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性既可能是敌人也可以是朋友,区别只在于:你选择什么时候与其握手。当价格已经给出足够的折扣以反映这种不确定性时,其可能会是友善的朋友;而当不确定性隐藏在高昂的价格和乐观的预期背后的时候,就可能是致命的杀手。
投资者可以基于基本面对市场会如何预期进行判断,但即使判断准确了,这个预期所导致的市场走势的时机和力度可能依然远远超出你的所料。这事实上证明了,要想精确的对市场预测是多么的困难——即使他依据于一大堆的被证明正确的判断。因为如果市场的波动是盘大菜,那么“事实”只是其中的作料之一而已。
上午看了一个投资人讨论世界经济、货币格局的宏观大作,洋洋洒洒言之成理,气派非凡。但看完后只有一个感觉:这家伙想说什么?说了半天又怎么制定投资计划并落实到具体的投资标的呢?如果这气象万千的大报告中有那么1,2个猜测和判断是错误的,又会导致结论多大面积的调整呢?这是在做论文还是投资呢?
在对事物的认知上,智商并不重要(当然得正常)。认知的分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思维方式和视角。比如评价一件事物,在多大的范围内来评价?比较的基准是什么?由谁的视角来论述?都是造成分歧的主要因素。100%的黑和白的事情是极少的,所以要“正确”真的很简单,要“客观”则变得很难很难。
现场调研有无必要?笼统的讲,能到现场看看当然是没坏处的。不过缺乏经验的投资者可能由于诸如企业管理者人格魅力、亮点资料(比如国家领导人视察)或者一些片面印象(员工态度、办公环境)等反而形成主观上的偏见。总之,在缺乏对公司生意本质,以及未来经营主要矛盾认知的时候,“现场”并不解决问题。
另一种问题是所谓产品调研,跑几个商场聊聊天查查出厂日期,招呼网友一起记录出货情况,买一堆同类产品请几个朋友评判,找个“业内人士”问问什么的。但这些“用功”要注意2个问题:第一,样本有限性的误导;第二,在生意和企业整体的分析上出现谬误,这些细节层面再用功也无济于事。
以前中国有2个世界:真实的一个,新闻联播里一个。后来有了微博,就成了:真实的一个,新闻联播的一个,微博的又一个。当你需要心理抚慰的时候就看看新闻联播,当你忿世嫉俗的时候就看看微博,当你需要吃喝拉撒的时候就回到真实。这就像任何一个公司总是真实的一个,券商报告里一个,淘股吧里一个。
聪明人最爱犯的错误第一是高估自己,第二个是不肯努力。因为聪明,所以总是能找到捷径并尝到甜头,所以越来越难以正确的评估自己和踏实下来,最后聪明人的期望值会越来越高,并为了这种期望值做出越来越偏离自己能力的事情。所以,所有的高估,都是从自己开始的。不是真正的聪明人的最大风险是....以为自己是个聪明人。
有些所谓的“清算价值”或者“资产变现价值”,就像我们的身体器官一样,看着好像在器官交易市场里能卖个不错的价钱,就算在街上裸奔也是个富翁了。但实际上这些“价值”永远也没法变现,其意义只陷于yy,以此作为投资的一个假设条件是很搞笑的。
有朋友提到真清算的时候就有用了,当然,但是不尽然。真走到清算那一步的时候,早先的所谓“资产价值”很可能化为乌有---设想一下,如果古越龙山真到了清算基酒的时候,说明黄酒行业也玩完了,那时的基酒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趁火打劫是人类天性。就像死刑执行现场后的器官摘除,没见过讨价还价的。
环境的变化是绝对的,那么投资人到底是该“以变应变”还是“以不变应变”?那要看怎么定义“变”了。如果指的是投资最根本的依据,也就是“价值”,那么任何环境的改变都不会动摇这个根基,完全可“不变”;如果指的是价值已经发生偏差,或者环境提供了更有利的价值标的,那么“变”可能更理性。
名牌是在“知道”的层次,而品牌则必须达到“选择”的力度。无法对用户产生强大心理倾向性,并且让客户在与同类产品比较中产生某种远超过简单“价格竞争”因素的,都无法归入品牌级别(比如单纯靠便宜取胜)。名牌可以通过金钱投资建立,但品牌必须根植于某种牢靠的心理和价值认同感,也因此弥足珍贵。
我们总是容易过于关注结果或者目标,而容易忽略达到结果和目标所必须的努力过程和方法的正确性。这就很像一颗大树,总是幻想那诱人的果实出现,却不去思考和行动让自己真正茁壮起来。其实,最重要的不是预测什么时候开花结果,而是确保自己能一直在生长。
美国的医疗状况是中国情况的另一面,就是投入过多而效费比极低。其医疗支出占gdp的比重高达15%,以全世界1半的医疗支出供养20分之一的人口,而医保覆盖率和医疗质量还在发达国家中垫底。这种市场环境由于选票的因素不太可能大变,但又已不堪重负。敏感的人会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
(11年10月10日)几年前,重庆啤酒的情况还可称之为“低风险高不确定性”,到现在则演绎成了提前支付头等舱机票买预期的典型。而且,不知道是否能往返...又比如广晟有色曾经90多倍的PB---预期真是个黄金指,点到哪里就能脱离地球引力。可惜,真能离开大气层的宇宙飞船总是稀少的,更多的不过是刺激的云霄飞车而已。
对于高端白酒我一直有一个疑问:大多数的分析都集中在产量的天花板以及提价能力上,但是作为世界上行政成本最大和单位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这一高端酒主要消费对象的市场潜力还有多大的弹性余地?或者真的普通民众开始喝高端白酒?最近五粮液高层的访谈中提出未来业绩要看十二五的规划,很有意思。
下手重仓前的3个自问题:第一,未来1年在中性条件预估下有无获得40%收益率的机会?第二,如果价值实现的时间推迟,其预期收益的吸引力会持续放大吗(也就是其收益潜力不是基于一个特定的时间窗口)?第三,如果买入后继续下跌,那么再跌20%时的价格能否让我有欣喜若狂的感觉?
