。波段操作本来就不是一次性买卖,而是多次性买卖。一次没赚钱,没关系,看第二次;两次没赚钱,没关系,看第三次……只要不放弃,迟早会连本带利给赚回来,而且,往往一个主升浪,就够了。

 

    注:本文摘自笔者的新书《散户操盘实战兵法》。

 

    离市场太近,只会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慨。不是笔者偷懒,实在是因为该说的昨天都说了,请大家参考阅读昨天的文章《支持大盘继续上行的六个理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3593b0100g9gi.html

每日精点(11.18):支持大盘继续上行的六个理由

支持大盘继续上行的六个理由

 

    股指远离5日均线,短线客和左侧交易者开始忙得不亦乐乎,有些在昨天就早早地抛售掉了手上的筹码。然而,市场强势依旧,继前日的大幅上涨和昨日的小幅震荡上扬之后,市场再次收出红盘。虽然市场短期调整压力很大,但市场乐观情绪浓厚,从而使得市场保持强势震荡格局。

 

    笔者认为,短期回踩5日均线是好事,只要不破前期的上升通道上轨线,也就是目前的3202点附近的点位,市场将展开新的上升趋势。那么,市场即便出现调整,也完全无需担心,调整反而是继续加仓的机会,因为市场将继续保持上行的格局。市场这样走,是有充足理由的,其理由分别如下:

 

    第一,管理层是绝对支持中国的经济保持着复苏之道的,这从胡主席、温总理近期的讲话中就可略窥一二的。另外,央行“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国资委“欢迎民企外资重组央企”、发改委“商讨上调电价”、国务院“今年后几个月,要把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等表态,也给予我们经济的巨大信心。虽然中国的股市还没有资格说是“经济晴雨表”,但作为“政策晴雨表”还是够格的,既然管理层没有发布利好,那么市场自当继续保持当前的格局;

 

    第二,10月,居民消费价格水平(CPI)同比下降0.5%,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CPI降幅收窄,基本保持水平位置了,下一个步骤则必然是通胀的开始。而我们认为,温和的通胀预期,非但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这将和油价上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一道,成为年末行情的主线。资源类产品以及人民币资产必然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其价值,房地产、煤炭、有色金属、采掘以及管理层重点扶持的汽车等行业,必然会带动大盘缓步上扬;

 

    第三,11月12日,东吴新经济股票型基金开始认购,再加上已经发布发行公告的银河沪深300等两只基金,还有正处在募集期的易方达深证100ETF联接基金和广发中证500基金,本月将有14只基金同时发行。笔者认为,近期行情之所以来回震荡,甚至展现了下调的趋势,和机构的建仓需求是分不开的。目前全国的基金公司不到70家,而基金数量突破了500只,70家基金公司管理着500只基金,一家基金公司平均管理近百只基金,他们之间相互勾结,这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何况基金公司之间的勾结呢?笔者认为,他们的整体买卖方向是向上的,而且动能充足;

 

    第四,周边市场走强强劲,必将带动A股市场的上行动能和空间。道琼斯指数昨晚虽然涨幅不大,但几乎是以最高点位10438点收盘,这个点位已经创出了本轮行情的新高。只要美元贬值的趋势不变,美股的走势则继续保持上行。今日恒生指数虽然出现了调整,但盘中也是创出本轮行情的新高23099点,强势依然。周边市场的走势,尤其是美股和港股的走势,让A股市场的投资者充满信心;

 

    第五,指标股的启动也将带动市场的人气。周一,市场在指标股的带动下大幅上扬,大大地激发了市场的做多热情。笔者认为,基金对于当前市场是看多的,虽然他们仍然相对比较谨慎,但是随着社保、QFII的大局介入以及游资的来回倒腾,基金也开始按耐不住了。而基金一旦做多,指标股就自然要起来了。指标股一旦起来,市场的涨跌则会变得很轻松。我们需要关注中国石油的走势,目前该股受压于120日均线,一旦突破,后市大盘的上涨空间也将随之一下打开;

 

