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9日

2011年二季度投资小结

炎热的夏季开始了,股市却似一盆凉水,浇灭了投资者火热的期望。老规矩,先说一下月度、年度业绩。用表格展示清楚一些:

 

2011

1

2

3

4

5

6

上证综指

-0.6%

4.1%

0.8%

-0.6%

-5.8%

0.7%

深证成指

-3.7%

7.6%

-2.6%

-2.0%

-5.3%

3.8%

沪深300

-1.7%

5.3%

-0.5%

-1.4%

-6.0%

1.4%

我的资产

-0.5%

9.7%

0.5%

-3.9%

-5.9%

1.7%

 

年度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06

复合年增

2007-2011.06

上证综指

96.66%

-65.39%

79.98%

-14.31%

-1.64%

0.64%

深证成指

166.29%

-63.36

111.24%

-9.06%

-2.79%

12.75%

沪深300

161.55%

-65.95%

96.71%

-12.51%

-2.69%

8.32%

我的资产

120.64%

-53.42%

163.22%

27.77%

1.00%

28.41%

从这次小结开始,增加和沪深300指数比较。从2007、2008、2009、2010这4年,沪深300的年均复合增长达到了11.2%,远胜沪综指的1.2%。看来沪深300集中了市场比较优秀的股票,确实更能体现股市的优异回报,同时也说明了二级市场中大多数股票的长期投资价值堪忧,沪综指连存款利息都跑不赢。而包含40个股票的深成指,4年复合增长率更是达到了17%,说明了中小盘成长股这些年的表现更为突出,也说明了投资应该倾向那些具有更大空间、质地优秀的成长股。当然,近两三年中小盘的涨势明显好于大盘蓝筹,不排除今后风水轮流转再来二八行情。今年到目前为止沪深300跑输沪综指,也说明投资者正在抛弃绩优蓝筹,反而说明蓝筹的机会可能越来越近了。考虑到沪深300覆盖面更广泛一些,从一二十年的长期角度看也更为稳定,因此以它为目标,对自己更有压力,也更有动力。

今年到现在是基本没赚,但我很坦然,最值得欣慰的是跑赢大盘,资产虽然没增加,但市场总体和我持仓的估值水平却显著下降。10年到现在的震荡回调带来两个好处:一是彻底治愈了09年暴涨带来的恐高症;二是把我未来的财富压缩进估值的弹簧里。此种情况下我不但不会卖一股,坚持满仓,而且进一步下跌的话还要战略增仓(即投入自08年底以来获得的工资收入)。18日文章中我已判断市场总体低估,这种情况下,许多巴粉还着力强调巴老的不亏损两原则,于我看来,他们要么牺牲未来巨大的涨幅,要么是自以为是的盲学。学巴老任何时刻都保有现金,如果是无条件成立,那么就存在悖论:在严重低估时还不花掉这些现金,难道是指望这部分现金精确的买在最低点?大家都承认做不到吧?那么如果在最低点也保有现金,请问这部分现金跟永不投入股市有什么区别,难道等拐点过了以后再追涨?万一追进去又跌了呢?

我在08年底2000点左右抄底,至最低1664点时亏20%以上。尽管看着资产缩水总是让人感觉很艰难,但我很坚定的向自己保证两点:一是没人能精确的买到绝对的低点,我只力求在明显低估的区域买入;二是进入严重低估后,现金最好为零,暂时的亏损越多,将来就会有更多的回报。有种酒叫“舍得”,名字真好,没舍哪来得?其实我对巴老持有现金的理解是有条件的,即股市只要是在合理偏高位置以上,就该保有现金,等待低估时现金换股票,但现在太多的巴粉变成任何时候拥有现金,我是不明白这部分现金到底是干什么用的。投资,我只会对两件事后悔:严重高估时手上全是股票,07年犯此错;严重低估时手里还有大把现金,08年避免此错。

121304比314,17382比4263158,这两组数据分别是中海发展的A股股东数和H股股东数、A股股东平均持股数和H股股东平均持股数。当前中国股市散户依然是绝对主力,可惜他们的智力比羊群高不了多少,而这正是理性投资者的希望所在。国际版要来了,这消息一出,把大伙吓的屁滚尿流。加上通胀威胁、紧缩政策、欧债危机、美国经济放缓、中东动乱这些坏消息接二连三,以James Chanos为首的对冲基金以会计作假为名大幅做空中国概念股(很搞笑的是美国人忘记了自己的安然),于是在B股、创业板和部分中小板的快速回调带领下,人们争先恐后夺路而逃,像倾倒可恶的垃圾一样拼命的扔掉手头的股票。各类媒体呼吁减仓观望,什么增长前景、增长概念、优质公司等等上涨时让人兴奋的词语被人们统统抛之脑后。对国际版这个事,只简单给个定论:好事一件。我的观点是国际优质公司的到来,迟早会让中国投资者认识到影响股价的应该是公司的技术、品质、服务、实力,不是XX概念。而当前股市中已经有一批公司具备了这样的素质,估值甚至比欧美成熟的大公司还低,却被散户们扔在垃圾堆里,而我一头扎进垃圾堆,仔细寻找着我盯了很久、以前总被散户们握在手心、现在却躺在垃圾桶的宝贝。

持有超过三年之后,终于开始减持我的第一大重仓股三一了。如果股价更快的冲高也将加大减持力度。当然不是不看好公司的前景了,未来至少3到5年工程机械的前景依然很不错,三一的龙头地位也越来越清晰,国际扩张越走越快,开始进入收获期。世界五百强的门口越来越近,也越来越让卡特彼勒胆寒。三年来我一直持有一是因为公司产品质量和前景优秀,创新意识强,二是估值便宜。尽管公司有些表现让我不太满意,譬如一次性买入九辆迈巴赫,未富先奢,对于这种行为我是极其反感的,尤其认同张化桥说的:“绝大多数企业的成功,不是因为他们有重大发明创造或者聪明绝顶的战略,而是一分一毫的控制成本,一小单一小单的做生意。”营销比较高调,喜欢搞各种各样的show,公司高管也比较高调冲动,微博口无遮拦。尤其值得警惕的是,向客户赊销的贷款额从09年的52亿剧增到174亿,是中联的一倍多,真是让人心惊肉跳,而两者营收是几乎相等的。ROE达到夸张的55%,真是梦幻般的数据。但话说回来,相比其他工程机械企业,我了解的情况是其产品质量还可以,创新意识很强,价格也比国内竞争对手稍高,总体而言虽不能算抱着睡觉的好股,但至少产品质量和前景表现还是不错的。现在第二个条件已经开始不满足了,如此大市值的股票估值应该更低些(尤其考虑到上述让人不安的情况),尽管一季度报告依然高增长,但我还是认为每年翻番的利润增长是不可长期持续的,4月份开始工程机械的销量拐点也明显出现。市场上有更具性价比和让人安心些的股票,因此决定逐步换仓。我投资的主张就是客观全面的分析,买入股票就是为了卖出,而不是一厢情愿的爱上它,更不可能持有一辈子