收益率40%是种冗余,实际上无论是业绩释放还是市场定价稍微哆嗦一下就20%了,这个吸引力都没有至少不是上佳的“时机(虽然也许是上佳“对象”)”。价值实现如果依赖于某个特定的时机(比如1年内必须政府上调价格),则一旦错误就无余地。下跌的收益吸引力幅度则是反向的一种推导。
投资说到底,研究的无非是“对象”与“时机”两大方面。持对象不可知论的,通常是时机投资者,只不过其中可能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持时机不可知论的,则主要是成长型企业投资者。但成熟的投资人,应该不走极端,时机和对象不是截然排斥,而只不过是有所侧重而已。
好的投资模式的5个标准:第一,能赚钱是硬道理;第二,在长期的各种环境的考验中总显示出可持续可复制性;第三,成功的关键因素掌握在自己这里,而不是某种不可控制的外部因素;第四,能保持健康、舒适和自由的生活方式,不为赚钱折损生活品质;第五,任何情况下都能避免被推倒重来的小概率事件。
一直以来我就认为,做投资的人是最没资格抱怨的。我们的收益率远胜很多实业,但我们没有提供就业,没有产出什么改善生活的产品,甚至没有上缴什么赋税。所以做投资的人最应该有感恩的心,如果有幸在投资上获得成功一定应该记得回馈社会。应该记得,在自己成为时代宠儿的时候,一些人却在被时代遗忘。
普通股民:死了也不卖;文艺股民:世界的宏观经济及政治形式是这样滴...;2B股民:今天的走势正如我昨天预料的一样。
看一个公司有时候与看一个投资者相似,就是在顺境中能有很好的表现当然很好,但更重要的是在低迷的大环境中,在大多数同业者都苦恼困顿的时期内表现如何?因为这才是其“不同寻常”的证明。这种结果靠的不是“灵机一动”,而是厚积薄发;靠的不是“抓个好项目”,而战略的视野与执行的坚韧不拔。
人们往往津津乐道于某企业或者投资者靓丽的业绩表现,但却忽略了这一表现所依托的环境到底是怎样的?一些业绩爆发的企业或者投资人,如果其业绩的基础不过是大环境上的某种高景气度的结果或者仅是较短周期内的一种概率胜出现象,那么就要思考其可持续性有多高?而这恰恰是估值的关键因素。
(11年10月13日)大跌中,要学会看到金子正在闪光;大涨中,要审视下自己的所得是真的物有所值还是拜Mr.Maket的亢奋所致?前阵子的下跌不值得恐慌,因为好东西确实具有了增持的吸引力。最近2天的反弹也不值得欣喜,因为明明大把的牛皮股还在天上飘着,后面的故事依然曲折。好吧,我承认自己是打小就擅长唱反调的惯犯...
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和恐惧时贪婪,靠的并不是勇气,而是理智。就像段永平说的,一个值10块钱的东西你3块钱买,需要勇气吗?需要的是评估其真实价值的能力和理智。评估的前提,是放下偏见,寻找资料,展开逻辑,抓住对象的主要矛盾和本质性问题,并在恰当定性的基础上去谨慎定量。
有感于知识和智慧的差别。知识是可以传授的,而智慧只能启迪;知识的天花板取决于智商和受教育机会,而智慧的天花板取决于太多说不清的东西;知识能让人具有更高的能力,而智慧却更让人认识到局限性;知识是规矩和死板的,而智慧却是灵动而不拘一格的;知识是投资的起点,智慧却可能决定了投资的终点。
投资的风险是什么?我想包含3个层面。第一,是在根本不理解什么才是投资,并以近乎“技能裸体”的方式进入这个市场;第二,是无法理解风险的本质在于不确定性,而它只能降低却无法杜绝;第三,是忘记了投资本身一定是需要承担风险的。这与第二条并不矛盾,而是风险与机会的关系不是固化的而是动态的。
由于溢价比较基准的不同,以及企业业绩和经营态势的不同步性。同一个企业往往会呈现PB与PE状态的不同组合模式,而不同组合背后往往对于未来的投资收益分布态势有直接的关联,反应了深刻的投资内涵及风险机会逻辑。我个人认为,对于这种现象的理解深度和应用能力,直接体现了该投资人的基本投资层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