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部时间5月5日上午9点30分(北京时间5月5日22:30),巴老执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2012年股东大会在奥马哈举行。尽管我早已不称自己为价值投资者,也多次反过网上诸多的神化巴老论,但巴老当然仍是我最为尊敬和值得学习的投资者之一,因此对于他的言论当然会密切关注。但相比一些粉丝会追到奥马哈只为见他一面,我可没这种兴趣。相比许多人无条件的神化巴老,把他说的一切话都当圣旨看待,我更喜欢自己独立思考他说某些话的前因后果,以及他的思路、方法在国内的适用性。了解我的同学都知道我的这种态度是一贯的,既不盲学巴老,也不避而远之。下面就是我对这次股东大会透露出来的一些言论的思考,给大家分享一下。(巴老和芒格的言论摘录来自新浪财经,如有出入,责任不在我,呵呵。)
--------------------------------------------------------------------
芒格对中国需要多长时间才能产生像可口可乐一样伟大公司问题的回答是:"中国已拥有一些伟大的公司。"巴菲特指出:"我们倾向于中国某些出口产品良好的公司,主要是消费者产品。中国已拥有一些巨型公司,它们的市值将超越某些美国公司。"
感悟:我也认为巨额的贸易顺差是难以长期保持的,对于像日本、德国这样不太可能成为世界霸主的国家,可以长期依靠出口,但对中国这样体量很可能会达到甚至超过美国水平的国家,必须讲究贸易的平衡发展,否则按照单边出口的发展趋势,那迟早有一天中国会买下全世界。欧美债务危机很难说没有中国的"功劳",他们所欠的正是中国的大量出口。现在经济结构转型正在进行,随着国内工资水平的不断提高,低端制造出口会逐渐减少,转向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国内优质制造和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仍将占据出口优势。在转向国内市场的同时,我同样认为那些在出口中领先的企业更具优势,因为他们最早接触欧美的高标准,这也是我关注中国忠旺、宜华木业、巨星科技等公司的原因。可能会有人觉得巴老所指的一些巨型消费类公司,会不会是指茅台。也许有这可能,但就我自己而言,更青睐大众消费品,而不是面向特定受众的产品,尤其是奢侈品。如果让我自己来选他们所说的国内这些消费品领域已经初具规模的公司,那么我也有一些名单:恒安、维达、青岛啤酒、云南白药、伊利、蒙牛、中粮集团、美邦、森马......总之牢记四个字:衣食住行。
--------------------------------------------------------------------
有股东问:"大家都对你们买什么感兴趣,使用一下芒格反向思考法则,你们不会买什么?"巴菲特指出:"我们将力图不碰为我们所不能理解的东西。这不是说我不知道一家企业是干什么的,我的意思是我无法合理地推断未来5年它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地位。"
感悟:"能力圈"一词大家竞相引用,可究竟有几个人能理解其真正的含义?有时所谓的价值投资,对于某些人而言,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跟风炒作而已。巴老和芒格在投资上的勤奋是毫无疑问的,巴老年轻时把所有上市公司的资料看了三遍,这世上恐怕没有他们真不懂的生意。他们说无法合理的推断未来盈利,恐怕也只是委婉的表达自己不看好而已。当然他们是人不是神,所以错过苹果、微软,都是很正常不过的事。于我看来,"能力圈"更多的是一种鞭策自己学习的动力,而非紧箍咒。如果你真的不知道一些公司是干什么的,应该努力的去学。当然,对于精力时间有限的同学,我同样建议优先考虑自己最为熟悉的行业、企业。
--------------------------------------------------------------------
股东问如何评估走下坡路的企业,芒格打趣说:"这肯定不如正在成长的企业"。这引发了全场大笑。巴菲特表示:"一般来说,应远离这样的企业。我们还是投资了几家这样的企业,因为我们很了解它们。投资的价格将给我们的投资带来回报,但我们的钱主要不是从这些企业赚取的。"巴菲特说:"我从不会在帮助衰落行业复兴上花费很多时间。同样的精力和智慧应当投入到其他行业中。"
感悟:我理解的他们说的这种企业,并非指周期股,而是林奇说的卖出情况中的企业质地或生存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导致企业走下坡路,而且在短期内看不到改善。这类企业在欧美资本市场的估值会非常低,香港也有不少,有时低到你不敢想象的3倍4倍PE。因此有些同学刚出海到港股时,就觉得自己来到了价值投资的天堂。我同样谨慎看待,因为投资本质就是做生意。当看到街边两家店面在出售,一家曾经红火但因为各种原因日渐萧条,另一家刚开不久但看起来消费者挺买账,虽然前者更便宜,但你会买哪家呢?这个问题似乎不难回答。巴老显然深刻的吸取了投资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失败教训。在估值上的判断失误属于技术性的,并非严重到不可饶恕,只有在生意大方向上的错误判断才是真正致命的。有鉴于此,我在选股时首先考察大方向,即所谓的自上而下。尽管有些企业总是会有让人意外的发展,但我投资时非常看重概率问题。
