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0日

从容投资姜广策:因为厚积 所以从容

姜广策,从容投资业务合伙人、基金经理。广东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制药博士后,中山大学有机天然药物博士。2003年1月-2007年5月,担任广州百济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2008年1月 -2009年3月,担任凯基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2009年3月-2010年4月,任元大证券大中华区医药行业主管;2010年4月加盟从容投资。

  以医药股大牛市作为背景板,国内首只医药行业基金——从容医疗一期甫一出场,就收获了众多关注的目光。姜广策,从容医疗基金经理,也带着过去8年医药科研、4年医药销售、2年卖方医药研究员的经历,开启了自己的私募投资生涯。

  开场表演可以说是精彩的。从容医疗一期6月30日正式成立,截至9月10日,基金净值已达到1.2823元。

  在姜广策看来,正是前面14年在医药行业的摸爬滚打,使其收获了颇多经验和感悟,同时也积累了大量人脉和资源,这些“过去”成为他如今得心应手的源头。

  “要么第一,要么唯一”

  “要么第一,要么唯一”是姜广策博客上的签名档,他十分欣赏华东医药(000963,股吧)董事长李邦良的这句话,于是引用过来自勉。他说,这句话原本是讲药品的竞争制胜之道,但发散开来,无论是投资还是做人,都可以追求同样的境界。

  他对个股的选择就坚持了这样的思路:要么挖掘别人熟视无睹的独家品种,他每年都会发现独有的“姜博三宝”;要么快人一步先行布局,抢在其他资金之前提前介入某只股票。

  中国证券报:从容医疗一期6月30日正式成立,截至9月10日,就获得了 28%的收益。你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取得了这样的收益?

  姜广策:我们确确实实是“研究创造价值”,对个股的研究比较到位,所以才敢重仓,才能“拿得住”。比如组合中有一只重仓股,在其上市之前我们就开始跟踪,因此能够在合适的时间介入。事实上,我们介入的时候,卖方报告都还没什么人写,我们的研究走在市场前面。

  中国证券报:医药A股现在有150多只,你会选择多大范围进行考察?

  姜广策:重点研究其中1/3。我们真正的组合只有6-8只,持股比较集中。总体而言,我喜欢的风格是“积极但不激进”。“积极”是指适度重仓,这样收益才能集中。不大的资金量配20-30只股票是不可取的,那只能说明你对这20-30只股票都没什么信心,所以只能每样都拿一点。“不激进”是指我不会去赌,比如我们就完全没有参与“超级细菌”题材股的炒作。

  中国证券报:能否举例说明你的选股思路?

  姜广策:拿誉衡药业(002437,股吧) (002437)做个例子。我们选它的原因是,从产品线、营销模式、政府关系三个方面考察,这个企业都做得非常有特色并且到位。只有这三方面俱强的公司才能良性循环、持续成长。满足这三个条件的A股不超过10只;满足其中两个条件的,可以阶段性持有。许多基金经理都会买医药股,但他们并不一定能说得清为什么要买一个公司。

  中国证券报:如果确实是只好股票怎么办?

  姜广策:我们可能比别人买得更早。

  中国证券报:你买的这6-8只股票里,有多少是独家品种,有多少是大家都看好的?

  姜广策:一半一半吧。

   “99%的人在卖,我在买”

  以研究见长的姜广策擅长选股,但也并不回避波段操作。他觉得,价值和趋势并不矛盾,往往趋势是由价值引发的。他很愿意向外界传达这一点。此前并无资产管理经验的他,在时点把握上同样有独特心得,关键时候在大是大非问题的判断上,甚至有着不同于其他基金经理的敏锐洞察力。

  在巴菲特与索罗斯之间,尽管巴菲特的理念更为动人,但他更为欣赏索罗斯,因为其有批判性的思维,能发现市场的荒谬并能从中获利,而这更具挑战性。

  中国证券报:到9月10日,医药股的动态PE已经达到36倍,一些观点认为估值已经偏高了,您对此怎么看?

  姜广策:我们也认为整个板块的估值短期看确实不便宜,但我们选的公司明后年还会高速增长,因此现在看估值高,到明后年看就不高了,选这样的股票不用太担心板块的PE问题。

  中国证券报:你对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医药股行情如何判断?

