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等待中度过的。无论是买入后长期持有与企业共同成长的守候,还是看好的企业等待着比较合适的介入机会,都是如此。某种程度上而言,时间是炖至“财富自由”这道大餐的基础条件,也就是必要的火候。很多人由于迫不及待,想尽各种办法试图去减少火候,希望由慢慢炖改为大火爆炒,快是快了,可最终吃到嘴的是什么味儿,就比较难说了。
以眼下而言,在我眼里其实就是简单的3段轮:没有什么2010年与2011年的区别,我的投资时钟里只有“系统性低潮期,系统性模糊期,系统性沸腾期”3种状态。我只知道现在还是处于第二个状态,也就是“系统性模糊期”。没有看到什么特别吸引人且确定性极高的投资机会,但也没有什么让人恐惧的泥沙聚下的类似08年那样的大杀伤压力,有的只是“涨涨跌跌,震震荡荡,反反复复”。
在这种模糊期里,各人有各人的路数。比如,不排除一些精通技术或者博弈的人可以很好的利用这种震荡转折而玩过山车中的“收过路费”,也有人选择完全休息一直等到100%确定(如果可能的话)的时候再出手不迟。我这个人比较愚钝,脑子算不太过来那么多弯弯绕,更要命的是懒,不愿意为赚多点儿钱而费那么大劲儿,所以第一种方式肯定是没戏的;第二种方式也是不适合我的,虽然可以很懒,但本质上也是某种程度上的赌博(赌一定会有绝佳的买入机会),而我恰恰又不喜欢赌,特别是豪赌(小赌怡情可以)。
所以,对我这种既懒又不喜欢赌还要做投资的人来说,在系统性模糊期里最好的方式就是很简单的:捂+等。
捂:是对持有的,经过审慎评估的认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并符合高价值企业特征的企业,拿着什么都不做就是最好的作为。
等:就是前期埋伏的对冲措施,以及持仓结构上的“可调整冗余”,为预期中可能会出现的更好买入机会等待。---我那句老话怎么说来着?不管砸到多少点,反正再次回到原点位的时候,净值增长要提升20%为目标。
模糊期能够获得绝对正收益是首要的(而相对战胜市场多少点是次要的),在这一期间获得复利10-15%的增长已经是相当不错。对于我这种“精选成长股的长期持有”主投资模式(结合中期的逆向投资赚取现金流,这个完全以年份计,与主投资模式完全不同。这是由我职业投资人的背景决定的)而言,系统性模糊期是个“炖汤的过程”,强调的是“火不能灭(持有),主料调料要记得放(精选持仓并根据情况优化结构)”,而不是“品尝(卖出数钱)”。品尝的过程其实是很短暂的,只在“系统性沸腾期”出现。这一过程才是真正净值剧烈增长的高弹性过程,这一短暂过程中的净值所得,一般可以占到一个经济周期投资全部回报率的8成以上。这一点,我们观察一下过去10年的成功投资者的净值增长走势即可明白。
这其实就是某种程度的“守拙”,这肯定不是最好和最完美的办法,但肯定是比较符合我当前客观情况的模式。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