清仓了广船国际和东方电气。再度小幅增持了福耀,大幅增持了宁波华翔。不是不看好前两者了,行业复苏依然是这两个公司的不错前景。尤其是东方电气,虽然受日核影响大幅下跌,但这不是我卖出的理由。公司核电业务占营收不到一成,另外核电的长期前景依然远非太阳能和风电能比的,公司的海外业务也相当不错。它的重头是火电,我的担心是由于煤价上涨电价受限,火电企业普遍投资积极性不强,这可能导致公司利润大幅增长的可能性降低。广船当初买入是博行业复苏的,没想到意外的因航母概念火了一把,尽管有传闻说7月第一艘航母建成,但这个终究不是理想中的投资标的,行业复苏似乎还得等等,概念炒作也不符合我的思路。我卖出这两个主要还是为了换入汽车类股票。另外也是打算整理整理自己的持仓,使其更符合自己越来越清晰的投资思路。关于福耀,增持的原因在前面几期的小结里已经解释的太多了,这里不再�嗦,总之是朝第一重仓前进。华翔是汽车非金属零部件的领先企业,汽车为了省油而轻量化是长期趋势,这对于非金属零部件企业是好事,譬如做改性塑料的普利特。华翔自上市以来在内饰件上实现了多年的高增长,最近进军利润空间更大的座椅,2010年研发支出大幅攀升21%,开始承接宝马和奔驰的开发项目,应该是有两把刷子的。2009年出售了所持陆平机器的股权,不再从事特种改装车业务,将更专心于汽车零部件的主业经营。当然,它不务正业的搞滴灌也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增持的关键还是其市盈率够低,不到百亿的市值加上十来倍的市盈率,我喜欢。

顺带提一下,为什么不全部加仓福耀,而是要进行分散投资。说句实话,我看好福耀,但不是一点担心都没有。我感觉福耀近些年在扩展主营业务上偏保守了。尽管专心一门确实可以做到高精尖,但也意味着天花板很矮,它的市场份额毕竟摆在那。纵观世界五百强里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没有专做一个零部件的。而现在的中国,从不断上市的企业来看,制动、密封、座椅、电子等零部件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正如十年前的福耀一样迅速发展壮大。但老曹却表示不打算进军除玻璃以外的其他零部件。福耀不缺钱,近三年的自由现金流太多,技术人才队伍也不差,而老曹却把心思放在做慈善上,采访言语中显得有点自信过度,多少有点小富即安的思想,缺点进军世界五百强的鸿鹄之志,可能正在错失中国汽车产业崛起的黄金机遇。五月华翔宣布回购,这才是注重回报股东的正道,这方面比福耀的现金分红要更好些,购买股票才千分之几的税,而现金分红10%的税,差的太多,这方面也可以看出老曹挖空心思做慈善,而不是用赚来的钱赚更多的钱。

在任何一个发达的工业国,汽车都是或曾经是关键工业之一,远的看美国,近的看德国、日本、韩国,林奇和聂夫都曾在80年代重仓汽车股赚了不少。我国的汽车工业会不会崛起,我认为是肯定的。现在我国已经连续两年汽车产销全球第一,可是居然还没出现世界知名的汽车品牌和零部件企业,大名鼎鼎、市值已近通用一半的上海汽车还是个合资企业,吉利、奇瑞、比亚迪只能造些低端车,这是相当奇怪的。汽车行业毕竟还是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合资企业搞了那么多年,也不见得就掌握了多少技术,市场倒是拱手让给了老外。发展自主汽车工业,我还是觉得应该先老老实实从技术要求低些的零部件开始做起吧,不能好高骛远,总想着一步登天。至于所谓的电动车,有句话叫“还没学会走路就想跑”。福耀是难得的可以叫板国际同行的企业,尽管也非完美,但我不信这块国内汽车业难得的一块好牌子会仅因为这些猜测就此埋没,何况做慈善本身没什么错。近段时间汽车板块的股票走势很差劲,市场普遍预期汽车业产能过剩、治堵限购政策、油价高涨等等,汽协公布的上半年的产销量大幅减缓更是雪上加霜,汽车业看起来真的虎落平阳了。然而,作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汽车制造业在中国没前途吗?我认为一两年后汽车销量恢复增长概率很大很大,另外大家也忽视了另一个巨大的利润增长点——出口,看看奇瑞4月份出口暴增132%,再比较日本、韩国的经济历史,也是从出口价廉质次的小商品逐步转向附加值更高的汽车、机械、电子产品,我能想象十年后中国制造能媲美日本、德国,最底线不会输给棒子吧。

考虑到整个板块估值已经很低,整体市盈率在10-15,此时不买更待何时?看到我博客的风格了吗?我喜欢在夜里买进股票,等到行业出现曙光恐怕股票就不会这么便宜了,这个庞大产业对中国工业发展有多重要,我都懒得去找资料来证明。我决定赌一把汽车行业未来。为了获得更多的回报,3-5年我是等得起的。我向来喜欢把眼光放更长远一些,短期的(一年以内)状况我们散户是根本不可能战胜机构投资者的,他们的财大气粗决定了其资讯来源和对企业财务状况的趋势把握与我们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看看但斌提供的《盛初咨询关于中国酒类行业的演讲》中提到的:“对于一般投资者因为不在行业内,只能看报表,找董秘。我们可能会提前半年左右获得一些变化的数据。”(顺便推荐这篇文章对白酒行业有比较客观、深入的研究,尽管我并不认同其中一些观点,但还是值得看看)等普通散户确认拐点到来,股票早就大涨过了。我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把眼光放长远到至少一年以后,再厉害的机构也算不出来远期的状况,估值低的时候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样就能跟他们尽量保持公平的起跑线。

