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0日

2010年医药行业投资展望

今日媒体报道国药集团重组上海医工院的消息发布,我们特选择这一天来做2010年医药投资展望的文章。我们对2010年的观点可以借用“右派分子”胡风的诗中名句“时间开始了”来表明立场,对于医药股的投资2010年确实是一个新的开始,其标志性的触发因素就是中央政府在17大文件中指出的路径,并且随着8500亿的投入落到实处,这从供给方面奠定了医药行业快速发展的基石。而从需的方面,我们可以来看一个也许是不曾受人关注的行业调查数据:卫生部于091218公布“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结果显示,中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48%,这意味着每100人中只有不到7个人具备健康素养。其中慢性病预防素养最低,基本医疗素养次之。该调查对我国当前的主要卫生问题,就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等5类健康问题相关素养现状进行了分析。我国居民具备相关健康素养的人口比例由高到低分别是:科学健康观素养29.97%、安全与急救素养18.70%、传染病预防素养15.86%、基本医疗素养7.43%、慢性病预防素养4.66%。如果说经济学不讲良心的话,那么这个调查结果真是令人激动不已。以如此庞大的对健康无知的人群为基数,老龄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助力,中国大陆市场对医药健康服务的需求实在是大到不可想象。

 

供需方面的条件都具备了,那么中国医药工业和商业的实际现状能满足吗?我们认为不能。因为中国医药行业的一个大问题就是行业太分散,集中度非常低。根据南方所最新数据,中国现有医药生产企业7165家(含4768家药企,其中销售收入不足5000万元占63.7%。)、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3141家、医药批发企业13292家,数量之多堪称世界第一。2008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制药工业百强规模整体上在提高但仍不明显,百强企业合计销售收入2469.37亿元(而同期世界制药巨头辉瑞公司的销售收入为44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00亿元),同比增长26.37%,比2007年20.25%的增长率多了6.12个百分点。百强企业在医药工业领域(含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中成药、中药饮片、生物制剂五大子行业)中的集中度达到为40.59%,同比微升0.97个百分点。百强中规模多数集中在10-20亿规模之间,共有53家,同比多了11家,相对来看中等规模企业成长得稍快(对应A股中市值在30亿左右的企业可有更多机会)。我国制药前十强的人均销售收入为62万元,而同期世界制药前十强人均销售收入为38.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89万元)。企业弱小的结果就是研发投入严重不足,我国医药企业新药研发投入平均只占销售的1%左右,2000年我国支持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经费仅约为20亿人民币,不足美国政府投入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经费的1%,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费用也不超过50亿元。如此即形成恶性循环,但是此种局面我们认为是不可持续的。

图1. 06-08年制药工业百强整体集中度(因暂无09年数据)   

 

图2. 制药工业各区间段集中度情况

集中度

2005

2006

2007

2008

前3强

5.58%

5.07%

4.82%

5.19%

前5强

8.39%

7.82%

7.88%

8.16%

前10强

13.77%

12.71%

13.14%

13.57%

前20强

20.02%

19.19%

19.07%

19.66%

前30强

24.37%

23.68%

23.58%

24.54%

前50强

30.65%

29.93%

30.12%

31.05%

我们预计未来3至5年的中国医药行业将会出现的格局就是一批巨无霸企业凭借规模和效益优势占据行业制高点,同时一批专业化公司携高端产品凭差异化竞争战略占领细分行业龙头位置,从医药行业的特点来看,医药企业无分中外较为现实的成长路径更多时候是依靠外向型并购来实现,因为靠自身不断地研发投入,进行产品创新来实现增长的路径既长又慢。这也正是国务院国资委推动医药央企“5并3”(国药集团收中生集团和上海医工院,通用技术染指ST天方和中国医药,剩下一个失意于医药的华润集团)的根本原因,这个举动是符合医药行业发展规律的,因此我们认为2010年的医药投资重点需紧扣重组和并购。上有所好下必附焉,此乃我中华文化中的优良传统,上行下效之国资委的举动必定带动各地方国资委对旗下医药资产的整合,上药系已是榜样,接下来太极系今年将有很大预期,热衷于拼凑航空母舰的山东国资委在收拾完钢铁业后对于鲁抗医药、新华制药(两者已经同属于华鲁控股控制之下)也可能会有所考虑,河北省急遣煤老板驰援华北制药的成效有待观察,广州市在番禺规划建设的医药产业园对广药和白云山也有安排,广东省国资直属之广新集团誓言做大做强星湖科技,华润系失意上药之后,北药如将不保的话必将全副身心倾注于三九医药和东阿阿胶。外引内联也很热闹,哈药集团和GSK正在接触,东北药则将内部原本各自为政的七个子公司捏到一起以图整合资源。民营企业也在向党学习,华立系下企业华立药业、昆明制药和武汉健民各有规划,复星系仍在大肆饕餮,北大方正重整西南合成和中国高科业务,天士力借收购项目贯通产业链打造大健康概念。凡此种种俱各有机会,在此我们抛砖引玉提请关注。

纵观中国股票市场上对医药股的炒作20年来就是两个主线,高成长或高弹性。高成长人人明白无须赘述,高弹性则除了上述重组整合所产生的巨大预期带动之外还有亏损企业业绩翻转带来的变化,目前A股市场医药板块中业绩排名靠后的一大批企业未来的命运可以想象得到,不外乎置之死地而后生,除此以外只能“卖身求荣”转行了事,例如中汇医药,ST潜江等,这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机会,我们整理了医药板块中近三年管理层变动和再融资情况,提供大家自己详细分析。我们认为企业的问题即是人的问题,往往换了人企业仿佛新生,所以值得高度重视。我们在09年力推的星湖科技、现代制药、昆明制药都是如此,从这个角度入手可以详加观察的还有天药股份、丰原药业等等。

展望2010年,创业板奔来眼底,医药股注入心头,A股医药板块的质量越来越高,早期能上市的老国企都已上了,上不来的也死光了,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在残酷市场竞争中拼杀出来的新兴民营医药企业越来越多的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获得发展壮大,这是老百姓的幸事,却是分析师的苦事,因为对医药证券分析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统计了09年医药股涨幅排名和分析师覆盖情况,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结果,市场似乎跟全体医药分析师们开了一个玩笑。从1月1日起至11月30日平均每个医药股可以分到12.6篇研究报告支持(共计有123个个股和1552篇报告),其中涨幅前十位的个股平均每个只有5.6篇报告支持,而涨幅垫底的后十位股票则每个平均有32.2篇报告支持,这个结果不免让人尴尬,不过因为只是从一年的时间范围来取样,结果未必说明问题,格雷厄姆的名言对于中国股市依然是适用的,即市场短期来看是投票机,长期来看则是称重器。

我申明以上线索仅供参考,我想大家应该不会太认真看待分析师自以为是的所谓观点,因为既往数据表现显示并不靠谱,哈哈!祝大家2010年发财,健康!最后请原谅我的玩笑话,分析师的工作仍然值得敬重。 


http://zhishuirenshan.blog.sohu.com/141683984.html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