  姜广策:从长期来看,支撑医药“黄金十年”的有两个关键词,一是人的价值提升,二是老龄化。中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劳动力无限量供应的时代过去了,人的价值在产业分工中的作用越发凸显,而健康是人的价值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所产生的需求增长,也将促进医药行业爆发性发展。

  但从短期来看,由于前期超跌、中报业绩两大因素催生的行情,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再加上发改委的《药品价格管理办法》酝酿出台,市场未来应该会有一些调整。基于这个判断,我们的仓位只有六、七成,并随时可能进一步减仓。

  中国证券报:你预计调整会持续多长时间?

  姜广策:不太好说,要看发改委政策的力度。6月份的医药股大跌就是因为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如果价格降幅较大,那么调整相对剧烈,时间也长。但我们判断,降幅不可能太大。医药股最好的地方就在于,任何调整都是短期的,长期是一个向上的趋势,因此每次调整都是介入的时机。

  有人说从容医疗一期的建仓时机很好,实际上并非如此。我们是7月2日建仓,而7月2日正是跌得最惨的时候。当我们买股票的时候,所有人都离场。市场上99%的人都在卖,只有我们在买。

  我之所以欣赏索罗斯,因为他的视角是独特的,唯一的,他能看到大多数人荒唐的地方。我们在7月2日进场的时候,就有这种意味。我们要证明,99%的人卖出是错误的。

  中国证券报:在接下来可能到来的调整行情里,你会如何操作?

  姜广策:一是仓位,我会通过控制仓位来规避这次调整;二是个股,这一政策影响面仍然是局部的,只会影响部分处方药,而在医药商业、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品种上仍然有可选择的余地。

  中国证券报:你以挖掘公司价值见长,那么对于交易性机会会关注吗?

  姜广策:会。市场上交易性机会有很多,我们对任何一只股票背后的故事、异动缘由,多多少少都有些了解。比如前段时间,我们就买了一只交易性股票,配到了20%的顶点,3天就获得了超过10%的收益。

   “每个男人都应该去卖药”

  医药板块市盈率居高不下,“医药股的估值就像中年男人的腰围”作为一句笑谈广为流传,而这句话正是出自姜广策之口。这次接受采访时,他的经典名言则是“每个男人都应该去卖几年药”。

  回望过去,他在32岁时走出校园象牙塔,白手起家,创办了一家医药企业。艰辛的创业经历让他对医药行业有着和别人不一样的感受和领悟,这些最终都沉淀下来,转变成了他考察企业的独特眼光。

  中国证券报:你原先做过科研,也做过实业,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你进入了投资行业?

  姜广策:2000年我进博士后工作站的时候,平安证券招医药行业分析师就来找过我,我当时也去面试了,但因为当时已经拿到了博士后基金,研究课题也立项了,所以没有离开。这件事情让我了解到学医药的还有这样一条路,之后就一直关注着。

  2007年,我经营着一家医药企业,4年的创业经历让我越发觉得中小企业发展之难,坚持下去虽然也可以,但是付出的机会成本比较高。再加上由于性格使然,我不喜欢医药销售整日应酬的生活,所以我开始考虑转型。其实在华尔街有很多白发苍苍的医药分析师,全都是医学博士出身,对照自己,我所有的资源和优势都在医药行业,于是我选择了到元大证券做一名卖方分析师。

  中国证券报:之前的实业经历对你如今的投资思路有什么样的影响?

  姜广策:做实业非常辛苦。之前二十多年我都生活在学校,和社会是脱节的,那4年是脱胎换骨的锻炼,把一个学术气十足的人,变成了一个适应社会的人。那时的挑战比现在大得多。很多次,我一个人徘徊在某家医院门口,谁也不认识,但你必须把药卖出去。回头看这段经历,我觉得非常珍贵,甚至我会说“每个男人都应该去卖几年药”。如果在中国能把药卖出去,就再也没有其他做不成的事。

  如果当年没有卖过药,那么我对医药企业的经营变化将没有如此切身的体会。比如2009年发现昆明制药(600422,股吧)(600422),我在半年报中发现公司有产品实现了销售翻番,我知道开发一家医院至少需要大半年时间,立刻意识到这家公司内部肯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事实上,医药销售非常考验情商,而投资正需要高情商。

  中国证券报:你一般如何安排自己一天的投资和研究?

  姜广策:7点进健身房,8点半到办公室,开盘时间就看盘,收盘之后会看一些资料。卖方研究报告看得不是特别多,报告写出来的都是二手信息,我更多是通过一些医药专业数据库里的一手信息自己做研究。

  工作之余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我也花在医药圈。人际交往基本是在医药行业和企业,这150多家上市公司中,我去过一半。相反的,我和投资圈没有什么交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8635080100md4p.html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