    第六,股指11月16日留下一个跳空缺口。缺口一般分为两种,一是普通缺口,二是突破性缺口。经过昨天和今天这两天的消化,缺口的压力已经逐渐缩小,目前股指点位是3303点,而缺口位置是3189点,相差超过了100个点。也就是说,明天大盘至少要跌100个点,才能补掉11月16日留下的缺口。这个可能性是很小的,没有大的利空,股指不可能如此下跌。既然三天之内不能补掉缺口,那么11月16日留下的缺口则是属于突破性的缺口。突破性的缺口是继续看涨的信号,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总之,市场中期趋势继续向上,我们不必担忧短期的调整。每一波的行情走完后,我们都会发现,真正的赚到丰厚利润的,都是那些不盯盘、捂着股票不动的朋友。2007年股指涨幅近100%,两市当时1650只股票,在这一年中,只有46只股票年线是翻绿的,剩下的全部翻红。也就是说,参与股市,只要买了股票,基本都是可以赚钱的,除非背时到喝水也塞牙缝。然而,遗憾的是,市场有近50%的股民,在2007年这样的大牛市里还亏损。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这近50%的人都那么背时?当然不是的,这些人之所以大牛市里也赚不到钱,全因自己在做短线来回折腾。所以,以史为鉴,我们面对当前的牛市行情,以中线的眼光去看待,不但轻松,而且是有利润保证的,何乐而不为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3593b0100g8zp.html

2009年11月18日

零售业前景向好 巴菲特索罗斯双双增持沃尔玛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18日 02:44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杨博

  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16日披露的文件,美国“股神”巴菲特执掌的投资旗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截至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持股总市值上升超过10%,达到566亿美元,其投资组合中最大的变动是增持全球零售业巨头沃尔玛股份近1800万股至3780万股,投资额接近翻番。

  无独有偶,金融大鳄索罗斯旗下的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当季也增持了大约100万股沃尔玛股份,目前持有110万股;索罗斯基金此前曾连续减持这家零售巨头的股份,至第二季度末一度降至8.97万股。截至9月30日,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在过去的三个月持股总市值增加20亿美元至62亿美元。

  据SEC相关要求,部分管理资产超过1亿美元的投资者被要求在季度末45天内公布持股报告,以便让公众了解其最新投资组合。两位知名投资者巴菲特和索罗斯都选择了在第三季度的公布截止日16日当天提交该报告。

  巴菲特“潜伏”埃克森美孚

  在第三季度,巴菲特还增持富国银行股份1070万股,目前持股量已达2.973亿股,是富国银行的最大股东。不仅如此,还有四家公司首次进入“股神”的持股单,其中包括食品制造业巨头雀巢公司和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

  文件显示,巴菲特第三季度新购入340万股、价值1.447亿美元的雀巢公司美国存托凭证,购入2.7万股、总值135万美元的商业保险公司旅行者公司(Travelers)股票,购入362.5万股、总值9630万美元的垃圾处理公司共和服务公司(Republic Services)股票。

  而在埃克森美孚的投资上,巴菲特已“潜伏”了两个季度。在截至6月30日的第二季度,伯克希尔已经买入85.449万份埃克森美孚股票,并在第三季度再度增持128万股,但该笔投资并未在第二季度结束后的有关文件中予以披露。据悉,这缘于美国证交会对包括巴菲特在内的部分顶级投资者给予特殊待遇,允许其推迟披露部分投资活动,以防止其他投资者照搬操作。

  尽管沃尔玛、雀巢和埃克森美孚都是家喻户晓的品牌,但这三家公司的股价自3月市场大幅反弹以来表现始终逊于大盘。分析人士认为,巴菲特通常偏好价值被低估的股票,即便经济景气低迷的时候也会时常买入,“整体市场一路飙升,但这些公司可能还没加入盛宴。”

  伯克希尔公司当季三度减持了评级机构穆迪公司的股票,减持数量达880万股,目前持股量已降至3800万股。此外,伯克希尔还减持康菲石油股份710万股至5740万股,减持NRG能源股份120万股至600万股,同时小幅减持医疗保险企业伟彭医疗和太阳信托银行的股份。

  另据最新消息,为帮助完成新近宣布的收购北伯灵顿铁路公司交易,巴菲特已经出售了其在联合太平洋(17.11,-0.03,-0.18%)铁路公司和南诺福克铁路公司股份,预计该持股变动将在下个季度的有关报告中予以披露。

