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一本书,核心是讨论比尔・盖茨自认为一生最重要的一次演讲:创造性资本主义。
创造性资本主义:破解市场经济悖论(著名企业家王石鼎力推荐,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等众多政经领袖为经济谋新未来)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751183&ref=search-1-pub
只看了一小部分,马上感到:我太低估盖茨了。怪不得巴菲特如此器重比他小25岁的盖茨。
很多人只关注盖茨的慈善,却没有了解到,他要做的绝不仅仅是慈善,而是要以创造性解决整个社会的问题。
相对而言,慈善捐款只是小事,假如没有邓小平领导共产党进行改革开放,全世界的慈善捐款都给中国,也无法解决我们13亿人的生活问题。
Creative Captialism,直译为创造性资本主义,其实这里的资本主义,和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争论的姓资姓社一样,是广义的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实就是创造性市场经济,为全世界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也为13亿中国人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改革也好,开放也好,就是要打破旧思想,创造性地解决老问题。
只把慈善看做传统地捐款捐物,已经过时。
就像西部穷困地区,捐款并不能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但产业转移带来的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比历史上所有捐款的作用都大的多。
用创造性市场经济的方法,融合科技和人性的力量,为社会行大善,同时为企业盈大利,解决根本性的大问题,再用慈善做为补充,解决一些局部和个别的问题。
个人认为,盖茨基金会专注于疫苗,治病于未病,而不是简单地只是捐款治病,是更长远更根本更大的慈善。
指望盖茨和巴菲特捐款搞慈善,不可能解决我们自己国家的问题,我们必须继续改革开放,创造性地融合市场经济机制和科技的力量,制度创新加科技创新,为全球做贡献,也为自己谋福利。
改革开放,一百年不动摇,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才是最大最根本的慈善。而发展必须制度创新加科技创新,而创新的前提是改革开放,对国家如此,对个人也是如此。
内容简介
比尔・盖茨在2008年达沃斯经济论坛上提出了 “创造性资本主义”的的概念,一种新的资本主义制度体系。在这一新的体制下,政府、企业和非营利性组织可以携手共进,企业可以兼顾行善和盈利,让市场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使更多人从中获益。这一概念一经提出,社会各界反响热烈,广泛参与对这一概念的讨论。
曾在微软工作七年、《Slate》网络杂志创办人迈克尔・金斯利创建了一个网站,集中一批有识之士来讨论“创造性资本主义”,并将众家的讨论内容集结成书。书中各家对盖茨提出的概念或有认同,或有反驳,或另辟蹊径,而本书就是这样一本汇聚经济学界、政界、商界等众多名家思想火花的著作,创作形式新颖独特,信息量大,可读性强。阅读此书,犹如置身一场名家观点荟萃的精神盛宴。
值得指出的是,这并非只是一本倡导企业家善举的著作,而是要挑战有关经济体制的传统智慧,为构建更合理的经济体制提供新思想。
——温家宝总理(纽约时间2008年9月23日答美国民众问)
以下是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今年1月在达沃斯论坛所作的演讲,他认为是他最重要的一次演讲.
比尔・盖茨2008年1月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发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1019250100gqmg.html
2008年1月24日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的发言
这是我作为微软的全职职工最后一次参加达沃斯经济论坛。
我们之中的一些人非常幸运,当停下来回想自己的工作时,我们会说:“我们的工作真是太棒了。它不仅有趣、刺激,还非常有意义——我将会一直从事这项工作。”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评估一下自己都做了些什么:到目前为止我取得了哪些成就?将来我还希望取得什么样的成就?