清仓了华峰氨纶,中幅新买入了烟台万华。投资前者也是欠缺审慎考虑的,我承认当初眼红了它暴涨的历史表现,现在经过仔细研究并不觉得这是个好投资,氨纶产品价格的周期起伏非常大,稳定性欠佳,早已纳入清除名单,现在终于找到了更好的替代。万华是著名的绩优白马,一直盯了它好几年了,08年因金融危机影响业绩出现了连续两年的滑坡,终结了连续多年的高增长,上海大楼外墙保温材料失火事件也是火上浇油,使公司陷入虎落平阳的境地。MDI虽然耐火性差,但保温特性依旧是无可替代的,完全符合整个地球节能环保的大趋势。目前MDI在我国建筑外墙保温上的应用才刚开始,国家还是强力推行这一明显的节能措施。我分析产品和行业向来重视大趋势和优劣的综合比较,不会为了捡个芝麻而丢了西瓜。MDI的应用前景是不太可能因为一两起偶发事故而出现转折的,就好比高速公路也绝对不会因为常常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就从此永远关闭。公司依旧敢于大力扩张产能也是看中了未来的市场,而且公司也是中国化工领域少数能与巴斯夫等国际巨头叫板的企业,近年来开始尝试国际扩张,是化工行业里很有前途的优等生。从10年年报和11年一季报来看,毛利逐渐触底回升,成本费用率逐步降低,随着宁波基地产能的释放和失火事件的渐渐平息,公司的业绩有望回升。公司总工程师杨万宏08年底的增持也显示了技术高管对公司前景有信心。

小幅新买入诺普信。这个做农药的公司知名度没那么高,比较满足我的冷门口味。一直对食品行业很感兴趣,但由于巴老效应,国内食品上市公司广受热捧,估值便宜的好公司少见,而且国内消费环境、法制等原因造成的食品安全地雷不断,我越来越强烈的感觉到高价位买入食品饮料股的风险,于是我就想到了与农业密切相关的行业。尽管在常识上总觉得农药不是什么好玩意,但现实我们都很清楚,现代农业根本离不开农药,其市场是随着农产品产销量的增长而增长的。随着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严格,对于农药品质的要求将越来越高,这就给具有研发能力的先行者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机会。公司经历了去年的业绩滑坡之后,今年上半年开始显著改善,买入时对应的预测市盈率33倍,不算便宜,但我对公司估值是要结合市盈率和市值大小来分析的,考虑到其盘子小勉强接受。但同时也觉得这个行业也不会有太大的市场空间,公司的长期成长性也有待时间验证,对企业领导人也不甚了解,因此投入不是很大,主要搏一下行业复苏了。

小幅新买入报喜鸟。作为衣食住行的消费四大金刚之首,国内服装行业还没有出现类似食品饮料、住房装修、汽车行业那样的爆发式增长。本来从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历史我也认为纺织业从长远来看是没有前途的,毕竟是劳动力密集产业,随着工资的提高,这一产业肯定是有向更低收入水平国家转移的趋势的。但近年来发达国家出现的GAP、ZARA、H&M等平价服装巨头让我眼前一亮。在国内经济开始出现投资向消费转变的苗头,作为典型的消费行业,中期来看,服装、家纺等还是有一定前途的,尤其是那些具备强大营销渠道、注重设计研发环节轻资产运作的企业,而单纯的纺织生产企业则没那么好的未来。报喜鸟从历史表现来看还是相当不错,男士正装是其强项,自上市以来一直致力于建设营销渠道,10年开始向休闲运动领域拓展,尽管有些起跑晚了,但其历史表现、盈利增长令人满意,80亿市值对应30倍出头的市盈率可以接受,其受关注程度也远小于大热门的美邦、森马。

同为消费品行业,服装业至少不用像食品那样成天担心安全地雷。在这个行业,我还相当看好美邦、森马、罗莱等,但总体投资不多,担心之一是去年棉价暴涨带来的成本消化问题。从一季度的情况来看,这些龙头企业似乎没受多大影响,可能议价能力比较强,但保守起见,仍需观察一段时间,看看棉价到底影响如何。对于美邦和森马这两个休闲服饰龙头,300多亿的市值对应30倍的今年预期市盈率我认为还是贵了些,据Euromonitor的预测,,预计到2013年,我国服装消费总额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09%,假设这些龙头企业未来三年的增速是其一倍,达20%,那么最高也只能给予20倍市盈率。从300多亿的绝对市值来看,美国GAP也就一百亿美元市值,尽管这是个前景不错的行业,美邦2010年的营收不及GAP、H&M等巨头的十分之一,但这两个龙头显然中短期内缺乏十倍股的气质(当然是从合理估值的角度看,不考虑投资者疯狂引起的泡沫)。服装业竞争不是一般的激烈,就休闲服饰来看,国内的美邦、森马、以纯、真维斯、班尼路、佐丹奴,国外的ZARA、H&M、GAP、UNIQLO、ESPRIT、JACK & JONES、LEVI’S,热闹非凡,究竟谁能称王称霸,实在难以预测,也许成败就看谁能拉拢大批的出色的服装设计师(绝对是朝阳职业,呵呵)。从另一方面看,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美邦不过才占1.3%,GAP可以达到美国市场的5%以上,这样看美邦和森马5倍的成长空间是有的,但按照20%的增长速度,估计需要十年时间。

小幅新买入中顺洁柔。不管经济繁荣也好,萧条也罢,擦屁股纸是大众必不可少的消费品,又玩不出什么花哨的概念,比较符合我的胃口。由于桨板等原料价格猛涨致利润增长放缓,这个理由可接受,因为业内龙头恒安和维达的10年盈利增长也较09年出现了明显下滑,而且新股上市后两三年内业绩放缓几乎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律。看它的营收似乎还不那么糟糕,恒安2009年营收折合人民币90亿,是洁柔16亿的5倍多,而其市值折合人民币655亿,是洁柔44亿的近15倍。我是倾向于认为港股估值比较理性的,因此单从营收和市值等指标来看,洁柔算不上严重高估,但比维达差些,维达的营收和市值分别为23亿和48亿。擦屁股纸好像真的很不起眼,但这个行业有没有前途,恒安的股价走势最能说明问题,近十年来上涨了近50倍。恒安已经在纸尿裤、个人护理等方面发展的相当不错,领先地位明显,维达也于近期投产纸尿裤,这两者的发展速度明显领先于洁柔,可惜没在国内上市,我通常是更喜欢买入行业龙头的。洁柔的产品质量也相当不错,口碑很好,也算是第一方阵的牌子。一想到公司在大家每天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消费他家产品,我就忍不住先买了点。通常我不喜欢买入新上市不到两年的公司,但毕竟股价已经从上市最高点跌了一半了,后面如有更优惠价格再考虑增持。