  索罗斯增持电信和金融

  与巴菲特的投资方向略有不同,索罗斯似乎更钟情于电信题材。文件显示,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在第三季度大幅提高在电信领域持股量,包括增持电信运营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股票340万股至420万股,截至9月30日市值约为1.13亿美元,增持弗莱森电讯(Verizon Communications)400万股至460万股,市值约为1.38亿美元。

  该基金同时大举增持金融股,包括购入22.41万股美国银行股票以及6.78万股摩根大通股票。目前其在美国银行持股量达到27.19万股,截至9月30日总市值为460万美元;在摩根大通持股量达7.37万股,截至9月30日市值为320万美元。

  此外,索罗斯还大手笔购入福特汽车公司股票734万股,总值为5300万美元,并连续第二个季度减持巴西石油公司股份,减持量达240万股,目前持股量降至740万股。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c/20091118/02446979010.shtml

李嘉诚真如囤地3年涨30亿

  真如B1B2南块底价11.8亿出让,楼板价7500元/平米超出3年前145%

  东方早报记者 刘秀浩

  

真如两幅地相距不远,三年间楼板价涨了4445元/平方米。 刘建平 制图
  

  今年上海土地市场几乎已成为历年来供应最旺盛的一年。昨天,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网站挂出今年第85号土地挂牌出让公告,普陀真如城市副中心自李嘉诚2006年拿地后,再次有地块出现在市场,而嘉定区则推出多幅住宅及办公土地。

  对比真如两幅地块的楼板价,李嘉诚三年来仅"囤地"就增值逾30亿元。

  李嘉诚拿地三年后开工

  昨天推出的7幅土地全部集中在普陀和嘉定两个区,普陀区的真如城市副中心B1、B2南块土地此前热炒已久,此次面世土地挂牌起始价格为11.81亿元。地块位于曹杨路以西、曹杨花苑以南、兰溪路以东、规划固川路以北、规划南北向城市支路两侧,土地出让面积4204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7400平方米,B1南块为商业金融业、商务办公、居住用地,B2南块为商业金融业、商务办公用地。

  未来开发商一旦拿下这一土地,将与华人首富李嘉诚的真如项目为邻。2006年,李嘉诚旗下长江实业、和记黄埔联合以底价22亿元拿下如城市副中心的A3-A6地块,该地块位于曹杨路以东、铜川路以北、规划真华路以西、规划固川路以南,土地面积近18万平方米。

  据记者了解,李嘉诚旗下长和系在真如副中心2002年规划之初就已经参与洽谈。但是,2006年拿地两年多后,项目迟迟没有启动,一度引来开发搁置传闻,直到今年4月才举行开工仪式,预计总投资达百亿元。

  嘉定新城综合用地出让

  真如土地三年后再次公开出让,B1、B2南块起始楼板价已涨至7500元/平方米,相比2006年李嘉诚拿地时翻了一倍不止。当初李嘉诚拿地时,总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土地仅支付22亿元,楼板价3055元/平方米。换而言之,三年来,李嘉诚持有土地浮盈就已经超过30亿元。

  不久前,李嘉诚之子、电盈主席李泽楷名下盈科大衍地产曾被曝出将北京闲置三年的工体4号地项目转手,赚取约2.35亿港元利润。如此看来,房地产行业中"地产"一块利润格外丰厚。

  相比商业地块,大部分开发商更关注住宅土地。昨天公告中,普陀区继长风生态商务区之后又出现一幅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的小型住宅土地普陀区567坊北块,地块东至南陈路、南至连亮路,起始价2.72亿元。

  另外,嘉定一幅总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的商住办综合性用地由嘉定新城A15-1、B05-1两幅地块合并出让,两幅土地总价3.3463亿元。

  此次公告的土地此前已全部出现在9月30日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第11号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预公告中,这一预公告总共涉及12个地区共计40幅、约355万平方米国有建设用地。这些土地将陆续出现在公开市场上。


http://finance.sina.com.cn/leadership/crz/20091118/00536979636.shtml

2009年11月17日

图文:第60届世界不动产大会嘉宾-Andrew Browne

http://bj.house.sina.com.cn  2009年03月30日18:55  新浪房产
图文:第60届世界不动产大会嘉宾-AndrewBrowne
图为大会嘉宾Browne Andrew
点击查看更多房产新闻图片