30年前,20年前,甚至10年前,我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如何用软件的魔力来改变世界上。
我相信技术的突破能够解决核心的问题。而且技术在为数十亿人服务,并且这一范围在逐渐扩大。
技术的突破只改变了那些有支付能力的人们的生活,即有经济需求的人们的生活。
而经济需求(economic demand)并不等于经济需要(economic need)。
数十亿人需要计算机时代的伟大发明,更多底层的人们也需要这些东西。但是,在现行市场运作方式下,他们没有办法表达自己的需要,所以没法获得这些东西。
如果我们急切地想要改善他们的生活,还需要另外一种创新。除了技术创新外,我们还需要制度创新。这就是今天我要在达沃斯论坛上和大家分享的一些想法。
首先,请允许我谈一下大家广泛认可的观点。
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好。
从大的指标和整个大环境来看,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宜居。
妇女和少数旅裔的社会地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
人们的预期寿命在过去一百年中几乎翻了一番。
我们看看统治权——在选举中拥有投票权、能够表达自己观点以及享受经济自由的人要比以往多很多。
在这些重要领域,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好。
上述改善可以说是与科学、技术和医疗的进步相匹配的。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说是这些进步带来了上述改善。科学、技术和医疗的进步将人类的福利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我们正处在一场技术驱动型革命的开端,在新的环境下,人们可以为他人服务。在未来几十年里,人类还将拥有惊人的新力量——更精准的诊疗手段,更有效的治疗药物,更好的教育以及为穷人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而且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贡献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这就是我眼中的世界。从这里大家可以明确一点:我是位乐观主义者。
但我是个急性子。
诚然,世界在越变越好,但速度还不够快,而且并非对所有人而言世界都在变好。
伟大的进步常常会加剧不平等现象。丰衣足食的人可以享受到技术进步带来的改善,而贫苦困顿的人却获益甚少,尤其是那些每天生活费还不足1美元的最底层的10亿人。
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10亿人食不果腹,喝不上清洁的饮用水,用不上电,而这些都是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生活必需品。
全世界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死于疟疾,然而这类疾病得到的关注还比不上防治脱发的药物。
这最底层的10亿人不但没有享受到全球经济发展的好处,相反,他们还要承受将他们抛在一边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弊端。气候变化的成因与他们关系不大,可气候变化偏偏对他们的生活影响最大。
为什么人们享受不到经济发展的好处?
原因就在于市场激励机制。
在纯资本主义体系中,一个人的财富增加,为他服务的经济动力就相应增强;而如果一个人的财富减少,则为他服务的经济动力就减弱,直到完全消失。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方法,让资本主义的这种为富人服务的属性同样也能够帮扶穷人。
资本主义成功的奥秘就在于它能让利己主义服务于更广大社会群体的利益,它通过经济回报来激发人们的创新潜力,从而促进创新。自利所驱动的资本主义制度催生了很多伟大的创新,正是这些创新改善了数十亿人的生活。
为了能让利己主义更好地发挥作用,从而让每个人都能从中获益,我们需要完善资本主义制度。
在我看来,人的本性中蕴藏着两股巨大的力量,一种是利己,一种是利他。资本主义利用人性中利己主义的力量,让它持续不断地发挥有益作用,但只是服务那些有支付能力的人。而那些没钱、没有购买服务能力的人就只能靠政府的援助和慈善捐赠了。为了能迅速改善穷人的生活状况,我们需要一种比现在更能吸引创新者和企业参与的制度体系。
这种新的制度体系有两大使命:一是赚钱盈利,二是改善那些无法充分享受市场经济益处的人群的生活。为了让这种制度体系得以持续,我们必须采取利润激励的措施。
然而,如果企业服务的对象都非常贫困,那要赚取利润就非常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另一种基于市场的激励手段,即社会认可。社会认可可以提高企业的声誉,增加企业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最重要的是,可以感召优秀的人才。这种知名度能够让好的行为得到市场的褒奖。当企业在市场上无法盈利时,知名度可以作为一种替代;而如果企业能够获利,则知名度又是额外的激励。