小幅新买入青岛啤酒。这是我见过历史业绩最为稳定增长的上市公司之一。啤酒是难得的顺利走上全国兼并的行业,经过近几年的收购兼并,青啤和燕啤等企业的寡头形势已成,今后将随着整体经济的发展更加稳健增长。酒虽然也是食品饮料,但由于酒精天生的消毒功效,似乎食品安全问题要小很多。之所以选择啤酒,而非白酒和红酒,主要原因是我更青睐10亿人都买得起和用得起的普通消费品,而非少数人享用的精品,这个在下文有更具体阐述。该公司我也已经盯了好多年了,利润增长主要依靠销量的提高和成本的摊薄,而非一味提高价格,这样更具可持续性。毛利和净利的增长十分稳健,此时介入,是因为我判断随着大众工资收入的日渐增长,此类便宜消费品可能会进入一个更加高速的成长期,从其净利增长速度来看,近十年年均增32%,近五年年均增38%,这也验证了我的看法。估值方面,青啤30倍静态PE和2.2倍PS,今年一季度增长态势很好,预期今年21倍动态PE和1.8倍PS,比较啤酒业界巨头Anheuser Busch Inbev,以近千亿美元的市值对应22倍PE和2.6倍PS。对比之下,青啤至少不算高估,而市值才四百多亿,因此十倍空间是完全可以预期的,只是时间肯定需要五到十年左右。投资这样的股票,是比较让人安心的,一般不会有激动人心的过山车表演,唯一需要的是耐心等待,这样的股票将成为我投资组合的基石,长期(十年以上)持有,除非出现严重高估。

至此,持仓已达24个,越来越逼近自定的30个上限了。我为什么主张分散,下文有详细的阐述,双汇瘦肉精、三一行贿门、6月13日伊利的跌停是最好的注解。整个二季度都在看自己关注的一百多家公司年报和一季报,整整三个月每天看到半夜,我的理性投资一点儿也不轻松,呵呵。通过这些报表阅读,我发现至少我关心的这些公司盈利状况挺不错的,还是要客观看待证监会的发行审核,目前发行的股票我认为无论是发行前还是发行后总体盈利状况都还可以,虽然在发行过程中肯定会存在一些报表修饰,但我可不认为存在大面积的恶意造假,总体来说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还是可以的,当然,新股刚上市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价格过高。看完这些报表也让我对整体市场更有信心,尽管四五月份中小板跟随创业板出现了比较大的调整,但一些优质的中小公司投资价值开始显现,于是二季度进行了比较大的调仓,减持了估值比较高的股票,清仓了欠考虑的股票,增持了汽车类股票、行业复苏类和消费品类的股票。股市总体已经开始低估,尤其是沪深300。从10年到现在,我的资产看似没增多少,但估值降低了,就像压缩弹簧一样,只不过把回报都压缩了起来,日后的爆发力更强。我认为当前股市总体来说相当的理想,如果不再上串下跳,每年依靠公司盈利增长20%-30%的速度,保持市盈率不变的情况下每年上涨20-30%,还有比这更理想的走势吗?当然我们也都清楚,股市永远不会这么从此安分守己的。

近期又看了几本书,分别是《约翰聂夫的成功投资》、《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和《中国式价值投资》,,都是价值投资思路,写的相当不错,看了很有感触。聂夫的低市盈率策略正是我喜欢的,尽管觉得他有点过于保守,戴维斯效应带来的财富真的很美妙。我是一直比较倾向于用简单的PS、PE、PB和PEG而非其他复杂的方法来估值。市盈率也许不是万能的,但正如金钱虽然不是万能的,可有比金钱还能的吗?在我看来,市盈率是最为简单、现实、有效的估值工具,当然前提是要正确的运用它。比如不同行业的市盈率是不能简单类比的,10倍市盈率的茅台显然远胜10倍市盈率的宝钢,此外要考虑到企业不同体量规模,经营情况,经济周期等等,对于成长空间更大一些的股票市盈率要求可以放宽一些。当然,用于计算市盈率的净利润有效性更为重要,靠投资收益、非经常损益等等扭曲市盈率的,其参考性有多大意义,在我看来似乎应该算是理性投资者的常识,不用我多�嗦吧。

张化桥和李驰的许多思路更是与我想的完全一样(好像有点抬举自己,呵呵),现在真感觉看这些书对于我而言就好比在考试前复习那些已经背的滚瓜烂熟的知识一样,明知道对自己的操作已经没有多少特别的意义,但仍有饮用一杯美酒一样的快乐,信念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养成的。张化桥有些观点比较极端,但至少很中肯、敢讲真话,总体而言都很在理。他提到了这么个事:“1986-1988年,我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当主任科员,当时的月工资是52元,加上副食补贴和免费的单身宿舍以及医疗保障,我的综合价值大约是每月130元。现在同样一个科长大约值每月8000元。也就是说,这22年来养一个科长的费用每年大约在以20%的复合比例增长。”这就是我们的实际通胀率吧,投资者以战胜通胀为目标,也就是年收益不能低于20%了。

对于李驰的《中国式价值投资》一书,我在其博客上贴了些我自己的看法:
“看得出来您对林奇是非常认同的,股票卖出的三个条件与林奇完全一致。他也是我最为钦佩的投资者之一,尽管对他书中流露出的过于乐观的思维持保留意见,这跟他所处的时代美国经济十分红火有关。他是靠自己勤奋的努力和理性的思路来获得出众的成绩,而且还写书无私奉献了他的想法和做法,这些方法个人认为适用于普通散户。但我感觉您的操作思路却更像巴老,集中投资于金融、保险,并打算学索罗斯那样大致准确的踩准牛熊大周期。而不像林奇思路更为广阔,青睐中小盘成长股,也喜欢周期复苏的机会,各行各业的公司都有所涉猎。您也倡导发掘tenbagger,但我觉得招行、平安虽然相比四大行体量小的很,但对绝大多数上市公司而言,他们块头不小,3-5年内涨十倍的概率也相当小吧。而在一些低估值的中小盘股中,我认为未来3-5年能涨十倍的公司数量不少。当然近两三年来中小盘总体涨势显著好于大蓝筹,这也带来了相应的风水轮流转的风险。因此我近期也在加仓招行,但我对它的期望保守的很,3-5年翻一番我就很满意了。公司是否好,我不会像专业人士那样分析,喜欢用林奇的体验思路。就我作为消费者而言,招行服务不错,创新意识强,是个好公司。