  第60届世界不动产大会是中国首次承办的世界级地产奥斯卡盛会,将树立行业内的至高规格。2007年开始申请,历经两年,经建筑部,外交部,国务院批准,定于2009年5月19日首次在北京召开。图为大会嘉宾Andrew Browne

  嘉宾简介:

  班安祖(Andrew Browne)是《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和道琼斯通讯社(Dow Jones Newswires)中国主编,负责道琼斯公司旗下这两个媒体在中国的新闻采编。班安祖先生从2008年12月1日起开始担任这一新设立的职位,此前两年,他是博伟集团(Brunswick Group)的驻北京合伙人。

  班安祖先生之前曾在路透(Reuters)亚洲区多个高级别岗位工作了20年,包括韩国分社社长、大中华区分社社长、亚洲新闻主编等。他2004年离开路透加入《华尔街日报》担任中国经济记者。班安祖先生是赢得2007年普利策国际报道奖的《华尔街日报》中国团队的一员。他凭借对亚洲海啸的报道,以及对中国医疗问题的报道分别在2005年和2006年获得过亚洲出版业协会(SOPA)奖。

  班安祖先生已婚,有两个孩子,他在香港长大,能讲粤语和普通话。他拥有英国利兹大学(Leeds University)中国研究学士学位。


http://bj.house.sina.com.cn/news/p/2009-03-30/1855306039.html

中国:一个大国的崛起 A Superpower Stirs

国明朝宦官、舰队指挥官郑和在下西洋时所乘坐的木质宝船曾经是人类史上建造的最大船只,一些资料记载这些巨船的桅杆有九根之多,无疑是海上的庞然大物。

它们要比几十年后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寻找新大陆所用的船只大了许多,在郑和最远到达东非海岸的七次探险中,这些宝船是整个船队的旗舰。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是1405年,当时他带领了大约3万人,第七次是在1430年。

然后郑和的远航戛然而止。他的多次远行为明朝财力增加了巨大负担。皇帝发布了海上贸易禁令,并关闭了造船厂。在之后四百年时间里,中国的目光再未望向疆土之外。郑和下西洋也成了充满荣光的非常之举。

现在,在21世纪刚刚开篇之际,整个世界都在指望着中国能担当起自己还很陌生的全球领导者的角色。眼下美国的声望渐趋式微,而中国的地位则日渐上升。

Jon Krause
美国总统奥巴马(Obama)本周来到中国访问,以期从这个国家寻求应对从气候变化到朝鲜核威胁等各种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二十国集团的会晤中,各国都在诸如银行业改革、高管薪酬等问题上急切地寻求中国的意见。说服中国担负起带头的责任将会是个挑战。

急切的国际社会似乎万分愿意让中国来领袖群伦,然而从历史上看,中国却没有为此做好准备。

中国与美国不同,并无改造世界的宏愿:其长久以来秉承的是不干涉别国内政的方针。即便是在毛泽东时代,中国也从未像前苏联那样寻求世界霸权,虽然中国激发了亚洲其他地区以及亚洲之外的革命。如今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再是社会主义,很难界定其现在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和世界观为何。

不久前一群年轻的中国专业人士(其中有几位是共产党员)在北京一家餐馆聚餐,有人提出了一个本应很容易回答的问题。谁能说出"三个代表"的内容?"三个代表"是中国前国家主席江泽民提出的政治理论,已被写进中国宪法,并成为学校教学内容。没人举手回答这个问题。有人能说出其中两项吗?也没有。一项?还是有点难度。

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在国内外的指导原则是一种极具实用主义的思想:只要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就好。

西方人的到来打破了中国与世隔绝的状态。1793年,英王乔治三世(George III)派马戛尔尼勋爵(Lord Macartney)前往中国,游说中国开放通商。马戛尔尼带了大批礼品,本意是想让乾隆皇帝的朝廷上下大开眼界。礼品包括机械时钟、计时器、望远镜、数学仪表等等共600箱,用了200匹马、3,000名搬运工人运送。