现在的挑战是如何设计出这样一套新的制度体系,让利润和知名度共同发挥作用,使整个社会更倾向于为穷人服务。
我喜欢将这种新的制度体系称为创造性资本主义——在这种新的制度体系下,政府、企业及非营利性组织可以携手共进,让市场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使更多的人从中获益或者得到社会的认可,为消除世界的贫困而共同努力。
也许有人会反对这种基于市场的社会变革——他们认为如果把感情和利己主义结合在一起,市场作用的范围不但不会扩大,反而会缩小。但资本主义之父亚当・斯密,这位坚信利己主义对社会有益的思想家,在《道德情操论》的开篇这样写道:
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幸福而感到高兴以外,一无所得。
创造性资本主义将对别人命运的关心与对自己命运的关心联系起来,使这两者休戚相关。与单纯的利己主义或利他主义行为相比,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相结合能够惠及更多的人。
我之所以会产生这一想法,是受到我自身很多经历的影响,包括微软为缩小贫富差距所做的工作。
在过去20年中,微软利用公司的慈善机构为那些没机会获得技术的人送去了技术。为了弥补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我们已经捐赠了价值超过30亿美元的资金和软件,而且这一捐赠将会持续。
我们最大的影响不是免费或廉价的软件本身,而是教会人们如何利用技术来解决问题。而且我们正致力于提供更多的专业知识。我们的产品和商业集团遍布全世界,在我们设在印度的实验室中,一些最优秀的研发人员正在努力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以便使更多的人能够获得和买得起电脑。一方面,我们设计了一种没有文字的界面,可以使文盲或半文盲在少量的培训或协助下学会使用电脑。另一方面,我们正在寻求如何利用无线网络,同软件一起,来避免高昂的连接成本阻碍农村地区获得网络服务。我们更集中关注最贫穷的人所面临的问题,而且留给我们最有创意的思想家充足的时间和资源去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这种创造性资本主义将商业专长和发展中国家的需要相结合,去开辟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有些时候,市场力量不能影响发展中国家,并不是因为发展中国家没有需求,或是它们缺钱,真正的原因是我们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去研究这些市场的需求及短缺。
C�K�普拉哈拉德在其著作《金字塔底层的财富》中对此有相当精彩的论述。此书对很多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帮助这些企业通过特殊的创新拓展了盈利空间。
在这里我可以举一个例子。世界卫生组织希望在非洲扩大脑膜炎疫苗的接种范围。但它并没有直接去找生产疫苗的厂商,而是先到非洲了解人们的支付能力。世界卫生组织了解到,如果要让非洲的母亲为她们的孩子接种脑膜炎疫苗,那疫苗的价格不能超过50美分。随后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合作厂商按这个价格标准组织生产。事实上,印度血清研究所找到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将疫苗价格降到了40美分。世界卫生组织允许该企业在未来10年为公共卫生体系提供2�5亿支脑膜炎疫苗,同时允许它将产品卖给私营医疗机构。
另一个例子是一家荷兰企业,它拥有一种疫苗的专利权。该企业对在发达国家生产该疫苗的企业收取专利费,而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则可以免费使用该专利。结果在越南生产这种疫苗的成本还不到1美元,而且这1美元当中还包含了运费和宣传免疫等相关活动的费用。很多企业都可以利用这种差别定价,让低收入人群买得起一些有用的药品和技术。
我上面所列举的这些项目能够给我们一些启示:如果那些致力于发展中国家需要的人每年能够与软件和医药公司的专家们见上几面,将他们最好的想法应用到贫困国家,那就能取得很好的成就。
另一个实现创造性资本主义的办法需要政府的直接参与。当然,政府在帮扶穷人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实际工作,而不仅仅是促进市场在这一方面的努力,政府资助科研、补贴医疗、建设学校和医院。但政府所能做的最有影响力的工作就是制定政策和资金分配的方式,通过市场途径激励企业从事改善贫困人口生活水平的商业活动。
2007年,布什总统签署了一项法案,根据该法案,如果一家制药公司为疟疾或肺结核这样长期受到忽视的疾病研发出了一种新型治疗药物,那该公司生产的其他药物能够优先获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批。如果一家公司研发了治疗疟疾的药物,则该公司高利润的产品,比如降低胆固醇的药物就可以提早一年上市销售,这种优先审批可能意味着上亿美元的利润。
