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做了一个关于目前公募基金长期回报情况的统计,不出所料,结果跟美国的经验大相径庭。如下表:
| 基金数量 | 超过指数数量 | 超过指数比例 | 指数回报 | 最高回报 | 最高回报品种 |
2000-2004 | 19 | 19 | 100% | -7.32% | 65.79% | 基金兴华 |
2001-2005 | 20 | 20 | 100% | -44.00% | 21.35% | 基金兴华 |
2002-2006 | 25 | 24 | 96% | 62.55% | 175.28% | 基金裕泽 |
2003-2007 | 41 | 40 | 97.50% | 287.55% | 550.81% | 基金裕泽 |
2004-2008 | 65 | 65 | 100% | 21.63% | 266.74% | 易方达策略成长 |
2005-2009 | 100 | 93 | 93% | 158.76% | 1066.61% | 华夏大盘成长 |
2006-2010 | 137 | 131 | 95.60% | 141.85% | 1352.67% | 华夏大盘成长 |
注:回报考察的是为某年的1月1日至某年的12月31日的复权净值回报率,比照指数为上证综指。来源为WIND资讯。
在美国成熟的证券市场,长期来看机构投资者能够战胜指数的比例不超过20%,中国此状足以让外邦惊诧了。晚上思考了一下出现这种迥异结果的原因,可能有这样的几个:
1、机构化程度还不高。在美国基金的数量几乎等于上市公司的数量了,在基金背后庞大的投研力量之下,很难持续有太多的“黑马”被挖掘出来。而在我国,几百支基金面对着两千多家上市公司,还是有可能找到别人没有发现的宝贝的。
2、信息不对称程度高。这几乎是人尽皆知的情况了,这里的信息不对称包括两个方面,第一、通常个人投资者跟机构的研究能力差距较大,第二、...大家都懂得。
3、指数的原因。这可能是最为根本的一个因素。美国市场的指数成份股是经过淘汰的,目前仍然在其中的通常是在充份市场竞争之下奠定了产业低位的。而我们的指数成份股中占比较大的多为国企改制的产物,不少公司或许具有较大的规模,但却不一定有稳健的经营业绩。也就是说,我们指数的质量比美国的差。
其实在5年前,我们便倡导开发一种新型指数,来取代目前的“市场代表型指数”,作为指数化投资更好的标的。但后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推动下去,非常的遗憾。这里链接一篇当时发表的文章: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