乾隆对英王使者的答复名传于世: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英国以炮舰迫使中国打开了通商大门;衰落的中国成为西方列强瓜分的对象,中国称这一时期为"百年屈辱"。

北京奥运会激发了众多地标性建筑的诞生──鸟巢国家体育场、水立方、庞大的央视新总部大楼,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人们很容易遗忘中国在不久之前还再度处于封闭状态。

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起开始执政,此后30年的绝大部分时间,获得中国签证都是难事一桩,甚至经常是根本不可能的。商界人士只能每年来华一次,参加广交会。在毗邻中国内地的香港,旅游大巴会将成群结队挂着相机的美国和日本游客送到边境,看看另外一边的"红色中国"。偶尔前往西方的中国官员是人们好奇的对象,跟现在的朝鲜颇为相似。

中国一片混乱。为了深入了解中国的情况,外国情报人员秘密前往香港,监听内地广播电台。

1978年,邓小平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终结了毛泽东时代那种与世隔绝、人人自危的状况──无休无止的阶级斗争和包括世界最严重饥荒在内的人为灾害。

开放外国贸易和投资的决策最早通过沿海经济特区实施,这一决策令中国走上了经济腾飞的道路。预计中国将很快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诸多成就:成功地令3亿人摆脱了贫困;对抗疾病、扫除文盲;大力发展科技,实现了载人航天。这一切给许多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指引。同时个人自由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如今,随着全球经济步履蹒跚地从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中复苏,中国又在新的方面赢得了世界的钦羡。

在西方世界朝着金融深渊飞驰急冲之时,中国谨慎前行。危机过后,中国经济仍强劲增长。中资银行没有受到有毒资产影响;其庞大的国民储蓄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今年,北京和上海房地产市场如火如荼。

外界也希望中国能发挥其新的战略实力──以及其明显的灵巧手段──协助解决当前最为紧迫的安全问题。曾担任过卡特(Jimmy Carter)总统国家安全顾问的布热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提议二十国集团(G20)中的两大强国──美国与中国──来应对伊朗和朝鲜的核威胁、巴以冲突、印巴紧张局势以及气候变化等问题。

奥巴马将带着一份看起来非常熟悉的事关地缘政治的代办事项单抵达北京。美国的目标一直是说服中国承担与其不断增长经济影响力相符的全球职责,巩固而非威胁当前的国际安全。用美国前副国务卿佐立克(Robert Zoellick)的话说,中国应当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利益相关方。

不过,中国官方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承诺通常与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发起两起战争的强势美国存在分歧。多数情况下,这意味着中国一直扮演着不情愿的追随者的角色,而不是领导者。批评人士说,中国在从朝鲜到伊拉克以及达尔富尔的全球问题地区的处事纪录表明,中国是按照推进其经济利益的方式承担其职责的。

在朝鲜,中国一直引领着国际外交举措,试图遏制朝鲜的核计划。中国的石油和食品使得朝鲜政权得以维持,但中国一直犹豫不愿以此相威胁。持怀疑态度的美国人士说,中国之所以按兵不动,是因为担心朝鲜政权崩溃不仅会使得大量难民涌入中国,还会导致中国直接面对美国军事力量。

类似的中国经济利益与国际义务之间的矛盾也在非洲上演。中国公司正在非洲大举投资能源和原材料,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中国在从尼日利亚到埃塞俄比亚的诸多非洲国家进行了不带附加条件的投资,这种做法完全不同于西方国家将投资与人权和环境改善相关联的政策。在苏丹,中国向战火纷飞的达尔富尔地区派驻了维和人员,同时又通过购买石油和销售武器支持苏丹政府。

伊朗或许为中国的领导意愿提供了迄今最大的考验。美国和欧洲盟友认为,在核计划上施压伊朗方面,中国具有关键的作用。伊朗是中国第二大石油供应国,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目前而言,中国一直反对对伊朗实施更为严格的制裁措施。

中国领导人将他们的宏大的权力愿望藏在谦逊之中。他们说中国仍然是一个贫穷的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

不过,中国的军队正在迅速现代化。中国每个学童都知道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在北京颐和园建造石舫的故事。这个故事已经成为了国家衰弱的一个隐喻和一个武装起来的召唤。

