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谈布局的思路供讨论。调整择机布局时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是系统性风险,一个是个股的估值中枢。
前者是指目标所在主要指数版块的风险级别,比如沪深300的指数风险级别很低,而中小板当前6800左右的指数系统性风险还很高,因此在“择机”上后者更需要考虑外部惯性等方面的因素多一些。
个股的估值中枢个性化非常大,不同类别和价值特征的企业是差异相当大的。对于上市较多年的企业而言,在确保其基本面没有重大的逆转因素后,其历史估值区间是很好的参照物,特别是对于至少3-5年内业务成长确定性较高的企业而言,更是如此。
中小板中的次新股则更加难以找到这个区间基准,更加需要深刻认知其价值类别。这里有一点窍门,就是次新股更需要关注其ROE的未来发展态势。去年大量新股大幅超募,由此出现了很多次新股PE极高而PB却又不那么离谱的有趣现象。从本质上而言,其中具备真正强大竞争优势和善于利用资金的企业,将在未来2年由其IPO资金发挥发展的“杠杆”作用而降低当前的高PE,其最简单和基本的表现是未来2年ROE持续稳步走高进入高水准(20%)以上行列,属于典型的具高度优势的扩张期的成长型企业。
对于沪深300类目标而言,考虑系统性风险机会比,今年初的布局应该在年底就会带来较好的投资回报。而对于中小板类目标而言,除非出现指数下至5000点的大机会。否则在6000点上下的布局不要太期望在今年年底立刻带来很好的回报---价值型投资对银行守候长达1年半了,成长型用1年的时间作为布局的震荡守候期实在很正常,特别对于过去2年已经在成长股上获得了很高回报的投资者而言更是如此了。
当然,这里只是大致谈谈一些思路,具体如何识别高价值特性以及如何分析企业竞争优势,肯定不是几句话可以说清楚的(但恰恰是以往谈的最多的)。这也是我说,每次布局其实考验的不是“灵机一动”而是“日积月累的基本功”的原因所在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