对于金融类股票的长期低估,我觉得市场有点担心房地产会不会硬着陆。如果发生,地产股的崩溃是首当其冲的,影响其次就是金融业。现在的房价到底有没有大泡沫,这是个很有争议的话题。我不是行业专家,只会用简单的道理来判断:中国的房价已经连续十多年迭创历史新高,您自己也认为当前房价非常贵,而我的感受是现在的房价已远远超出普通人的承担能力,即便能获七成贷款,买房也必须倾全家多年积蓄;现在全中国所有城市都在大搞建设,环城公路外都是空置的住宅和建设工地;福布斯和胡润富豪榜上地产商之多让人咋舌,反观美国、日本则很少有地产商,没有多少工业技术含量的地产作为支柱产业显然可笑的,从各经济强国的发展历程来看,这种现象不会持久,更别谈永远,而我国已经持续十多年;目前全国人民估计除了谢国忠先生外,几乎所有人(包括我)都认为房价短期暴跌是不可能的,因为刚性需求太大,因为中国人多地少......与日本当年的理由何其相似,最要命的是应了邓普顿讽刺的:这次不同。中国有许多更独特的理由:中国人更多、城市化率低、政府有调控能力等等。然而我有些疑惑:看美国和日本的地产泡沫崩溃过程,却都是伴随着股市也在泡沫阶段,两者基本是同步崩溃的。但我对当前股市的判断是处于总体合理位置,尽管创业板和部分中小板估值过高,但毕竟市值规模很小,不影响总体判断。因此我怀疑地产可能在股市高涨出现大泡沫之前不会崩溃。即便崩溃了,相信银行以目前的低估值也不至于亏损太离谱。

对于集中和分散原则。集中投资当然可以获得高额的收益,前提是要看得准,要能准确的辨别优异的公司、产品行业的成长性,还要有一定的运气。巴老投资可口可乐等少数几个公司的成功是有十分大的偶然性的,美国像他一样靠投资少数几个股票获得巨大成功的依然是绝对少数。即便找到了优异的公司,并以极低的价格买入,也并不能保证获得收益,因为生意的发展显然并不是只取决于公司内在条件的,不可控制的外部环境很容易制造黑天鹅,譬如伯克希尔哈撒韦关闭纺织业务、BP的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东京电力的核泄露、房利美(林奇和巴老都投资过)的次贷危机、东方电气汶川地震、伊利的三聚氰胺和双汇的瘦肉精。巴老的可口可乐怎么也得感谢老天帮忙吧,假如哪天科学家们说在可乐里发现了某种致癌物质,哪怕只是百万分之一的可能,我都可以想象一天之内就可以抹平巴老四十年的成绩。更何况对于普通散户而言,对公司内在条件的了解手段也根本无法与巴老相提并论,最起码巴老随时都可以找CEO喝个咖啡。因此我认为普通散户集中在3个以内的风险是相当大的,“胆小”的我坚持适度的分散。比较认同格雷厄姆建议分散在10-30个之间,鉴于国内市场齐涨齐跌的现象比国外显著的多,这种分散的优点显而易见,涨的时候虽然分散,但都会有不错的涨幅,即便板块轮动也不错,偶遇黑天鹅也不用过度担心。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提高了找到tenbagger的几率,平均投资十个股票,只要其中一个涨十倍,整体资产就翻一番。”

李驰在08年底重仓金融,包括老股民等名博竭力看好金融,这个事现在是有些议论的。上海鑫狮投资总裁迈克吴对此有比较激烈的观点,以下一段文字摘自紫蝶的博客:
“你为什么那么不看好银行股,它们可是A股市场最赚钱的一群公司,估值也很低?
答:我不看好银行股的道理很简单,从2009年4月用18%的资金买的银行股到现在2年只盈利1%,如果不卖还赔钱的话,我有神马道理看好它?我是职业经理人,我是职业投资者,不管你的投资理念是神马,但结果一旦是跑输指数,那就别解释你为什么看好,你和市场背道而驰就说明你看错了,市场早晚会给你解释,但我不能等有了解释再行动,那是股市250的做法。我看到美国的很多银行曾经一度在6倍市盈率上一趴很多年不动。如果我们过去投资2年的银行股是做错了,就应该勇于承认,自己可以纠错。千万不要成为既没有投资能力和专业水准,也没有职业道德,只会固执己见,狂妄自大认为自己一定是对的,市场老是错。”

我觉得他讲的尽管不好听,但确实有一定道理的,尤其是最后一句话值得我们所有人自省。有时自信跟顽固不化是难以区分的,不管价值投资还是投机,如果成绩不如人意就应该积极反思改进,如果盲目自信自己绝对正确而拒不反思,那就是自欺欺人。要知道连巴老的思维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有些价值投资者2008年底就大批进入银行,我就认为值得商榷。我之所以没有在08年底重仓抄底金融,考虑以下三点:1、06-07年的大涨就是二八行情,涨的最多就是金融,刚过一年就期待昨日美梦重现就有些过于理想主义了,要知道中国市场的一个特点是板块轮动,上波大牛市的板块通常不会是下波牛市的主角(看看,我并不将自己绑死在价值分析上);2、毕竟市值太大了,在全球经济环境不太好的情况下,想做这么大市值的大牛市比较困难,而且08年底低估的又不仅仅是金融,许多有前途的中小公司同样低估,这些公司显然更容易涨升;3、我对房地产硬着陆的担忧。当然这么说难免有点事后诸葛亮的味道,但当时我就是这么想的。现在看来多少猜对了一些,也有运气成分。但对于迈克吴今后也不看好银行,我倒也不同意。正是因为两年过去了,上述我的担忧因素也正在淡化和消逝,而估值却仍在下移,金融的长期前景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我认为机会越来越近,而非相反。我今后的操作就可能是减少高估的中小公司,加仓金融和其他蓝筹。