--------------------------------------------------------------------
巴菲特和芒格在人们印象中似乎是成天钻研公司财务报告的投资专家,对于很多投资人士经常挂在嘴边的EBITDA(扣除利息、税金、折旧及摊销前之利润),今天芒格在巴菲特股东大会上表示,他甚至不喜欢EBITDA这个词,它意味着不计所有成本之前的利润,这简直毫无意义。
感悟:我认为作为最终评价手段,甚至用来计算PE,这个的确不太合适。但作为中间过程评价,就像成本费用率、营业利润率这些中间指标,用来考察公司的经营质量,未必不可取。两老有时言语看上去很极端,但他们对于事件都有充分的思考,得出的是最终结论。许多人只是简单的照搬其原话,根本没有理解他们的思考过程。
--------------------------------------------------------------------
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指出,自己在投资上区别对待谷歌、苹果和IBM是有原因的。他表示:"前两家都是伟大的公司,10年后它们更值钱我一点都不惊讶。我只是无法在有把握的价位上买入它们。在我们看来,IBM犯错误的可能性比谷歌或者苹果要低,至少我们是这样认为的。苹果创造了无比卓越的产品,我只是不知道如何给它估价。"
感悟:相比前两者,IBM的确更像传统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而非一般意义上的科技股。谷歌和苹果的成功是很难预测的,实际上他们的成功主要依赖于完全创新的产品带给人们完全创新的使用感受,这种成功的历史当然无法用来推测将来他们一定能推出更创新、更热卖的产品或想法,当然更不能用现金流折现这种估值手段。IBM的历史盈利一直较为稳定,也不想惠普那样已经多年陷入衰退泥潭。有趣的是,早在格雷厄姆时代,IBM可是一直被他讽刺的"成长股",而林奇同样也对是个基金经理都要配置IBM持讽刺态度。
--------------------------------------------------------------------
在问答环节中提高报纸投资时,巴菲特称,报纸存在三大问题,其中有两个很难克服:发行成本和在网络提供免费内容的同时印刷产品却收费。巴菲特称:"现在新闻的问题是不知道读者想知道什么。如果你回到50年前,报纸能提供10余个人们感兴趣的内容,那时报纸是主要的消息源。
感悟:网络的影响力在经过了21世纪之初的喧嚣泡沫之后,开始真正深入影响生产生活。随着网络条件的改善(网速提高、3G/4G建设)、终端的普及(PAD、智能手机),原先制约网络媒体的一些桎梏正在消散。报纸,是一个典型的必将走向衰落的传统行业,传统新闻媒体行业如果不转向电子网络,那么很可能会重蹈柯达的覆辙。许多投资者有时总是会偏执的认为一切传统行业越传统越有生命力,越是相信烟蒂里一定会有黄金。巴老老早以前投资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失败教训,并没有深入到投资者的思想里去,人们总是喜欢关注别人的成功而胜于关注别人的失败。至于网络免费问题,我认为随着网络应用的逐渐普及和规范化,全面性的收费迟早会到来。人们不会因为华尔街日报收费,而转而就去看不收费的不知名小报。
--------------------------------------------------------------------
纽约时报的记者问巴菲特,伯克希尔大额押注富国银行,您个人却持有JP摩根的一些股票?您作为个人投资和代表公司的投资有何不同?巴菲特大笑,"我个人确实有点闲钱",包括对一些小型韩国公司和类似企业的投资,"但我最好的投资理念都体现在伯克希尔的仓位中"。
感悟:这算不算也是一种分散投资呢?我的重仓股体现在前十中。前十以后的大多都是很小仓位,同样也是尝试性的,为了增加对公司的了解。
--------------------------------------------------------------------
有人向巴菲特问到了能源问题,是投资煤还是天然气?巴菲特回答说尽管油天然气之间的价格比很惊人,这些能源的价格处于不断变化中。他补充说,美国对煤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低。
感悟:近几年美国能源结构的变化是非常显著的,这一点少有投资者关注到。我预测这种变化迟早会在世界能源领域发生革命性的影响。欧洲是比较早应用天然气的,他们的汽车甚至早就用上柴油,欧洲的风能、太阳能利用也是走在世界前列,而美国一直因为不差钱,坚持开他们的油老虎。但近些年因为债务问题,终于地主家也没余粮了,所幸他们有天然气,尤其是非常规天然气即页岩气。2000年以来美国页岩气的产量快速增长。来自国家电网的资料显示:"(美国)目前全国的电力有45%来自煤炭,25%来自天然气,7%来自水电,2%来自风力发电,而太阳能发电可以忽略不计。在现有技术下,风能和太阳能发电不可能上升到两位数字。克林顿政府时期参谋长、现任美国发展中心主任的约翰・德斯塔说:'我们短期内必须做出选择。要么继续现在的模式,要么使用更清洁的能源取代煤炭,而我选择后者。天然气是我们连接21世纪能源经济的桥梁,因为它高效且低碳。'尽管能源独立不可能仅依靠天然气来实现,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天然气的确是帮助美国实现这个目标的最佳途径。"欧洲的天然气占一次能源的比例同样在两成以上,而中国目前不到一成。这就是我强烈看好中国天然气未来的原因,至于风能和太阳能,在我看来其机会在天然气之后,需要技术、成本的突破,而天然气这两方面的制约都已经消散。不过国内的常规天然气资源并没有多少,需要从中亚、澳洲等地通过管道或LNG进口。如果有一天中国从美国进口LNG,我不会感到惊讶。国内的页岩气储量尽管很让人激动人心,但开采难度比美国要大,而且页岩气开采过程中水资源消耗和水污染也是难题,看得见的三五年很难像美国那样快速发展。