上个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庆典的阅兵仪式向中国13亿人民传达了一条有力的信息。隆隆驶过北京长安街的洲际弹道导弹,空中呼啸而过的加油机,这些都标志着中国不仅最终成为了一个强大国家,而且还能够向海外部署力量。

这些日子,中国对西方"奇技淫巧"的胃口没有界限。中国手机拥有量已经达到了6.5亿部,中国还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世界上没有哪个新兴国家比中国更为热情地把握全球贸易机遇。2001年,中国决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经济从此也进入了一个新轨道。对外贸易顺差──尤其是对美国的──帮助中国积累了超过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中国现在具备了其所渴求的更高地位,世界似乎也同样热切地让中国具有这一地位,那么中国会怎么做?

2500多年前,中国的哲学家老子曾经说过,治大国若烹小鲜。这一箴言是提给治理中国的士大夫的──这一阶层成为了古代世界的一个治理模式。这种低干预的治理手段从未成为共产党统治或是其治国术的标志。在当今世界,影响力和合法性比以往更多来自于一个国家执政理念的魅力的大背景下,这个问题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上个月的法兰克福书展向世界提供了了解中国内部运作的一个机会,成为了关于中国"软实力"和领导能力的一个研究个案。

中国是作为主宾国受邀参加书展的。中国政府为此投入了数百万美元,组织了2,000多名作家、出版商和艺术家参加这一活动。一切都运转良好,直至展会组织者邀请了两位中国持不同政见者参加书展开幕前一个名为"中国与世界──观念与现实"的讨论会。愤怒的中国官员随即威胁要抵制这一活动,直到组织者收回邀请才肯罢休。

中国前驻德大使梅兆荣冷冰冰地说,我们不是来听民主课的。

德国外交部一位发言人说,两条原则同样适用于法兰克福书展。对待客人应该有待客之道,没有自由的艺术是不可想象的。

Andrew Browne



The wooden treasure ships commanded by Admiral Cheng-ho, a Chinese Ming dynasty eunuch, were among the largest vessels ever built, nautical monsters that by some accounts carried nine masts.

Bigger by far than the ships of Christopher Columbus that set out decades later for the New World, they were the flagships of an armada that ventured as far as the east coast of Africa on seven naval expeditions. The first embarked in 1405 bearing some 30,000 men; the seventh in 1430.

Then the expeditions suddenly stopped. Cheng-ho's adventures had helped to ruin Ming finances. The emperors put a halt to sea trade and closed the shipbuilding industry; China looked inward for the next four centuries. The expeditions to the 'Western Seas' were a glorious aberration.

Now, at the dawn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world is looking to China to assume an unfamiliar role of global leadership. At a time when American prestige is fading, China's status is rising.

President Barack Obama arrives in China next week seeking help on everything from climate change to North Korea's nuclear threat. At meetings of the Group of 20 nations, China's opinions are urgently sought on issues such as banking reform and executive pay. Persuading China to take a lead will be a challenge.

History has done little to prepare this country for the kind of leadership that an anxious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seems so ready to thrust on it.

Unlike the U.S., China doesn't aspire to remake the world: Its longstanding mantra is 'nonintervention' in the internal affairs of other countries. Even under Chairman Mao's reign, China never sought world domination, like the former Soviet Union-although it stirred up revolution in other parts of Asia and beyond. Now that China has largely discarded socialism, it's hard to find a definition for what remains of its ideology, values and world view.

Recently, at a dinner in a Beijing restaurant of a group of young Chinese professionals-several of them Communist Party members-somebody raised a question that should have been simple to answer. Can anybody list the 'Three Represents'? The reference was to the political theory of former President Jiang Zemin, which has been written into the state constitution and is taught in schools. Not a single hand went up. Could anybody name two? Nobody. One? With difficulty.

A hard-nosed pragmatism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be China's guiding principle at home and abroad: whatever produces growth in gross domestic product.

China's aloofness from the world was interrupted when the West came knocking. In 1793, Lord Macartney was dispatched to China by Britain's King George III to open the country to trade. He arrived with presents meant to dazzle the court of the Qianlong emperor-mechanical clocks, chronometers, telescopes and mathematical instruments. The 600 packages required 200 horses and 3,000 porters to transport.

