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9日

转载:财新网:疯狂的黄金

巴菲特曾为自己的业绩未能打败金价而自嘲。他在1979年致股东的信中感叹:“一位态度非常友好但眼光也非常锐利的评论人士曾经指出,1964 年底伯克希尔每股股票账面净值大约可以买到半盎司黄金,过了15年之后,在我们流血流汗流泪地辛辛苦苦努力耕耘15年后,1979年底伯克希尔公司每股账 面净值还是只能买到半盎司黄金。”
伯克希尔的业绩在2000年以来的十年中再次被黄金战败,巴菲特却说:人们仍在争先恐后地投资(黄金)这种大 宗商品,实为愚蠢之举;在黄金数量固定的情况下,它没有实际用途,其价值完全取决于其他人愿意为它付出多少;很少有大宗商品未来半年到一年的走向是我们知 晓的;人们喜欢追涨,而从较长时间来看,这并不是致富的办法。(参见2011年5月3日《华尔街日报》记者Serena Ng撰写的报道)

黄金说不清,看不清,因为金融危机之后未来全球经济发展说不清,看不清。相比而言,分析黄金走势所需的宏观预测,比微观分析复杂且困难得多,不确定性更大,这也是投资黄金最有风险的地方。


【疯狂的黄金之一】无处寄放的信心

2011年08月17日 13:31  本文来源于财新网
http://finance.caing.com/2011-08-17/100291781.html
无论是哪种令人不舒服的经济状况,黄金都有机会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反之黄金则可能被人淡忘;疯狂的金价背后,正是人类在动荡中焦虑地四处寻觅却无处寄托的信心

  【财新网】(记者 付涛 张冰)“股神”巴菲特据称买过白银,曾投资中石油,却一直未碰黄金。

  “黄金怎么样?这是一个经典的泡沫呢,还是什么?”

  《财富》杂志在2010年10月这样记录巴菲特的回答:瞧,你可以把世界上所有已经开采的黄金堆起来,也就是一个不大的金属块。按照目前的金价,这个金属块可以换全部的美国耕地,再加10个埃克森美孚,再加上1万亿美元现金。你愿意选哪一个?谁能产生更多价值?

  “股神”的“黄金无用论”抛出时,分析师们还在为金价1300美元/盎司上方做多是否风险过大而争论。如今,不到一年时间,金价已触及1800美元/盎司。这些争论连同巴菲特的“黄金无用论”以及过期的杂志,早已被人们扔进了历史的垃圾桶。

  黄金,这种古老的货币与独特的商品,在最近十年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价格的飚升。看着这张自1900年以来的黄金价格走势图(参见图表一),你也许要扼腕叹息,为何未在本世纪初抑或这十年中任何时点,搭上黄金这艘腾空劲射的火箭。



  这种后悔并不孤独。《财富》刊登了愤怒的投资者谴责巴菲特的公开信。公开信抱怨巴老偏执看淡黄金的观点,误导不少美国人错过了配置黄金的好机会。

  尽管站在更长的时间轴上,我们能从巴菲特的经历和投资理念中,多少可以理解他的“黄金无用论”,但面对目前强烈的现实恐慌情绪和周遭的巨大财富效应,人们的眼光难以从这闪闪的金光上移开。

  黄金并未一直受关注,至少在过去30年中的大多数时间并非如此,甚至一度被人们淡忘。大多数的中国投资者或理财师甚至在最近两年才开始对黄金投资所带来的高回报率幡然醒悟。

  国内较早鼓吹黄金投资价值的要数股市知名人士张卫星,他2006年后频频借媒体宣称 “黄金是下一个最好的投资机会”,并建议中国的中产家庭每家存50两黄金,即可对抗通货膨胀。但2008年8月张卫星巧妙架设于国内“监管真空”中的高德黄金公司自爆炒金“爆仓”,这位鼓吹者几乎顷刻从先驱变为先烈,成了警示民间炒金风险的案例。(参见《高德黄金爆仓再现监管真空》)

