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伦敦10月30日电 题:华人斥巨资收购伦敦物业 投资目的呈多元化趋势
中新社记者 魏群
持英国护照的香港商人梁日昌,日前以1300万英镑的高价收购临近伦敦华埠的莎士比利道一栋大型商业物业,创下近年来华人在伦敦个人投资地产成交价之最。
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在英国留学的梁日昌,回到香港后投身制鞋业,现为香港鞋业总会会长,在中国内地拥有多家工厂,目前年销售额达5亿元人民币。在对记者谈及为何选择在伦敦斥巨资收购物业时,他笑称,目前英镑走势低迷,而英国地产已经触底,选择此时出手正当其时。除临近华埠的那幢商业物业外,他还同时买下伦敦另外两处地产。
实际上,选择当下时机抢购伦敦地产的华人,已远非梁日昌一人。
负责完成此项交易的李贞驹律师对记者称,仅最近6个月,其律师行就已完成华人在伦敦置业的交易20件,交易额达1亿2千万英镑。如此之大的成交额,在以前根本无法想象。投资者既有来自上海、温州、北京、广州、南京、杭州等中国内地人,也有香港人及在英华人。
李律师表示,华人在英置业呈“井喷”态势,除房价较低及汇率因素外,英国政府的鼓励政策也起到推波助澜作用。在经济不景之时,政府鼓励外来者出手英国地产,投资100万英镑(其中25万为购买物业)即可获得永居资格。
同样在英置业,但投资者的目的却各有不同。
梁日昌对记者称,目前制鞋业利润很薄,创自己品牌为未来必由之路。而伦敦是世界设计中心,在此地投资物业,目前可以暂时将其出租盈利,将来可作为公司办公用地,或将其抵押贷款,腾出资金打造自己的品牌。
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李女士,则利用自己学过建筑设计的特长,以独到眼光买下伦敦一些老旧物业,重新设计、装修后再转手,赚取不菲利润。
另一位在中国一直做房产中介的张小姐,趁房价处于低谷之机,买下伦敦多处房产,为日后房价走高提前布局。
一些家境殷实的留学生,也加入买房大军。小周今年就在泰晤士河边用老爸的钱付了一个小型公寓的首付,她说:“与其每月租房把钱给人家,还不如用这笔钱供房子,将来还能落下一处房产。”
李贞驹律师对记者说,实际上许多在伦敦购房者并非自住,而是通过投资取得全家永居资格,为子女将来在英国立足做准备。李贞驹律师行的合伙人何达伟表示,来自中国内地及香港等地的投资者,一个优势是能迅速调动资金,很少需要贷款;另外英镑汇率疲弱,英国政府鼓励政策等因素,使得许多中国投资者把目光投向英国物业。英国物业中介也开始主动向华人律师行提供物业买卖信息,希望寻找华商投资。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华人在英投资地产将会持续增温。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