'There is nothing we lack,' the emperor famously told the royal emissary. 'We have never set much store on strange and ingenious objects.' The British forced open the doors to trade with gunboats; an enfeebled China was carved up by Western powers in what China calls its 'century of humiliation.'

It's easy to forget, driving by Beijing's Olympics-inspired landmarks-the Birds Nest Stadium, the Water Cube, the colossal CCTV Tower-that until quite recently China had closeted itself again.

For most of the first 30 years of Communist rule in China, which started in 1949, it was hard and often outright impossible to get a visa. Businessmen were granted access once a year for the Canton Trade Fair. In neighboring Hong Kong, tourist buses would deliver groups of camera-toting Americans and Japanese to the border to catch a glimpse of 'Red China' on the other side. The rare Chinese official who ventured to the West was a curiosity, much like North Koreans today.

China was in turmoil. To divine what was going on inside the country, foreign intelligence decamped in Hong Kong to monitor local radio stations.

Deng Xiaoping put an end to Chairman Mao's era of murderous seclusion-its endless class struggles and man-made disasters, including the world's worst famine-with his 'Open Door' reforms in 1978.

The decision to open the country to foreign trade and investment, initially through Special Economic Zones along the coast, set China on its path of supercharged economic growth. China is shortly expected to overtake Japan as the world's second largest economy.

China's achievements have provided a beacon for much of the developing world: its success in lifting 300 million people out of poverty; its fight against disease and illiteracy; its embrace of technology that has put Chinese astronauts in space. All this, while allowing an unprecedented flowering of personal freedoms.

Now, as the global economy emerges shakily from the worst recession since World War II, China is attracting admiration from new corners.

While the Western world hurtled towards the financial abyss, China was moving ahead cautiously. It has emerged from the crisis with an economy growing powerfully. Its banks are unpolluted by toxic assets; hardly a ripple disturbs its vast pools of national savings. This year, property markets in Beijing and Shanghai are sizzling.

There are hopes, too, that China will use its new strategic heft─and its apparently deft touch─to help resolve the most pressing security issues of the times. Zbigniew Brzezinski, the U.S. national security adviser under Jimmy Carter, proposed a drastically slimmer G20─a G2, the U.S. and China─to deal with the nuclear threat posed by Iran and North Korea; the Israeli-Palestinian conflict; India-Pakistan tensions; climate change.

When he arrives in Beijing, Mr. Obama will be clutching a geopolitical 'to-do' list that looks quite similar. America's broad goal has been to persuade China to assume the global responsibilities that go with its growing economic influence in a way that strengthens, rather than threatens, existing international arrangements. China, urged former U.S. Deputy Secretary of State Robert Zoellick, should become a 'responsible stakeholder.'

Yet China's official commitment to a 'harmonious world' is often at odds with an assertive America fighting two wars in Iraq and Afghanistan. More often than not, it has meant that China has been a reluctant follower not a leader. Critics say that China's record in the world's trouble spots, from North Korea to Iraq and Darfur, suggests that it defines its responsibilities in ways that enhance its economic interests.

On North Korea, China has been heading diplomatic efforts to try to rein in Pyongyang's nuclear program. But it is hesitant to threaten the flow of Chinese oil and food that keeps the regime alive. Skeptics in the U.S. say that China holds back because it fears a collapse of North Korea that would not only unleash a flood of refugees across its border but also place U.S. forces face-to-face with its own.

Similar tensions between China's economic interests and international obligations play out in Africa, where Chinese companies are investing massively in energy and raw materials to fuel China's growth. The 'no-strings' investments from Nigeria to Ethiopia fly in the face of Western efforts to link investment with improvements in human rights and the environment. In Sudan, China has sent peacekeepers to the war-torn region of Darfur, while bolstering the government by buying oil and selling arms.

Iran may provide the biggest test to date of China's willingness to lead. Washington and its European allies see China's role as critical in the effort to pressure Tehran over its nuclear program. So far, China has resisted tougher sanctions against a country that is its second-largest oil supplier after Saudi Arabia.

China's leaders wrap their great power aspirations in modesty. They point out that China is still a poor developing country, with one tenth of the per capita GDP of the U.S.