  时至2010年4月,有“空军司令”之称的谢国忠鲜见地抛出个人投资建议:买房不如买黄金以及能源股。但当时多数人亦未足够认真地留意并思考这一建议。谢认为,“如果房子已经涨了三倍到四倍了,黄金的价格涨了一倍,那相对来说那黄金更有价值了。”(参见《买房不如买黄金以及能源股》)

  黄金为何较其他资产更能保值?除作为饰品观赏,作为商品的黄金,其工业需求甚至远比不上白银。黄金的保值功能,更大程度来自其长期被认为是永不 贬值的世界货币,在人们心中留下的记忆。自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崩塌,黄金作为世界货币和国际货币体系之锚的地位,在名义上已经解除,每盎司35 美元的美元兑换黄金的“金本位制”早已一去不复返。

  然而,当前欧美债务危机之下的金价暴涨,使人们重新回到那个古老的命题前:“黄金究竟是否还属于货币?”

  2011年7月,当一位众议员在美国国会上向现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提出上述问题时,伯南克给出了否定的回答。众议员追问,那为何世界各国的央行持有如此之多的黄金,伯南克的回答却让人意犹未尽:“这是传统。”

  受到勘探、冶炼和储藏等硬约束,矿产黄金每年的供应量非常有限且相对稳定。2002至2010年九年中,全球矿产黄金年均产量为2233吨,产量最高的2010年仅为2586吨,最低的2007年为2026吨。其增长率更是远低于目前主要国家每年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

  经济学家周其仁今年8月初撰文(参见《人民币以何为锚》)指出,金本位制下,货币供应量被“锚”得个严严实实的,不可能“自由增长”。货币史家称赞“黄金是最诚实的货币”,就是因为其锚可靠,大风大浪也不能将之掀翻。

  正因如此,每逢乱世,重返“金本位制”的呼声必隆,而人们持金保值避险的愿望愈浓。布雷顿森林体系崩塌的原因正是美国的黄金储备再也无法支撑日益滥发的美元。如今,欧美经济疲软,债务危机升级。在沉重的债务压力和没有“锚”的处境下,人们对各国货币当局尤其美联储加印货币,以通胀方式缓解政府重负的担心与日俱增。

  正如《华尔街日报》近日引述一位金融界人士所言,“黄金是人们不信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选择,也是人们不信任美联储的选择”。进而言之,若经济实力最强的货币当局都不被信任了,那么其他国家岂能堪当此任抑或与其脱离干系?这无疑是全球货币体系信心的一次考验。

  “人们对全球货币体系的信心出现了危机,我们一直把美债当做书本上所讲的无风险收益资产(risk-free asset),现在(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被调降后)相当于现实市场中无风险资产也不复存在了。”嘉实基金结构产品投资部基金经理杨阳8月11日在接受财新记 者采访时称,“现在美元一贬,日本跟瑞士就坐不住了,开始干预,变成各国争相贬货币,这是破除金本位制以后,人们对基于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的一次怀 疑。”杨阳是8月初刚刚成立的嘉实黄金证券投资基金(LOF)的基金经理。

  回到历史来看,布雷顿森林体系崩塌后,金价经历了大约十年的上涨期,直到1980年抵达巅峰后,才一路下挫。此后20年,金价近乎“腰斩”。新一轮黄金牛市始自2001年“9・11”事件,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牛气尤甚,如今欧美债务引发的“再危机”(参见《再危机》),更将其涨势推向高潮。

  从美国的经济数据看,1968年后的12年经济滞胀时期,美元危机频发,1973年爆发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相伴高居不下的通胀水平。这段时 间金价从每盎司35美元一直上涨到1980年1月的每盎司850美元的历史高点。此后,在1980年至2000年长达20年的时间里,金价掉头,一路下 行。1999年8月25日的金价为每盎司252.55美元,处于这20年来的最低点。