在香港投资的张化桥书中特别提到了08年银行H股比A股折价20%以上,港股普遍比A股便宜很多是事实,但现在却正好相反,这说明了什么?以前我就说过,是国外投资者傻了吗?通常来说我也完全赞同他主张买中小盘股,因为成长空间当然比大盘的要更大一些。但我仍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估值。目前国内新上市的中小盘尤其创业板的估值水平之高是毫无疑问的,其长期投资价值是值得怀疑的,几乎所有的价值投资大师们都建议不要买入刚上市的新股。而银行股虽然未来的成长空间要小一点,但估值水平之低已经足以吸引我了。但我仍然没有李驰那么乐观,招行虽然已是我的第三大重仓股,但我还是有点保守和疑虑,主要还是担心房地产会不会硬着陆,但在目前估值水平上,即便地产崩溃,感觉银行股目前价位上在3-5年内亏损50%以上的概率应该是微乎其微的,而一旦大众的心理发生变化又爱上金融股,那么向上的戴维斯效应带来巨大收益将会是大概率事件。6月邓普顿基金继去年12月买入400多万股招行H股之后又加仓了700多万股,这可是比A股要溢价20%,至少说明了金融当前估值低是毫无疑问的,许多“金融业专家”搬出各类专业术语说明估值并不低在我看来很可笑。中国银行因交易量太少被踢出上证50指数,这些都说明了金融真成了无人打猎的森林。真正的问题只在于到底什么时候涨,这个就难说了。也许明天,也许明年,也许再过5年,只有老天知道了。网上看到的价值投资者许多人力挺金融,这些死多头也许反而是金融崛起的最后障碍。中国股市有句流行语:多头不死,空头不止

近期在网上看到有同学收集了许多私募和持价值投资思路的名家所青睐或者持有的股票,大体上都是喝酒吃药开银行。对于前两者,龙头企业的市值规模已经相当庞大,茅台市值直逼招商银行,在目前的价位上进行长期投资是否值得则是持怀疑态度。食品和医药在2010年的涨势相当强劲,同时这也是巴老一直最为青睐的大众消费品行业,也是西格尔统计的长期以来复合增长最高的两个行业,当然也是我长期看好的行业。但看好跟买入是两个概念,我的投资观点永远坚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公司优异性和长期前景,二是估值。假设以30倍甚至更高的PE买入一个食品或医药股,利润每年增长30%,那么十年就是十倍。但实现这一收益的条件是十年以后该公司仍能保持30倍的PE。然而,从大趋势上看,我国股市的总体市盈率均值是逐渐下降的,我认为当前20倍的平均市盈率是合理的,但十年后我认为15倍甚至更小才是合理的。那么上述假设的股票十年后假如是15倍市盈率那就只有五倍收益了,如果是10倍市盈率那就只有三倍收益了。从绝对市值来看,茅台1900亿市值,距离饮料之王——可口可乐1500亿美元也就5倍空间了,后者是世界上几乎每个人都喝过、喝得起的,后者呢?问问你自己喝过么?喝得起么?会每天喝么?其长期成长性值得怀疑。相比招行,两者市值快差不多了,后者却是8倍PE,我清楚无误的看到了市场先生对两者的好恶。在我看来:哪怕是垃圾,只要它的价格低于垃圾价,那么它就是金子;哪怕是金子,只要它的价格高于金价,那么它就是垃圾

巴老一生追求消费垄断型企业,这也给国内投资者带来极大误导。“适者生存”这句话讲的是了解和适应自己所在环境的重要性。为什么巴老在消费企业上获得巨大成功?难道真的只是因为这些企业太优秀吗?大家有没有思考过美国长达几十年的借贷消费拉动经济模式的重要性?美国14万亿美元的负债是怎么来的?其中很大一部分被美国消费者的信用卡刷成了这些消费企业的利润。而当前中国经济显然更偏重投资,看看这些年的大牛股:万科、三一、海螺水泥,当然也不是仅仅因为他们质量上乘、经营出色。我认为,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对公司生意有着显著的决定性影响。巴老现在光环太耀眼,各路投资者、基金经理们都言必称消费,看到巴老买可乐、卡夫也就跟着买食品饮料,动辄把茅台跟可口可乐比,导致了这个行业的公司普遍高估,尤其目前现在法律、道德等消费环境缺失的情况下,频频爆发的食品安全地雷让投资者损失惨重。

当然,现在中国经济要转型了。长远来看,国内消费肯定会越来越多,消费类公司的长期前景是可以预期的,但肯定不会在短期内一蹴而就,也不要盲目预期中国人会像美国人那样爱刷爆信用卡。我认为投资也不能光看长远,许多巴粉光记着长期投资,刻意对未来3-5年的状况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记住凯恩斯说的:“长远来看,我们都会死的。”中国人的文化理念接近日韩,看看日韩,有世界级的食品饮料企业么?于我看来,一个国家,其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资本市场走的最好的就是什么。美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就是消费,所以消费股强势;日韩电子电器业发达,所以松下、京瓷、三星强势;德国汽车化工机械发达,所以大众、巴斯夫、西门子赚钱;中国呢?出口方面衬衫、打火机成本无人能敌,所以小商品城闪耀,投资方面疯狂造路造房,用光世界水泥,所以有万科、三一、海螺。我预计未来5-10年,出口方面逐渐转向汽车、机械、电子等档次高一些的产品,投资依然会在中西部城市崛起和保障房建设拉动下高速增长,中国制造将全面升级,第一批世界著名品牌和跨国公司将会是制造领域的顶尖公司。还记得电影《2012》吗?想想诺亚方舟的制造者。消费想要成为主力军,还差些火候,起码等医保、养老全面铺开了3-5年再说吧。

目前我以十倍市盈率重仓工程机械和汽车类股票,相信十年内这两行业同样具备十倍的成长空间,在股价、市值安全空间上更有保证,而且也更符合未来十年国内经济发展的大方向。当然现在工程机械的市值来看已不算便宜,连续两年利润翻番,行业周期总是有的,不可能长期保持这么炫目的利润增长,所以我后期准备继续减持工程机械,增持汽车股和其他估值比较低的股票。对于食品、医药,等到估值够低或地雷引爆时才会考虑增持,这也是我倡导客观理性分析而不要盲学巴老的具体实践。我在学习投资知识方面强调任何知识、理论与实际情况结合的重要性,要认识到宏观经济的大“势”对个人投资者的长远成绩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顺势者昌。成功的理念可以吸收,但如果看巴老买啥股(或行业)也就跟着买啥股的话未免把投资看的太简单、太教条主义了。巨大的成功从来就不是靠精确的复制而来的,就算是在美国,也从未听说有第二个巴老。记住齐白石的警告:“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对于食品和医药中的两家明星企业——茅台和阿胶,我还有些想法。首先这两个公司近年来的业绩也确实对得起投资者,相当靓丽。这两家企业生产的产品毋庸置疑是好产品,公司也是好公司。但我认为以他们目前的涨价行为来看却不算是伟大企业应当做的。十多年几乎没涨过价的可口可乐就是一家伟大的企业,伟大的企业在需求增长的时候扩大生产和销售,保持产品高质低价的同时可以维持甚至适度提高自己的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并通过产品文化、品质、服务、创新等一系列的竞争优势拒敌于护城河外。一家真正伟大的企业应当致力于改善全人类的生活水准的同时,致力于获取合理的、可持续数十年乃至百年的利润。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茅台和阿胶的产量远远无法跟上需求的增长,于是为了获得利润的增长就只能依靠产品不断提价了,茅台甚至动辄以数万一瓶的洋酒来说明自己价格不高。无论他们自己的解释如何,昂贵的产品离普通消费大众越来越远是事实,毛利的迭创新高足以让欧美企业艳羡不已了,然而,这是在获取合理的、可持续的利润吗?他们的产品越来越成为公关礼品而非大众消费品,上面提到的盛初演讲中说有钱人都一箱一箱的储藏茅台酒,没听说有人收藏可口可乐的。显然,他们走的越来越像LV的奢侈品道路了。