另一种实现创造性资本主义的方式就是帮助贫困国家的企业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明天我会在此宣布一个合作项目,这个项目将帮助非洲农民进入上等咖啡市场。实施这一合作项目的目的是要让这些农民种植咖啡的收入实现翻番。该项目帮助非洲农民种植优质咖啡,帮助他们与咖啡购买商建立联系。最终,该项目将使种植咖啡的农民、他们的家庭以及他们生活的社区脱贫。
最后,实现创造性资本主义最有创意的一种方式还涉及一些大家非常熟悉的人物。
几年前,我和博诺在达沃斯的一个酒吧里喝酒聊天。大概在亚洲及大部分欧洲和非洲人都已入睡的时候,他却非常兴奋,谈起我们应该用什么办法让那些具备公益心的企业拿出销售收入的一小部分来帮助改变整个世界。之后他就不停地打电话,把别人从睡梦中叫醒,然后让我来听电话。刚开始我觉得他的预期过于乐观——但是他的方法是对的。如果人们知道自己在购买一件产品的同时还有机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那他一定会非常乐意支付稍高一点的价格,而这一差价能起到重要的作用。红色运动(RED campaign)就是这样在达沃斯诞生的。
红色运动得到了Gap、摩托罗拉、阿玛尼等公司的支持。就在本周,戴尔和微软也参与了这一运动。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内,红色运动为全球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基金筹集了5 000万美元的资金。因此,今天超过200万非洲人口获得了救命的药物。
各种实现创造性资本主义的方式的共同点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方式给那些无法获得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必需品的人,带去这些物品。随着创造性资本主义制度体系的完善,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种改变将会更大、更强、更有效。
现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种市场激励驱动的改变是可以持续的,因为利润和社会认可是可再生资源。克劳斯・施瓦布Klaus Schwab,达沃斯经济论坛的主席。——译者注创办了一家基金会,该基金会旨在协助全世界的企业家将他们想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想法转化为人们买得起的商品和服务。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对非营利性组织的作用给予了肯定,因为非营利性组织充当了富裕国家生产商和贫困国家消费者之间的交易商。《Fast Company》杂志还为他们称为的社会资本主义(Social Capitalism)设立了奖项。
这并不是几个毫不相干的故事,这是一项全球性运动,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而且有责任来加速这一进程。
我想请求在座诸位,无论你是从商、从政还是从事非营利性事业,在新的一年里参与创造性资本主义的各种项目。你不一定要发起新的项目,你可以参与现有的项目,看看是否能够扩大市场作用的范围,推进创造性资本主义的发展。当你参与国际援助,当你进行慈善捐助,当你试图改变世界时,你能同时发现其他通过市场的力量帮扶穷人的方法吗?
我希望企业可以考虑安排最有创新能力的研发人员拿出一部分时间来思考这些问题,来帮助那些被全球经济发展“遗忘”的人们。这比直接捐助资金或让你的员工去做义工贡献更大。这能集中发挥你们公司的优势。这是创造性资本主义的一种重要形式,因为这种智慧在让有钱人生活得更好之后,又开始致力于改善其他人的生活。
目前已经有许多制药企业,尤其是葛兰素史克公司,让公司中最优秀的研发人员去研制能帮助穷人的新药。其他行业的公司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食品行业、高科技行业和通讯行业。如果我们能够在这些领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其他企业一起行动,那么,在缩小世界贫富差距方面就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最后,我希望在座的思想者能够抽出部分时间为企业、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寻找帮助穷人的方法;我希望在座的媒体能够创出一套衡量体系,来衡量企业如何利用自身的力量和智慧为更多的人服务。这种信息是创造性资本主义的重要因素。它能将公益事业转变为社会认可,确保社会认可能给为了服务更多人而做最多工作的企业带来经济回报。
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同寻常的时代。如果我们能够在21世纪的前几十年探索出满足贫困人口需要且能为企业带来利润和社会认可的方法,那么我们就可以持续减少世界贫困人口。这项事业任重而道远,应对这一挑战的努力将有助于改变整个世界。