  黄金市场最近一次拐点在此后两年出现。随着2001年美国网络泡沫的破灭以及“9・11”事件的发生,美联储开始执行宽松货币政策,引发市场对 通胀的担心,人们寻求新的货币避险保值,推动黄金进入牛市。黄金价格自2001年触底反弹,并从2003年起进入上涨通道,在2005年最高上涨至每盎司 500美元,但涨幅不及石油等大宗商品。(参见《黄金:冷暖关天下》)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的救市政策加剧了市场对美元贬值的预期,黄金的避险功能终于开始显现。2008年,在大宗商品、股票、债 券的指数下跌超过40%的同时,黄金价格却有6%的增长。国际金价就此一路狂涨,2009年更如疯牛一般连续闯过了每盎司1000美元、1100美元、 1200美元盎司整数大关。从2001年到2009年的短短八年时间,黄金上涨了4.5倍,折合年复合收益率大约20.7%,赶上了大宗商品、股票的表 现。

  从金价过去百年的历史走势来看,如果你相信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更加动荡的时期,或是滞胀,或是通胀,或是通缩,无论是哪种令人不舒服的经济状况,黄金都有机会成为市场追逐的焦点,反之黄金则可能被人淡忘。

  与其说人人都爱这种金色耀眼却没多少实际用途的金属,不如说在人们可见的历史中,或许再没有资产像黄金那样如磐石般信实且广受认可。任何政府都无法像印刷纸币那样随意印刷出黄金。疯狂的金价背后,正是人类在动荡中焦虑地四处寻觅却无处寄托的信心。■

  (财新记者张宇哲对此文亦有贡献)

【疯狂的黄金之二】避风港中的风暴

现在金价高不高,取决于世界会不会再变得更糟;从历史来看,它虽未超过历史峰值(约每盎司2200美元),但至少已超过历史上最疯狂年份的均价(约每盎司1538美元)
 

  【财新网】(记者 付涛 张冰)“美联储昨晚说要给市场一个信心(宣布将维持现行超低利率至2013年中 期),这实际上确认了美联储对当前市场的态度”,8月10日上午,诺安基金国际业务部总监宋青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掩不住内心的欣喜,“原来我们还相对谨 慎,担心明年加息对金价造成一定的压力,美联储的承诺让我们对未来两年的黄金市场很看好,(金价上行)趋势没有改变。”

  诺安基金今年1月份成立了国内第一只QDII黄金基金,主要投资于国际大型黄金ETF。此后短短几个月中,易方达、嘉实和汇添富三家基金公司相继发行相近类型的基金。目前,国内市场已有四只QDII黄金基金,今年的金市之热可见一斑。

  这种对金市乐观情绪的背面恰恰是对美国经济形势的悲观预期。嘉实基金结构产品投资部基金经理杨阳称,这次主权债务危机跟2008年金融危机还是 不大一样。那次由金融体系引起,很大问题是信用衍生品,最后波及到实体经济;这次是整个实体经济在政府刺激政策下没起来,反而引发市场对主权债务的担忧。 “病人病了以后,下了这么多药,病没好,同时药效在减弱,这比刚病的时候更可怕”。

  集体唱多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外主要金融机构近期纷纷加入到“集体唱多”金市的行列。

  8月16日,中金公司发布研报上调其金价预测,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目标价分别上调至1810 美元/盎司、1910 美元/盎司和1970 美元/盎司。研报提到,目前有三大因素推动金价:主导金市短期走势的欧美债务危机,目前解决方案治标不治本;美国黯淡的经济前景导致的历史低位的利率水平 (不论名义利率还是真实利率)将在中期主导黄金升势;今年上半年以来发达国家央行黄金储备首次出现了正增长,增强了央行因分散外储风险之需的购金预期。

  中金的数据已高出几天前高盛的预测。8月7日,高盛发布研报称,由于下调美国经济增长预期加上低息环境将持续较长时间,上调未来3个月、6个月及1年的金价预测,分别至每盎司1645美元、1730美元及1860美元。