LV这样的奢侈品,是不是能基业长青?也许在我们邻居日本那里有一面绝好的历史镜子。六七十年代,暴发的日本人买东西不求最好,但求最贵。以LV、瑞士钟表等为代表的奢侈品厂商们日子过的很是滋润,在日本不断开店扩张,然而好日子没过几年,随着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这些奢侈品厂商销售日益萎缩,不断关闭店面,转移到了中国这个新兴的暴发户所在地。凡客诚品CEO陈年有很好的观点,虽然有些偏激:“在欧美市场上已经过时的理念、故事再拿到新兴市场去出售,这不是尊严,而是无耻。当一个品牌出现溢价现象,背后一定有无数谎言在支撑。LV满足的就是一种虚荣,尤其是中国暴富阶层的虚荣。这些奢侈品一直在说自己的品牌文化,或者说是那个国家的国宝。如果真是这样,那它的本国人民应该支持它们,而不是中国人民特别支持它们。我看见的是它们国家的人民都不买,就新兴市场的暴富阶层买它们。”

国人对奢侈品的追求达到了疯狂的程度,连榨菜都可以卖到2000元,东西越贵越有人买。现在人们对奢侈品的迷恋,一点不亚于150年前的鸦片,花大价钱买的是精神享受,稍微好点的是不会损害身体。大家普遍预计中国今年奢侈品的消费要超过日本,今后可能还会超越美国。对此,日本《读卖新闻》却说这是值得庆幸的:首先,日本人不再追求充满奢侈品的生活,而重新捡起原有的勤劳节俭意识;第二,处于经济不断上升的中国国民对奢侈品的向往,对于日本来说是一个商机。在我看来,这种暴发户炫富式只买贵不买对的潮流是非理性的。既然是非理性的,就不会持久的,这个美丽的泡泡总有破灭的一天。最近阿胶提价后销量开始下滑已经显露苗头。我坚信中国经济萧条总有一天会到来的,国内消费者迟早会回归理性,那时茅台和阿胶如果依然只会涨价这一招,如何应对?看好奢侈品行业前景的同学们应当警醒今天的日本就是明天的中国。即便从眼前来看,包括茅台和阿胶在内的整个医药和食品饮料行业由于广受追捧,估值都不低,目前市值、价位上的长期投资价值也是令人怀疑的,何况后面还有必然会到来的熊市。

相比之下,我更认同张化桥的观点,产品平价质优、依靠产销量扩张更具备长期成长韧性。面向老百姓的青啤市值将来会不会超越茅台,面向普通人的云药长期表现是不是比单一产品的东阿阿胶更好,我看是很有可能的。一个简单的对比:假如一家公司每个月从10亿消费者每人身上赚一块钱,对于大众消费品,这是很有可能的吧?那么一年就是120亿利润。而另一家奢侈品公司每个月从消费者身上赚一万块,这样的消费者全国能有多少?一万人吧,一个月一亿,一年就12亿利润。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消费者理性的回归,这一数据对比会更加显著,这就是为什么我更看好大众消费品,而非面向少数高端人群的高价奢侈品。但泸州老窖主攻低价产品为什么败给了五粮液?这是因为它策略没错,可惜时机错误,低估了当下中国消费者的暴发心态和特殊需求。事实上,整个中国的经济崛起不也正是薄利多销的结果吗?有时真的对人民的力量怀有深深的敬畏。对于那些光芒四射、自称价值投资的人都买入的明星股票,我总体是持回避态度。认同林奇的思路:到人少一点的森林去打猎吧。或者等到大熊市泥沙俱下时再考虑这些股票,而且要随时警惕消费者的观念转向

自从建博以来常有同学问我研究分析公司的资讯来源,我一般都是自己看公司的年报公告,结合自己对公司产品、服务的体验来进行分析。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对任何公司都要尽量不带感情色彩的客观分析,要全面看待公司发展的正面、反面因素。不能先入为主的喜欢或厌恶一家公司,再去收集相关证据来证明自己正确,或者看到正面消息就激动兴奋不已,而对反面证据视而不见,甚至搜肠刮肚来反驳。不要因芒格的投资结婚论而真的爱上你的股票。我在网上看到太多的价值投资者对自己买入的公司流露出喜爱之情,频频引用美好报道灌醉自己,对其美好前景充满期待,这是很危险的。对于许多同学常用的券商或机构研报我很少看,这些研报通常喜欢关注公司让人高兴的方面,对于未来预期表现的过于乐观,尤其是盈利预测更不靠谱。把持力不强的同学看到这些美好前程很容易被忽悠的迫不及待的买入。看完张化桥的书也让我对此有更清醒的认识,像他这样敢讲真话的分析师估计是无法在机构里生存下去的。华尔街内幕操纵的黑暗面国内有没有?京华时报5月文章《券商观点“服从”利益研报成公开谎言》、证券市场周刊6月文章《券商研报下流赚钱术》值得大家警惕。对于这些难以搞清其目的的研报要有出众的甄别能力才能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

张化桥还说了这么段话:“国有企业也好,民营企业也好,在这30多年的经济改革中,大多赚了钱,原因不在于经营管理好,而在于水涨船高,运气好。(朱文注:低到可以忽略不计的人力成本和国有资产流失是否该考虑?)严格地说,在这30多年中,中国甚至还没有经历过一个真正的经济周期。迄今为止,要么是高增长,要么是更高的增长。所以成功的企业家多数是勇夫,胆子越大越成功。可问题是,他们只是还没有受到过经济大周期和长时间低增长乃至萧条的洗礼。”虽然不完全同意这段话,但结合国内这几十年巨大到前无古人的投资建设,再结合对美国近百年来的经济周期学习,这段话让我相当的警醒。尽管依然对中国50甚至100年后的伟大复兴信心依旧,但对于经济大周期和资本市场的宏观风险的确该保持一定的警惕和预防。仔细想想,这些年疯涨的几大牛股:万科、三一、中联重科、海螺水泥、苏宁、美的、格力,真的仅仅是因为公司优质、经营管理出色吗?其实他们哪个都跟全国房地产热密不可分,万一地产真的硬着陆,他们的业绩还能保持出色的增长吗?美国30年代的大萧条和日本近20年的衰退让人想想就觉得真是可怕。08年算不上大萧条的一次熊市都可以让我的资产猛跌50%,巴老一再强调不要亏损就是警钟长鸣吧。