比尔・盖茨:我为什么离开微软做慈善?
作者:上海师范大学金融学院 彭建辉 翻译整理
2008-07-01 14:14:28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比尔・盖茨,这个前世界第一巨富,最近再次给了世界一个震动:他宣布将把自己580亿美元的财产全部捐献给名下的慈善基金,而不会留给自己的子女一分一厘。几年前就已转移精力的他更卸任最后一项重要职务——微软执行董事长。
一个全球性软件王国的创始人,放弃自己的至好、野心和妄念,转型至慈善家,这固然是一个奇迹。当此之时,曾有过的任何针对他和微软公司的攻击、苛责、司法诉讼和文化批判,也许都已成为历史:一个有着“世界上最好的生意念头”和“最聪明的头脑”的人,用他的放下,他对爱、平等和理想的追求,见证了一个美好心灵和伟大人格的诞生。
他的不留遗产给后人,更超越了他的前辈慈善家——卡内基、洛克菲勒们,从观念史的角度讲,这是对人类既有的血缘文化和伦理精神的一次挑战,对全世界的亿万富翁和一贫如洗的穷人、资本家和打工仔,都是一次重磅锤击,我们完全可以大胆推论,如果他的行为和做法能广泛流传,并上升为一种文明习惯的话,整个人类历史都将从此改写。
他为什么会“逆天而动”?他是怎么想的?他的终极理想是什么?在今年1月份的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比尔・盖茨曾作了《用市场力量和制度创新服务穷人》的演讲,“他认为这是他最重要的一次演讲”,清晰阐述了他行为演变的思想源头。本期“人物观察”因此打破旧例,而直接刊登他的发言。
我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但我是个急性子。诚然,世界在越变越好,但在我看来,速度还是太慢,而且世界并非对所有人而言都是越变越好。伟大的进步总会加剧不平等现象。丰衣足食的人可以享受到技术进步带来的改善,而贫苦困顿的人却获益很少,特别是那些一天的生活支出还不足1美元的最贫困的10亿人。
在全球范围内,差不多有10亿人缺乏足够的食物,喝不上清洁的饮用水,用不上电,而这些是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生活基本必需品。全世界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死于疟疾,然而这类疾病得到的关注还比不上治疗脱发的药物。全世界最贫困的10亿人没有享受到全球化的好处,相反他们被撇在一边。气候变化的成因和他们无关,可偏偏对他们的生活影响最大。
为什么人们的需要总是和他们所能享受的经济发展成果成反比?原因就在于市场激励机制。
在资本主义体系中,一个人的财富增加了,为他服务的经济动力就相应增强;而如果一个人的财富减少,则为他服务的经济动力就减弱,直到完全消失。我们必须得找到一个办法,让资本主义的这种为有钱人打工的属性同样也能够帮扶穷人。
资本主义的奥秘就在于它有能力让自利服务于更广大社会群体的利益,通过财务回报来推动创新。自利所驱动的资本主义制度,催生了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创新发明。
在我看来,人的本性中蕴藏着两股巨大的力量,一是自利,一是关爱他人。资本主义利用了人性中自利的力量,让它能持续不断地发挥有益作用,但只是服务于那些有支付能力的人。而那些没钱的人就只能靠政府援助和慈善。
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制度体系来让自利的动力发挥作用,从而使每一个人都能从中受益。这个新制度有两个使命。一是赚钱赢利,二是让那些无法充分享受市场经济益处的人群生活得到改善。
我们的挑战就是设计出一个新的制度体系,让利润和知名度这样的市场激励发挥作用,使企业更加倾向于为穷人服务。我把这种想法称为创新型资本主义(creative capitalism)。
也许有人会反对这种变革,他们认为如果把感情和自利结合在一起,市场的作用范围不会扩大,相反会缩小。但亚当・斯密,这位资本主义的鼻祖,《国富论》的作者,这位坚信自利对于社会的价值的思想家,在他的第一本著作的开卷部分这么写道:“无论把人看成多么自私,在人的本性中明显地存在某些根本原则:一个人对改善别人的命运产生兴趣,将别人的快乐当成是自己的必需,虽然从中他并不能获得什么,只是看见它就感到满足。”
创新型资本主义把这种对他人命运的兴趣与对自己命运的关心联系起来,既可以帮助他人,同时也可以提升自己。与单纯的自利行为相比,利己与利他相结合能够惠及更多的人。
在这里我可以举一个例子。世界卫生组织希望在非洲扩大脑膜炎疫苗的接种范围。但它没直接去和生产疫苗的厂商接触,它先是到非洲了解人们的支付能力。该组织了解到如果要让非洲的母亲为她们的孩子接种脑膜炎疫苗,那疫苗的价格不能超过50美分。随后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合作厂商按这个价格标准组织生产。事实上,一家印度制药企业找到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将售价降到了40美分。世界卫生组织允许该企业在未来10年提供2.5亿支脑膜炎疫苗,同时允许它将产品卖给私营医疗机构。
