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1日

长期来看双汇依然是被大幅低估的

2009年末,我曾给2位朋友建议买入双汇发展并一直持有。当时秉承的思路其实与我后来总结的“低风险,高不确定性”一脉相承。就是从基础业务,财务特性来看双汇的正常经营风险极低,且当时不过25的pe毫无高估,而庞大的市场空间足够其继续的以25%左右的业绩自然增长(当时我也认为这么标准的数据保持了那么多年,实在是不能不让人怀疑上市公司被集团调控业绩的成分)。而一直拖而未决的“集团资产整合”则就是双汇的核武器,其意义不但是资产装入后短期内的股价大幅飙升,而且更是长期业绩引擎的启动--而2010年的停牌和资产注入远比我想象的来的更快。

 

就目前来看,双汇发展的长期内在价值依然是被大大低估的。一个13亿人口的基础食品供应巨头,才区区的500多亿市值,10年后这个企业如果没有发生经营层面的自我紊乱的话,那么类似双汇这种企业达到3000-4000亿以上的市值规模是非常正常的。这个可以由几个大的逻辑就推论出来:

 

第一,中国的屠宰和肉制品市场空间还极其巨大。仅以屠宰业务计算每年的量在7亿头左右,而当前最大龙头的雨润和双汇加在一起不过4000万头不到,而这一业务领域中一半的属于非法不安全生产点,同样在国外的业务集中度也相对要高得多,比如美国的龙头企业屠宰业务的50%集中在少数几个巨头企业。

 

第二,广阔的农村市场对于肉制品加工企业而言也是极其巨大的蓝海。我之前在《对未来投资的5个基本判断》中提出过,未来的基础消费品的增长可能将明显高于奢侈品的增长(与过去10年相反),这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构成。其中龙头企业的外延式增长(网络布局)和内涵式增长(品种)还远未到头。

 

第三,集团资产的注入有不但扫清了制度上的缺陷理顺了管理层与股东的关系,而且注入的资产质量有保障(管理层有未达到评估质量将予以补偿的承诺)并且将在增厚规模的同时大幅提升综合毛利率。

长期来看双汇依然是被大幅低估的

长期来看双汇依然是被大幅低估的

 

第四,以2020年4000亿市值算,假设估值未有任何变动(2010年30pe出头),则业绩为10年8倍的增幅,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3%,低于其过去10年大约25%的复合增长率。

若2010年公司资产整合完毕,按照券商一致性业绩评估(年末评估的就靠谱多了)2.55元计,85元的PE为33.3。对于一个长期成长空间依然巨大,ROE长期保持在25-30%,分红优厚,管理优秀(双汇的ERP系统的应用效果可以说是国内所有上了ERP的企业中都排在前列的),业绩确定性非常强甚至存在加速可能的中型企业而言(只有80亿美元的市值,在美国算是小企业而已),这个定价只能算是当前阶段的“合理”,在长期来看则远远未能体现其内在价值。

 

但是即使如此,我想能享受到最终成长的投资者会是非常稀少的。因为双汇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股性极其的死板,以月为单位来看都觉得波澜不惊。那些习惯了天天检查k线甚至分时线的同学,估计会在此过程中精神崩溃的...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