  摩根大通对金价的预测则更为激进。8月8日摩根大通大宗商品研究及策略部全球主管Colin Fenton称,预期金价年底可达每盎司2500美元。

  8月3日,摩根大通中国区全球市场业务主席李晶还专门发布了题为“黄金机会”的研报称,继续看好黄金及黄金股作为对冲当前市况不明朗因素的避险资产,并认为中国及印度中产阶级不断扩大的黄金需求是金价的推动因素。

  然而,面对不断刷新的金价记录,谨慎的投资者忍不住想问:“黄金究竟应该值多少钱?现在是不是已经出现泡沫?”

  泡沫论与低估论之争

  “黄金泡沫论”与“金价低估论”的争论,一直伴随近十年的这轮黄金牛市,只是前者的声音如今日渐显弱。

  除前述美欧再危机的经济形势,支持“金价低估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尽管目前黄金的名义价格(近每盎司1800美元)不断刷新历史新高,但实际价格与1980年1月21日尚有差距。当日每盎司850美元的最高金价,经通胀调整后,大约相当于目前的每盎司2200美元。

  另一个更有说服力的支持观点是所谓“中国因素”,即目前的金价尚未充分反映中国需求。因为,一方面,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中黄金储备仅占1.6%(参见《全球央行黄金储备排名 中国居第六》),市场对中国央行购金的预期很高;另一方面,中国民间的黄金需求高涨,即将超过印度成为第一大黄金需求国。

  站在天平另一端的泡沫论,声音尽管细微,却十分锐利,它们与巴菲特的“黄金无用论”(参见《疯狂的黄金之一:无处寄放的信心》)可谓一脉相承。《华尔街日报》的专栏作家Brett Arends今年5月写道,由于黄金本身不会产生收益,金市实际上是一个庞氏骗局:你的收益完全来自排队等候的下一位买家。

  这类观点催促人们反思,对黄金的大笔投资与其说是一种理性行为,不如说是一种感性冲动。因为它最终植根于对一种实用性很小、开采成本很高、永不生息的金属的怀念。

  只是在黄金牛市中,真正采纳上述“书生之见”指导实际投资的例证可谓凤毛麟角。在《金融炼金术》中对泡沫形成与破灭有独到论述的乔治・索罗斯 (George Soros),或许算为数不多的一个。似乎为践行其“黄金将是这个世界的最后一个资产泡沫”的断言,他的对冲基金今年一季度大幅减持了其在黄金ETF基金 SPDR Gold Trust(GLD)的头寸,并大笔沽出摩根大通、美国银行等数家主要黄金投资机构的股票。

  “索罗斯在2009年夏天配置了大量黄金ETF,2010年卖出一部分赚了些钱,根据我们的观察,他在卖的时候,同时又买了很多黄金ETF的看 涨期权。”诺安基金国际业务部总监宋青称,今年一季度索罗斯尽数沽出黄金头寸,与他退出江湖的有关,“逢高卖掉,把现金退给投资者,这很正常”。索罗斯在 人们心目中的狡猾本性,使得这一例证稍显乏力。黄金是最后一个资产泡沫的论断也许没问题,只是索罗斯的投资行为很难证明泡沫破灭正在来临。

  巴菲特例证

  现在让我们重新回到巴菲特,他会不会是当今投资界坚持“黄金是泡沫”最后一个例证?

  巴菲特曾为自己的业绩未能打败金价而自嘲。他在1979年致股东的信中感叹:“一位态度非常友好但眼光也非常锐利的评论人士曾经指出,1964 年底伯克希尔每股股票账面净值大约可以买到半盎司黄金,过了15年之后,在我们流血流汗流泪地辛辛苦苦努力耕耘15年后,1979年底伯克希尔公司每股账 面净值还是只能买到半盎司黄金。”