另一个例子,是一家荷兰制药企业拥有一种疫苗的产权,该企业对在发达国家生产该疫苗的企业收取专利费,而免除发展中国家生产该疫苗的专利费。结果在越南生产这种疫苗的成本还不到1美元,而且这1美元当中还包含了运费和免疫宣传费用。
我们处在一个非同寻常的时代。如果我们能够在21世纪的前几十年探索到满足贫困人口需要的方式,找到为企业带来利润和认可的办法,那么我们减少世界贫困的努力就可以一直持续下去。这个任务永远都不会结束,能投身这项事业,我内心激动不已。
(本文由上海师范大学金融学院彭建辉翻译整理,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13997
首页>>经济
比尔・盖茨:新资本主义“用市场力量和制度创新,服务穷人”
作者:比尔・盖茨
2008-02-27 16:38:00
在人的本性中蕴藏着两股巨大的力量,一是自利,一是关爱他人。资本主义利用了人性中自利的力量,取得了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但这只服务于有钱人。而穷人就只能依靠政府援助和慈善。21世纪的新型资本主义需要对此进行调整,通过市场的力量以及制度创新,来服务穷人
现有资本主义不直接服务穷人
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好,而且进步非常明显。在未来几十年里,人类还将拥有惊人的新力量,拥有更强大的软件,更精准的诊断手段,更有效的治疗药物,更好的教育以及更好的发展机会,而且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的人才贡献出解决问题的创意想法。这就是我眼中的世界。
我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但我是个急性子。诚然,世界在越变越好,但在我看来,速度还是太慢,而且世界并非对所有人而言都是越变越好。伟大的进步总会加剧不平等现象。丰衣足食的人可以享受到技术进步带来的改善,而贫苦困顿的人却获益很少,特别是那些一天的生活支出还不足1美元的最贫困的10亿人。
在全球范围内,差不多有10亿人缺乏足够的食物,喝不上清洁的饮用水,用不上电,而这些是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生活基本必需品。全世界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死于疟疾,然而这类疾病得到的关注还比不上治疗脱发的药物。全世界最贫困的10亿人没有享受到全球化的好处,相反他们承受着经济发展带来的弊端。他们被撇在一边。气候变化的成因和他们无关,可偏偏对他们的生活影响最大。
为什么人们的需要总是和他们所能享受的经济发展成果成反比?原因就在于市场激励机制。
在资本主义体系中,一个人的财富增加了,为他服务的经济动力就相应增强;而如果一个人的财富减少,则为他服务的经济动力就减弱,直到完全消失。我们必须得找到一个办法让资本主义的这种为有钱人打工的属性同样也能够帮扶穷人。
资本主义的奥秘就在于它有能力让自利服务于更广大社会群体的利益,它能通过财务回报来推动创新。自利所驱动的资本主义制度催生了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创新发明,这些创新改善了很多人的生活。
在我看来,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制度体系来让自利的动力发挥作用,从而使每一个人都能从中受益。在人的本性中蕴藏着两股巨大的力量,一是自利,一是关爱他人。资本主义利用了人性中自利的力量,让它能持续不断地发挥有益的作用,但只是服务于那些有支付能力的人。而那些没钱买服务的人就只能靠政府援助和慈善。
创新型资本主义:如何通过市场力量为穷人服务
但为了让穷人的生活能迅速改观,我们需要一个制度体系,这个制度体系需要比我们现在的更能够吸引创新者和企业参与。这个新制度有两个使命。一是赚钱赢利,二是让那些无法充分享受市场经济益处的人群生活得到改善。
为了让制度可以有持续性,我们必须用利润来进行激励。而如果企业服务的对象非常贫困,那利润就不大可能产生,那这时我们就需要另一个激励手段,那就是认可(recognition)。企业得到认可就意味着它的知名度提高了,知名度能吸引顾客,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感召优秀的人才前来加盟。这种知名度能够让好的行为得到市场的嘉奖。当企业在市场上无法赢利的情况下,知名度可以是一种替代;而如果可以实现市场利润,则知名度又是额外的激励。
我们的挑战就是设计出一个新的制度体系,让利润和知名度这样的市场激励发挥作用,使企业更加倾向于为穷人服务。我把这种想法称为创新型资本主义(creativecapitalism)。通过这种途径,政府、企业及非赢利组织可以进行合作,让市场的作用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作用,从而更多的人可以从中赚取利润,或是得到认可,最终改善全球不平等的现象。
也许有人会反对这种基于市场的社会变革,他们认为如果把感情和自利结合在一起,市场的作用范围不会扩大,相反会缩小。但亚当・斯密,这位资本主义的鼻祖,《国富论》的作者,这位坚信自利对于社会的价值的思想家,在他的第一本著作的开卷部分这么写道:无论把人看成多么自私,在人的本性中明显地存在某些根本原则:一个人对改善别人的命运产生兴趣,将别人的快乐当成是自己的必需,虽然从中他并不能获得什么,只是看见它就感到满足。