谈谈最近看到比较多的一个流行词“能力圈”。据说是芒格第一个提出这个词的,巴老一宣传,各路媒体、投资者竞相谈论,甚至形成了理论,其受追捧程度一点不亚于LADY GAGA,连价值投资都脱不了一阵流行这个一阵又流行那个的俗。我并不反感这个词,但让我觉得好笑的是,一个简单的常识问题,居然被列为投资的第一原则。照此思路,似乎还有更第一的原则:你得知道到哪儿开账户炒股吧?你得每天确保自己活着吧?空气和水才是第一原则,没有这些你活不过几分钟,还谈什么投资?明白我的意思吗?在我看来,股票投资的本质就是与人合伙做生意,你都不了解这个生意,还做这事,你不是弱智就是钱多了没地方花。在我看来,这个词就跟“价值投资”这个词一样的多余和废话,没价值你还投资它干什么?同样的,你不了解这个公司的业务,甚至不知道它生产什么的,就买其股票,这样跟买彩票有什么区别。

一个本来就是常识的概念成了热门流行语,可见国内理性投资者有多少?什么叫能力圈?如何衡量你在圈内圈外?知道怎么造这个产品就是在圈内了吗?恐怕更多人以为投资成功了就在圈内,失败了就在圈外。这个词更像事后评价语,而非事前准备语。有时间研究这些东西还不如站在超市货架旁边看看恰恰的瓜子销量到底好不好。如此高调讨论这个问题可能还会引导投资者走向过于关注业务技术的歧路,而忽视了影响企业发展的更关键因素。譬如美国30年代大萧条下,就算你投资的企业在你能力圈心,你也不得不面临失败。若唯能力圈论,所有行业的技术行家看来都是投资的顶尖高手了,然而事实呢?事实上恐怕巴老自己也不知道可口可乐的配方,更不可能知道如何运营铁路和制造电动汽车。而真正在能力圈里的,如当下很多金融业专家,恐怕他们在银行低位的时候还有更多“专业的担忧”,反而错过底部买入机会。作为一个想成为投资资本家的人,对业务所要关心和关注的重点,与生产线上的技术工人有着巨大的差异。且看巴老自己说的:“你不需要成为一个火箭专家,投资并非智力游戏,一个智商为160的人未必能击败智商为130的人,理性才是最重要的因素。”理性,这是我现在最喜欢的一个词,也是芒格总结其成功的根本所在

尽管最近反了很多次巴老,但仍要把话说回来,巴老毫无疑问是有史以来最为成功的投资者之一,当然可能芒格起的作用不可或缺。但在学习他们的过程中,只能去挖掘一些成功投资的共同理念而非技巧:理性、寻找别人还没发现或少关注的价值、低买高卖......网上看到很多的价值投资者理论化趋势越来越严重,而我深信成功的投资其实没有那么多深奥的理论。许多盲目崇拜巴老,看巴老买啥行业股票也跟着买啥,痴迷于仅仅靠漂亮的财务报表数据就认定企业伟大,这是十分危险的(不客气的讲,我在网上看到的许多所谓的价值投资名博名家也是如此)。如同成功的企业家从来都不是学校教出来的,成功的投资者基本上也都是自己摸索总结出来的,世上没有保证你必然成功的理论知识。投资就要敢于实践、善于总结,但别走进理论的牛角尖,会让你偏离航向而茫然不觉。对自己心理的掌控远比其他任何股票分析技术技巧重要。我宁信林奇说的:任何投资本质上都是赌博。价值投资也不例外,因为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既然做生意,哪有定然成功的道理?而理性是提高赢面的先决条件。尽管没人能预知未来,但股票投资要想成功,你不得不去获得更多的信息并理性的猜想未来:产品的未来、公司的未来、行业的未来、国家的未来、世界的未来。猜的越准,押注越多,你就越成功。

总体来说,我的理性投资(现在我真的不敢也不愿意标榜自己是“价值投资者”)思路说起来好像很容易,但真要践行起来还是很需要点勤奋努力。现在我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世上省力的致富之道少有,除了投胎成富二代或者中彩票,即便成了这两者,财富命运也并不是把握在自己手上。看起来巴老好似很轻松,但其实他工作时间一点不短,看看他自己说的:“我不上学以后,读了穆迪的约1万页报告中的每一页,而且读了两次,寻找适合投资的公司。你也需要这样做,世界上不会有人告诉你有什么好买卖,你必须自己去找。不过这非常耗时。”成功的企业家没有哪个是轻轻松松获得财富的,成功的投资者数量比之更少,因为需要付出努力的同时,还需要不错的运气。

我真的建议那些并不打算付出大量时间,或者认识到自己能力所限,又或者害怕运气不好的同学,在大家都不谈论股票很长一段时间后,买入并长期持有ETF或者专投上证50、沪深300这些优秀公司的基金吧,并在10-20年内忘记他们的存在。这可能是最为适合他们的简单理财方法了,林奇和巴老都认为想长期战胜市场平均收益是极其困难的,而指数基金是最为现实可靠的投资。我自己就买了一个专投沪深300的基金,准备留给后代了,相信不会输给存款和通胀的,据上证所网站的信息,过去八年间,上证180等权重指数的年化收益率达到了惊人的25.96%,明显战胜了张化桥的通胀率。各位看看自己有没有战胜这一成绩,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找找有多少基金经理战胜这一成绩。

我对于投资的观点就是不走极端,不排斥任何有价值的投资手段。当然,建议归建议,理性投资、独立思考和独立承担责任与风险依然是我强烈呼吁大家一定要做的。随着浏览本博的人数增多,在此我要警告一下,本文提到的任何股票不构成本人的推荐,即便是我提到买入的也可能已经卖出、或者是我提到不看好的也可能已经买入而未公布。我不希望有人不假思索操作我上面提到的股票而亏损,并到此发布非文明语言。最后,依然祝大家都能获得合理的、可持续的投资收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c917790100s40k.html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