  为什么现实没有教会巴菲特投资黄金?一位国内基金业人士认为,从投资理念来看,巴菲特一直青睐现金流情况能够严格地分析出来的公司,如可口可 乐、卡夫等,这些公司的原料、工资成本等都比较清晰,他甚至不碰高科技股票,因为这些公司按照他的逻辑无法进行清晰地分析。对于根本不生息的黄金,他可以 认为是不应该投资的东西。

  从巴菲特的投资生涯来看,若他在1980年写下自嘲之语的同时,大笔买入黄金,那么他此前清誉早已毁尽。因为金价在1980年登顶后,一路下跌 了20年之久。也许正是现实教会了巴菲特彻底不碰黄金,专注在自己认为对的资产上。对巴菲特来说,1980年不是错过了一次投资机会,而是避免了一个重大 失误。

  此时,你也许不难理解巴菲特的“黄金无用论”,以及他在今年5月面对不断刷新纪录的金价时所发表的言论:人们仍在争先恐后地投资(黄金)这种大 宗商品,实为愚蠢之举;在黄金数量固定的情况下,它没有实际用途,其价值完全取决于其他人愿意为它付出多少;很少有大宗商品未来半年到一年的走向是我们知 晓的;人们喜欢追涨,而从较长时间来看,这并不是致富的办法。(参见2011年5月3日《华尔街日报》记者Serena Ng撰写的报道)

  巴菲特说这些话时候,伯克希尔的业绩在2000年以来的十年中再次被黄金战败,那么他现在是否在避免第二个“1980”?

  汇添富基金首席投资理财师刘建位8月初撰文认为,巴菲特分析企业股票,以微观分析为主。相比而言,分析黄金走势所需的宏观预测,比微观分析复杂且困难得多,不确定性更大,这也是投资黄金最有风险的地方。

  蒙代尔安全线:每盎司1500美元

  以分析大盘走势著称的香港信报专栏作家曹仁超2009年9月23日在投资日记中建议,减持债股增持黄金,认为金价可进一步看好。不到三个月,老曹在12月15日的专栏中提出疑问:黄金泡沫明年爆破?

  “很少有大宗商品未来半年到一年的走向是我们知晓的”这句话,也许可让人们在市场面前谦卑地低头。美欧债务难题和经济复苏信号,短期内将成为绑架金价的热词,即便加入美国大选之类的政治变量,也没人有十足把握提前捕捉市场信心的变化。

  颇具讽刺性的是,对于目前与黄金疯狂共舞的人而言,如今最致命的担心就是天下太平且美国的经济形势让人安心。基金经理詹森・阿波罗・沃斯(Jason Apollo Voss)在今年2月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称,我不愿意因为人们的不安心理而升值的东西进行投资。

  这种讽刺性,展现了黄金作为对冲工具的特性,可满足部分资产配置的需要(正如买美债时配置黄金)。只是把这种另类投资品当饭吃,难保会坏肚子。

  “欧元之父”蒙代尔并不像巴菲特那样“顽固”。他一直看重黄金的价值,认为在世界发生战争的时候,黄金就是资产,在危机来临的时候,黄金是价值的“避风港”。

  然而,蒙代尔同时提醒投资者注意“避风港”中的风暴。他7月初接受中国媒体环球网采访时称,就一个投资组合而言,黄金在资产配置中适合的比例是5%至10%,且要记得“低买高卖”。

  他接着说:“问题在于没有人会告诉你究竟什么时候是价格的低点,什么时候是价格的高点,我个人认为,未来的黄金价格可能会低于每盎司1500美元。”

  金价长期来看将回归每盎司黄金1500美元的证据何在?

  回顾金价的百年历史,金价最高的1980年,虽然当年1月21日金价曾达到每盎司850美元(相当于现在每盎司2200美元的水平),但是全年均价为每盎司614.61美元(仅相当于现在每盎司1538美元的水平)。

  现在金价高不高,取决于世界再会不会变得更糟,从历史来看,它虽未超过历史峰值(约每盎司2200美元),但至少已超过历史上最疯狂年份的均价(约每盎司1538美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c8e9ab0102dsb1.html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