创新型资本主义把这种对他人命运的兴趣与对自己命运的关心联系起来,既可以帮助他人,同时也可以提升自己。与单纯的自利行为相比,利己与利他相结合能够惠及更多的人。
金字塔底层的财富
创新型的资本主义将商业专长和发展中国家的需要相结合,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一直存在,只是没有企业去开辟。有些时候,市场经济的做法在发展中国家行不通,并不是在发展中国家不存在需求,或是他们缺钱,真正的原因是企业没有花足够的时间来研究该市场的需求。普拉哈拉德在他的著作《金字塔底层的财富》中对此有相当精彩的论述。此书对很多公司和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帮助这些企业通过特殊的创新拓展了赢利空间。
在这里我可以举一个例子。世界卫生组织希望在非洲扩大脑膜炎疫苗的接种范围。但它没有直接去和生产疫苗的厂商接触,它先是到非洲了解人们的支付能力。该组织了解到如果要让非洲的母亲为她们的孩子接种脑膜炎疫苗,那疫苗的价格不能超过50美分。随后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合作厂商按这个价格标准组织生产。事实上,一家印度的制药企业找到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将售价降到了40美分。世界卫生组织允许该企业在未来十年为公共卫生体系提供2.5亿支脑膜炎疫苗,同时允许它将产品卖给私营医疗机构。
另一个例子是有一家荷兰的制药企业拥有一种疫苗的产权。该企业对在发达国家生产该疫苗的企业收取专利费,而免除发展中国家生产该疫苗企业的专利费。结果在越南生产这种疫苗的成本还不到1美元,而且这1美元当中还包含了运费和免疫宣传费用。
因为今天许多重要产品的边际费用已经很低了,软件、医药、媒体作品等等都是如此。这种分级定价的做法能够让没钱的人也可以买得起一些有价值的产品。这种定价方式其实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推广。
我所举的这些项目能够给我们一点启示。致力于满足发展中国家需要的人要和科学家一起合作,因为科学家知道可以在哪里实现突破,这一点在软件业和医药行业都一样。两方面的人结合在一起就可以找到办法让好的想法在贫穷国家得到实施。
需要政府直接参与
另一个实现创新型资本主义的办法需要政府的直接参与。当然政府在帮扶穷人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这就不仅仅是培育市场方面的努力,政府在援助、科研和医疗卫生方面投入了大量财力。这些工作都非常有意义。但我认为政府最能够调动资源的做法是出台政策,通过市场的方式鼓励企业为改善贫困人口生活来做出努力。
布什总统最近签署了一个法案,根据该法案,如果一家制药公司为疟疾或肺结核这样长期受到忽视的疾病开发出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则该公司高利润的产品,比如治疗胆固醇的药物就可以提早两年上市销售,这种优先权可能意味着上亿美元的市场。
这会是个全球性运动
还有个实现创新型资本主义的办法,那就是帮助贫困国家的企业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明天我会在此宣布一个合作计划,这个计划将帮助非洲农民进入上等咖啡市场。计划的目的是要让这些农民种植咖啡的收入能够增加一倍。它帮助非洲农民种植优质咖啡,帮助他们与需要购买咖啡的企业建立联系。最终计划将使咖啡种植农民和他们的家庭摆脱贫困。
最后,还有一种实现创新型资本主义的最有创意的方式。几年前的一个深夜,我和Bono(U2主唱)在达沃斯小镇上的一个酒吧里闲聊。在小酌了几杯后,Bono变得非常激动,他和我谈起我们要用什么方法让那些具备公益心的企业拿出销售收入的一小部分来帮助改变整个世界。那天晚上,他不停地打电话,把别人从睡梦中叫醒,然后还把电话交给我,让我知道他们对此都很感兴趣。我们用了不少时间才启动这项工作。
但Bono说得对,如果一个人意识到他在购买一件好产品的同时还有机会参与一项他非常重视的社会事业,那他一定会非常乐意购买。红色运动就是这样在达沃斯诞生的。GAP、摩托罗拉、阿玛尼等公司的产品都参与了这项活动。
本周,这些公司的代表在微软相聚,商量下一步的发展。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我们通过这项运动筹集了1500万美元在全球范围内防治艾滋病、肺结核和疟疾。它的成果便是今天在非洲差不多有两百万人得到了救命的药品。现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如果有合适的激励方式,那么改变就可以持续进行。因为利润和认可是可以不断更新的资源。
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基础上,全世界的企业家不论性别都可以把他们改善生活的想法转化为人们可以购买得起的产品和服务。克林顿总统作为非赢利组织成员,帮助发达国家的生产商和贫困国家的消费者建立联系,他在当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有的企业还为他们所认为的社会资本主义专门设立了奖项。
