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8日

内地楼市积重难返的原因

若论泡沫化,内地楼市远比香港严重,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反映出来:其一是价位与购买力的脱节;其二是供应量与实际需求的脱节。价位与购买力脱节的结果,是广大人民都买不起楼,社会上怨声载道,青年人对前程难有希望。供应与实际需要脱节的结果,是兴建出来的楼宇没有人住,造成大量空置,社会资源错配,宝贵的土地资源被大量浪费。

 

香港只出现前者,后者还不至太严重。香港的住宅空置率只有百分之五左右,属正常空置水平,比大陆的空置水平低很多,资源浪费的程度不大。因此,若问谁的泡沫会先爆破的话,大陆应先于香港。内地行住宅商品化的初期,已有学者提醒政府,莫行香港那条高地价的道路,以免走入死胡同。官员对此不是不认同,但行动起来却身不由己。

 

邓小平行改革开放后,中央要求地方政府把工作的重点从政治转向经济。但搞经济要有钱,而地方政府大部分都一贫如洗,他们手上唯一的资源就是土地。当年,有不少地方都有来香港招商,我也接触过不少。我发觉他们手上的项目不多,唯一能吸引香港商人兴趣的是地产发展项目。因此,地方政府也别无他选,唯有靠卖地来筹集发展经济的第一笔资金。食髓知味,地方政府一旦尝过卖地可以这么容易就换取资金之后,自然乐此不疲。再者,发展地产不但可以解决地方政府的财政问题,还可以推动经济发展,为地方政府带来政绩。

 

土地卖出后,地产商就得动工,工人就有工做,可以减少失业的压力。工人有收入就会消费,就可以制造内部需求,推动经济发展。楼宇发展的过程中,除了要用普通的建筑工人外,还要雇用规划师、建筑师和工程师、测量师、律师等专业人员,很多人都可分一杯羹。

 

此外,建屋需要用大量建筑材料,可以推动贸易与物流,楼宇落成后,还得搞装修,买家�电器。整个社会的经济都会因而蓬勃起来。此之所以,大部分地方官员最终都选择了靠地产发展去推动经济的道路。久而久之,官员们都忘了发展地产应为经济的需要与民生的需要服务,而只是着眼于怎样可以更快地套到更多的钱,豪宅好卖就批豪宅地。开发商要建高球场助豪宅推销就批建高球场。结果导致市面上供应的,都是一些普通人买不起的豪宅。

 

这些豪宅只有投资者,用家却买不起、租不起,于是导致大量空置。但地方官员却视若无睹,只要有地产商肯买,他们就继续批地,完全不理会资源可能会浪费。到中央发觉问题严重想加以调控时,已积重难返,变成不调又死,调又死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fe324c01017g3v.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d5b6b901017rli.html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