Yet China is rapidly modernizing its military forces. Every schoolchild in China knows the story of the Dowager Empress who used funds earmarked for the navy to build stone boats at the Summer Palace in Beijing. The story has become a metaphor for national weakness, and a call to arms.

A military parade last month to mark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ent a powerful message to China's 1.3 billion people. The 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s that rumbled down Beijing's Avenue of Eternal Peace, and the tanker planes that lumbered overhead, signaled that China not only was at last a strong country, but also could project power beyond its shores.

These days, China's appetite for 'ingenious objects' from the West knows no bounds. It has 650 million mobile phones; it has passed America as the world's largest auto market.

No emerging nation on earth has seized the opportunities of global trade more enthusiastically than China. Its decision to join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in 2001 launched its economy into a new orbit. Surpluses from foreign trade─particularly with the U.S.─have helped China rack up more than $2 trillion in foreign-exchange reserves.

So what does China want to do with the enhanced status that it craves, and which the world seems equally anxious to concede to China?

Some two-and-a-half millennia ago, the Chinese philosopher Laozi wrote: 'Governing a large country is like frying a small fish.' The advice was aimed at the scholar-officials that ran China─a Mandarin class that became a model of governance for the ancient world. The light touch has never been a hallmark of Communist rule, or of its statecraft. That matters greatly in a world in which influence and legitimacy derive more than ever from the attractiveness of a country's governing ideals.

Last month, the Frankfurt Book Fair offered the world a glimpse into the internal workings of the Chinese state, and a case study on the limitations of China's 'soft power' and its ability to lead.

China was invited to the fair as the guest of honor.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d invested millions of dollars in the event, lining up some 2,000 Chinese writers, publishers and artists to attend. All went well until organizers invited two Chinese dissidents to a prefair symposium titled 'China and the World─Perception and Reality.' Furious Chinese officials threatened to boycott the event and backed down only when organizers withdrew the invitations.

'We did not come to be instructed about democracy,' Mei Zhaorong, China's former ambassador to Germany, icily declared.

'Two principles also apply to the Frankfurt Book Fair,' said a German foreign ministry spokeswoman. 'Guests are treated like guests, and art without freedom is inconceivable.'

Andrew Browne


2009年11月16日

每日精点(11.16):红阳迎宾,谁的表现最积极?

红阳迎宾,谁的表现最积极?

 

   今天中国来了一位贵宾,这位获得若贝尔和平奖的美国总统,果真给我们的股市带来一片红红火火的和平气氛。当然,这只是巧合。

 

    上周五的文章《这波行情,怎样成为最大胜利者?》以及上周四的文章《市场怎么走,需要看三股力量》中我们已经说到了,无论是从管理层的态度,还是从宏观经济、中观行业、微观企业以及基金等机构的动能方向来说,市场大的方向朝上走是无疑的,谁能捂股不动,谁就是这波行情的最大胜利者。最简单的判断是,股指在20日均线上方,市场就是安全的;股指在5日均线上方,我们则完全可以以静制动地持股待涨。

 

    今日市场之所以大涨,和上周五B股的暴涨是离不开的,而技术面的调整结束,也给市场强大的做多动能。于是,指标股的全面启动,一下子就激发了市场的人气,上证指数大涨87个点,一口气把3200点狠狠地踩在了脚下。指标股发疯的时候,股指的涨跌都会变得很轻松,技术分析的意义也大打折扣。今天的放量大涨,是做多动能的一次大爆发。虽然没有实质性利好的支持,明后天市场可能要冲高回落,但无疑为后市的上涨空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冬天里的红阳,迎接象征着和平的宾客,我们的股市里,谁的表现最积极呢?换句话来说,下雪的冬天,我们最渴望得到什么呢?温暖。谁能给我们带来温暖?煤炭。笔者近期一直在文章中哪些板块会跟大盘一路腾飞说到,市场将在温和的通胀预期下震荡上扬,而在温和的通胀、美元贬值、油价连涨、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因素作为背景之下,煤炭、采掘、能源、有色金属、房地产会跟着大盘一起腾飞。这些板块不但是今天表现最好的板块,也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表现最好的板块。

 

    对于现在这样的行情,我们的操作就很简单了,抓住这些跟着大盘一起腾飞的板块,捂着他们,等待春天的来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3593b0100g7l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