我只是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世界上对这样的创新型制度体系有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这会是个全球性的运动,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能力而且有责任来加速推动这个进程。在座诸位,无论你们是来自企业,还是政府,或是非营利机构,我想请你们在新的一年里一同从事创新型资本主义的活动举措。看看我们是否能够扩展市场经济的影响,我们要做成一些事,无论这会是国际援助的,还是慈善捐赠,或是一项新产品。
各位能否应用这样一个创新型的制度体系,让市场的力量发挥作用来帮助穷人?我希望公司企业可以安排最有创新能力的研发人员拿出一部分时间来考虑这些问题,从而帮助人们一起来推动全球经济。这类贡献会比直接捐赠现金更有价值。你们或许可以给员工放假让他们从事志愿者工作,这样便是让公司集中发挥你们最擅长的优势。这也是创新型资本主义的一种形式,因为这种智慧在让有钱人生活得更好之后,又开始致力改善所有人的生活。
目前已经有许多制药企业,像葛兰素・史克公司,他们让最有创造能力的研发人员开发帮助穷人的药物。日本的住友化工利用他们的专长建好蚊帐工厂后再捐赠出去。其实在食品、高科技、移动电话,以及银行业都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事实上我想说的是如果各行业的企业都可以做到像这些公司一样,那世界的不平等现象就会有极大的改观。
我们处在一个非同寻常的时代。如果我们能够在21世纪的前几十年探索到满足贫困人口需要的方式,找到为企业带来利润和认可的办法,那么我们减少世界贫困的努力就可以一直持续下去。这个任务永远都不会结束。能投身这项事业,我内心激动不已。
(这是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今年1月在达沃斯论坛所作的他认为是他最重要的一次演讲。由上海师范大学金融学院彭建辉翻译整理)
上一页1下一页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7501
盖茨的空想资本主义
- 就像他让微软的操作系统占据全世界的计算机一样,盖茨不满足于独自充当慈善家,他努力把慈善升级成为一个“新系统”:“创造性资本主义” (Creative Capitalism)。
比尔・盖茨已经成功地将自己的角色从资本家转换成了慈善家,这位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在去年年底的哈佛大学演讲中透露了他的未来——全身心地投入慈善工作,转而在与其妻子共同创立的慈善基金会工作。
但是很快,就像他让微软的操作系统占据全世界的计算机一样,盖茨不满足于独自充当慈善家,他努力把慈善升级成为一个“新系统”:“创造性资本主义” (Creative Capitalism)。
这个名字是他在今年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抛出的,盖茨倡导发达国家的大企业以更广阔的角度来思考自己的使命,面向贫困或发展中国家推出针对性产品,帮助后者摆脱贫困。
虽然“创造性资本主义”这个名词是盖茨所创,但他绝非思考此类问题的第一人。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彼得・德鲁克就已经在他的著作中指出大企业作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社会组织,需要承担的责任。只是在华尔街的熙熙攘攘之间,大企业更容易用慈善来作为一种品牌营销手段,而不是把对社会的责任作为自身的一个组成部分。
现在,盖茨终于明白,尽管已经垄断了操作系统,世界并没有按照他的想象被改变——他只改变了这个世界的一小部分,那些连温饱还不能维持的人,始终在他的帝国之外。“如果我们想改变他们的生活,就需要另一种革新。它不只是技术革新,而是体制的革新。”
这正是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也是盖茨的内在矛盾。是的,资本主义的确提供了一个空前平等的竞争舞台,但是不包括那些没有机会踏上这个舞台的贫困人口,甚至也不包括这个舞台上的后来者。从车库里诞生的微软,以及无数类似的故事展现了资本主义令人兴奋的一面,但当微软从车库里的“小矮人”变成“巨无霸”之后,资本主义开始展现它的另一面:这些大企业产生了“挤出效应”,在这个已经变平的地球上,它们让中小型企业变得更难生存。对于很多人来说,机会不是更多,而是更少。微软对待Linux的态度,以及跨国公司经常挥舞的专利和版权,都是这种“挤出效应”的注脚。
盖茨也许真的希望缔造一个新型资本主义,但他似乎走错了方向。这不是捐上几十亿美元就可以办到,也不是走访通信公司、银行和制药公司就可以完成。新型资本主义需要的不是针对穷人的廉价笔记本电脑,而是有一种体制,让大企业尽可能少地使用自己的强势和垄断优势,尽可能多地留给他人创造财富的机会。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