--------------------------------------------------------------------
巴菲特还谈到股票和农场比黄金更具价值。如,伯克希尔创立时金价为20美元,其股价为15美元。现在金价为1600美元,而伯克希尔的股价已经达到12万美元。一位股东说近年来黄金的回报率好于投资股票,巴菲特则说从长期看他的公司已经击败了黄金。
感悟:自从金融危机以来,巴老就一直不看好黄金。包括黄金和石油、矿产资源在内,近十几年的大宗商品之繁荣,恐怕远超巴老的想象。巴老执着于股票投资,对其他品类的标的似乎没多少兴趣,除了一些优先股和债券。我最近一直在看科斯托拉尼的书,这位自称为投机者的人,几乎跑遍全世界的证交所,涉猎各种各样的投资标的,正如他自己说的其成绩未必是最耀眼的,但经验一定是最丰富的。看了他的许多思路,其实跟投资、价值投资有很多相通之处。罗杰斯过去十年在商品投资上应该赚了不少。十年应该不算短了,一个投机者如果获得了十多年的成功,那跟我们平时一直在谈的长期、成功的投资有什么区别呢?要知道巴老过去十年的投资业绩是其一生中最糟糕的十年,在我看来,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十年的时间不算短了,任何一个想要获得成功的投资者,都应该既要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也要学会反思别人的教训所在。我曾老早以前就觉得国内房地产连续暴涨不可持续,任何一个投资品都不可能只涨不跌,然而它就是一路涨给你看,一涨就是十多年,一涨就是十几倍,要不是现在政策压住,不知道成什么样子。这也是我一再说要对市场先生保持尊敬态度的原因,而不要动辄看到创业板那么高的市盈率就认定前途渺茫。说偏了,回到正题,我也同样认为黄金高估了,更准确的讲是人民币因为绑定美元而被低估了,自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印钞厂不知多印了多少美元,但全球总产出即人类制成品并没有同样的增加速度,因此石油、黄金的美元标价本身是有水分的。但排除这一点,黄金、石油的涨速也肯定有大量的投机成分,科斯托拉尼早就说过黄金是所有大宗商品的旗帜,投机者们想要炒高大宗商品,就必须竖起这面大旗。至于后面会怎么样?谁知道呢?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以我的性格和投资方式,已经不适合玩这个东西。
--------------------------------------------------------------------
一位股东问到了比亚迪汽车,以及电动车需求的增长是否会促使比亚迪将产品供应到美国。巴菲特请芒格回答了这一问题。针对比亚迪的问题,芒格说比亚迪专注于中国汽车市场,尽管比亚迪进入美国的第一个重要举动可能是涉足加利福尼亚的汽车租赁业务。针对比亚迪在美国的前景,芒格认为,比亚迪的成功和盈利前景最终可能明朗化。芒格特地提到了政府对于电动汽车的补贴。但当谈到比亚迪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在美国售出多少汽车的问题时,芒格则简短地说"非常低"。芒格还认为,针对比亚迪和电动汽车在美国的发展,政府应当和对待风能和其他绿色技术那样给予补贴。芒格表示,近期他曾试驾了一款新电动汽车,和旧款电动车相比,新款电动车在性能上的提升令其"大吃一惊"。
感悟:这是牵扯到中国概念的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巴老自己不回答这个问题显然也说明投资比亚迪确实是芒格的主意。我本人没有针对比亚迪的任何偏见,尽管有同学这么认为。我认为创新本身没有任何错,是值得鼓励的,而芒格正是押注了电动汽车的创新能取得成功。但对于创新看待,我不像许多同学那样认定必然会成功。就像投资一样,有成功的,当然也有失败了。科技创新显然后者更多。目前我不敢断言电动汽车一定没戏,只是就目前的实际技术进展就事论事,最要命的问题是充电时间,其次是容量衰减、稳定性问题,至于说成本、电池污染、充电网络问题,我倒不认为很关键,如果解决了电池的问题,电动车数量一上升,这些相关问题自然迎刃而解。我不太看好电动车长远前景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目前中国的电力系统能源仍主要来自煤炭,因此电动车只是改烧油变为烧煤,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有多大值得疑问。当然,单车烧油的效率肯定没有电厂集中烧煤的效率来的高,以后风能、太阳能、核电、水电的发展,也有利于电力的清洁化,但成本依然是个绕不开的话题,技术角度讲也是个长期过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未来石油价格只涨不跌,但过去两次石油危机之后,石油价格都是保持了长期的低位稳定。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