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作为今年做的一个中线品种自埋伏的1个多月来已经带来了不错的收益,当然什么时候实现这种收益有很大的偶然性,在时机问题上不做什么分析。但是从几周前与几个朋友谈到这笔中期投资时,有一个比较共性的疑问,就是“做空调的格力到底有什么壁垒呢?”以及“到底该如何给格力估值呢”?对此,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于格力的壁垒和估值】:
没错,空调谁都可以做,貌似没有任何壁垒。但是如果我延伸一个问题,请问有几个可以一年做出500万台以上的空调而且必须还都卖出去?这似乎就很难了。而这正是问题的关键。经过多年的惨烈竞争,空调行业已经是一个极度规模化优势为前提的行业了。格力电器2010年的产销量大约是2800万台,而空调行业在2年以前我看到的数据已经是几百万台级别成为一个投资盈亏平衡点的数字了——这是由于空调的利润率极低,而投资的厂房、生产线等固定资产以及大量的营销、人工等费用必须在一个极大的量上予以分摊才可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盈利。
所以,对于格力的壁垒,我的回答很简单:极大的规模和极低的利润,导致非常有能力但是缺资金,以及非常有资金但是缺能力的,都再也玩不动空调了。而非常有能力也有资金的,也不会再去玩空调了。这就是格力最简单和容易理解的壁垒(而不是全部壁垒)。
关于格力的估值。其实我在1月初一篇博文后的评论部分已经对一位朋友对此提出的问题说明了我的理解(见下图):
熟悉我的朋友知道,我的估值过程从来都是简单的,没那么多弯弯绕。对于格力的空调我只问自己几个问题:
第一,国家在大力的补贴基层农村等消费,以及大力投资农村电网改善,如果不是为了刺激基层消费难道是为了好玩?
第二,空调在大城市的更新等需求暂且不提,农村的保有量只相当于中国城镇保有量1996年的情况,结合第一点来看难道没有提升的空间吗?何况还有中央空调的高毛利产品以及出口占有率的很大空间。
第三,结合上面2点来看说空调至少在未来几年没有发展空间实在是言过其实了(其实对空调有多大的前景还有人能比格力自己更清楚吗?格力都不急,我们急什么?),而空调市场双寡头垄断的现状则是相当难以颠覆。
第四,格力目前是否能看到有什么重大的财务隐含或者资产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我的结论是,没有发现。
再看看当时的格力,2010年预期eps大约是1.3-1.35,其历史上的估值区间大致在10-45pe之间,假设以17元计的2010年pe不过13倍。而其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净利润增长也能达到20%,假设2011年增长25%那么eps=1.65左右。假设2011年市场只给他15倍的底部区域估值,那么价格就是24.75元。以17元并且较为悲观的预期计算的话,向上的空间是45.5%,向下的空间不过15%。这些,需要什么高深的数学知识或者模型换算呢?
【关于中期的逆向投资】:
作为一个职业投资人,家庭的全部收入都来自于投资收益,那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长期持股与日常生活现金流之间的关系。对此,我的解决方案以前也谈过,那就是“长期做成长,中期做逆向”。我的资金的大多数都是瞄准高价值成长股的长期持有的,但也有一部分资金会用来做以几个月到1年以内为周期的中期投资,长期持有的分红+中期投资的收益,就是我的现金流的主要来源。
我个人不太倾向于花时间精力研究企业债券或者其他一些所谓的套利品种,因为在我看来那些既非功夫而且投资思路上也不够“简洁”。对于真正的牛市而言,现金流不是问题;对于真正的熊市而言,耐心等待就是真谛而没有必要非要熊市也赚点钱,而且我的现金状况支撑一个5年期的熊市不赚钱还是问题不大的;而对于大多数时候的“系统性模糊期”而言,结构性的分化是常态,每年并不难挑选出几个风险小而收益比较可观的中线投资品种(比如09年做的大族激光,张裕;10年做的金风科技,广电运通等)。
当然,中线投资与长线投资在思维上还是有较大差别的,比如长线品种需要对5年后的确定性因素进行很多评估,而中线品种只要看不到未来2年有什么大的基本面变化并且找到一条被明显低估的主线索就可以(而不像长线品种一样考察更强调面面俱到)。同时,由于中线投资的周期较短,因此需要在基本面稳定和估值低估的前提下,也结合中长期技术态势方面的参考来综合定夺,其实对此以前已经做过很多案例,不再赘述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